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提升作业 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建议用时:20 分钟)1.(2017日照模拟)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读图,“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主要是因为此时 ( )A.强 B.弱 C.弱 D.强【解析】选 D。诗句的意思是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因为阴天,大气逆辐射强,所以霜下得也晚了。是大气逆辐射。是太阳辐射,是云层的反射作用,是地面辐射。(2017六安模拟)下图是某地气象台绘制的该地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 14时左右)。读图,回答 2、3 题。2.此地大致 ( )A.位于 90E,昼长 14小时左右B.位于 90E,昼长 12
2、小时左右C.位于 120E,昼长 12小时左右D.位于 150E,昼长 14小时左右3.据图判断 ( )A.16时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B.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C.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D.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2【解析】2 选 A,3选 B。第 2题,图中显示气温最高时为北京时间(120E)16 时左右,而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在 14时左右,则该地位于 90E附近;依据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时刻,可判断昼长约为 14小时。第 3题,从图中地面散失热量曲线可知,一天中都在散失热量;图中显示地面散失热量曲线与气温日变化曲线变化趋势一致。(2017江
3、门模拟)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因此,珠峰旗云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读下图旗云,完成 4、5 题。4.峰顶对流运动的直接热源主要是 ( )A.阳坡冰雪带 B.阳坡岩石裸露带C.阴坡冰雪带 D.阴坡岩石裸露带5.产生旗云的时间段落主要集中在当地时间( )A.811 时 B.1115 时C.1518 时 D.2024 时【解析】4 选 B,5选 B。第 4题,冰雪的反射率强,所以绝大部分太阳辐射被反射,不可能使峰顶直接升温,故排除 A、C 项;裸露岩石的反射率小,能够吸收太阳辐
4、射,使峰顶增温,又因阳坡接收的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故排除 D。第 5题,因为旗云是对流性积云,故地表温度最高的时候,对流运动最强,而一般午后 2时前后地表温度最高,即 14时前后。(2017山西大学附中模拟)读某等压线与风向变化示意图(图中 X、Y、Z 为气压值,单位为 hPa),完成 6、7 题。36.该地的空间位置可能是 ( )A.北半球、近地面 B.北半球、高空C.南半球、近地面 D.南半球、高空7.若该地位于上海 4 000米的高空,则此时上海的天气状况最可能为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C.阴雨连绵 D.炎热干燥【解析】6 选 B,7选 D。第 6题,根据风向右偏可知该地位于北半
5、球,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由此可知为高空。第 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高空为低压控制,则对应的地面为高压,所以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天气最可能为炎热干燥。8.(2017青岛模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图示,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解析】第(1)题,从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大气逆辐射两方面来描述。第(2
6、)题,大棚利用的是温室效应原理,但要注意其与温室效应的区别。答案:(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加固训练】(2017蚌埠模拟)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4(1)指出 A、B 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哪一条,并分析理由。(2)指出下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哪幅图,并分析其原因。(3)利用
7、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大气的受热状况以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第(1)题,阴天时,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比晴天低;夜晚水汽含量大,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比晴天高。第(2)题,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第(3)题,新疆多晴朗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的积累。答案:(1)B。 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
8、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较高。(2)C。 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3)新疆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积累。(建议用时:25 分钟)1.(2015四川高考)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 )5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受
9、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解析】选 D。四川盆地的年平均雾日较多,秋、冬季节雾的形成:当地晴朗的夜晚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低大气逆辐射较弱近地面温度较低大量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结晶成小冰晶雾。2.(2015山东高考)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图示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该流域日照时数在 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 )A.云量 B.海拔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解析】选 A。由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可知,纬度较高,受夏季风影响,7 月份进入雨季,故云量大,日照时数出现低谷。(2017驻马店模拟)下图是某地某日不同时刻(甲图
10、是 14时,乙图是 20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 35 题。63.甲图中 M点的数值,可能是 ( )A.1 003或 1 007 B.1 005或 1 009C.1 007或 1 009 D.1 009或 1 0114.从 14时至 20时,图中 R地气压变化与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压升高,晴朗天气B.气压升高,阴雨天气C.气压降低,晴朗天气D.气压降低,阴雨天气5.从 14时至 20时,有关 a、b、c、d 四地风向和风速变化叙述与实际相符的是 ( )A.a地偏北风,风力变小B.b地偏南风,风力变大C.c地偏北风,风力变小D.d地偏南风,风力变小【解析】3 选
11、B,4选 A,5选 D。第 3题,观察甲图,图中气压差为 2,根据等压线分布,M 外围等压线数值为 1 008或 1 006,若 M位于低压中心,则 M数值在 1 0041 006;若 M为高压中心,则 M数值在 1 0081 010。第 4题,从 14时到 20时,图中 R地气压值升高,受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气温升高,水汽蒸发,天气晴朗。第 5题,观察图,图中四地风向变化不大,但风速发生改变;结合风的形成原理分析,a 地偏南风,等压线变密集,风力变大;b地偏北风,等压线变稀疏,风力变小;c 地偏南风,风力变大。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
12、学知识,回答6、7 题。76.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7.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解析】6 选 C,7选 B。第 6题,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由图读出,甲、乙两地的有效辐射均介于 2 6002 700,丙地小于 2 000。从图示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的变化看,甲地到丙地逐渐减少,乙地到丙地逐渐减
13、少,甲地到乙地变化不大。第 7题,地面辐射是指近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过程。大气逆辐射是指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其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的强弱除与地面温度有关外,还和下垫面的性质有关,组成下垫面物质的比热容、下垫面的海拔高低等都影响其温度的高低,进而影响地面辐射的强弱。地面温度越低,地面辐射越弱;天空云量越多,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8.(能力挑战题)(2017山西师大附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为 2016年 1月 27日 20时世界海平面气压(hPa)局部分布图。8(1)描述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的等压线分布特点并说明 A气压中心的
14、形成原因。(2)简述图中时刻 B点天气状况及成因。(3)据图判断中国四大临海中风浪最大的海域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分析,等压线南密北疏,数值由北向南递减。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A 气压中心地处亚欧大陆内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第(2)题,B 点位于冷暖气团交界处,属于冷锋过境天气,所以伴有阴雨或雨雪、大风、降温等天气特征。第(3)题,根据图中等压线,在东海区域等压线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快,风高浪急。答案:(1)等压线南密北疏;数值由北向南递减。成因:A 地处亚欧大陆内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2)阴雨(雨雪);大风;降温。 成因:冷锋过境。(3)东海。 理由: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快,风高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