1、人民通史版,专题总结,第四部分 现代世界,Contents Page,目 录 页,知识系统,线索归纳,答题必背要语,热考视角,知识系统,线索归纳,专题线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 (1)概况:美国居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2)原因: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国家普遍衰落,美国大发横财。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
2、80年代后期) (1)概况: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2)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1)概况: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作用明显。 (2)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巨大影响,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外关联 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答题必背要语,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是规定美
3、元与黄金挂钩,其他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便利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和霸权地位的确立。,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建立了自由贸易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但它也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一个工具,美国成为这个国际贸易体系的中心。 5.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6.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
4、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经济的发展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7.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由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多边贸易协定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共同构成。,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洲一体化的突出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2.由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必要性和实现过程,可以看到欧洲结束对抗实现和平、合作的历史启迪;由欧洲走向合作后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看到建立区域性国
5、际组织,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由欧共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出今天世界经济发展的多极化趋势。,3.欧盟体制化,设有超越国家权力的机构;北美自由贸易区半体制化,无协调性组织机构;亚太经合组织论坛性经济组织,不具备实际管理职能。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根本推动力;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是基本技术手段;两极格局结束消除了政治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跨国公司、区域集团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2.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3.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
6、给他们带来机遇,也带来巨大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参与,趋利避害。 4.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正式国际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其争端解决机制采用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的时间表,这使得争端裁决的实施更容易得到保证,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更高。,热考视角,视角一 新史观全球史观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押题1 下表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对表格中数据变化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的结果 B.得益于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壁垒的做法 C.世贸组织对战后经济发展发挥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D.世界经济体系朝制度化
7、、体系化方向发展的客观结果 解析 从1948年到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不断增加,得益于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贸易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世界经济体系结束了混乱局面,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 D,押题2 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支持浮动汇率 B.制造金融混乱 C.维持美元价格 D.赚取更多英镑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拥有足够黄金储
8、备的基础上,故C项正确; A、B、D项不符合材料内容,故错误。,C,视角二 历史主流意识倡导合作与竞争,发展与共赢的国际经济关系 押题3 “金砖国家”是指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个新兴经济体国家以及后加入的南非共五个国家,通过金砖会议商讨合作、协调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对抗超级大国美国 B.金砖国家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C.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五国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D.中国是金砖国家中的盟主,在协调一致立场和行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解析 金砖国家都是新兴经济体国家,他们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金砖国家间的合作推动了国际政治
9、多极化的趋势。故选B项。 答案 B,押题4 2009年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中美国(共同体Chinamerica)”,这个词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2009年度流行语。他认为,现在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大背景是( ) A.世界格局多极化已形成 B.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发展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快 D.中美关系进入结盟新时代,解析 本题解题需要抓住关键词“共生时代”和“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大背景”。世界格局多极化尚未形成,A项表述错误; C项表述虽然正确,但它不是“大背景”; D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B,视角三 史学方法逻辑推理法 押题5 下列选
10、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最确切的是( ),解析 A项结论中余粮收集制没有长期推行,造成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生产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应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结论与材料不能形成逻辑关系,故A项错误; B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支配地位,结论与材料脱离,故B项错误; C项材料反映的是无产阶级将战胜资产阶级,没有提及巴黎公社,结论与材料脱离,故C项错误; D项材料中“现在世界正处于分散时代”表明世界格局尚未定型,国际新力量对比尚处于分化组合中,结论与材料形成准确的逻辑关系,故D项正确。 答案 D,视角四 历史思维看现实从话语权看国际经济地位 押题6 2010年4月世
11、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宣布,将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先前的2.77%提高到4.42%,中国就此正式坐上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行第三把交椅(如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日本、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的三极 B.世界银行关注发展中国家 C.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被打破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解析 由题干图文材料可知,中国经济的崛起冲击着美、日的经济主导地位。说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 D,视角五 唯物史观辩证认识经济全球化 押题7 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材料的意思是( ) A.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C.全球化加剧了移民间的矛盾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解析 材料中强调的是全球化使得人们再也无法无视彼此,并且国家观念、民族观念日趋淡薄,即全球化改变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故A项正确。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