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职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书.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745132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236 大小: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6页
中职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6页
中职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6页
中职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6页
中职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自由自在的书写教学目标阅读与欣赏教学,要求能够在阅读涵泳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能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感悟现代散文的艺术魅力;能够精读三篇精读作品,自读两篇自读作品。对于今生今世的证据 ,学生要能通过研读文本和联系自己的体验,理解文中独特的家园之思;能体会文中独特的、个性化的景物与场景描写,体验作者情感的层层深化;能够通过评点批注等文本研习的方法,解读、品析作品诗化的语言。对于五味 ,学生要能够借助标题,梳理文章的结构,归纳作品的内容;能够结合作品中穿插介绍的相关风俗知识,理解作品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能举例分析作品长句、短句结合,整句、散句交融,巧用

2、变式句的语言特色。对于大地上的事情(节选) ,学生要能够通过作品对种种自然现象原生态的描写,理解作者从中得到的感悟和启示;能够简要分析作品断片式写法的艺术特色;能够举例品析作品大量运用比喻进行模写的表达效果。表达与交流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致辞的一般类型;了解致辞时应注意对象、场合和目的,注意文体意识,并且注意语体色彩。表达与交流教学中,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尝试进行个性化的散文写作,即在散文的写作中努力做到精于立意、巧于构思、明于断续、活于行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要求学生能通过观片和阅读,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和审美素养;能够在语文沙龙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分享成果;能够独立撰写

3、观后感或读后感,合作完成语文沙龙活动纪要。单元特点阅读与欣赏部分由五篇充溢着浓郁的画意、诗情和理趣的现代散文构成。这些散文,有的写自然万物的启示,有的写日常生活的情趣,还有的写历史文化的反思,都具有个性书写、自由言说的特色。这五篇作品中三篇要求精读,两篇要求自读。表达与交流部分主要培养学生致辞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进行个性化散文写作的能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部分是在观片和阅读的基础上,借助语文沙龙的形式,围绕“舌尖上的记忆”的话题,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进而拟写活动纪要。学习方式阅读与欣赏部分的教学建议采用以活动体验、文本研习、问题探讨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时尤其应该突出个性阅读,即个性化地解读。1要引

4、导学生涵泳讽诵。优秀散文的精髓,不是思辨的逻辑分析所能完全认识,也不是跛足的语言文字所能完全传达,往往只有在自己涵泳讽诵的过程中靠个体心灵的直觉体悟才能品味出个中三昧,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涵泳讽诵强调主体性和内悟性,要求学生通过品读、美读、吟诵诸法,直接接触文本,使得自身的情感和作品所累积沉淀的情2感进行碰撞、交流,从而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2要诱导学生想象联想。鉴赏优秀散文,重在以心会心、心心相印,即善于调动联想、驱驰想象,将语言符号还原成作者着力描绘的形象、画面与场景,进入到作者建构的艺术世界中去,从而感悟文学作品的美。本单元散文作品中涉及的意象、形象,营构的意境、情景,皆可借助想象联想

5、,进行还原式赏析。3要指导学生评点批注。评点法是一种古色古香的个性化读书方法,是深含中国文化意蕴的文学批评形式。批评者依据文本脉络,在文本的任意地方只要发现值得言说之处,即可停下来在此发表见解,问题点可大可小,视文本与批评者的识见为转移,完全不受逻辑框架的限制。评点批注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批注点应为作品内容的精深和形式的完美处,批注应能突出一个“我”字、说出“我”看出的好处和门道,批注语言应简洁而富于诗意。4要倡导学生个性言说。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读者与文本、与历史、与人生的对话。散文作品作为一个立体多维的美的世界,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切入,能获得不同的美感;散文作品在审美中也存在着许多审美

6、的“未定点” ,完全可能因为读者不同的素养、体验而获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审美感悟。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贴近文本的基础上,尝试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鉴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倾听他们发出的自己的声音,开拓创新阅读的空间。表达与交流部分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部分,建议采用以活动体验为主的教学方式。评价建议阅读与鉴赏的评价,要注意教、学、考的有机结合;要注意课内、课外的交通勾连;要突出共性阅读,关注个性解读;命题宜随文布点,答案可分层拟写。表达与交流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宜采用定体写作的形式,终结性评价可进行宽文体写作;要突出规范性表达,关注个性化表达;阶段性评价要突出鼓励、赏识功能,淡

7、化甄别、选拔功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分为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五个维度,每个维度设为 20 分,满分 100 分。全部达到为优秀(系数 1.0) ,大部分达到为良好(系数为 0.8) ,基本达到为一般(系数为 0.6) ,大部分达不到为不合格(系数 0.6 以下) 。过程性作业:独立完成随笔两篇、记叙文一篇。单元纸笔测试: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述题、写作题。文本解读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出生于一个物质极度贫困的、人畜共居的村庄,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和牲畜晒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叶展枝,到处叙述着一

8、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独特的人生经历,独特的生命体验,为刘亮程的生命底版抹上了流连难忘而又渴望突破的矛盾色彩。当走出自己的村庄后,刘亮程才发觉那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圣地。 今生今世的证据一文,刘亮程便是在用自身的体验和哲理的思考警示我们: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3刘亮程的思路与一般散文的思路有所不同。刘亮程文学创作的“底色”里有十分鲜明的诗歌印记,因此,想象联想、不断拷问(对话) 、冥想哲思的内容在他的作品中占了很大比重。如果我们只是遵循“形散神不散”的原则,按照所谓“线索法” “中心词法”等方法去阅读,常常很难理清刘亮程散文的思路。只要我们找出今生今世的证

9、据每一自然段的关键句,就会发现本文也具有这样的特点。第 1 自然段:我走的时候,我还 不懂得(不知道)怜惜曾经拥 有的事物。第 2 自然段: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告别。第 3 自然段:我走的时候,我还 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第 4 自然段:(我走的时候,我 还不知道)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 够相信过去。(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我也会 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第 5 自然段:现在,谁还能说出 谁会看见第 6 自然段:这一切,难道不是一 场一场的梦。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第 7 自然段: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我便知道;我便清楚;那时我就知道)第 8 自然段:(但我却不知

10、道)对于今天的生活,它 们是否变 得毫无意义。第 9 自然段: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 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第自然段由一句近乎自责的“慨叹”开篇(不知道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 ,第 2 自然段联想到当初对过往“证据”的“漠视”行为(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第 3 自然段是对当初行为的遗憾反思,第 4、5 自然段用疑问的口吻写自己已无法清晰地回到过去的事实,第 6 自然段进一步“向内”追问“即使有它们(证据) ,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第 7、8 自然段以村庄为例反思并深入追问(“证据”消失是必然,我们的历史是否也将走向虚无) ,第 9 自然段作者得出一个

11、具有醒世意义的哲思(当证据成为人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时,精神的家园将永不虚无) 。综观全文,第 1 自然段是为与下文形成对比而设置的一个铺垫。人总有克制不住的“向前”的欲望,念着今天常忽略了过去,想着明天总忘了今天,因此才有了“喜新厌旧”的举动和“鼠目寸光”行为。第 2 至 9 自然段为全文的主体部分,反复说明了故乡和家园对一个人的生命的重要意义。这篇文章清晰地展露了刘亮程对“今生今世的证据”这一问题深入思考的心路历程,全文都有作者自我对话、自我剖白的痕迹,显得自然而有人情味儿。因此,这不但是一篇灵性的文章,更是一篇关乎心灵的佳作。刘亮程“骨子里是一个农夫” ,他嘴里讲的农村,笔下写的是农村,

12、心中装的还是农村。即使离开了贫瘠的土地,文字和心灵还在“一个人的村庄”里徘徊。大西北农村在刘亮程的作品里不只是一个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发源地、人生的耕耘地、灵魂的寄托地。他对农村的人和事的关心、关怀和反思,都是真诚和刻骨的。刘亮程曾说过:“现在我已经到了乌鲁木齐,有时候想着想着,好像又回到了那里,回到那种生存中,好像是一个人死后又重返世间,看到那些自己想过、抚摩过的事物”为了充分展现自己对家园的惦念,刘亮程在文中写了大量独特而有鲜明乡村特点的事物,并借助一系列简练而准确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定语和状语,使之形象可感,并倾注了浓烈的情感。如第自然段,开篇便用了力量感和具象感较强的三个动词描述了“我

13、们”的愚笨之举:“推倒” “砍掉” “拆毁” ;与之对应的事物看似寻常却意味深长:“院墙” “树” “圈棚和炉灶” 。这些事物是什么?分明是“家园”的基本组成啊!如此一来, “随便”的态度则又显得无比轻率、幼稚和短视了!第 2 自然段, “撑”字突出了土墙破败的特点和作者希望它能不倒下、长时间保存的急切心情;“朝南的” “墙角的” “朽在墙中的”等方位定语,让文章具有了真切感。第 4 自然段, “刮动”写出了大西北地区风的猛烈的特点;“黑寂的”“仓皇” “紧追不舍的” “一下一下地” “捣”等字词和短语,细致而真切地写出了“我”曾被瘸腿男人追赶的紧张经历。第 8 自然段, “清脆嘹亮”是关于大

14、红公鸡的声音记忆, “每4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是关于一缕夕阳斜照的视觉记忆,这些记忆写得很清晰,从而流露出找不到曾经存在的“证据”的懊悔和茫然失措。诚如蒋子丹所说:“(刘亮程)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散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现代人已经久违了、陌生了、熬长了黑夜搔短了白头也找不回的才华。 ”今生今世的证据一文告诉我们,人类由于忽视对过往生活的珍视,而无法怀念曾经“内心存在” ,终将导致漂泊无依的“虚无”情绪的蔓延。只有将物质家园化为精神家园,“证据”才不会消失。刘亮程关注的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症结” ,可以说是从大处而着眼。而表现这一主题的人和事物却又

15、是寻常而细微的,又可以说是于小处着笔。因此, 今生今世的证据不仅是一篇关乎心灵的散文,也是一篇内容和手法浑然天成、情系纤毫的动人诗篇。五味汪曾祺在中国文坛被公认为当代名家中最后一位风雅独殊的文人美食家。在其别有情趣别具一格的散文中,谈论吃喝美食的文章占有特殊的地位。他不仅吃过各种佳肴美食,还喜欢亲自下厨烹制颇有特色的菜肴美食,更能以其丰富的学识修养和生花妙笔描写各种佳肴美食,表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仅收入汪曾祺文集 (散文卷)中谈论美食治馔的美文就有十五六篇之多。其中故乡的食物 故乡的野菜等名篇把食物、吃喝和故乡的风俗人情或直接或间接地糅合在一起,写得睿智形象,情趣昂然。而五味 四方饮食等

16、文则把全国各地的饮食习惯,古今国人的口味变化,写得娓娓生动,意味绵长。品读五味 ,可以见出作者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汪老曾所过, “我把自己所有的爱的情怀灌注在喜好美食的文章中” , “用自己艺术的心灵体味更其真淳的生活,并用美化了的生命热情再现” 。他还说,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 。 “活着多好呀。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品读五味 ,可以体验他的散文将情、境、趣、理熔铸一体的艺术之妙。 五味 ,分明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广袤的土地上,东南西北风俗各异,五十六个民族,习惯多元。可以见出劳动人民创造生活美的智慧和作者对这块广袤土地和勤劳人民的热爱,这就是情。用众

17、多故事去表现,让读者如临其境,这就是境。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创造,来源于劳动,这就是理。东南西北风,五味饮食中,这就是趣。文章标题“五味”既是指生活的多姿多味,也是指多姿多味的生活,还可以从文字中咀嚼人生的多姿多味,甚至五味杂陈。比如说,当年太原人过春节供应老陈醋一斤,山西人从酸菜缸的多少判断其家底子的薄厚等等,既让我们感受一方风俗之独特,又让我们感受那个时代生活的艰难滋味。五味是一篇需要反复咀嚼,仔细品读的文章。只有反复玩味,才能体会它的将知识、情趣、雅致和灵性融为一体的奇妙无穷。初读之,觉得文章其貌不扬,不过是从酸、甜、苦、辣、咸一一道来,之后再介绍一个“臭”字,似乎是记流水账,是结构松

18、散行文平板的一篇文章;但仔细品味,方能觉得这篇文章别出心裁别具一格。一、结构灵动,写法多变整篇文章从酸甜苦辣咸臭六个方面布局,似乎简单粗疏,但结尾一句“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独立成段,如众目之纲,如千条江河终归大海,又如人体的主脉,统领支脉,贯穿全身。清代文学家林纾在文微中说:“命脉之所在曰枢纽,文中有此,虽千波百折,必能自成调理。 ”最后一段就是全文的枢纽,全文的眼目。有了这一段这一句,整篇文章,结构显得疏密相间,浑然一体。5同时,各个部分内在的结构和写法也各不相同。比如写“酸” ,先从两个镜头写起,中间插入小故事,这就显得有趣有境。接着写“甜”,则先从比较苏州、无锡之

19、不同引出,之后再讲一个小故事,结构与写法就有了变化。写“苦”,则欲扬先抑,用反衬法写之,最后引入一则有趣的故事。写“辣”,又先从一个故事导出,写自己吃辣的经历感受,写出“我”的体会。写“咸”则拿名人说事,既有知识性又充满趣味性,更增添文化情趣。最后写“臭”,则从比较质疑写起,用对比映衬之法,详细描写两道菜的制作。这六个方面,也不是平均分配笔墨,而是有详有略。写“咸”就较为简单,但不失厚重。每一个部分都有“我”的体验或经历,“我”贯穿始终。二、知识丰富,妙趣横生汪老的美食散文主要将饮食与民俗相结合,写了地方的风俗人情;间或做知识考据,将蔬菜的名称与来历细细说来;其中又蕴含着汪老睿智的处事态度,他

20、淡泊名利,追求和谐之美,以宽容之心待人,在缅怀过去的时光里,亦有一种从容在里头。在他看来, “草木虫鱼,多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 ”他不仅认为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而且引申到文艺创作中来,希望人们注重对生活知识的积累和保持脚踏实地的文风。品读五味 ,不仅能见识其丰富的知识,也能感受其严谨广博的学人风度。本文民俗文化内涵丰富。文中作者饶有兴趣地介绍了全国各地美食,地域不同,民俗不同,食物的味道也不同。比如对五味的爱好,山西人爱吃酸,四川人爱吃辣,广东人爱吃甜,这些常人都知道,但到了作者笔下,就化为写作的美妙素材。三、行文如行云流水,语言冲淡而有味汪曾祺的

21、文字炉火纯青。一段平常的生活,被他拿在手上,揉一揉,捏一捏,三下五除二,就能栩栩如生。信手拈来,娓娓道来,别有风味地流露淡淡的文化气味。作者写的五味不仅是饮食中的五味,更是人生中的五味,不经意的生活点滴和不起眼的小故事,都能表现浓烈的生活气息和生活百味。比如“我家曾有老保姆,说她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品读这个小故事,既可感受温情,也有生活的无奈和辛酸。又如:“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还包括杨树叶子,榆树钱儿,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 ”这段话不仅写出了山西特别是雁北的人对于“酸”的厚爱与钟情,一句“什么都拿来酸”

22、就形象地刻画出他们嗜酸如命的特点。在概括描述之后,作者又从一个细节,即有人给自己的姑娘说亲,当妈的判断对方家底厚薄的依据,就是“酸菜缸”的多少,既活泼生动又风趣幽默。再如:“我们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 ”“辣”与作者结缘,源于昆明的岁月,这也就把饮食的口味与人生的回忆紧密连在了一起。阅读五味 ,我们会有一种启示:原来生活中的琐细不仅能写成文章,而且还能写得有滋有味,妙趣横生。这又让我们明白一条朴素的道理: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是创造美的基础。语言朴实平淡,雅致而含蓄。品读汪曾祺的这篇文章,就好像细心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话语平常

23、、语调和缓,但平常中包含着韵味,和缓中给人以智慧。他重视语感和语流,充分营造文字的氛围和节奏,提供一种意味、趣味或者韵味,并且富含幽默,趣味盎然。大地上的事情(节选)6苇岸的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 ,是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苇岸是20 世纪的中国一位不可多得的以少胜多、以质取胜的优秀散文家,他继承着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 林中水滴的作者普里什文、 自然与人生的作者德富芦花、 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的艺术传统,以深邃的人文精神,简约、澄澈、明亮的艺术风格,致力于描绘生机蓬勃、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生活。他用一种季节轮回一样的速度,字斟句酌地缓慢地写作,他所有的文章不超过 17 万字。作为大地的代

24、言人,苇岸在大地的写作维度上为中国当代散文树立起一种原初意义上的风貌和品格,汉语的承载量因他的写作而得以扩大和拓宽了。苇岸从他写作的根基出发,把感知和表达的触角虔诚而本真地种植在“大地美学”的人文情怀中,他以个体生命的生活在场和心灵在场的亲历,与大地、自然、万物达到一种同生共荣的和谐,抵达一种物我有机天地共融的境界。作者把自己当作一个透明的介质在我和遥远的大地之间,传递着那些原生的故事和声音,琐碎、细微、鲜润,几乎没有附加任何思考的晦涩。他心无旁骛地趴在地上,看蝼蚁搬家、麦穗开花、麻雀吃食、孩童游戏;看冬天第一场雪的漂泊,羔羊温顺无告的牺牲,栗树把漂亮的孩子归还大地透过作者清澈的官能,我们获知

25、了一切。生命的魅力和哲学,在它们自身细密生动的条纹里深含,而他要做的事情,却是如此清凉简单。一、苇岸对待自然和大地是谦卑而温和的他的散文不是中世纪田园诗式的,没有陶潜一类中国士大夫的闲适与陶醉,他是清醒的。苇岸的笔下,流淌着一种博大的人类之爱。他对自然万物都无比赞美,他自然界的蚂蚁、麻雀、大树、太阳、麦田、冬天的雪,都视为自己的家人及平等的伙伴。大地上的事情(节选)就突出地表明了他已经把爱心,从人类自身扩展到了自然万物。苇岸关注着“大地的道德”,他吸收了西方生态伦理学的思想精华,反对人类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希望人们爱护动物,爱护一草一木,爱护山川河流,并身体力行。全文运用大量意象与独特的比喻

26、,绝大多数比喻都以人喻物,把人和自然万物放在同等的位置,使读者从中感觉到他对自然的爱。苇岸的文字是温暖的,充满温情的。即使写死亡(第 5 节) ,虽然很详尽地写尸身的样子,却没有让人感到恐怖感;即使对等待死亡的过程(第 24 节)的描写,也让人认识到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没有丝毫的恐怖,给人类很好的启发。谦卑而温和的观察、描写自然,从中获得了许多哲理性的认知。作者对自然的描写中都融入了自己美好的想象,在温暖的叙述中能让人看到内在的冲动、热情,也带给我们对自然的渴望、探求。二、苇岸的叙述是自在的和不动声色的这篇散文由许多札记式的片段组成,节选的 27 节文字,共 22 个断片。分别观察描写了“蚂

27、蚁营巢的三种方式” “雪” “日出与日落” “ 熊蜂的尸体” “枝上啼鸣的麻雀” “徒劳盘旋的鹞子” “在空地上游戏的孩子” “ 小学教室的墙壁上孩子的家庭作文” “日出前后麻雀的叫声” “在山冈小径上拖蜣螂尸体的一只蚂蚁” “麦田里的麦子” “阳台上的麻雀” “地表在收缩的积雪” “冬天原野上逆风燃烧的火” “骤雨中衔虫的麻雀” “五月尚未插秧的稻田里的小鸟” “秋后田野里的落叶” “冬天空旷的原野上啄木鸟敲击树干的声音” 、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六日的日出” “失巢后依然不离去等待最后一刻来临的一窝蜜蜂” “太阳的道路”“立春的旷野” 。这些片段是从容和缓地展开,没有丝毫的急切与局促感,随意

28、而自在,正如作者自己的比喻“像北方人的举止,随便、粗略、不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 。这些文字和叙述,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旷阔的、安静的” “经由他细细抚摩过的世界” (林贤治语) 。22 个断片,看似无序,实则有内在的规律:空间上,作者的观察点基本是立足家中的阳台眺望空地、田野、旷野和天空,或者立足野外实地观察。时间上,所有观察的事物自7身变化和断片间相互串联上都有着一种隐约可见的四季轮回的时间变化;事物自身中的时间变化可以以第 3 节的日出与日落、第 12 节的麻雀的叫声的观察为例,而本文节选的所有片段所描写的大地上的事情(播种、劳动、繁殖以及

29、诸多为人所忽视的事物)总是同古老的时间联系在一起的,周而复始,不断轮回。再次情理上,首先所有片段和片段间的组合都有着作者鲜明的个性化的印记,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语文经验”:有着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流露心扉的语句,每一个片段都是白描(以简洁的文字勾勒所观察的事物的行状) 、取喻(采用拟人或比喻) 、议论(从普通事物中挖掘出意义)这三者的融合,从而使每一段文字既是对实物的描绘,也是充满诗意的哲理性片段(典型的如“日出与日落” “枝上啼鸣的麻雀” “在空地上游戏的孩子” “小学教室的墙壁上孩子的家庭作文” ) ;其次,全文选用材料看似散漫,但由于作者能用一条对大地的深情的情感线索把它们贯

30、串起来,集中地揭示了“反对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善待野生动物,善待大自然,善待地球,即善待人类自己的道理”的主旨。通过文中自在状态的展示和作者不动声色的叙述文字,我们可以清晰的窥见他怀着热切的爱,专注而执著于大地上的一切诗意事件的聆听和涵容。把自然与人们和谐统一,看作是最高幸福,把大自然作为拯救心灵和获得生命力的精神故乡。从而在字里行间,一个寻求诗意栖居与自在生命状态的主体形象跃然纸上。作者以心灵的承载,博爱的情怀,将散文与生命重新系结起来,这也让他自己的文体形式保持了一种近于古典的稳定与和谐。三、苇岸对待自己和文字则是苛刻而挑剔的阅读他的每一篇文字你都有一种被震撼被征服。他牵引你抵达想去的深

31、处,你在他呈现的语境中净化并深呼吸。在艺术上,他从来不曾粗率从事,从材料到语言,都是经他严格选择过的,十分注意整饬。由于精神的充盈,简直的空间结构便有了无比的丰富与弘阔。苇岸“是通过语言的独木桥走向文学的” (林贤治语) ,他的语言亲切,简单朴素而饶有诗意。 “冬天鸟少,鸟的叫声也被藏起。听到这声音,我感到很幸福。 ”“藏起”一词化虚为实,既写出冬天鸟儿少,叫声少并且轻弱,而且突出我听到稀罕之声的幸福与欣喜,以及对鸟雀的关心。 “孩子欢乐撒在里面,仿佛一颗颗珍珠滚到我的窗前。 ”“滚”字极具动态美,化虚为实,把孩子们的欢乐描写的有质感和画面感。 “已经一个月了,那窝蜂依然伏在那里,气温渐渐降低

32、,它们似乎已预感到什么,紧紧挤在一起,等待最后一刻的降临。 ”气温渐渐降低,失巢的峰奄奄一息地伏在那儿,不愿离去, “依然”一词刻画出它们宁愿失去生命也要坚守的一种精神。苇岸文字的最大特点是大量使用了比喻,新颖、怪诞而又非常贴切、形象。1.取喻日常生活,亲切、形象、自然。如“它们将短硬的喙像北方农妇在缸沿砺刀那样,在枝上反复擦拭。麻雀蹲在枝上啼鸣,如孩子骑在父亲的肩上高声喊叫,这声音蕴含着依赖、信任、幸福和安全感” ,把鸟儿擦拭短硬的喙比作北方农妇在缸沿砺刀,本体、喻体除去动作外在的相似外,还有所磨砺的都是赖以生存的工具;借助这个比喻,作者热情赞美了为生活而辛勤劳的人和物。第二个比喻依然用生活

33、中用孩子在父亲肩上高声喊叫作比,形象表现出了大自然内在的和谐、融洽感。2.以人喻物,新颖怪诞,但又充满情感。 “骤雨是一个丧失理性的对人间复仇的巨人” ,以人喻物,不仅写出了骤雨的杂乱、疯狂,而且写出了骤雨似乎带着一种仇恨,表现出作者内心对骤雨存有的一种阴郁,不喜欢之情;两个修饰语连写,朗读上更有力量感、强硬感。本文绝大多数比喻都带有拟人色彩,作者对自然万物都无比赞美,把自然界的蚂蚁、麻雀、大树、太阳、麦田、冬天的雪,都视为自己的家人及平等的伙伴,他的笔下,流淌着一种博大的人类之爱。3.画面感、色彩感很强,形象直观。如“孩子欢乐撒在里面,仿佛一颗颗珍珠滚到我的窗前。大人告别了童年,就像游戏像玩

34、具一样丢在了一边。但游戏在孩子们手里,依然一代代传递” ,前者使用通感,形象生动、化8虚为实,把孩子们的欢乐描写的有质感和画面感。后者用被丢弃的游戏、玩具比喻大人告别童年,贴近生活,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写出了大人对童年的随意、不珍惜,也写出了作者的叹惋, “依然”对比孩子和大人对游戏的不同反映,把作者对童真的情感凸显出来,也把人生的常态描写出来。4.富有哲理。作者通过观察虽微小却蕴涵着生命的庄严和奇妙的自然界。获得许多充满诗意的哲理性认识与启示,并用比喻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观看落日,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观看日出,则像等待伟大英雄辉煌的诞生” ,用伟人喻日,写出落日的悲壮、日出的雄壮,意境雄浑

35、、宏大、壮美,形象之中有哲理。苇岸太复杂,他涉及了很深邃的东西,他看起来提供的是精美结晶的文字,事实上这是他内心痛苦斗争的结果,应该看到他文字后面的东西,他的写作拓宽并充实了汉语写作。道士塔本文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王道士和莫高窟的关系并用简练的笔墨渲染出古代文化的悲剧:一个普通农民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第二部分,叙述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点出敦煌文物被盗的原因之一以及作者心中的历史沉重感。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这一部分揭示了造成敦煌国宝大量流失的根源:旧中国的落后和统治者的腐败。作者用确凿的事实告诉我们必须正视这场中

36、国近代史上的浩劫和悲剧,惟有正视历史,才能反思。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悲愤和无奈之情。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也表达了一种自信。文章开头的一段描写极其类似电影的拍摄手法,镜头对准历经风雨的古迹莫高窟,将目光聚焦在这几处荒坟。作者描述了圆寂塔的形状结构,营造了荒芜、破败的景象,令读者在这几行文字后面有了视觉上的感受,脑海中想象出这片历经沧桑的境地,为下文的阅读奠定了感情基调;将以此景象引出文章的主人公,这简陋的土堆里埋着本文的主角一个土道士。对于这样一个土道士,作者进行了详细描述,外貌、衣着、神情、动作。他仅仅是一个逃荒的难民,却混得不错:“他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作者用了“不幸”

37、两个字来评价这件事,不幸在于他把持之后,以极少的钱财将难以计数的文物一箱箱卖走,结果,我们失去了这些文物,这批文化遗产。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 ,作者一句极其严厉的呵斥,愤怒已经形成洪水!但是作者说,王道士“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我们这些爱国人士的愤怒的洪水对他的倾泻只是对牛弹琴,在那个愚昧的年代,他只是个愚昧的人。 “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扛起这笔文化巨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第二部分详细描述了王道士住持莫高窟的情景,当文化遭遇无知,结果自然惨不忍睹。王道士有双重身份,他在骨子里是农民,在形式上是道士。他有农民的习惯,早早起床,到洞窟里转转,对于这个老农来说,这里就如他

38、的宅院,那些壁画不符合他作为老农的审美观点,于是,用石灰将墙壁刷白。那些雕塑不符合道士的心意,于是,他们砸碎了“她们” ,塑造起了“天师” “灵官” 。对于这个过程,作者用了极为详尽的描述,这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过程。铁锤挥舞, “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让读者感到,这不是在砸雕塑,这是在砸人,况且“她们”那么美,与这些破坏掉的美相比,重新塑造的是那么丑,几个泥水匠,像堆雪人一样,结果堆出了惨白的怪像。这些细致的描写让作者与读者一起慢慢感受悲剧产生的过程: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破坏了给你看。文章到了第三部分,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过程和文物的流失过程。时间是

39、1900 年 5 月 26 日,藏经洞被王道士等人无意间发现。王道士当然不知道这些东西价值连城的经济价值,更不知道它们的文化历史价值。但是,好在他有农民的特点朴实。他向上级报告了这件事,捡几个经卷给上级官员看。 “县长是个文官,稍稍掂出了事情9的分量” ,甘肃学台叶炽昌是金石学家,他“懂得洞窟的价值” 。但是因为缺少运费,我们几乎失去所有文物。结果只能是“王道士一次次随手取一点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中国官员也不是都没有学问” , “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 ,他们侵吞这些文物,要道士再送来几件,而已得的几件竟然成了给上级的礼物,成了讨好上级的私有物品。与王

40、道士破坏壁画和雕塑的无知相比,官僚们的行为是那么“聪明”和自私,所有的东西都是他们用以巴结上级的礼物,包括“文物” ,他们也就这点出息,但这等出息是何等的狡猾、高明与现实。这里,点出了比王道士的愚昧更让人痛恨的悲剧。与此同时,欧美的学者是怎么做的呢?作者将他们的行为与“我们”进行了对比。 “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 ”作者列出了这笔交换帐,就是这些文化强盗用“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纽扣换一篮青菜” 。莫高窟共出土五万余件文物,在这几年流失了四万余件。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满载而归的冒险家

41、们在回去的路上一定得意忘形,开始笑话王道士,看着深深鞠躬的王道士,觉得可怜可笑。中国文化的屈辱,在这里毕现。接下来,作者引用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几行诗句,这是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而金勋爵的,诗句充满了英雄主义和必死的决心。诗人恨自己没有早生一个世纪,与强盗决一胜负。这种心情与作者相同,作者也要拦住这支车队。可是,面对被假设拦下的车队,作者开始为难,送到哪里呢?当时确实有一批送到京城的,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结果到了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保存这些文物的条件相当苛刻,温度、湿度、光线,清政府能做些什么,一只木箱都买不起,沿途还要被层层官员随意掠取。也许文物面世的时刻就是它们即将毁灭的时

42、刻。作者愤怒了:“偌大的中国竟然放不下几卷经文,比之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的说一句:宁肯放在大英博物馆里!”作者想了这么多,才发现这里也难,那里也难,作为一名后世的学者,只能大哭一场。这是全文的高潮。作者此时的心情和王道士有几分相似。据史料记载,大量经卷的散失,曾经使王圆箓感到痛心,因为藏经洞是他发现的,多年来在他的保管期间从没有发生过无故大量散失的事情。官方如此掠夺,又如此贪心,使他感到极大的愤慨。所以,当 1914 年斯坦因第二次来到莫高窟后,王圆箓对他说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这是又一次来“行骗”的斯坦因所始料未及的,而第一次回去后,他还多次提到他,笑话他。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

43、是这样描述的:“说道官府搬运他所钟爱的中文卷子致受损伤,他表示后悔当时没有勇气和胆识,听从蒋师爷的话,受了我那一笔大款子,将整个藏书全让给我。受了官府的骚扰之后,他怕极了,于是,将他所视为最有价值的中文写本另外藏在一所安全的地方。 ”莫高窟自发现后七年都没有受到当局适当的保护,直到 1907 年,斯坦因的到来,文物开始大量流失,令“我”大为不解的是,王道士卖了四万多件文物,满清上下大小官员居然没有一个部门出来干涉,没有一个人说一个“不”字,而这交易持续了近七年,和王道士苦苦等待保护的那个七年相对称。这就必然引出一个结论:宁肯把这些文物放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因为留在中国的结果是现在连微缩胶卷也会

44、看不到,因为这些东西会灰飞烟灭。王道士固然是一个罪人,可是更大的罪人是腐败的政府!文章最后一句,写中国的专家没有因为别人的赞扬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大量的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止是民族的屈辱,也给专家们研究华夏文明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辉煌仍然在中国,敦煌学仍然在中国。这一部分虽然简短,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复杂的,压抑、悲痛和自豪的心情交织在一起。“道士塔”成为民族文明的耻辱和衰败的象征。但它足以警醒每一个中国人,绝不能10重蹈覆辙。云南冬天的树林云南冬天的树林是先锋派作家于坚的作品。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于坚与韩东、

45、丁当等创办他们杂志,他们以平民主义的态度反对诗歌的“精神贵族角色” ,主张消解与弃绝诗人的“政治动物” “文化动物” “历史动物”的三种角色(韩东三种角色之后 ) ,主张诗歌应该回归到诗人本位的个体、诗人生命本身的真实及诗人灵动的感觉上来。于坚对他们诗歌的理想境界则进一步解释说, “诗歌已经到达那片隐藏在普通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底下的个人心灵的大海” (于坚诗歌精神的重建一份提纲 ) ,主张把写作还给写作,强调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去认知,强调直接感知和对具体生命的尊重,拒绝先入为主的评判、拒绝把对个体的认知概括为某一“类”的评价。由他的诗作便条 385可见一斑:一匹马跑过草原/被诗人捉住 /关进

46、形容词的马厩里/骏马/ 死掉的马作者的感情色彩是非常鲜明的, “一匹马”是自然里客观的存在, “骏马”是人对一类马的评判, “马厩”是一种拘禁,当“一匹马”已被称为“骏马” ,它就不是它自己独立自足的存在了, “骏马”只是人们对自然自作聪明而又极其粗暴的意义强加。云南冬天的树林一文同样如此,生动地彰显着于坚所坚持的诗文创作的艺术理想。本文中,作者着力去除让客观事物失去本真状态的一切概念化的主观认知,追寻希腊人信奉的“去蔽”之境(即去除遮蔽,与本真相遇的澄明境界) 。文章的写作思路循着三个关键词铺展开来冬天、落叶和树林。一、冬天(第 1 自然段第 2 自然段)作者对美的哲学探寻,从冬天开始。在一

47、般的观念中,冬天是一个概念化的词语,往往指向凛冽的寒风、飘舞的雪花、燃烧的炉火、温暖的小木屋等事物,联结着凄凉寂寥等情绪。 但于坚的看法则不同。文章开头就写道:“在冬天,云南的树一片苍绿。 ”然后,作者通过与北方冬天的比较,强调并说明云南的冬天不是人们常见常说的“冬天”的概念与意象。很明显,作者用云南冬天的葱茏蓊郁颠覆了概念化的冬天的固有印象。云南的冬天作为时间和空间背景,它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要了解它你就得丢弃所有书本上或其他途径得来的经验, “在云南, 冬天这个词和正在眼前的具体事物无关” 。作者用冬天的别样存在对事物的存在真相提出了质疑。观念中的冬天所指向的多种可能恰好掩盖了冬天的

48、真相,让这一季节存在的丰富被单一的文化历史指称所代替。由此,作者在云南森林中探寻美的脚步向深处进发。二、落叶(第 3 自然段第 8 自然段)“树叶同样会在云南死去” ,特别处有两点:一,死,永远只是单个的,自觉自愿的选择;二,死去的像存在的一样灿烂而令人印象深刻。这里的死亡,没有时间的强迫带来的集体灾难,没有死亡所代表的阴森可怕,超越了死亡的常规定义。所以,树叶的飘落变成了一种别有“意味”的形式,作者用一种只有在特定场合才使用的表述方式来记载几片叶的凋落:“在云南,有几片叶子在 12 月 31 日下午 4 点 10 分 51 秒落下” 。如此庄严如此精确地描述几片叶子的凋零,可谓空前绝后。与此

49、相照应,作者在第 5 节开头就突兀地提出判断:“一片叶子的落下就是一次辉煌的事件” 。为什么给如此细节化的小事情冠以“辉煌的事件”这一评语呢?在于坚笔下,云南冬天的树叶作为整体,相对于其他地方的树叶,相对于人们印象中的存在或观念里的存在,它就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它不暗示或代表什么,也让任何强加的习以为常的象征陷入自11作多情的尴尬。作为个体,一片叶子对人类的概括和寄托拒绝得更为决绝,一片叶子的凋零那只是它自身的凋零,并不表明季节的结束。卸载了人类文化赋予它的重任,这于落叶自身倒是一种解放,一种回归,它不是金蝶不是蜂鸟不是石头也不是另一片叶子的落下,它不意味着惆怅哀伤死亡,也不意味着“某种攀登、仰视的冲动”或“被抛弃的寂寞” ,它不用理会青春易逝年华空老。它作为它自己,那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而存在,甚至不代表它所归属的那个集体,这是不是对我们民族文化中沉重的道德感和使命感的一种解构呢?在我们传统的话语体系里,个人的想法和需要只有在主导、推动或至少合乎历史潮流时才被人尊重接受,我们匍匐于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之下,自觉不自觉地泯灭鲜活的个性,也让纤细敏锐的感情逐渐麻木冷漠,而且似乎只有这样才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