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渗透作用实验的改进赫章县第一中学 钟兆先渗透作用演示实验位于苏版高中生物必修 1第 3 章第 3 节。做这个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认识半透膜的作用,概括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并能分析出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从而为本节讲述植物细胞失水或吸水导致质壁分离和复原两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渗透作用实验中,各种资料提供的材料各不相同,针对本节教学我们尝试用过鱼鳔,肠衣等,但鱼鳔、肠衣极易坏,且效果不好,经反复实验,我将它作了如下改进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一、原实验装置及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装置:问题:1.材料问题:该实验用的半透膜是玻璃纸,材料难找,并且非生物膜,用它做实验说明生
2、物膜有半透性,不具说服力。其次,蔗糖溶液本身无色,即使液面有变化也不易观察。2.器材:本实验中的关键器材是长颈漏斗,口小,管径窄,当包上膜后,由于气压原因很难注入蔗糖溶液,致使操作变得极为困难;长颈漏斗硬度大,绑扎膜时,易将膜弄破。3.效果:本装置就算顺利安装好进入实验,要想看到效果也绝不是一节课的时间能见到的,也就是说效果极差。二、改进后装置:装置:实物装置改进内容及优点:1. 材料改进:玻璃纸换成鸡卵壳膜卵壳膜的获取是获得实验成功的关键:方法如下: 将鸡卵敲开一小口,用手轻轻去出小口周围硬壳,注意尽量不要弄破膜,当膜露出有拇指大小时就用拇指(指甲越短越好)轻按膜,拇指尽量贴近膜与壳相接处(
3、如图示一、二)注:很多论文中获取鸡卵壳膜用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获得,但这样生物的半透性就完全破坏,实验必然失败,本人亲自验证过。也有人说煮熟了来剥取,这半透性也同样被破坏,实验也是失败。 (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效果)(一) (二) (三) (四) 当膜与壳分开一部分,再将分开部分的壳去掉,拇指重新从壳膜相接处轻按膜,使之继续分离,如此反复,直到将它们彻底分开。 (如图三)取得的膜(如图四)可用清水浸泡备用。 (至少一个周内均可使用)优点:材料易得,家家户户都有。是生物膜,使实验理更具说服力 。 2. 装置改进:长颈漏斗换成去掉尖端的 5ml 移
4、液管,下端接一打孔橡皮,卵壳膜用线扎紧在橡皮赛一边(如图五、六、七所示)移液管(无尖端) 打孔橡皮塞(五) (六) (七) (八) (九)优点:移液管口大,倒入蔗糖很容易。移液管带刻度,液面高度变化易观察。 橡皮塞有弹性,绑扎膜时,膜不易弄破。将卵壳膜与橡皮塞绑在一起打孔橡皮赛将移液管组装好 含红墨水的蔗糖液卵膜扎在橡皮赛下端,其本身表面是弧形,大大增加了与液体的接触面,使渗透速度更快。该装置易保管,可重复多次使用。一次实验完成后,将里面的液体倒掉,将移液管取下,绑有卵壳膜的橡皮塞置于清水中,下次课可重复使用(一周内) 。也就是说:平行班的全部课,你只需做一次装置就可全部完成,方便实用。3. 液体改进:无色蔗糖液换成加了红墨水的高浓度蔗糖液(如图八)优点:液体上升到哪里一目了然。4. 条件改进:欲使渗透速度加快,在更短时间内看到效果,可将在烧杯内水换用温水(3040间) 。优点: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渗透速度更快,所需时间更短。以下是本人所做实验过程展示(普通水温下做): 开始 1 分钟 2 分钟 4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