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物理运动学测试题4套(含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85765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7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运动学测试题4套(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一物理运动学测试题4套(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一物理运动学测试题4套(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一物理运动学测试题4套(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一物理运动学测试题4套(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高一物理假期作业(一)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以下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D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2、在下面的图像中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有( )A甲、乙 B乙、丁 C甲、丁 D丙、丁3、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10s 末速度为 2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 10s 内的位移为 10m B第 10s 内的位移为 2m C任意 1s 内的速度的增量都是 0.2m./s D第 6s 内的位移比第 5s 内的位移多

2、0.4m4、A、B 两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kg 的 A 物体速度从 0 变到 5m/s 用了 2 秒,3kg 的B 物体速度从 10m/s 变到 20m/s 用了 4 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的速度变化量比 B 的速度变化量小 B、A 的速度比 B 的速度小;C、A 的惯性比 B 的惯性小; D、A 的加速度比 B 的加速度小;5物体从静止开始以 2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 ( ) A 第 1s 内通过的位移是 2m B 第 1s 末的速度是 2m/sC 第 1s 内的平均速度是 2m/s D 第 3s 初的速度是 4m/s6一质点静止在坐标 0 处,从 t

3、= 0 起开始出发,沿 x 轴运动,其 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在 2.5s 内 ( )- 2 -A.t = 0.5s 时离原点最远 B. t = 1s 时离原点最远C.t = 1s 时回到原点 D. t = 2s 时回到原点二、填空题:每空 4 分,共 40 分。把答案直接写在题中的横线上。7一个钢球由某一高处自由下落,到达地面的速度是 40 米/秒。则这个钢球下落时间为_ _ _秒;钢球是从_ _ _米高处落下的。 (本题 g 取 10 米/秒 2)8骑自行车的人沿着坡路下行,在第 1 秒内通过的位移为 2 米,在第 2 秒内通过的位移为 4 米,在第 3 秒内通过的位移为 6 米,在第

4、 4 秒内通过的位移为 8 米,则骑车人在最初 2 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米/秒;最后 2 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米/秒。9.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_ _ _电源,电压为_ _ _V。当电源的频率为 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_ _ _s 打一个点,当交流电的频率小于 50Hz 时,仍按50Hz 计算,则测量的速度的数值比真实的速度数值_ _ _(填“偏大” “偏小”“不变” )10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 = 0.10s,其中 x1 =7.10cm、 x2 =7.70cm、 x3 = 8.30cm

5、、 x4 = 8.90cm、 x5 = 9.50cm、 x6 =10.10cm,则打 A点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为 m/s,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m/s 2。- 3 -三、计算题:每题 12 分。要求按规范的要求解答。12一架飞机在起飞前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跑道上匀加速滑行,加速度是 4 米/秒 2,滑行 20 秒达到起飞速度,求这架飞机起飞时的速度和起飞前滑行的距离各为多大? - 4 -13一个滑雪运动员从短坡顶端开始由静止匀加速滑下,短坡长度为 9 米,运动员经 3秒滑至底端。求:(1)运动员在第 1 秒内下滑的距离为多少?(2)运动员在最后 1 秒内下滑了多大距离?- 5 -国庆节高一物理假期作

6、业(二)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 2、a 2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A v1与 v2方向相同, a1与 a2方向相反B v1与 v2方向相反, a1与 a2方向相同C v1与 v2方向相反, a1与 a2方向相反D v1与 v2方向相同, a1与 a2方向相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

7、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3.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小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4.图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坐标原点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6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 1C.乙比甲早出发t 1 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5.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

8、5B.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 5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D.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6.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末的速度是 6m/s,第 2s末的速度是 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 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 2m/s 2C.任何 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 2m/s D.第 1s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7.如图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 )8.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 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 2, 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 3,则下列关系

9、中正确的是 ( )A.v1v 2v 3 B.v 1v 2=v3 C.v 1=v2v 3 D.v 1v 2=v39.物体沿一条直线作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3s内的位移是3m,第4s内的位移是4m,由此可知( )A.此物体一定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物体的初速度是零C.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m/s 2 D.此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10.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经A点时速度是v A,经B点时速度是v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 -D.通过AB段的中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 AB段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11.几个作匀变速直

10、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最大的是(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12.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t 2=2t1,则( )A.在t 1 时刻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 B.甲的加速度比乙大C.在t 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D.在t 2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二、填空题 13.质点从坐标原点O沿y轴方向运动到y4m后,又沿x轴负方向运动到坐标为(-3,4)的B点,则质点从O运动以B通过的路程是_m,位移大小是_m。14.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内的位移是6m,则其加速度是_m/s2,5s内的位移是_m

11、,它运动最初18m的时间是_s,速度从6m/s增大到10m/s所发生的位移是_m.1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以速度v 125m/s匀速通过前1/3路程,以速度v 250m/s通过其余2/3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m/s.16. 子弹恰能穿过3块叠放在一起的同样厚的木板(即穿过第3块木板后子弹速度减小为零).设子弹在木板里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则子弹依次穿过3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17.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1)物体在OA段作_运动,加速度为_m/s 2,在AB段作_ _ _ _ _运动,加速度是_ _ _ _m/s 2.(2)物体在2s末的

12、速度是_ _m/s.- 8 -(3)物体的最大位移是_ _m.18.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学生的实验纸带如图,取O为起始计数点,每隔相同时间T的计数点分别为A、B、C、D、E、F,每相邻两点间距离依次为S1、S 2、S 3、S 4、S 5、S 6,若取每隔3T的时间计算加速度,则平均加速度为_.19.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m/s 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三、计算题 20.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第1s内以加速度a1m/s 2运动,第2s内加速度a1

13、m/s 2,第3s又以a1m/s 2运动,第4s内加速度a1m/s 2,如此反复,经100s此质点的总位移多大?21.甲车以加速度3m/s 2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s钟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4m/s 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求:(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2)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开出发点多远?- 9 -国庆节高一物理假期作业(三)(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 3 m/s2,对任意 1 s 来说,下列说法中不正

14、确的是( )A某 1 s 末的速度比该 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 3 m/sB某 1 s 末的速度比该 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 3 倍C某 1 s 末的速度比前 1 s 末的速度大 3 m/sD某 1 s 末的速度比前 1 s 初的速度大 6 m/s2 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 a、 b 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a、 b 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A B C D3自由落体第 5 个 0.5 s 经过的位移是第 1 个 0.5 s 经过的位移的倍

15、数为( )A5 B9 C10 D254一小球从 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 B 点时速度为 v,到达 C 点时速度为 2v,则 AB BC 等于 ( )- 10 -A11 B12 C13 D145物体从某高度自由下落,第 1 s 内通过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 )A1 s B1.5 s C s D ( -1)s226物体的初速度为 v0,以加速度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倍,则物体的位移是 ( )A B C Dav2)1(0avn20avn2)1(0avn2)1(07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 O 时速度是 1 m/s

16、,车尾经过 O 点时的速度是 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 O 点时的速度为 ( )A5 m/s B5.5 m/s C4 m/s D3.5 m/s8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乙比甲运动的快 B2 s 乙追上甲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 40 m 远9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 1 s 内的位移大小是 s,则它在第 3 s内的位移大小是 ( - 11 -)A5 s B7 s C9 s D3 s10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 1 s 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17、 ( )A保持不变 B不断变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二、填空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 v 增加到 2v 时经过的位移是 s,则它的速度从 v增加到 3v 时发生的位移是_.12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 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 5 s 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 s 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 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 13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40 km/h.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经 1.5 s 停止,量得刹车痕迹 s=9 m.,问这车是否违章? 14竖直悬挂一根长 15m 的杆,在杆的正

18、下方 5 m 处有一观察点 A 当杆自由下落时,杆全部通过 A 点需要_ _ _s.( g 取 10 m/s2)15一物体从离地 H 高处自由下落 h 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它落下的位移 h 等于_ _ _ _ _.三、实验题(10 分)16 (10 分)在用接在 50 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每 5 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上 0、1、2、3、4量得 0 与 1 两点间的距离 s1=30 mm,3与 4 两点间的距离 s4=48 mm,则小车在 0 与 1 两点间平均速度为_,小

19、车的加速度为_.- 12 -四、计算题(共 20 分)18 (8 分)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24和 64,连续相等的时间为 4 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18 (12 分)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 0.1 s 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 sAB =15 cm, sBC =20 cm,试求(1)小球的加速度.(2)拍摄时 B 球的速度 vB=?(3)拍摄时 sCD=?(4) A 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w.w.w.k.s.5.u.c.o.m- 13 -国庆节高一物理假期作业(四)班级 姓名 成绩

20、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即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B即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般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即时速度的平均值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即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2、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3、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加速度为零,速度也一定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

21、对4、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 2 米/秒 2,它意味着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两倍B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 2 米/秒C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为 2 米/秒- 14 -D物体任一秒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 2 米/秒5、关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B速度的增量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位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在连续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增量都相同6、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7、一个做初速度为

22、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 4 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 4 秒内的平均速度B第 4 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 4 秒末的即时速度C第 4 秒内的位移小于头 4 秒内的位移D第 3 秒末的速度等于第 4 秒初的速度8、甲、乙两物体沿一直线同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 时刻,下列物理量中相等的是tA运动时间 B速度 C位移 D加速度10、若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初速度和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则该运动一定不是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 D加速度减小的运动11、有一个物体开始时静止在 O 点,先使它向东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 5 秒钟,使它的加速度方向

23、立即改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再经过 5 秒钟,又使它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时 20 秒,则这段时间内:A物体运动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物体最后静止在 O 点C物体运动时快时慢,一直向东运动 D物体速度一直在增大12、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 1、2、3、4 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1 米、2 米、3 米、4 米。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15 -A4 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2.5 米/秒 B在第 3、4 秒内平均速度是 3.5 米/秒C第 3 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 3 米/秒 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14、顺水行舟从甲地到乙地的平

24、均速率为 ,逆水行舟从乙地返回甲地的平均速率为 ,v1 v2那么从甲地到乙地又返回甲地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率为A B C Dv1212v1212v15、甲、乙两球先后由静止出发,从很长的斜面顶端滚下来,加速度相同,乙迟运动一段时间,相对乙而言,甲作A向前的匀速直线运动 B静止不动C向后的匀速直线运动 D向前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6、汽车以 20 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 5 米/秒 2,那么开始刹车后 2 秒与开始刹车后 6 秒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1 B31 C34 D4317、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 秒到达中点,则物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共用t时间为A 秒 B 秒

25、C 秒 D 秒2tt2t2t18、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 A、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和 ,经历的时v7间为 ,tA前半程速度增加 3.5vB前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 33 /12t2tC后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 33 /12vD后半程速度增加 319、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时- 16 -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 1 23nB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经历时间之比是 1 C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 135D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 12320、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26、正确的是 A开始阶段乙跑在甲的前面,20 秒后乙落在甲的后面B20 秒末乙追上甲,且甲、乙速度相等C40 秒末乙追上甲D在追上前的 20 秒末两物体相距最大21、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平直公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 ,若前车突然刹v0车,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相同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的刹车距离为 ,s若要保证这两车在上述情况下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A B2 C3 D4ssss23、一个人在离地面 10 米高处,以 40 米/秒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物体( 10 米/秒g2) ,下面正确的是A4 秒末物体达到最高点,2 秒末物体达到最大高度的一半B4 秒末物体

27、即时速度为零,2 秒末物体的速度为初速度的一半C4 秒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D5 秒末物体的位移为 5 米24、在加速上升的气球上落下一物体,该物体离开气球的瞬间的速度和加速度是A有向上的加速度和向下的速度 B有向上的速度和向下的加速度C物体将作竖直下抛运动 D物体将作自由落体运动26、火车以 的平均速度从 A 地到 B 地需要时间 ,现火车以 的初速度匀速由 A 出发,vtv0- 17 -中途急刹车,停止后又立即加速到 ,从开始刹车到加速到 所需时间为 ,设刹车与v0v0t0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相同,若火车仍要在 时间里到达 B 地,则火车匀速运动的速度t为v0A B C Dt0vt0vt120

28、vt12027、A、B 两质点沿同一条直线相向运动,A 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 ,当 A 开始运动时 AB 间的距离为 ,要想两质点在距 B 为as处相遇,则当 A 开始运动时 B 的速度应是sn/A B C Dasn/()2121ns/()21()/nas()1二、计算题:1、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先匀加速运动了 4 秒,又匀速运动了 10 秒,再匀减速运动 6 秒后停止,它共前进了 1500 米,求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通过楼上 1.55 米高窗口的时间是 0.1 秒,物体回落后从窗- 18 -口 顶部到地面的时

29、间是 0 .4 秒,求物体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10 米/g秒 2)3、一个物体从 A 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到 B 点,然后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到 C点静止,AB ,BC ,由 A 到 C 的总时间为 ,问:物体在 AB、BC 段的加速度s12t大小各多少?- 19 -4、一矿井深 45 米,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当第 7 个小球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落至井底,问:(1)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2)这时第 3 个小球和第 5 个小球相距多远?5、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 图线,则vt(1)020 秒物体的位移为 ,所行的路程为 。(2)020 秒物体的平

30、均速率为 ,平均速度为 。(3)2 秒末的加速度为 。(4)2 秒末的速度为 。(5)在第 秒末,物体开始转向运动。(6)绘出 010 秒末的 图线及 图线。stat- 20 -6、如图所示,公路 ABBC,且已知 AB=100 米,车甲从 A 以 8 米/秒的速度沿 AB 行驶,车乙同时从 B 以 6 米/秒的速度沿 BC 行驶,两车相距的最近距离是多少?7、火车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起动,由甲站出发随后再以加速度 运动而停止于乙站。设甲、乙两站间的距离为 ,则:d(1)由甲站到乙站共经历多少时间?(2)全程的平均速率为多少?(3)车速所能达到的最大速率是多少?- 21 -8、甲、乙两车从同一

31、地点同向行驶,但是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 =20 米/秒,v乙车在甲车行驶至距离出发地 200 米处时开始以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2 米/秒 2追甲。a求乙车追上甲车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国庆节高一物理假期作业(一)参考答案1.D 2.B 3.AC 4.AB 5.BD 6.BD 7. 4,80 8. 3,7 9. 交流,220,0.02,偏大 10. 0.920m/s 0.60m/s2 12. 80m/s ,800m 13. 1m, 5m国庆节高一物理假期作业(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A 2.AB 3.D 4.BD 5.CD 6.BC 7.B 8.C 9.D 10.AB 11.D 1

32、2.AD二、填空题 13. 7,5 14. 4,50,3,8 15. 37.5 16. ( ):( ):3217.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1,初速度为 4m/s 的匀减速直线,-2,2,1218.E B F C A D G 20. 2.48,6.18三、计算题 21. 50m, 22. 24m, 12.9s, 332.8m国庆节高一物理假期作业(三)参考答案1B 2C 3B 4C 由 vt2 v022 as,知: v22 as1,4 v2 v22 as2, s1 s2135D 6A 7A 8D 9A 10B11 s 8125 m/s 2.5 m/s 213违章 - 22 -解析:由于做匀减速运

33、动,则平均速度 ,又因为 s= t 所以 9= 1.520tvv20解得 v0=12 m/s=43.2 km/h40 km/h,此车违章.14115 4H16解析: 方法 A 偶然误差较大,方法 D 实际上也是由始末两个速度决定,偶然误差也较大,只有利用实验数据画出的 v-t 图象,才能充分利用各次的数据减小偶然误差.故 C 方法正确.B 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在物理图象中,两坐标的分度可以任意选取,根据同一组数据,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可以做出倾角不同的图象.而物体的加速度是一个定值,因此只有在同一坐标系中,才能通过比较倾斜程度的方法,比较加速度的大小,但不能用 tan 计算加速度.17解析: m/

34、s=0.3 m/s1.0331Tsv因为 s4-s1=3aT2,所以 a= m/s2=0.6 m/s2322.8318解析:(1)常规解法:由位移公式得s1 vAT aT2s2 vA2T a(2 T) 2-( vAT aT2)11将 s124 , s264 , T=4 s 代入两式求得vA1 m/s, a=2.5 m/s2.(2)用平均速度求解:m/s6 m/s,41Tsm/s16 m/s2v又 aT 即 16=6+a4,得 a=2.5 m/s2,再由 s1 vAT aT2求得 vA1 m/s.12(3)用平均速度求解:设物体通过 A、 B、 C 三点的速度分别为 vA、 vB、 vC- 23

35、 -则有 TsvTsvCBBA21 2CA21解得 vA1 s, vB11 svC21 s,所以,加速度为a s 2 2.5 s 24TB(4)用推论公式求解:由 s2 s1 aT2得 64-24=a42所以 a=2.5 m/s2,再代入 s1 vAT aT2可求得 vA1 m/s.点评:运动学中的不少题目可有多种解法,但首先应熟练掌握基本的、常规的解法,熟能生巧,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根据题目的条件选用合适的公式求解.19解析:(1)由 a= 知小球的加速度2tsa= cm/s2=500 cm/s2=5 m/s2221.05tsABC(2) B 点的速度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即vB= cm

36、/s=1.75 m/s.tsAC(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 sCD - sBC = sBC - sAB所以 sCD=2sBC-sAB=(40-15)cm=25 cm=0.25 m(4)设 A 点小球的速率为 vA因为 vB=vA+at vA=vB-at=1.75-50.1=1.25 m/s所以 A 球的运动时间 tA= s=0.25 s,故 A 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52.1a两个.【答案】 (1)5 m/s 2;(2)1.75 m/s; (3)0.25 m;(4)2 个国庆节高一物理假期作业(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24 -1、D 2、B 3、D 4、B 5、D6、D 7、

37、ACD 8、B 9、ACD 10、D11、C 12、AB 13、C 14、D 15、A16、C 17、A 18、C 19、AC 20、CD21、B 22、B 23、B 24、B 25、AC26、C 27、A二、计算题1、 米/秒 2、20 米vm03、 ; astAB212()astBC12()4、0.5 秒;15 米5、 解析:(1)010 秒末图线下的梯形面积为 ,1020 秒末241024()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三角形面积为 ,故 020 秒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257(m) ,所通过的位移为 140-75=65m。4725(2)020 秒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215/20=10.75(m/s)

38、,平均速度为65/20=3.25(m/s)(3)04 秒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图线的斜率,为(m/s 2)5(4)由图可知,2 秒末的物体的即时速度为 10 m/s。(5)10 秒末物体速度减为零,开始转向。(6)04 秒末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图线的斜率为 m/s2,a15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速度图线下的三角形面积,故为 40m。S124048 秒末,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位移大小等于速度图线下的正方a20- 25 -形面积,故 m。S20840()810 秒末,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图线的斜率,故m/s2,位移为 m。a31S3

39、120根据以上数据,可绘出 图线及 图线,如图所示。stat6、60 米7.解析:设运动最大速度为 图形的斜率表示加速度。vtm, 即由 ttvm有 12tm12图的面积表示位移,即vtdtvm21()由、得(1)经历时间 td12()(2)平均速率 vt12()- 26 -(3)最大速率 vdm28、解法一:两车相遇前距离最大时两车速度必然相等,则运动时间 为:t(秒)ta021 svtatm021032( 米 )解法二:两车间距离 与时间有关,其关系式为ssvtatt0221可见, 有最大值:s(米)m30解析:该题中两汽车运动,乙车追甲车,开始乙车初速度为零,做加速运动,甲车在前以恒定速

40、度做匀速运动,在开始一段时间里,甲车速度较乙车速度大,不难想到,只要乙车速度小于甲车速度,两车间距离必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反之,如乙车速度在某时刻开始较甲车速度大,则两车间距离随时间延长而变小。显然当两车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大。可见,在追赶过程中,速度相等是一个转折点,要熟记这一条件。在诸多的物理问题中存在“隐蔽条件”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般是根据物理过程确定。该题中“隐蔽条件”就是当两车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大。解析后,问题就迎刃而解。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7 -16. 低压交流电源 17. 12m/s 18. 4

41、m/s 019.解:根据 得 (3 分) 201atvxmgtx45122由于空气阻力,下落加速度小于 g(2 分) ,计算结果应小于 45 m。 (2 分)20.解:(1)3s 末速度 v3=v0+at3=10+23=16m/s(2 分)(2)6s 内位移 x6=v0t+ at62=106+ 236=96m(2 分)116s 内平均速 (2 分)s/9/(3)5s 内位移 x5=v0t+ at52=105+ 225=75m(2 分)所以第 6s 内位移 x x6 x521m(2 分)21.解:由 v2 v02=2a2x 得 (4 分)smav /30/9)5(10 (2)由 v2 v02=2a2x 得 x2=( v2 v02)/2a=(030 2)/-6=150m(4 分)所以要提早 15090=60m(2 分)22.解:(1)甲、乙都不正确(2 分)(2)甲:把加速度 a 代入正值;乙:认为 2s 末车的速度为零(2 分)(3)车停止时间 因为 (2 分)ssvt 75.380 所以 2s 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 (3matx 50481120 分)因此 2s 内车不会撞上障碍物(1 分)23.解:设至少经过时间 t 追上,则(8 分)2035)0(vtvmm代入数据解得 t=150s(2 分)答案 B D D B D C A C D C B B C B C- 2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