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修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秦始皇1、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1)时代趋势: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2)国力基础: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 强盛,奠定了兼并六国的坚实基础。(3)个人条件: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雄才大略。(4)重用人才:破格录用一批谋臣猛将:善于发现人才,礼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统一过程: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 (公元前 230 年 公元前 221 年)意义:结束分裂,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2、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巩固统一?为什么他被称为统 一多
2、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措施: 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 经济 上:承认 土地私有,奖励移民垦荒,鼓励耕 织;统一 货币、度量衡;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经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文化上: 统一文字,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焚书坑儒,统一思想。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原因:秦始皇统一全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采取了措施巩固了统一,所以 说他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3、 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3、秦始皇的暴政有何表现?秦朝 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暴政: 焚 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横征暴 敛:修长城、仿建六国 宫殿、建阿房宫、郦山陵。严刑酷法秦亡的原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直接原因:秦末农民起义。4、怎样评价秦始皇?功:秦始皇统一全国,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
4、割据的混战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他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了君主 专制中央集 权制度,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 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这是他作为一个封建时代政治家的杰出之处。过: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迷信法家,轻罪重刑,制定了 严酷的刑法, 广建宫 殿陵墓,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
5、,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惟我独尊、专 制暴虐的暴君,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 说秦始皇是暴君, 对这个问题 ,你有什么看法?完成了 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形成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打破了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统一了 货币 、度量衡和文字,开创了幅员辽阔的秦帝国,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重农抑商政策,使农业得到恢复和 发展建立了 专制主 义制度,压制思想。焚 书坑儒,摧残文化。实行暴政,大兴土木,建阿房 宫,修骊山陵墓,耗费民力;法律残酷,最终促成农民大起义,使秦朝灭亡。 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
6、 :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是否 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 调整经济 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 进经济发展。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 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巩固统一?为什么他被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政治上:创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设交通网道。经济上: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移民垦荒;鼓励耕织;统一货币、度量衡。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统一思想。秦始皇统一六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采取措施
7、巩固了统一,所以说是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秦始皇是如何 统一全国的,分析其中 时 代趋势与个人作用的辩证关系。统一的原因见前面。统一的史实包括:统一六国、北 击匈奴、南征百越、郡西南夷。时代的发展趋势造就了英雄人物;英雄人物的作用要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英雄人物顺应历史的趋势就会推动历史发展。春秋 战国时期的历史造就秦始皇 这个历史人物,秦始皇的措施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 :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是否 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 调整经济 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 进经济发展。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
8、家统一,促 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二、唐太宗1、唐朝初年为什么会出现贞观 之治?(1)治国思想上:他唐太宗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随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3)用人策略上:他任用贤良,虚怀纳谏。(2)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重视法律,颁行唐律,体 现仁义为本,刑法为末的原则。(3)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继续推行均田制, 轻徭薄赋,使唐初社会经济逐步复苏。(4)文化: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5)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采取 “战而后和”的政策,在东突厥地区设
9、羁羁糜府州进行管辖;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与吐蕃和亲,促 进汉 藏的友好和西藏地区的发展;使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6)外交:采取开放的政策,设 立鸿胪寺;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对外来文明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增强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唐太宗在推动封建社会发 展中有何历史作用? 总评:唐太宗是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军事家,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太宗的治国之道为后代封建统治提供了借鉴。1功绩: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他 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隋亡教训,确立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
10、经济的方 针政策,努力 调整生产关系,选贤任能、虚怀纳谏,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出 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并为大唐盛世(“开元盛世”)的来临奠定了基础。在民族关系方面,他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 针,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盛局面。而唐太宗一生的为君之道,特 别是其晚年的反省和 总结,也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提供富有借鉴意义的思想。2局限性: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唐太宗的贤明、克己和审慎也难以贯彻始终。在贞观之治的繁
11、盛局面中渐趋奢靡。三、康熙皇帝1、康熙初年面临什么形势?他 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什么 贡献?面临的形势:(1)郑成功收复台湾后, 坚持抗清;(2)沙俄势 力正在东来。 (3)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4)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三藩)(5)满汉矛盾尚未平复。贡献:(1)巩固统一国家的活动:A 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消除了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有助于清除积弊,促 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B 收复台湾:启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开发 ,巩固了海防。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
12、之下。C 三征噶尔丹,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D 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E 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2)维护国家主权的活动:抗击沙俄入侵, 组织两次雅克萨 之战, 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黑 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 库页岛 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历史影响: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 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2 如何评价康熙帝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功绩: 管理 边疆:平定噶尔丹叛乱、册封
13、五世班禅、平息“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抗击 沙俄发展 经济:治理黄河 ,奖励垦荒,厉行节俭等巩固 统一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重视 文教, 进用文士消极: 兴文字 狱;实行闭 关政策总之,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所 创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最后的盛世。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孔子1 孔子的生平:1 自学礼乐:15 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 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 为已任。2 从政失败:50 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 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3 周游列国:55 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
14、主张,没被采纳献身文教:68 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 六经, 专门从事教育。2 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 礼法秩序受到冲击, “礼崩乐 坏” (2)“周礼尽在鲁” 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 2、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 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3、孔 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 评价?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A
15、思想:(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 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把礼作 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对比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三位皇帝,列出各自具个性化的地方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创立皇帝制度,采取了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方面的措施巩固了 统一,也采取了焚书坑儒等专制措施镇压不同意见。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也是第一个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缔造者。唐太宗政治上广揽人才,虚怀讷谏, 经济上推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民族关系上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设置机构管理东突厥部落,
16、对 外关系上采取兼收并蓄政策。他是封建时代少有的明智君主。康熙帝对内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 对外发动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是封建时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2)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 则。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 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 补充,互相限制。B 政治: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
17、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C 教育:(1)教育对象:“有教无 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 “君子”。(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地位和影响 :A 对中国:1 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儒家学 说成为几千年中国 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2 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为教育的推广 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 连续不断
18、的 发展下来。3 “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 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 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 文化的核心内容。B 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 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C 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 发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及其历史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 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思想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 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 为维护封建大一统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
19、,主张“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大一统”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不仅为封建 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 “独尊”。3、汉到明清:儒家学说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符合了统治阶级禁锢士人思想、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的需要,受到 统治者的千方百 计的维护。4、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5、19 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自身政治上的软弱性,不敢公开同封建正 统思想对立,因此把孔子装扮成托古改制的先 师,借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制造
20、理论依据,减少变法阻力,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6、袁大搞“尊孔复古”逆流,封建复辟、专制思想泛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讨论: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2.儒家提倡”孝“、 ”仁义“、 ”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 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 ”修已安人 “、加 强道德修养,有助于 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4.
21、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一柏拉图一、柏拉图的政治1、时代特征发生伯罗奔尼撒 战争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2、家庭出身(前 427 年前 347 年)3、追随名师-苏格拉底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 思想主张:(1)全部兴趣集中于道德哲学(2)“认识你自己”(哲学意义上的“自我”)(3)倡导“美德即知识”(4)教学方法:“助产术”、游历四方游历小亚细亚沿岸、埃及、北非、意大利南部,考察各地制度风俗,与各地学者交流思想、创办学校: 阿卡德米学园( 柏拉图学园)二、柏拉图思想理念论和 理想
22、国、思想产生的背景A、 伯罗奔尼撒 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 苏格拉底被处死刑以上两者暴露民主政体弊端。柏拉 图对雅典民主政治不满。 B、受苏 格拉底的影响。C、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理念论(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柏拉图的哲学是建立在 理性与感性的区别之上B、观点: 世界:理性世界:由理念构成;事物的概念或实质真实、永恒感性世界:由具体事物构成;物质或现象虚假、 变幻对立 :理性世界 感性世界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学 习即是回 忆。 C.评价: 唯心 论:理念 为先,知识先天(客观唯心主义) 理念论触及 现象及本质 ,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第一次阐述了人的理性对于事物有触动
23、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鼓励人 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理想国(政治思想)A、代表作:国家篇(曾译理想国)B、观点: 理想国家护国者负责治理国家-智慧之德”卫国者对外御敌,对内保民 -“勇敢之德”生产者从事生产,要有节 制-“节制之德”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三个 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 处于和谐状态 国家 统治者: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C、评价: 为了改 变当 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 谐稳定的社会;最早的 乌托邦思想。其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的主 张被空想社会主 义者接受,影响深远三、雅典学园1、目的:为了培养理想国的
24、统 治者哲学王2、情况: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 合性学校,集知识传授;学术 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教育宗旨: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人才学生来源:具有初级数理知识;上层社会;男女平等开设课 程:算 术、几何、天文教学方法: 对话 形式,自由讨论教学理念:全面、和谐、发展3、影响: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 生命中的转折点,是欧洲 历史上第一所 综合性学校,是欧洲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后世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院一直沿 袭它的名称阿卡德米。 亚里士多德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科学成就及 对人类的贡献:哲学: A 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25、,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这 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 ”,但不 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B 确立了哲学研究的 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生物学: 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 对五十多种 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物理学:在 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 质料组 成的。逻辑 学:提出三段 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教育: 创办“ 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2、评价亚里士多德: 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 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
26、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 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 “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系 统的论 著,分 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 “吾爱吾师,吾更 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他是一个 职业 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局限: 基本哲学观是徘徊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 。体现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有人曾将柏拉图与孔子作比较,根据你 现有的知识,能否 对 二者进行比较?相同点:时代:都 处于奴隶制 时代,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头的地位。个人活 动:从政 ;游历;从教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反对暴政
27、;柏拉图主张哲人统 治的理想国, 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教育:都 创办 学校,重视教育,均主 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二者的著作都属于对话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同点: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 侧重于理性,主 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 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 疑态度。3、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张 的差异(1)哲学思想: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 质, 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亚里士多德: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2)政治主张: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统
28、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国,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4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 较: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 两极。不同: 亚里士多德的 “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 “中庸 ”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 ”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 “过犹不及”。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 认两端是不好的。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专题三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英国革命与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1、苏格兰人民起义(1638) 导火线2、新议会召开揭开序幕(1640 年)开始3、内战(16421648 )发展:
29、4、处死查理一世(1649 年 1 月)与成立共和国 高潮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 1688) 曲折6、1688 年, “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结束7、1689 年, 权利法案颁布确立君主立宪制英国革命与克伦威尔一、背景1、时代背景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政治: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要求政治权力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革命的领导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产生:城市中的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新贵族形成:农村中经营资本主义农牧场的贵族也兼营工商业,形成新贵族(资产阶级化的贵族) 思想:文艺复兴运动与清教徒运动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 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2、个人因素出身于
30、清教徒新贵族家庭革命前在 议 会中的活动1599 年 4 月 25 日,奥利弗克伦威尔出生在英格兰亨廷顿郡一个严格的清教徒新贵族家中,整个家庭环境完全是清教徒式的,它在克伦威尔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他以后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7 岁时进 入剑桥大学学习,他喜 爱几何、算术、修辞、逻辑等学科,尤其喜欢历史。1619 年,克伦威尔进入伦敦法学院继续求学。二、主要活动1、领导资产阶级革命1640 年新议 会召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和初期发展: 1215 年 大宪章:由贵族和骑士组成王国“大会议”限制王权13C ,“牛津条例 ”,把国家 权力交给贵族操纵的十五人会议,国王非
31、经议会同意不得做任何决定议会制度雏形1343 年起分成两院:上议院叫“贵族院“ ,由教俗 贵族组成;下 议院叫众议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 1640 年-1688 年 ,新兴资产阶级进入下院,议会成为与封建王朝斗争的工具1642-1648 年内 战1642 年 8 月 22 日,查理一世在 诺丁汉城升起国王的军旗,宣布讨伐议会。从此内战爆发。查理一世组织王军,向议会军发 起进攻。 议会也通过建立议 会军的决议,于是,克伦威尔他前往英格兰东部,招募了一支主要由自耕 农和城市平民组成的 骑兵,即后来的 “铁骑军”。1644.7 马斯顿荒原之战1645.6 纳西比战役1646.6,第一次内战结
32、束1648.9 第二次内战结束内战爆发内战初期形势内战初期,议会军接连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掌握议会大权的 长老派动摇和妥协,他们总念念不忘自己是国王的臣属,从而在军事上表现为动摇、 软弱的失 败主义,期望通过谈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克伦威尔治军之道克伦威尔的骑兵军来源:信奉清教的自耕农益处:战斗力强,有纪律,勇敢治军之道: 坚持根据勇敢和忠诚选拔军官 严肃军纪,约法三章2、巩固革命成果对内: 继续打 击保王党势力镇压 代表中下层人民利益的平等派和掘地派对外:远征爱尔兰、苏格兰1)原因:革命期 间 ,爱尔兰宣布独立,且反 对革命革命后,苏格兰拥戴查理二世, 发动反对共和国的暴乱2)进程:164916
33、52,征服爱尔兰16501654,征服苏格兰(邓 巴尔战役克伦威尔军事生涯的最高峰)3)影响: 维护 革命成果,扩大资产阶级利益; 加 剧民族矛盾颁布航海条例争夺海上霸权时间:1651 年结果: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荷兰拒绝接受,英荷 战争爆发担任护国公原因: 军事 胜利,军官大商人拥戴他建立独裁集权 议会力量薄弱,不足击退封建反扑,需要 强权 个人政治欲望作用:巩固革命成果,维护资产阶级 利益实质: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评价: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但并非资产阶级统治常态,具有过渡性、 临时性内外政策影响:1、对内镇压巩固了革命成果,缓和了国内矛盾;2、远征胜利助长了克伦威尔独裁的野心,为英国建立军
34、事独裁 统治铺平了道路;3、英荷战争的胜利,为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赢得了广阔 的外贸和航海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1649 年处死国王和共和国建立1649 年 1 月 30 日,克伦威尔签 署死刑令处死查理一世1649 年 5 月,英吉利共和国的成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重要标志,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官集团掌握了国家政权。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君权神授”被否定2、封建王权的统治结束3、资产阶级共和国在英国建立二、华盛顿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 价其历史贡献。一、美国独立战争1原因根本原因:英国政府对北美的殖民政策加重对北美人民的剥削,压制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5、。美利 坚民族的形成; 启蒙思想的 传入直接原因( 导 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 年)矛盾激化1774 年第一届大 陆会议通过以武装反抗英国的最后手段的决议。2胜利意义北美独立 战 争的性质:既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独立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为美国 资本主 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也产生了积极影响。3胜利原因美国人民 为 正义的事业而战,人民全力以赴;北美 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 为战争提供了获胜的物质 基础;国 际援助:取得了法、荷等国际上的军事援助、道 义支持;华 盛顿卓
36、越的 军事指挥才能。4、建国初:A 拒绝接受王位。B 主持制宪:制定1787 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美国确立 联邦制、共和制、总统制。C 担任美国总统:措施(1)第一届任期内:政治上:以周全的考虑网罗人才, 组成内 阁;创立总统否决制度。财政上:建立国家银行,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外交上:改善同英国关系,与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保 证 国家和平。(2)第二届任期内:对外:在英法战争中“严守中立”,使美国避免介入欧洲战事中。对内:推进西进运动。引退:不当终身总统,为美国总统连 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创立了范例。5、评价华盛顿:积极方面: 世界上第一部比 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
37、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 础。 是一部 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它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 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体现“制约与平衡” 的原则,三 权分立避免了绝对权 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族。 它用一个名副其 实的国家去代替邦联条例下的松散联盟,对内有利于全国市场的形成,对外则有能力保卫 国家的安全。消极方面: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 给这部宪法打上了种族歧 视的烙印。 总评 :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国父” 的称号;是美国建国时期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三、拿破仑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一、
38、法国大革命过程1根本原因:波旁王朝封建专 制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2过程:1789714 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爆发17928:推翻波旁封建王朝,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1792817936 (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吉伦特派(工商业资)统治时期,处死国王建立第一共和国;1793617947:雅各宾派(中小资)统治时期,革命高潮;17951799 督政府(大资产阶级)统治时期,秋千政策。3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789-1792 年:大革命爆发与君主立宪制时期1792-1799-1804 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1814 年:拿破 仑第一帝国18151830-184
39、8 年:王朝复辟和七月王朝(君主立宪) 时 期1848-1852 年:法 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1870 年:法 兰西第二帝国1870-1940 年法 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 年宪法,共和政体最终确立)拿破仑最后失败的原因直接原因: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寡不敌众失败根本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力量大于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主要原因: 法国 连年战争,消耗了国力,国内人民厌战。大陆 封锁政策既打 击了英国,也葬送了法国,损害了资产阶级 利益。两线 作战,削弱了 进攻的力量.被奴役国家人民的反抗。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性质革命性:反法同盟( 前期)争霸性:英俄( 后期)侵略性:埃、西(后期)
40、作用积极作用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客观 上传播了 资产阶级思想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封建生产方式,加快封建制度的解体消极作用奴役、侵略,引起反抗,导致帝国解体。 二、拿破仑一世改造法国1、1804 年 加冕称帝 ,即法兰西第一帝国性质: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2、改造法国的政策:政治: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剥夺人民的权利经济:改革财政 ;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工商业军事:以征兵制代替雇佣兵制法制:发布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 确立自由平等原则;以法律形式确定 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3、影响:有利于法国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为法国工业革
41、命奠定了基 础。1、身份: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 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1799 年他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804 年他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2、功:对内: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颁布民法典确立 资本主义立法规范。 这些措施有利于法国政治 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对外:他对外多次与反法同盟进行战争,前期作 战捍卫革命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扫荡欧洲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封建 统治秩序; 3、过:对内:实行专制独裁,镇压人民反抗对外:后期作战主要是侵略奴役欧洲各国,争夺霸权, 给欧洲人民 带来灾难,体现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总评:作为资产阶级革命
42、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世界历史上的 传奇式人物和一个时代的象征。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投身民主革命,创建同盟会开展武装斗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促成国共合作,为民主革命鞠躬尽瘁一、孙中山一生的三次转变1.从“医人”到“医国”1、标志:上李鸿章书 2、主要思想:主张改良,革新政治 3、影响:遭冷遇使其放弃 对清政府的幻想,转而走向革命道路。2.从“改良”到“革命”原因: 西式教育的影响;上书的失败;甲午战争爆 发后,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暴露。投身革命事业、创建第一个 资产阶级
43、革命团体兴中会、策划或参与多起反清的武装起义、1905 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 成立中华民国、1912 年 3 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 护法运动等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二次革命 袁世 凯专权,护国运动 ,袁世凯复辟帝制 ,第一次护法运动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第二次护 法运动 ,为了恢复临时约 法和国会 3.从“旧民主主义”到“新三民主义”原因:捍 卫民主共和屡遭失败,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 发 ,中共的帮助国共合作的实现:合作基 础:1924 国民党一大召开,新三民主义创建革命的理论:三民主义内容:指导思想 对
44、应纲领 思想内涵 地位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的 专制统治。 前提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创立民国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核心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平均地权 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补充和发展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民族主义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各民族一律平等。 不明确反帝明确反帝 反满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给反帝和反军阀之个人及团体以自由权利民权 由资产阶级 掌握平民共有普遍平等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节制 资本 扶助农工认 识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
45、心。孙中山的精神 反对 列强侵略和 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振 兴中华 民族,自强不息, 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勇于开拓 创 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 挠的进 取和斗争精神。天下 为公的博大胸 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评价: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辛亥革命的领导 者,是中 华民国的缔造者。近代中国面临民主危亡,他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做了不懈的努力。 甲午战争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自强,遭到拒绝后,认识到只有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才是中国的自强之路。 创办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领导一系列武
46、装起义,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 为了保 卫辛亥革命果实,领导了二次革命, 护国运 动,护法运动,但是都失败了。 在他 寻求新的出路 时,接受了苏联和中共的帮助, 对国民党 进行改组,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维护民主共和1.1913 二次革让位以后,孙中山 认为民族、民 权两大主义已 经实现,于是转而致力于实现民生主义,提出“兴实业实为救贫 之药剂”,力 图通过发展实业 来振兴中华。宋教仁成为同盟会实际上的主持人。19
47、12 年 8 月,他以同盟会为核心,联合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派等党派,组成国民党,并被孙中山委任为代理理事长。此时,孙、黄的主要精力放在实业建设上,主持国民党的是宋教仁。是年底,国会议员选举拉开序幕。至次年月,国民党获压倒性的多数席位。李烈钧在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拉开了二次革命的 战幕。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亡到日本。他从二次革命的失 败 中深切感到:国民党组织严重不纯,人心涣散,已不能领导革命继续前进。于是,他决心从整顿党务入手,重 组新党,拯救革命。中华革命党成立后,把武装讨袁放在首位。自 1914 年 6 月至 1915 年 12 月,在湖南、江苏、广东、江西、上海等省市先后
48、发动大小武装起义四十多次。护国战争爆发后,在广 东、四川、湖南、湖北、江苏、安徽、山东等省全面展开军事讨袁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牵制了袁世凯的军事力量。1916 年 7 月护国战争结束后,中 华革命党宣告停止一切党 务。1919 年 10 月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15 年,护国运动,袁世凯撕去“拥护”共和的伪装,公然称帝。他的这一倒行逆施立刻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蔡锷于 12 月 25 日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 ,组织讨袁护国军。袁世凯三路攻滇失败,加上在广东、山东等地袁军亦遭到打击,外交上又连受挫折,被迫于 1916 年 3 月 22日宣布撤销帝制,但仍居大总统 位。 为彻底推翻袁的独裁统 治,5 月 8 日,已独立的滇、黔、桂、粤等省在广东肇庆成立对 抗北洋政府的军务院, 孙中山 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不久,陕西、四川、湖南等省相继宣布独立。袁益陷窘境,于 6 月 6 日病死。1917 年,护法运动1921 年,第二次护法运动一战后亚洲觉醒的主要事件中国的辛亥革命;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埃及的华夫脱运动;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圣雄甘地 一、甘地“非暴力思想”1、甘地“非暴力”思想内容:消极抵抗坚持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