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1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1新人教版2018102218.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1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2新人教版2018102217.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2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教案1新人教版2018102216.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2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教案2新人教版2018102215.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3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教案1新人教版2018102214.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3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教案2新人教版2018102213.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案1新人教版2018102212.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案2新人教版2018102211.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巴黎和会的基本情况,说出凡尔赛体系的形成过程。理解巴黎和会的本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交流合作中寻找历史的智慧。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历史图片、历史资料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学会独立思考,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入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学会用讨论法分析历史现象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对凡尔赛体系的性质、作用的正确认识:通过了解中国在两次会议上的遭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学习。2 学情分析1、学生普遍对这段历史不是很了解。2、学生学习积极性高。3 重点难点重点:巴黎和会的内容及影响。难点:巴黎和会的本质。4 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入:通过一段小品,反映巴黎和会前各主要大国为分赃不均和称霸世界而争论不休的内容。然后提出:一战结束后,战胜国最迫切要做的是什么?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要瓜分战利品,制裁战败国,建立套新的国际秩序。师:非常正确,今天就让我们来具体了解它们是怎样实现这些目标的?(导入新课)战争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尽,帝国主义战胜国就急急忙忙召开巴黎和会,战胜国真的是要急于通过这次会议建立永久的和平吗?生:不是!师:正确。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会议的真相。首先,会议不仅排斥了战败国,就是战胜国之间也不公平,27 国参加会议,但操纵会议的是哪些国家?生:英法美 3 个国家师:近半年的讨论和纷争,最后终于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生:阅读内容,然后互相议论并教师引导,得出结论:最能体战胜国愿望的是殖民地方面的内容。师:会议不仅对战败国进行掠夺,对战胜国中国也同样进行掠夺。引出中国山东问题,并引导学生讨论,(播放五四运动视频)这说明什么?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生:慷慨激昂,议论纷纷。并得出: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分赃会议。师:补充说明,帝国主义依照上述原则,陆续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和约》构成所谓的“凡尔赛体系” 。生:通过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版图,(媒体展示)明确这个体系作用的地理范围: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师:(通过课件说明)“新秩序”的内涵:它包括帝国主义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分配;对欧洲战败2国领土的安排、分割和对中南欧新兴国家领土的安排;以及对战败国的军事和经济制裁的范围和程度等。师:帝国主义对新秩序能否顺利实施感到不太保险,希望建立一个国际组织来维护这个新秩序,于是国际联盟由此建立。生:自学确认国联成立的日期、总部地点及宗旨,对宗旨的本质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国联是帝国主义维护战后新秩序的工具。师:那么,有了凡尔赛体系,再加上国际,是否可以使世界从此天下太平呢?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讨论。生:结合名人语录展开分组讨论,教师可选择旁听学生讨论 10 分钟左右,由学生代表总结发言。师:结合学生的讨论,进行归纳基本观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凡尔赛体系虽然缓和了老矛盾,但又促成了新矛盾。首先,对德国的严厉制裁及对其殖民地的掠夺,必然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其次,战胜国之间因分赃不均而产生了新矛盾。第二方面:国际联盟对于制止侵略和战争的措施十分空洞,缺乏有效约束力,难以维持和平与制裁侵略,这样凡尔赛体系的一系列条约的确可以看做是帝国主义之间达成的一个休战协议。但其中却蕴含了诸多新的矛盾,使下一次世界大战成为历史的必然。活动 2【讲授】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小结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实力对比,打破了旧的国际关系体系。1919 年~1922年,英、法、美等帝国主义战胜国先后在巴黎和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的“和平”体系,即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巩固了帝国主义大国的既得利益,维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暂时和平。由于这一体系既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和被压迫民族的,又是战胜国之间妥协的产物,因此这一国际关系体系就不可能持久。20 世纪 30 年代,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危机的加剧和资本主义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它们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一系列侵略扩张,逐渐破坏了凡尔赛体系。1939 年,德国进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瓦解。1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 20 世纪初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的状况和趋势,分析其历史成因和影响;学习非欧洲国家的崛起现状,理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国在军事、经济、政治上的竞争挑战。过程与方法:利用投影仪、板书、视频学习 20 世纪初欧洲列强的发展情况,以及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欧洲各国后期的军事竟备赛又是怎样发生的?对各国的发展,欧洲局势的变化有什么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学习历史,了解一战前的世界局势,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操。2 学情分析1 进入初三还没有重视起来,,大多数学生抱有下学期再突击政治的思想,认识不够到位。2题目出的偏难,选择题学生都答得不错,失分主要在大题,没有把握好难易程度。3 时间分派不合理,一部分学生答完历史以后没有太多的时间答政治,以后教会学生首先了解卷面,做到合理分派时间。3 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美国和日本在 20 世纪初能够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对欧洲优势地位的冲击。德国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是什么?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难点:军事竟备赛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对一战的影响。4 教学过程4.1 第二学时4.1.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 20 世纪初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的状况和趋势,分析其历史成因和影响;学习非欧洲国家的崛起现状,理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国在军事、经济、政治上的竞争挑战。过程与方法:利用投影仪、板书、视频学习 20 世纪初欧洲列强的发展情况,以及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欧洲各国后期的军事竟备赛又是怎样发生的?对各国的发展,欧洲局势的变化有什么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学习历史,了解一战前的世界局势,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操。4.1.2 学时重点重点:分析美国和日本在 20 世纪初能够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对欧洲优势地位的冲击。德国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是什么?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4.1.3 学时难点难点:军事竟备赛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对一战的影响。4.1.4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导入新课播放《凡尔登战役》视频,并思考问题活动 2【讲授】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 “帝国主义争霸世界”是从这个角度讲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形成、演化和激化的过程,在让学生了解这一过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要从各种矛盾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角度来引导,以使学生能从更深刻的背景中寻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2萨拉热窝事件出现在课前的导读部分,教师可以以不同方式处理:(1)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叙事性描述,增强故事性(可安排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进行讲述),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局势,讨论大战的原因。(2)也可以按照历史的顺序,先回顾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各国逐渐走上帝国主义道路,争霸世界的野心膨胀,矛盾异常尖锐,只需要一颗火花就能点燃整个世界,联系教材给出的“火药桶”的材料,强调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的作用。作为颇具代表性的凡尔登战役,教学中应对战争残酷的现实进行形象的描述,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这也是这一目以“空前的灾难”作标题的原因,战争不是实现和平的工具,要启发学生思考和探讨人类发展过程中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活动 3【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1914 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被刺杀。2)列举一战中的三条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及四次战役):注:一战中首先交战国是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西线和东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在两线作战的是德国和奥匈帝国。3)一战:1914 年 7 月--1918 年 11 月有三次战役:马恩河战役(1914 年在西线)、凡尔登战役(1916 年)、索姆河战役(1916 年)1916 年被交战双方认为是关键性的一年活动 4【讲授】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大战进行了四年多,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5 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在战场上,双方不断使用新武器,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活动 5【活动】四、简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①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来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这就导致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②20 世纪初,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展开扩军备战活动,两大军事集团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关系极度紧张,一场世界战争一触即发。巴尔干半岛是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③性质:就整个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各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活动 6【练习】本课练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发生了哪些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把这些事件放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评价。1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1 教学目标1.结合前一课时的内容了解辛亥革命历史背景,通过自主学习简述以武昌起义为起点的辛亥革命的进程;知道“中华民国”的创建过程及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探索了道路。2.通过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的关系,了解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所采取的措施和过程,从而认清袁世凯丑恶嘴脸。3.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正确评价辛亥革命,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一步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2 学情分析对辛亥革命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通过对前一课时的学习,基本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大部分同学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较浓厚,但对历史的连贯性缺乏整体的认知。3 重点难点重点: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创建。难点:辛亥革命的评价和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4 教学过程4.1 第二课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走向共和》主题曲《曙色》,并出示歌词。引导学生重复“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火烧过刀砍过,列强分割过。 ”“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 ”2.设问:(1)歌词中“风吹过,雨打过”是指中国哪段历史?(2)近代中国是如何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出示课题活动 2【讲授】讲解背景,初识成因1.出示图 1-22,还记得“川汉铁路股票”是怎么产生的吗?为什么各地民众要掀起保路运动?2.四川保路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为镇压保路运动,清政府调湖北军队入川,使得湖北防御空虚,革命形势十分有利)3.湖北有哪些革命团体?(出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图他们在同盟会促进下要干什么?叙述:保路运动是武昌起义的导火索活动 3【活动】自主梳理,再识成因1.播放视频:《武昌起义》,要求学生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概述辛亥革命的过程。(最好列成年代尺或列成表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学习图册(武昌起义形势图)2.请学生概述武昌起义的过程PPT 展示武昌起义的过程,与学生校对自主性学习结果3.活动:运用图 1-30,探究完成 P15 资料中相关要求。设问:为什么武昌起义会得到全国的响应?2归纳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的有利条件?4.叙述:1911 年是中国农历辛亥年。武昌起义为被称为辛亥革命。设问: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活动 4【讲授】叙述讲解,比较文件叙述:武昌起义胜利后,辛亥革命进入第二个阶段——创立民国1.设问:“中华民国”是如何创建的?PPT 展示“中华民国”创建的过程,(1)孙中山回国(2)被选为临时大总统(解释临时大总统含义)(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4)颁布《临时约法》 。与学生校对自主性学习结果2.超链接:孙中山回国。出示材料:孙中山答记者问:“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请一生朗读。设问:孙中山这句话可以解读出哪些信息?3.超链接:临时大总统誓言。出示简体字版誓言。请一生朗读。设问:临时大总统誓言是如何体现孙中山的革命主张的?4.超链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出示材料:《临时大总统誓词》简体字版。设问:临时大总统誓言是如何体现孙中山的革命主张的?5.超链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出示《临时约法》内容(略),设问:(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原则?(3)材料三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4)这些原则和思想源泉来自哪里,体现了哪个阶级的要求6.南北议和。设问:辛亥革命汹涌而来,清政府甘愿退出历史舞台吗?它是如何应对的?(补充)出示图片:辛亥革命后列强的军事行动出示材料: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的话设问:这些材料说明列强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7.出示材料: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设问:根据材料,分析袁世凯将会采取何种行动?革命派将会如何回应出示材料:孙中山的话“使他不可能不好……”8.出示材料:2 月 12 日,清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覆灭。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设问:如何看待袁世凯的这些行为?为什么辛亥革命最终会出现这种结果?给我们什么启示?活动 5【活动】各抒见解,探索影响课堂探讨: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是否意味着辛亥革命彻底失败?说看法,讲理由。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研读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小结“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 。1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1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对 20 世纪初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概况有个初步地了解和认知;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知道孙中山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原因。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3、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 “自由”的高尚情操。2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在八年级下册时已经学习了 20 世纪初中国的政治局势,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3 重点难点重点:20 世纪初中国的政治局势,革命党人进行的革命活动;难点:理解 20 世纪初中国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4 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20 世纪初中国的政治局势图片导入:多媒体呈现近代中国时局图问:1.这幅图反映了当时中国怎么的现实?2.回顾八年级所学史实,从 1840 年到 1900 年,中国经历了哪些列强侵略?给中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活动 2【活动】环节一组织学生阅读材料(从开头至 13 页中间孙中山在兴中会的话:‘’方今强邻环列“设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 20 世纪初的中国(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等角度)学生开展探究、研讨,并在纸张上写出来:(1)20 世纪初的中国政治:(2)20 世纪初的中国经济:(3)20 世纪初的中国思想文化:活动 3【活动】环节二1.阅读教材 11 页图文资料,设问:“列强在经济上加紧对中国的掠夺中国”具体是怎样做的?最大的一个领域是什么?追问:这种控制还表现在哪些行业?2.活动:列强对中国经济势力的不断深入,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教材的两个观点你有何看法?教师根据不同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辩证地思考问题,认识列强的掠夺本质。过渡:面对列强的掠夺,中国应该怎么办?有识之士是怎么做的?3.读图 1-22 及旁边资料,思考:图文资料说明怎样一种现实?(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在成长,在收回铁路权方面积极努力)4.读图 1-23 邹容与《革命军》及旁边资料,设问:(1)革命知识分子又是如何做的?(2)为什么邹容在 20 世纪初大声疾呼“我中国,不可不革命”?活动 4【活动】环节三师:孙中山是推动革命发展最有影响力的一位,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2中山开始的。1.阅读《阅读卡》孙中山弃医从政设问:我们能从孙中山身上学到什么?2.阅读教材,结婚相关史实,说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是如何进行革命的呢?(为什么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组织革命团体:从兴中会到同盟会(2)宣传革命思想:三民主义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三民主义(3)同盟会的活动:革命思想的宣传和武装起义:结合图片理解解说3.阅读教材:清政府的“新政”与立宪运动。设问:(1)面对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清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追问:结果是什么?(2)清政府的“新政”与立宪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活动 5【练习】环节四1.请比较兴中会与同盟会1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精神生活的状况,妇女地位提高的史实。理解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过程与方法:以交通工具的变化为例,通过学生举例说明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揭示发生变化的原因,感受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变化趋势;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中国近代同古代或现代社会生活的差异。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给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的精神。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评价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学习中领会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2 学情分析本课课题是悄然转变的社会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时时处处要牢记回到现实生活中去,理解和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这是源于生活,追根朔源。3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近代中国的变化及产生的深远影响。教学难点: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的原因。4 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激发兴趣八年级学生对《骆驼祥子》的课文有所了解。可以用电影《骆驼祥子》中车夫“老马”饿昏的片断,然后提问学生:“是谁抢了人力车夫的生意?”从而引入主题。活动 2【讲授】新课教学[生活中的变化]1. 新的交通通讯工具在中国出现(1)比较工业革命中的机器发明与在中国新出现的交通、通讯工具来揭示变化的原因。(联系工业革命)(2)结合图 7-44、7-45 阅读课文,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身份的人(如扮演慈禧太后、保守大臣、开明人士、在北京读书的学生、黄包车夫等),并用动作、表情或语言反映对这种交通或通讯工具的态度。接着让其他同学逐一点评表演的同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展示某交通或通讯工具传入中国后,中国人民从误解到逐渐习惯和接受这种文明辐射和过程。(3)从交通工具中移出,面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收集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如电话、邮政、三明治、白兰地、维他命、沙发、麦克风、霓虹灯、卡通片等。再次感受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2.新的文化生活方式传入指导学生读图 7-47、7-48 阅读教材内容,围绕读报和看电影进行设疑,让学生进行探究这种文化生活“新”在哪里?(“新”在内容上,要从当时报纸上反映的新的社会思潮、社会变化等方面入手。)3.社会习俗改变(1)男人剪辫子、女人缠足是近代社会风俗改变的典型。应突出强调其在社会习俗的改革中2具有的与清政府决裂的革命性意义。(2)回归现在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谈谈:“你认为周围哪些社会习俗属于陋习?它们长期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让人们放弃陋习?”[头脑中的变化]1.科学思想渐入人心(1)联系中国近代哪些重大事件,提问:近代哪些重大事件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入?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思想的传入历程。(2)近代教育制度下的学校是科学思想传播的主阵地。让学生对比,“当时的学生的学习内容同过去和现在各有什么不同?”(民国时期的课程增加了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内容,与现在相比,那时的课程设置还是比较少,并且比较单一的.)不同的教育内容下,培养了不同的人,科举制培养出来的是封建统治下的盲从者和拥护者,而近代教育制度所要培养的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正是接受了新式教育的新型知识分子,引导着中国社会缓慢然而又是不可逆转地向着文明和民主的方向前进。2.民主观念的影响(1)学生两个人一组通过对话来体验清朝时期称“老爷” 、 “大人”和民国时期称“先生” 、“女士”的不同情感态度,同时让学生思考造成称呼差异的原因。前者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映。后者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2)婚姻变化,主题是体现婚姻的自由、平等。让学生看阅读卡,了解西方新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同时点明,婚姻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的物质、精神和习俗的变化。3.妇女地位提高(1)妇女地位提高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让学生看图 7-51,问学生从这则报道中获得哪些信息?从而引导学生从事件背后分析社会文明进步的原因。(2)探讨妇女缠足问题。让学生对周围最年长的妇女和自己的母亲分别进行一个调查采访,了解妇女缠足的过程,从而体会放足对中国妇女地位提高及生活改变的意义。并写一篇调查报告作为这个问题的课后延伸。1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1 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精神生活的状况,以及妇女地位提高的史实;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2.以交通工具的变化为例,通过举例说明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揭示发生变化的原因,感受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变化趋势;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近代社会人们生活的状况。3.认识到科学技术给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感受科学的重要性;尝试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评价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学习中领悟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2 学情分析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2.采用史料教学法。以史料为依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历史认识。3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近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精神生活的状况,妇女地位提高的史实及产生的深远影响。2.教学难点: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4 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导入新课1.呈现材料:洋伞、洋车、洋纱、洋布、洋火、洋油、洋碱这些名称你有听说过吗?知道是什么东西吗?2.思考:这些平常的东西为什么会这样称呼?师:让我们要把目光转向 19 世纪后半期到 20 世纪前半期的中国1.预计有个别如洋碱,应该不知道,通过猜测引发兴趣2.回顾工业革命,能初步说出中国同期落后了活动 2【讲授】走进场景1.展示:20 世纪初上海外滩的场景 1仔细观察,有哪几种交通工具?你还知道哪些?它们的故乡在哪里?引导学生思考:新型交通工具传入中国,能够从哪些方面促进社会的变迁?2.展示:20 世纪初上海外滩的场景 2说一说,新型交通工具给以人力车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带来哪些冲击3.图文展示:清末台湾率先创办近代邮政,民国时期,国家邮政的专营权得到强化4.布置阅读课文 P21 资料 2,讲述电话、电报等普及率逐步提高。思考:还有哪些日常用品称呼的来历类似于电话?(二)人们的文化生活和思想观念1.新的文化生活方式图片展示《定军山》的简介提问:除了看电影、拍照片之外,当时大多数人们的精神生活还有什么?(读报纸——图片)2.民主观念的影响2(1)展示漫画,提问:什么事件后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出现了哪些变化?(2)婚姻变化,主题是体现婚姻的自由、平等布置学生阅读“阅读卡”中的内容,了解西方新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同时点明,婚姻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的物质、精神和习俗的变化3.妇女地位的提高(1)妇女地位的提高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让学生看图 1-46,让学生思考可以从这则报道中获得哪些信息活动 3【活动】各抒己见1.展示火车传入中国后,人们从误解到逐渐习惯并接受这种文明辐射和过程分析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2.认识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理解思想观念变化和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活动 4【活动】回顾历史1.联系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为什么近代的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提示:比较工业革命中的机器发明与在中国新出现的交通与通信工具来揭示变化的原因2.通过提示,引导学生从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方面分析社会文明进步的原因活动 5【活动】制度评说近代教育制度下的学校是科学思想传播的主阵地。让学生联系八年级所学内容,看一看1912 年初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过去相比,有哪些不同?(民国时期的课程增加了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内容)尝试说明原因不同的教育内容下,培养了不同的人,科举制培养出来的是封建统治下的盲从者和拥护者,而近代教育制度所要培养的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正是接受了新式教育的新型知识分子,引导着中国社会缓慢然而又是不可逆转地向着文明和民主的方向前进1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1 教学目标1、知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2、了解“驱逐鞑虏”出现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3、知道“五族共和”取代“驱逐鞑虏”的历史背景;2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掌握一些历史与社会的基础知识与综合思维,对民族分布、民族关系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民族思想”这个话题,相对比较抽象,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对于民族思想的概念模糊,对于中国民族思想的演变过程不理解。对历史人物的多元评价不一定能轻易接受。3 重点难点1、重点:中华民族的逐步形成的意义;2、难点:“五族共和”取代“驱逐鞑虏”的内涵;4 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环节激趣质疑,歌曲导入学生活动:聆听歌曲《爱我中华》,感受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歌曲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进入本课的学习。活动 2【讲授】环节一、感受“多元一体”学生活动:阅读书本 P23,了解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二、探究“驱除鞑虏”学生活动:1、回顾已学知识,梳理近代史上,列强入侵中国的史实。2、了解近代人们为了救亡图存所做的努力。3、理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知道孙中山此时的民族观念的局限性。三、走向“五族共和”学生活动:1、了解两面旗帜的变化,知道其中代表的意义。2、思考:孙中山的思想观念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活动 3【练习】环节1. 使“中国”成为具有近代意义的国家名称的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清朝后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极大地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B.人们用“从多元走向一体”来形容中华民族的形成C.辛亥革命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的思想,促成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D.“五族共和”思想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23.第一次提出“五族共和”说法的是( )A.康有为 B.谭嗣同 C.孙中山 D.梁启超4. “五族共和”的五族,除汉族外,还包括( )①壮族 ②满族 ③蒙古族 ④回族 ⑤藏族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5.保国会成立于( )A.1895 年 B.1898 年 C.1901 年 D.1905 年6.主张成立保国会的是( )A.洋务派 B.革命派 C.顽固派 D.维新派7.1903—1904 年入侵西藏,企图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是(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法国8.认为“……在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不仅满人为君主的清朝要反对,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中山 D.李大钊活动 4【作业】环节100 多年前的辛亥革命是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一一《中华文明吏》材料二:同盟会提出决断性民族主义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显然,最初同盟会已把满族排除在帝国之外,同时也把关外的满洲土地排除在帝因之外,不仅如此,其实孙中山同盟会已把蒙古、西藏、新疆等排除在中国之外了。……孙中山很快就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并且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1906 年,孙中山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帝国的分裂与保存》(1)材料一中孙中山的学说有何特点?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2)中华民国成立后,采用五色旗为国旗.象征“五族共和”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后口号从“驱除鞑虏”改为“五族共和”的原因。1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1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历史地图及图片和回顾已学知识,了解中华民族发展历程,感受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回顾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出现的过程和中国人民的抗争。2.通过研读史料,理解“驱除鞑虏”出现的历史背景和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转变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史料获取和分析能力。3.在探究中增强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进一步认同民族精神,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意识。2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史料阅读分析能力,知道和了解了辛亥革命的基本史实,能够对史料进行基本的阅读分析,但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史料搜集能力不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史料自主阅读分析为主,注意提高学生史料实证意识。3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过程;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转变的原因及影响教学难点:探究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转变的原因及影响4 教学过程4.1 第二学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综合探究二导入:⑴你知道哪些代表中国的别称?⑵中国什么时候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名称?过渡:梁启超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近代中国开始落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只有回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历程,才能理解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一)回顾历史,感受多元一体1.根据年代尺和书本,说说中华民族的形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交流会聚,不断融合,逐步形成和发展成为共同的中华民族。2.结合书本知识,回顾中国古代历史,列举民族交流、融合的史实。 (在自主梳理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相互补充)出示西汉、唐、南宋疆域图,让学生根据地图补充相关史实。(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宋与辽、西夏、金的战和等)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八年级中国古代史中民族交流、融合的史实,了解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理解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3.关注地图中东北地区民族的发展变化,从西汉的肃慎到唐的靺鞨到南宋的女真,后来演变哪一民族?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主要是什么?设计意图:以满族为例,了解民族的延续性,并为之后的第二部分探究“驱除鞑虏”做铺垫。(二)解读史料,探究“驱除鞑虏”1.出示《时局图》和康有为的话,从中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状况?列举史实说明中国如何一步步落入危险境地?面对上述危险,康有为等人做了怎样的努力?结果如何?2我们得出怎样的结论。设计意图:以材料题的形式,回顾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出现的过程和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抗争史实,引导学生理解“驱除鞑虏”出现的历史背景。过渡:这一革命任务落到了哪一阶层身上,说说其主要领导人和革命纲领。2.出示孙中山和革命纲领的图片,结合所学,小组讨论:当时,有人将同盟会革命纲领中的“恢复中华”理解为在汉族聚居的 18 个省范围内恢复建立汉族国家。你如何认识?(认识其出现的合理性:对清政府的极度不满,并指出不当之处:不利于各民族力量的团结)设计意图:通过对“恢复中华”理解的讨论判断,认识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局限性,自然过渡到走向“五族共和”,并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辩证看待历史问题。(三)理解史料,走向“五族共和”1.出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主义”的理解,请简要归纳梁启超和孙中山言论要点,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2.出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和孙中的“五族共和”材料,阅读材料,思考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两个统一?请结合材料进行简单解释。2)材料二中的“五族共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与之前的“驱除鞑虏”相比,材料二中的“五族共和”有何进步?设计意图: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对书本资料进行分步理解,从而发现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转变的意义。3. 出示十八星旗和五色旗1)请结合书本,分别介绍两面旗帜出现的时间和含义。2)从旗帜一到旗帜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四、继往开来,维护民族团结出示宪法关于民族平等、团结的规定,认识到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设计意图:以古论今,认识民族意识的延续,从而增强民族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