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学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737655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 共 22 页 怀念梁思成梁思成,作为学者,是敢于为捍卫中国建筑空间文化尊严而冲锋陷阵的勇士。在北平解放前夕,他与夫人林徽因女士怀着对共产党领导的信任共同为即将攻打北京城的解放军标绘了重要文物建筑保护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片赤诚、废寝忘食地为新中国的北京城建设贡献着智慧。从北京的城市规划到北京新建筑的方案设计,从国徽的图 案设计到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处处点染着梁思成先生的心血。然而,梁先生在历史文化底蕴之上追求真正的现代建筑创新的学术观点却始终被误解。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人们将对封建半封建、殖民地半殖民地制度的痛恨具体地发泄到了城市的古老建筑形态上,控

2、诉前门牌楼是如何“夺去”劳动人民的宝贵生命、众人齐心协力拆毁“封建城墙”并希冀着借以敞开人民北京的胸怀去迎接美好新生活的未来。在这种民众情绪下的北京城市建设,不可避免地将 涤荡“封建制度”的城市空间形态作为追求进步与建设理想生活的行为标识。梁先生关于北京都市规划的无比杰作的建议最终被当时的人们误读为对封建城市建筑形态的顽固。他成为舆论的焦点,成为人们批判的靶子,成为“落后文化”的活道具。作为学者,梁先生在之后的北京城市社会变迁中逐渐沉默,他的泪在当时的社会热情中孤独地飘逝了。 这是北京城市建设史上永远的痛。第 2 页 共 22 页 一、学习目标1.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

3、课文的结构提纲。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3.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二、作者连线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开拓者梁思成梁思成(19011972)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1915 至 1923 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46 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1947 年 1 月至 1947 年 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

4、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三、背景探寻中国人自己编纂的建筑史自 1939 年起担任中央博物院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的梁思成,从 1942年开始着手编写中国建筑史 ,两年后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纂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它的完成也实现了梁先生从 20 世纪 20

5、年代留美学习时就立下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当时就读于宾大建筑系的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筑史” ,而日本学术界的许多知名学者也已着手研究中国建筑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中国建筑史一书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它无第 3 页 共 22 页 疑也是当时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的历史产物。四、文体知识自然科学小论文我们可以从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来了解这一文体。一是“小” 。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科学小论文的选题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长。二是科学性。科学小论文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大或虚构;观点应当是在经过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后实

6、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而不是任意的猜测或臆断;语言应当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含糊费解、粗疏缺漏。三是创造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衡量自然科学小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在科学小论文里,要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所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从而给人以一定的启发。五、归纳整理1.字音厢廊(xing) 墁地(mn )屋檩(ln) 接榫(sn)额枋(fng) 水榭(xi )穹窿(qing) 琉璃(li l)抱厦(sh ) 辉煌(hung )2.字形妨 (fn)妨 碍防 (fn)防 止 ) 掾 (yun)掾

7、 吏椽 (chun)椽 子 )掘 (ju)发 掘崛 (ju)崛 起倔 (ju)倔 强 ) 檩 (ln)房 檩凛 (ln)凛 冽廪 (ln)仓 廪 )3.词语(1)典范典型【辨析】 二者都有被认为优秀或完美的标准或榜样的意思, “典范”强调其示范性,指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典型”强调其代表性,指具有代第 4 页 共 22 页 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运用】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建筑史上的 。他们是 的悲观论者,喜欢杞人忧天。答案 典范 典型(2)汲取吸取【辨析】 二者都有获取的意思,所用对象不同。 “汲取”本意是从井里打水, 对象一般是知识、力量、精华等。 “吸取”侧重于因吸收而采 纳、

8、取用,对象一般是经验教训。【运用】 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善于 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了更好地给下一个一百年积蓄力量,我们当善于 提炼道德精华。答案 吸取 汲取4.成语(1)大同小异:大体相同,略有差异。(2)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3)千变万化: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一、合作探究1.作者是如何概括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的?答: 答案 这一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由建筑物“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和上部屋顶”的主要构成作为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再依序分别从结构原则、方法,斗拱、举折、举架的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以及屋顶、颜色、构件和材料的装饰特征,一一作了清晰的介绍。对特征突出部

9、分用“最显著” “最主要” “最大胆”等修饰语加以界定。作者按照事理顺序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高度概括,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简洁严密。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第 5 页 共 22 页 之间的“可译性”有什么深刻的意义?答: 答案 所谓的“可译性” ,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 ,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10、,就避免了孤立地封闭地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 ,从而将建筑“特征”的外延延伸到文化的层面,拓宽到“各民族的建筑之间” ,拓展到“不同的民族” “不同的时代”的对照联系,辩证地看待世界建筑的共性和个性。3.本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恰似一座造型完美的建筑,表现出谨严的结构美。请结合文意分析。答: 答案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先分后合的说明顺序展开的。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接着,阐释了各民族

11、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 ,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此文从整体上按照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件来安排文章的大框架。因而,整篇文章显出谨严的结构美。4.本文是一篇自然科学类小论文,语言具有简洁、明晰、严密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分析。答: 答案 一是语言简洁。介绍科学知识,要简洁。无话则短,有话可长,尽量短小与简单。力争用最少的语词来把话给人说清楚。第 6 页 共 22 页 如“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 。作者从

12、地域即空间的角度,介绍中国建筑体系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简要地说明它的四址,却不到 40 个汉字。大家再看“葱岭” ,它是古山脉名(传说以山多青葱而得名) ,包括今天的天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等。作者没有分列,却只简洁地用了一个综合性概念。二是语言明晰。论文光“简”还不行,还要“明” ,把话说明白才是目的。如“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 。更早,它还是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的,先是用一个斗,上加一块略似拱形的替木 ”。为了明白地说明斗

13、拱的作用,作者先给出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 ,斗是“斗形方木块” ,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 。为了达到明晰的效果,还用了两个专业术语“榫(接榫) ”“替木” 。前者是指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连接的地方,或特指其凸出部分。后者指联系桁(檩)与斗拱的短木枋。三是语言严密。解说事物(事理)要求明晰,而用词用语又要求简洁,方法是加些修饰或限制。如“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作者把“这些地区”与“中国中心地区 ”对应,避免了区域混淆。关系有两种,一是相同,一是大同小异。解说“大同小异”关系,以弟兄关系来比喻中国周边

14、国家的建筑与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它们同属于一个大系统(大家庭) ,从而可见中国建筑的影响力之大已超出了国家的界限。5.作者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答: 答案 文章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及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并不是仅仅要人们了解其特征风格和手法,而是要告诉人们中国建筑风格独特,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之一,启迪我们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第 7 页 共 22 页 法”和“词汇” ,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6.本文是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本文中有很多带有浓烈抒情的句子,从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角度,你觉得这些抒情成分合适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15、。我的观点: 观点一:不赞同。因为本文是自然科技论文。科技论文的目的是介绍科学知识,阐述自己观点,科技文章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性,这也是由其科学性决定的。由于展现的科学内容需要客观性和科学性,因而语言就必须严谨准确,不能带有很多主观倾向很强的抒情句。观点二:赞同。我想,我们应认真体会梁思成的建筑美学思想。梁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思想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他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 , “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 。梁思成先生就是告诉我们中国建筑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他的用意就是用强烈的民族情怀感染人们,引领人们进入高尚的审美境界。一个没有民族精神和

16、爱国情怀的人是不会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的。二、归纳总结图解文章主旨探微本文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括第 8 页 共 22 页 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一、百变素材(一)建筑宗师梁思成峥嵘岁月,在他的身上,凝聚着那个动荡的时代里知识分子艰辛与辉煌、抗争与无奈的缩影,他值得我们慢慢地精心品读,回味。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无不为他的魅力所折服,感动于这位上个世纪伟大的建筑家留给我们的一切,无论是他与妻子在历史大厦栋梁之

17、间攀爬的身影,或是在教育战线上呕心沥血的奋斗所显现的辉煌,还是那为守护古建筑而拼搏的抗争与无奈,更有那学贯中西、博爱宽厚、科学严谨、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他就是近代建筑学的一代宗师梁思成。(二)中国建筑与民族情感中国建筑的特征标题“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阔,表现了梁思成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在文中,梁思成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 , “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 ,中国的建筑承载了作者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三)建筑:文化的大一统观梁思成并不是孤立地封闭地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 ,而是将建筑“特征”的外延延伸到文化的

18、层面,拓宽到“各民族的建筑之间” ,拓展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进行对照联系。如“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形象地阐述了中国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建筑在文化史上的亲缘关系,并在理论上提出“可译性”概念,辩证地看待世界建筑的共性和个性。可从中感受到梁思成作为一代建筑宗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文化观。二、技法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说明顺序合理安排说明文的顺序是写好一篇说明文的重要一环。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第 9 页 共 22 页 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时间顺序所谓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

19、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都需要时间的检测与验证。所以,在说明这些事物的时候,适宜采用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空间顺序也是说明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顺序。它是指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 ,常用这种顺序。(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说明的一种顺序。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概括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特点到用途,由个别

20、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等。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说明顺序很多时候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相互综合运用,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总之,说明文写作对文章的顺序有很强的要求,它要求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一种僵化的模式上,要多角度多层面认真思考。既要考虑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顺序,考虑所说明的事物的结构特点和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又要考虑说明的中心与材料的关系,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说明对象与说明内容选取合适的说明顺序,使得文章条理清晰

21、,因材制宜,言之有序。迁移运用选择你熟悉的建筑,选择恰当的说明顺序,介绍其特点,不少于 200 字。第 10 页 共 22 页 【示例】我们家乡的房屋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所以有许多人慕名前来参观欣赏。我的家住在乌镇北栅。那里有小桥,有流水,当然也少不了人家。这里的房屋全部都是砖木结构的。顶 上盖着灰色的瓦片。如果你走进去一看,更是 别有风味。里面的地上铺着石板。长长的木板把空间隔成了一个个房间。天花板上面雕刻着许多图案花纹。上面的梁上有一条条突出的木条,上面也雕刻着许多图案花纹。再往里走一点,你就会看见一个用木头做成的楼梯。它一般非常陡。胆子小一点的还会吓得不敢走。走进厨房,你会看见有一座

22、很大的灶头。它是用来 烧饭、炒菜、 烧水的。灶洞旁边放着许多硬柴和软柴。走到院子里面,你就会看 见一根粗大的毛竹横在上面的墙上。衣服挂在上面晒。地上还种着各种花草树木。有时,小鸟会飞到树上来“吱吱喳喳”地叫,真可谓 是鸟语花香!我们家乡的房屋是多么纯朴,历史是多么悠久,所以,我 爱家乡的房屋!三、考点链接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科普文章对词语、概念的理解,同论述类文章、文学类文本中的词语一样,既要判断其词性、内部结构,又要联系语境,尤其是它出现在文中的位置。考查的词语类型多有不同,因而其方法也有不同:(一)联系上下文推断多义词在文中的特殊语境义实用类文本中多义词的含义,是指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它的含

23、义是不固定的,是在语境中临时具有的。因而,要分析其在文中的含义,必须先把握它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然后再推断、确定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所谓“文中的” ,一是指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 ;二是指具体的词语的上下文,即通常所说的第 11 页 共 22 页 “语境” 。在理解词语时,这两方面必须同时起作用。(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阅读时,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意义,结合作者的感情脉络、说明逻辑等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刻体味、理解作者的用意。(2)理解临时意义,辨别不同义项。要准确理解临时意义,须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它们往往是基本意义以外的,或与基本意义在词义、色彩、感情上有差别的意义。(3)

24、理解概念间的关系。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大体上有同一、种属、交叉、矛盾、相反等关系。应在把握好这些关系的基础上准确答题。(二)准确把握指示代词的含义实用类文本中的代词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极为广泛,它既可以替代实词、短语、句子、语段,又可以替代动植物及其他任何事物,还能替代复杂的概念。一般代词指代的内容,应把握如下几个方面:(1)了解代词的用法。如“这” “这个” “这些”是近指, “那” “那个”“那些”是远指, “某” “某类”是不定指等等。(2)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分析、概括。(3)将找出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合适。理解重要词语最应注意的问题是脱

25、离语境,望文生义。注意相同词语的不同指向。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是明确甚至是单一的,但是作者在运用的过程中往往赋予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辨别。注意不同词语的相同指向。有一些词语与词典意义毫不相干。但是作者为了追求语言的变化,有时会给不同词语以相同的含义。注意非词语题所涉及的词语。文章中的有些词语,命题并不是放在词语解释题中考的,而是其他试题涉及的。【对点训练】 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分层训练中第 9 题。四、悦读心赏巧用对比,妙喻生辉第 12 页 共 22 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特色鉴赏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简易,化枯燥 为生动,是本文写作上最主要的特色。课文说明的对象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风格,这是

26、一个非常复杂深奥,而对一般读者来说又是一个非常生疏和枯燥的问题,但作者写得简明易晓,生动形象,使读 者乐于阅读而且一看就明了。为什么能做到 这一点呢?主要是运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这些方法大体 说来有:(一)下定义说明。例如所谓“斗拱” ,作者写道:“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 。”斗拱, 对于一般读者原本是一个生疏的构件,通过这么一个简明的定义,一下便明白了它的构成。又如举架 ,文章写道:“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或坨墩)总是逐渐加高的。这

27、叫做举架 。”通过这个定义,把 举架的构成和功用介绍得一清二楚。由此可见, 对于读者不明白的物件或概念,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可以起到言 简意明的效果。(二)比较说明。比如为了说明中国建筑木料结构中框架式原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作者反复运用比较的方法。作者先从材料的角度进行比较, “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 ,然后又从中西方建筑发展史的角度进行比较, “这第 13 页 共 22 页 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

28、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可以说,比较的说明方法,特 别中西建筑的比 较贯穿全文。比如为了说明中西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作者先后用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与文艺复兴时代窗子比较,用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比较,用罗马的凯歌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比较,用巴黎的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比较,以此来说明中国的建筑与西方的

29、建筑虽然形式不同,但是内容和功用完全相同。(三)比喻说明。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阐述说明事物的性质和关系,是本文最鲜明的特色。如“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形象地阐述了中国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建筑在文化史上的亲缘关系。特别是“文法”和“词汇”的形象比喻,不仅是梁思成对建筑学理论的“惯例法式”和建筑构件、要素的形象概括,也奠定了梁思成具有中国特点的“建筑符号学美学”的理论基础。一、基础达标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A.起风了,黄山的云雾千变万化,一会儿像一条腾空而起的龙,一会儿像一位亭亭玉立

30、的少女,一会儿像一朵盛开的荷花。B.表演节目要贴近生活,才能吸引群众前来观看,群众一般喜闻乐见歌舞、戏第 14 页 共 22 页 曲、方言快板、曲艺小品、解说等文艺形式。C.目前市面上的感冒药有很多种,但其药物成分大多类似,作用也大同小异。D.中国建筑师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既是我们有限的物力之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E.在清静的街道上,在鳞次栉比的住宅区,有一处很不引人注意的房舍,它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目标。解析 B 项, “喜闻乐见” 不能带宾语,用法失 误。D 项, “目前”与“当务之急”重复赘余。答案 BD2.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

31、们一般都愿意以无比钦佩的心情,提及梁思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日本名城奈良不再免遭轰炸所作出的努力。B.近 3500 多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C.成都锦里民俗休闲街,是首座成都市以传统川西古镇为建筑风格的旅游休闲街区,它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充分展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D.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 ,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解析 A 项, “不再”与“ 免遭”否定失当,删去其一;B 项, “

32、近 3500 多年来”自相矛盾,应删去“近”或者“多” ;C 项,语序不当, “首座”应移至“成都市”后。答案 D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唐代建筑艺术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一次高峰, 由于年代久远、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 建筑物的保存极为艰难。日本人曾断言,中国 不存在唐以前的木构建筑,要看唐制木构建筑,人们 到日本奈良去。 梁思成始第 15 页 共 22 页 终有一个信念,相信国内肯定还有唐代的木构建筑存在。 A 不过 使 也 只能 /B 可是 / 已 只能 但C 但 让 / 只好 不过D 但是 / 更 只好 所以答案 B4.下列句子的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例如热河普陀拉的

33、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 ,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又如天坛皇穹宇与 罗马 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 。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 样处理的市容点缀。如同语言和文学一 样,为了同样的需要, 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

34、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 问题 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A. B.C. D.第 16 页 共 22 页 解析 第句是总起句;第句紧承上句进行解说;第句,对前句进行补充说明;第两句以举例的方式进行解说,依据“例如” “又如”可确定这两句的顺序;第句是全段的 归结 句,同开 头句相呼应,应放在最后。答案 B5.对下列各句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建筑

35、人格化的特点,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周边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在文化史上的关系。B.在 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这里引用诗经里的句子,是用事实说明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门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装饰性,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另外也使文章增添浓厚的文学色彩。C.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 15 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这一句话中“已经” “基本上”这两个词语用语准确、严密,很有分寸,符合自然科学论文的语言特点。D.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 。这是一

36、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解析 A 项, “拟人手法” 错误, 这里是比喻。答案 A6.对文章的思路和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首先指出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B.作者接着按照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第 17 页 共 22 页 九个方面,有所侧重,并非平均用笔。 C.作者然后提出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既有一定之规,又可以灵活多变。 D.作者最后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的问题” ,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

37、风格也会是一样的。解析 “风格也会是一样的”错误,应该是不一样的。答案 D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梁思成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 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 ,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在空间转移的持续。但是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所以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成为时间、空 间的综合的持续 。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者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 总有一些重

38、复的乐句、 乐 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几乎所有的舞蹈都要将同一动作重复若干次,并且往往将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起来,但在重复之中又给以相应的变化;通过这种重复与变化以突出某一种效果,表达出某一种思想感情。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第 18 页 共 22 页 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 时间都很长的“ 持续性” 。画家利用 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陇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

39、烁着无穷的变化。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入胜 。画家在你 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它的艺术效果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那几十根柱子。虽然在不同的部位上,这一列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至于其他门、窗、檐、额,等等,也都是一个个依样画葫芦。 这种重复却是给予这座建筑以其统

40、一性和雄伟气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 门)开始就以一 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 千篇一律”的朝房。再 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 ”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 ;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 庑、楼、 门,又是比 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 。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

41、 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 连 彩画、雕 饰也尽如此,都是第 19 页 共 22 页 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 。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 。那些殿堂、楼 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 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 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颐和园里的谐趣园,绕池环览整整 360 度周圈,也可以

42、看到这点。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 800 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 绿,一根黄,一根 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有人会问:那么走到长廊以前,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变万化的吗?是的。就回廊整体来说, 这正是一个 “大同小异” ,大 统一中的小变化的问题。既得花窗

43、“小异 ”之谐趣,又无 伤回廊 “大同”之统一。且先以花窗这样的小小变化,作为廊柱无尽重复的“前奏” ,也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 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 手卷” 、一首 “乐曲” 。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7.下列有关语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第 20 页 共 22 页 A.“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 、一首乐曲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街道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给人的美感。B.“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指颐和园长

44、廊无尽的重复能给游人以特殊感受。C.“欲扬先抑”在文中的意思是:乐寿堂临湖回廊廊柱的“千篇一律”是为了更好地映衬回廊墙上的花窗的“千变万化” 。D.“损人且不利己 ”一句在文中的含义指一些街道上的房子互不和谐,相互减色。解析 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的“千变万化”是为了更好地映衬回廊廊柱的“千篇一律” 。答案 C8.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是一篇科技论文,但是语言却华丽生动,这种语言读来使人感到亲切,作者就在这样的娓娓道来中使读者欣然接受他的观点。B.“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一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对上文的概括。C.选文采用排比、设问、比喻

45、、夸张等修辞手法,内容上既有具体实例的剖析,又从世界建筑史的广度和高度做了概述。D.作者先谈了音乐、绘画方面的重复与变化相统一的问题,接着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来谈建筑的重复与变化问题,因为作者的重点是要谈建筑的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问题。E.建筑与音乐、绘画都是在时间和空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解析 A 项,语言“华丽生 动”错误, 这里应该是浅显易懂,朴素如话家常;C 项,“设问、夸张”错误;E 项 ,“建筑与音乐、绘画都是在时间和空间持续的过程中”错误,音乐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第 21 页 共 22 页 答案 BD9.【考点链接】如何理解题目中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46、?答:_答案 “千篇一律”指的是艺术创作中的重复, “千变万化”指的是艺术创作中的变化。本文以介绍建筑创作为主要内容。建筑是时空艺术。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指在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建筑创作的重复与变化。重复与变化相互矛盾,相互统一。如果只强调重复,作品往往毫无二致;只注重变化,作品又往往杂乱无章。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则是重复与变化的辨证统一体。三、语言表达10.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文集叫凝动的音乐 。意思在于建筑虽然固定不动,却有韵律之美。从下面三本书中任选一本,表达你对书名的看法。书名:穿过地平线 作者:地质学家李四光书名:看风云舒卷 作者:气象学家竺可桢书名:彼此的抵达 作者:桥梁学家茅以升答:_答案 (示例一)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的彼此的抵达 ,不仅表现出了桥梁的作用,还令人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示例二)气象学家竺可桢的看风云舒卷 ,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天气的变化,也暗含了竺可桢淡泊明志的精神特点。11.某中学文学爱好者组织了一个文学社,特向同学们征求社名。请你参照示例的形式,为他们拟个社名,并说明理由。示例:社名:浅草理由: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别小看了自己,大地正由小草来装点。你所拟的文学社名: 。其理由是:_。第 22 页 共 22 页 答案 (示例一)新叶。理由: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叶是生命力,是新生。(示例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