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形势与政策+大三上+世界教育发展潮流专题2.ppt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3661852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势与政策+大三上+世界教育发展潮流专题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形势与政策+大三上+世界教育发展潮流专题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形势与政策+大三上+世界教育发展潮流专题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形势与政策+大三上+世界教育发展潮流专题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形势与政策+大三上+世界教育发展潮流专题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形势与政策,中国教育改革及世界发展潮流专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2013秋,专题分两部分,第一编 中国教育改革的形势与政策,第二编 世界教育改革的形势与政策,第二编 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与政策,一 上世纪以来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二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新趋势,三 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一、上世纪以来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 (三次浪潮),1、第一次教育改革浪潮(1900s-1930s),背景:现代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的变革,传统教育脱离了现实生活的绅士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要求,因此,连同它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管理形式、师生关系

2、以及教育目标等都受到冲击。 当时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主张实用主义教育,迎合了时代需求。,现代教育的倡导者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习即社会”、“从做中学”,旨在解决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脱离,教育与儿童生活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三个弊端。现代教育是主动的学习,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在“行动”中学习,学校与社会相联系。,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2、第二次世界性的教育改革(1950s-1960s),特征一,改革的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美苏开始争霸)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的

3、第一个人造卫星刺激了其他国家,为什么会是苏联?美国人认为是他们的教育落后了,于是有了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联邦政府投入41个亿来进行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是核心。 特征二,教育在数量上迅速发展,在教育投资上大幅增加。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年代开始),3、第三次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运动 (1970s-now?),上一次改革后许多问题突显: 问题一:五六十年代加深教材的难度与份量,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削弱学生的积极性,因而各国开始调整和削减教学内容。然而,10年后却又发现教学质量下降了,学生学习能力降低了,出现了“教育危机”。 问题二:由于强调学科的结构性、系统性、理论性,因而忽视了日常生

4、活知识,生活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 问题三:有文凭的失业者激增。 问题四: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表现为地区差别、性别差别和社会地位差别。,代表性著作与法案的出台: 1970年: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出版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出版 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984年:日本中央临时教育审议会报告; 1984年:苏联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草案); 1986年:苏联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草案); 1985年:中国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8年: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 1989年:法国教

5、育指导法。,改革的特征 这一时期,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思潮兴起,各国教育改革正走向理性轨道,教育民主化与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重点。 不因为有发展个性、“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主张而忽视了“回复基础”;也不因要提高办学的综合效益而放松了教育权力下放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所以这一次教育可称为多元化改革,因为各国更多的是依据自己的国情而展开,同时又注意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走自己的教育现代化之路,寻求既与国际接轨又保持民族特色。,二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新趋势,1、新的挑战 (1)国际竞争的加剧 (2)知识经济的发展 (3)全球化进程的深入 (4)信息技术的挑战 (5)金融危机的影响,知识经济(Know

6、ledge Economy、Knowledge Based Economy),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

7、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的信息化,第一,全球化主要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各个国家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以至形成了全球经济整体。 第二,全球化也即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 第三,全球化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学家都从各自的领域作出解释。文化学家多指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以及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 第四,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全球化描述的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深刻变化,这样的变化并不是新现象。从西欧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开始,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的形成,各种知识体

8、系的形成,意识形态和宗教的世界范围的影响,到今天货物、服务、技术、资本、信息、人员的跨国流动与资源配置,都是全球化的表现。,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理解,2、 世界教育的新趋势,(1) 当代世界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多样、竞争、反思、改革 (2)当代世界教育的共同价值取向,是公平与优质 (3)当代世界教育的共同关键因素,就是教育队伍建设,三、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1、英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开始了以国家课程方案为核心的教育集权化改革历程。在这一曲折复杂的改革历程中所呈现出的集权化趋向是英国学校教育对于社会经济转型和时代发展主动采取的一种政策回应。,撒切尔主义下的教育:,英国之

9、所以会产生国家课程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持经济再生与国家认同,这些国家课程是兼顾新自由主义的市场机制与新保守主义的国家认可,有学者称为“撒切尔主义”。,1988年7月29日,英国国会通过了教育大臣贝克提交的教育改革法案(保守党),称为1988年教育改革法 这是英国1944年教育法颁布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尽管也引起了许多争议,但仍是一部有深远意义的法令。,1988年教育改革法,分为学校、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内伦敦的教育、其他一般性的规定等四个部分,主要关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改革问题,也涉及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管理、教

10、育经费等多方面问题。 1、 设立全国统一课程从1989年起英国全国所有的公立中小学都实行统一的国家课程,并规定中小学都必须开设核心课程(英语、数学、科学)和基础课程(历史、地理、体育等10门)两类。 2 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 3 改革学校管理体制; 4 加大家长的权力; 5 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第三条道路:,工党领袖布莱尔1997年上台后试图在保守党与工党间取得融合,走“中间道路”,在教育上力求于传统左派与新右派的教育改革之间取得“平衡”,如追求优异与教育平等之间、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平衡等。 1997年出台教育白皮书追求卓越的学校教育,该文指出,英国的教

11、育两极分化严重,一般学生学业成绩不如人意,工党政府要为所有人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并提高教育标准,改革体现在4个方面:提高基础教育的标准推行教育行动区重视教育培训和倡导终生学习重视高等教育在发展知识经济中的作用 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了英国新课程的四项发展目标,六项基本技能,四方面共同价值观。,(1)美国教育的历史与传统有三:以分权为特征的教育管理体制美国的公立学校制度与单轨制学制相结合实用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2、美国,美国的公立学校制度与单轨制学制相结合,(2)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改革经历过几次浪潮:,“新课程”运动(20 世纪50 年代)1958年国防教育法加强普

12、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外语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 “教育是我们的第一道国防线”,“促进教育机会平等”运动(20 世纪60 年代)废除“隔离然而平等”原则1965年初中等教育法要求根据各学区贫穷儿童数量分配资金,并提供课本、器具和实物以保证学习资料。1968年双语教育法为英语能力较差的低收入儿童提供联邦资助。 进行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应为少数人和穷人更多的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做准备。,“返回基础”运动(20 世纪70 年代)学校教育应当承担起培养具有胜任力和适应性的学生的责任;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减少选修课,增加必修课,恢复教师的主导作用; 强调阅读

13、,写作,数学以及学生之间的口头交流。,“学校重建”运动(20 世纪80 年代)1983年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由于70年代经济危机后,日本经济逐渐赶上美国,日本的电子产品、汽车倾销到美国,美国意识到了人才教育的危机; 1983年高中:美国中等教育报告要求强化高中学术课程; 1987年,提出要为所有高中生开设严格的学术核心课程; 1989年中小学数学课程及评价标准。,教育选择与国家标准运动(20世纪90年代) 美国历来没有国家统一的教育制度,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各州有各州的要求,各校有各校的做法。 1991年美国2000:教育战略“美国学生在 4、 8、12 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

14、语、数学、 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 ,最近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1993年2000 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学校教育与工作需要相结合运动(2000年起),这次运动的教育目标包括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场所顺利过渡信息技术的培训以及强调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团体合作的课程设置以及雇主认为今日、未来雇员应有的技能等方面。 在美国,家长、社区与企业参与教育的热情日益直接和广泛,他们在参与教育的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所有学生来说,掌握阅读、写作和计算等基本技能已经远远不够,学会学习、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思考、自我管理、目标制定、就业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团

15、体合作等技能愈显重要。这些技能反映了社会工作需要的转变和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金融危机后的改革:2009年2月,奥巴马签署了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体现出美国教育改革的新动向: 加强教育问责制 联邦、州和地方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重构,要求进行教育改革,使教学质量和教育发展水平符合联邦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进行教学质量的绩效评估,各州还要提交包含规定内容的教育发展报告和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巩固教育在国家生活中基础性作用。,(3)小结美国教育改革的趋势主要是: A、教育改革的周期性变化正在不断地加快。 B、教育改革既有外部力量的推动(主要是生产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国家的直接

16、干预),也有内部的动力(主要是指教育领域各种各样的问题)。 国家的直接干预逐渐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这也成为以地方分权为标志的美国教育的新现象。,3、日本,第一次是近代的教育改革:明治维新时期(1860-1880)日本政府提出“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第二次教育改革是二战后(1947-1970s)的现代教育改革,日本在反省军国主义教育观看基础上,进行全面教育改革。 第三次教育改革(1980s至今),改变战后“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把“科学立国”、“教育立国”作为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即为巩固经济大国并迈向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服务。,日本在战后制定的宪法和教育基本法中,明确规定免费

17、的范围只限于学费, 日本于1947年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后来扩大了范围,从1963年开始实行教科书免费制。此外,还有一部分市町村又试行免费供应学习用品和补助交通费的办法。,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2002年起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 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日本初中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作为国家与社会的一员所必须具备的资质;教授社会所需职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劳动的态度以及根

18、据个性选择出路的能力;促进校内外的社会活动,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培养公正的判断能力。日本高中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发展和扩充初中教育的成果,培养学生成为对国家与社会有作为的建设者所必需的素质;使学生能自觉地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选择将来的出路,提高普通教养,掌握专业技能;形成对社会有深广的理解和健全的批判能力,形成个性。,独具特色的日本体育教育:在日本政府机构中,文部省体育局(在地方为教育委员会体育课)主管体育事业,它在日本体育协会与民间体育组织的配合下,发展学校和群众体育运动。学校体育是政府当局历来重视的一项工作。 日本学校体育分两部分: 体育课。自小学至大学任何一级学校都规定课程中必须包

19、括一定比例的体育课; 课外体育活动。除全校性运动会等活动外,根据学生爱好组织各项体育俱乐部开展活动。 学校体育俱乐部在全国非常普遍。为促进初中和高中体育运动,日本建立有全国初中体育联盟和全国高中体育联盟(在县行政区设有地方协会),负责组织全国、地区和县级的综合或单项体育比赛。由全国高中棒球联盟主办的全国高中棒球比赛(每年举行两次)是群众最喜欢看的体育比赛。,2008年7月,日本出台教育振兴基本计划,该计划首先分析了日本教育的现状,认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日本教育面临的问题包括: “少子高龄化”带来的社会危机、家庭和区域社会教育能力不足、个人生活目标和奋斗精神缺失、青少年学力和体力下降、问题行为增

20、多、社会成员缺乏责任感和正义感等。 在这个背景下,日本政府重新确定“教育立国”战略决策,号召全社会重视教育,致力于教育振兴。 该计划指出,日本今后10年发展目标是,争取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在社会独立生存的基本能力,提高公共教育质量,树立社会信任感 ,全社会参与教育、培养下一代。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实现培养杰出人才的目标,培养主持社会活动、失去社会发展、领导国际潮流的领袖人才,为此要保证高中和大学的教育质量,培养知识创新型人才,重点建立世界高水平研究基地,推进大学国际化进程。可以看出,日本教育重点放在了“社会责任”的培养。,2013年新举措,在2013至2018年5年间实现中小学35人小班制教学的

21、目标。加强教育改革研究,研讨实施高中学力考试;(自2007年以来,日本文部科学省每年在小学6年级和初中3年级中进行全国学力考试和开展学习状况调查,只是在高中实施学力考试尚未进行。) 大学教育改革具体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2012年是大学改革发动与相关准备时期; 2013至2014年是改革实施攻坚时期; 2015至2017年是改革成果检验与深化发展时期。,当代日本教育改革的主要方面:,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采用国际视野把握和发展教育; 强调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个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提高教育的信息化程度。,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个性化与多样化;自由化与弹性化;教育机会平等化与义务教育无偿化加强评估;强化国

22、家观念和传统道德观念。,4、德国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 1717 年9月28 日,时任普鲁士帝国国王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签署了普通义务教育的谕令。1763年8 月12 日,威廉一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大帝继承皇位后亲自主持了普通义务教育法的制订。,德国的“双元制”: 1.两种培训机构结合:企业与职业学校。 2.两类教学内容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专业理论知识教学。 3.两种教材结合: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 4.两类教师结合: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 5.两种培训身份结合:培养对象是企业学徒和职业学校学生。 6.两类考试

23、结合: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 7.两类证书结合:一类是由行业协会颁发的世界认可的资格证书,另一类是由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企业颁发的毕业证书。 8.二个学习场地:1/3的时间在职业学校,2/3的时间在企业的培训中心。 9.二个经济来源:企业和政府同时投入资金,支持培训。 10.二个法律体系:企业实行的是职业培训法,学校执行的是教育法。,德国的基础教育 全日制学校建设; 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 精英大学计划; 高等学校收费; 波洛尼亚计划与学制改革; 政府与学校关系的变革。,德国的“精英大学”计划 “精英大学”计划是德国前联邦科技部长在2005年6月提出的,旨在对优秀高校提供科研资助,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德

24、国“精英大学”。这一计划将持续五年。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最终达成一致,以联邦和州共建的形式在2006-2011年共拨款19亿欧元,资助每个研究生院每年100万欧元,每个精英团队每年650万欧元,每所精英大学每年1.3亿欧元。在去年10月的第一轮评选中,政府共投入8.73亿欧元资助了18个研究生院,17个精英团队和3所精英大学。2002年,德国在重新修订的高校框架总法中, 允许对在校时间“ 超长”和接受第二学位教育的学生收取学费, 即实行“ 有限” 收费制。各州陆续出台了相适的“ 有限”收费计划, 每学期为300-2500欧元不等, 并逐步付诸实施。,德国教育的特点:,教育体系复杂; 职业教育丰富;

25、 学生知识水平低,择校过早。,5、香港地区香港教育制度改革主要是指1997香港主权移交之后,就教育政策及制度上之改革。近年以来,香港教育改革的讨论重点,主要集中在香港中学的教学语言政策、中小学结龙计划、杀校政策、引进副学士制度、大学学士课程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中学改为六年制、通识教育成为必修科目,以及将香港中学会考与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合并成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等。优质教育基金:为鼓励学校进行教育改革,政府特别拨款50亿港元成立优质教育基金,使学校能够透过基金的拨款而改善学校的基础建设,从而使改革顺利推行。,母语教学,掌握两文(中英文)三语(国语、粤语、英语):本来政府欲将全港所有中学的授课语言变成中

26、文(粤语)。不过,基于部分社会人士和部分英文中学的反对下,最终有114家学校可以保留以英语授课的传统。后来,政府改为推行校本语文政策,容许学校因应本身学生的特质而选择合适的语文教学环境及措施。,一条龙学校:让相关的小学及中学“结龙”,一方面为学校的招生人数做出保证,二来透过结龙学校之间的协作,从而使所收学生的质素得到保证。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把原有的两年高中、两年预科及三年制大学改成三年高中连预科及四年制的大学课程,以便与国际教育接轨。法团校董会:透过校本条例,强制学校成立法团校董会,使学校校董会变成学校的不同持分者所掌管。一方面避免学校行政被少数人士操控,减少利益输送的机会;另外亦有助提高学

27、校行政的透明度。不过,教会学校普遍担心容许教会以外人士参与校政,会使学校的教会背景聊备一格,失去与其他非教会学校的优势。,6、台湾地区,台湾的教育改革主要始于1994年的四一零大游行,即诉求:落实小班小校;广设高中大学;推动教育现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这为之后台湾的教改定下的基调,一连串的教育改革措施,不论是法令、师资、课程、教学、教科书、财政等方面,均有重大的变革,堪称台湾教育史上变动最剧烈的阶段。由于教改牵涉层面相当广,因此不断为社会各界所广泛讨论,且因争议颇多,实施至今各界给予不一的评价。各类民间团体和各类教育联盟的兴起,伴随着民间团体教育会议的召开。其中,以1994年4月10日的四一大

28、游行和2009年7月12日的我要十二年义教大游行为代表。,七一二大游行诉求为:,1. 立即宣布2012年开始实施12年义务教育 2. 明订每年编列200亿专案预算,十年内专用于12年义教,教育经费由21.5%调高到22.5%。 3. 实施真正免试升高中职,才有优质教育、快乐学习及全球竞争力!(1) 免试:不要采计在校成绩-要废除基测免试上高中职(2) 优质:不要岐视,要让每个人都读优质的高中职(3) 快乐:不要扭曲的生活,要健康快乐的身心灵(4) 竞争力:不要罐头工厂,要有竞争力的适性教育2011年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宣布,将从2014年开始正式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台湾教育将从2014年

29、1月1日开始,正式告别实施了43年的九年义务教育,步入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时代。,7、韩国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 从1年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8、新加坡2001年新加坡课程改革提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勇于革新、善于获取信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9、总结 在培养目标方面,大部分的国家或地区都普遍关注以下几方面:公民的责任、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信息素养、国际视野。,世界教育的共同追求:1.学会生存2.学会关心3.学会学习4.学会创新5.学会合作6.学会负责,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1、教育终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个性化5、教育信息化6、教育国际化,(作业)思考与讨论: 当今世界教育改革有何新挑战与新趋势? 这对中国的教育发展有何启示,中国应从何入手? 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有何重要影响?,谢谢!,现在观赏教育能改变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学 > 方针/政策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