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届中国政经年会入选学生论文公示我国内地劳动生产力区域结构的马克思主义经验分析赵志亮摘 要 ;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劳动生产力的差异是生产方式多样性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科学的指出了劳动生产力的七个决定因素。利用计量经济中的分层聚类方法,根据我国内地各省份劳动生产力决定因素的差异对区域进行聚类分析,对于认识我国区域间生产方式的差异和生产关系的不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了五种特色鲜明的劳动生产力发展模式。关键词:劳动生产力 决定因素 区域结构 聚类分析 分层新中国建立 60 年以来,我国的劳动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省份之间的劳
2、动生产力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研究现实经济中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对于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各省份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各地区、各省份社会上层建筑结构和内容的变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劳动生产力决定因素的定量分析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一、理论综述与方法介绍劳动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中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于金富教授指出“劳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生产方式的性质,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 马克思不仅提出了科学的劳动生产力理论,而且对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科学归纳。韩培花博士研究了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决定因素
3、提出的历史,指出了马克思不同著作中劳动生产力决定因素的差别,认为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一个逻辑上不断完善,体系上不断健全的历史过程。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 马克思对劳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作了如下科学总结: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 其中包括: 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 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以及自然条件。 ” 即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二、科学的发展水平,三、技术的发展水平,四、生产过程的总体关联程度,五、生产资料的规模,六、生产资料的效能,七、自然条件。马克思对这七个方面因素的
4、定性分析为我们对这些因素的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我们正确认识劳动生产力的内部结构和现实差异指明了研究方向。聚类分析也称为群分析,它是研究样本(或指标、变量) 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按其分类方法又分为系统聚类法、动态聚类法等。系统聚类分析也称为分层聚类法(Hierarchical Cluster),它是聚类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分层聚类的思想是:开始将样品或指标各视为一类,根据类与类之间的距离或相似程度将最相似的类加以合并,再计算新类与其他类之间的相似程度,并选择最相似的类加以合并,这样每合并一次就减少一类,不断继续这一过程,直到所有样本(或指标)合并为一类为止。 本
5、文所采用的就是系统聚类方法。二、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在参考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如下指标对劳动生产力决定因素进行量化处理,其中程度指标用相对量表示,规模指标用绝对量表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内地各省份基于劳动生产力发展模式的差异进行聚类分析。Y1 为各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数 /各地区就业人员数(%),它体现了各地区总就业人口中专业人员的比例,用它来反映各地区的工人平均熟练程度。Y 2 为各地区财政总支出中的科研支出(万元),它体现了各地区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用它来反映各地区的科学发展水平。Y3 为各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万元) ,它体现了各地区科学转化为现实应用技术的能力,用它来反映各地区的技术发展水
6、平。Y 4 为各地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 它体现了作为中间投入的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如果某地区这个指标值大,说明资本产出中作为中间投入而非存货的部分多,即该地区的生产过程社会结合程度较紧密,用它来反映各地区的生产过程的总体关联程度。Y 5 为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亿元) ,用它来反映各地区的生产资料的规模。Y 6 为各地区生产总值 /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 ,用它来反映各地区的生产资料的效能。Y 7 为各地区煤炭资源基本储量额(亿吨) ,用它来近似反映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的丰度。上述 7 项指标分别从不同角度一同构建了反映劳动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指标数据来源
7、于 2008 年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 (2007 年度的数据) 。中国内地各省份主要指标数据如表 1 所示。表 1 中国内地各省份劳动生产力决定因素指标数据Y1(%) Y2(万元) Y3(万元) Y4(%) Y5(亿元) Y6(%) Y7(亿吨)北 京 29.18768 907420 8825603 89.6 4558.27 205.1945 6.75天 津 23.6929 223384 723356 91.7 2922.47 172.8127 2.97河 北 32.68851 174050 164329 91.9 6761.26 202.7655 63.46山 西 27.65034
8、157971 82677 90.8 3204.43 178.9195 1056.13内蒙古 29.72506 92228 109835 96.9 4494.40 135.5269 808.40辽 宁 26.54709 386889 929290 95.2 6336.85 173.9585 43.36吉 林 31.2429 110870 174845 103.2 3880.04 136.2019 12.53黑龙江 21.78636 174743 350209 94.8 3036.93 232.6362 74.15上 海 19.39186 1057666 3548877 90.5 5568.49
9、218.8897 0.00江 苏 28.72872 687266 784173 93.7 12371.23 208.0727 17.58浙 江 21.9335 715442 453474 96.3 8512.00 220.6349 0.49安 徽 29.70739 159551 264515 97.9 3419.71 215.3452 80.88福 建 22.55913 212670 145579 92.4 4704.56 196.5993 4.44江 西 29.65234 87373 99533 97.2 2766.96 198.7831 7.92山 东 25.86505 464073 45
10、0275 93.5 12607.51 205.9559 96.25河 南 28.6503 252287 261907 96.1 8366.37 179.4382 117.80湖 北 31.56506 187641 522146 98.2 4450.25 207.4194 3.32湖 南 29.24297 204932 460816 97.8 4034.75 228.0191 19.83广 东 23.44209 1192631 1328448 89.0 11148.88 278.8119 1.89广 西 34.03433 131873 9970 93.3 3034.53 196.2627 8.5
11、1海 南 23.22853 27904 7327 88.7 558.42 219.0609 0.90重 庆 29.38927 110513 395658 96.6 2679.18 153.8721 20.23四 川 30.6975 207763 303878 96.5 5185.46 202.5915 49.31贵 州 30.77217 99809 6560 95.8 1421.01 192.9543 146.76云 南 32.29325 130596 97496 98.1 2666.73 177.7949 79.68西 藏 21.87376 19260 0 99.7 272.50 125.5
12、743 0.12陕 西 32.35297 132972 301710 94.7 3329.79 164.1482 276.24甘 肃 28.38359 73129 262107 92.4 1322.52 204.3372 58.42青 海 32.87332 25239 53017 96.7 496.71 157.7601 20.53宁 夏 31.94984 47857 6641 95.0 654.31 135.8989 59.17新 疆 29.1571 128401 71724 95.9 2089.83 168.586 123.24注: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8)计算整理三、数据处理
13、由于表 1 的各变量之间存在不同量纲、不同数量级的情况,所以在考虑类与类的距离时,会出现片面强调某些指标的重要性的可能性,为了消除这种片面的可能性,就存在数据转换的必要,转换数据的目的是使这些变量具有可比性,使数据得以在更平等的条件下进行聚类和分析。考虑到在对有关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问题中,人们对各单位在不同要素指标上所处的位置更为关注。.依据各地市在各要素指标上所居位次作为数据处理的基础,由此得出中国内地各省份在 7 项要素指标上的排序情况如表 2 所示。表 2 中国内地各省份劳动生产力决定因素指标排序Y1 Y2 Y3 Y4 Y5 Y6 Y7北 京 16 3 1 29 11 11 23天 津
14、24 9 6 26 21 23 26河 北 3 15 19 25 6 13 11山 西 21 17 24 27 18 20 1内蒙古 11 25 21 8 12 30 2辽 宁 22 7 4 16 7 22 15吉 林 8 22 18 1 15 28 20黑龙江 30 14 12 18 19 2 10上 海 31 2 2 28 8 6 31江 苏 18 5 5 20 2 8 19浙 江 28 4 9 12 4 4 29安 徽 12 16 15 5 16 7 8福 建 27 10 20 23 10 16 24江 西 13 26 22 7 22 15 22山 东 23 6 10 21 1 10 7
15、河 南 19 8 17 13 5 19 6湖 北 7 13 7 3 13 9 25湖 南 15 12 8 6 14 3 18广 东 25 1 3 30 3 1 27广 西 1 19 27 22 20 17 21海 南 26 29 28 31 29 5 28重 庆 14 23 11 10 23 27 17四 川 10 11 13 11 9 14 14贵 州 9 24 30 15 26 18 4云 南 5 20 23 4 24 21 9西 藏 29 31 31 2 31 31 30陕 西 4 18 14 19 17 25 3甘 肃 20 27 16 24 27 12 13青 海 2 30 26 9
16、 30 26 16宁 夏 6 28 29 17 28 29 12新 疆 17 21 25 14 25 24 5四、聚类分析为了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劳动生产力的区域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采用 spss13.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系统聚类分析过程中以各省为观测量,以劳动生产力的七个决定因素为变量,采用组内结合法,这样可以合并两类使得合并后的类中所有项间的平均距离最小。间距计算方法为欧几里德距离平方和计算方法,并且对数据进行 Z 得分的标准化数据转换。进行运算,得出冰柱图如下表 3 所示:表3 :劳动生产力的区域结构聚类分析冰柱图表3从下往上看可以看出,劳动生产力结构最相似的四组省份按相关程度
17、由高到低依次分别是:第一步上海和广东相结合、第二步宁夏和青海、第三步贵州和新疆、第四步湖南和湖北。这样进入迭代过程,就可以得到组内结合法下的聚类谱系图,如图1所示。图1 组内结合法下的聚类谱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大约五次聚类,所有对象省份聚为一类,在第一层次聚类过程中,北京、上海、广东;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山东、辽宁;山西、甘肃;吉林、重庆、江西;内蒙古、陕西;青海、宁夏;贵州、新疆、云南;这八组城市作为劳动生产力结构相似程度最高的类别首先被识别出来。在第二层次聚类过程中,浙江、天津;四川、河北;河南、福建、和黑龙江;广西分别加入进来,这样就在更广泛的结构相似程度上与前面的区域组合结合起
18、来。通过第三层次的聚类过程,最终全部省份聚为两大类,一大类明显以东中部省份为主,一大类明显以西部省份为主,这说明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劳动生产力区域结构明显的按照地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五、结论分析由聚类分析结果可知 ,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劳动生产力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根据结果显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科学技术促进型劳动生产力模式、生产过程结合和生产资料规模促进型劳动生产力模式、生产与科技紧密结合型劳动生产力模式、技术工人和自然资源促进型劳动生产力模式和自然资源强力促进型劳动生产力模式。在以科学进步和技术发展为主要手段发展劳动生产力的五个省份(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天津)中,又可以
19、根据相关程度的大小大致分为两类:北京、上海、广东三个省为一类,浙江、天津为一类。北京、上海、广东的技术交易额指标分类全国第 1、2、3 位,充分的显示了技术在推动这些省份劳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决定作用。相对技术进步而言,浙江、天津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则将着力点放在推动科学研究上,科学指标相对排名靠前。这五个省份共同的特征形成了科学技术促进型劳动生产力模式。生产过程结合和生产资料规模促进型劳动生产力模式主要出现在中部地区,这一大类的省份主要有 5 个(湖北、湖南、安徽、四川和河北) ,也可以根据相关程度的大小大致分为两类:湖北、湖南、安徽三个省为一类,四川和河北为一类。其中,湖北、湖南、安徽三省的劳动
20、生产力发展相对主要依靠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程度提高,四川和河北的劳动生产力发展则主要依靠生产资料的绝对规模。这几个中部省份在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有共同的工业发展经历,到得到了国家工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政策的扶持,生产部类比较完备,生产资料的绝对规模较大,因此生产发展呈现出类别的特征,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主要由紧密结合的生产过程和庞大的生产资料规模来带动。生产与科技紧密结合型劳动生产力模式主要出现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江苏、山东、辽宁、河南、福建和黑龙江。其中又可根据相关程度的大小大将这 6 个省份分为两类:江苏、山东、辽宁为第一类,河南、福建和黑龙江为第二类。江苏、山东、辽宁三省的共同特点是,科技整体
21、实力较高,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具有优势,因此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偏重于倚靠科技与生产规模,但三省的共同特点也在于自然资源的匮乏。河南、福建和黑龙江与江苏、山东、辽宁相比较,没有形成大的生产规模,科技实力也稍逊一筹,但是三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自然资源丰富地区具有各要素均衡发展的劳动生产力模式的特征。技术工人和自然资源促进型劳动生产力模式主要发生在西部地区的省份,这些省份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重点建设地区积聚了大量的普通技术人才,而且自然资源丰富,为这些省份探索一种不同与其他地区的劳动生产力发展模式奠定了历史和显示基础。这一类型的省份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吉林、重庆和江西五个省份。自然资源强力促进
22、型劳动生产力模式主要出现在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具体包括8个省份:内蒙古、陕西、青海、宁夏、贵州、新疆、云南和广西。这些省份劳动生产力发展的共同特点就是偏重于依赖自然资源的丰度,形成了相似的产业结构和劳动生产力发展结构。除了上述五种劳动生产力发展模式以外,西藏和海南两省的劳动生产力发展则有自己不同于其他省份的独立特征,限于篇幅,本文暂时不予讨论。参考文献: 1 于金富.社会主义经济转轨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J .北京:经济研究, 2006(12)。 2 韩培花.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力影响因素三种论述J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 马克思,2001: 资本论 第1卷M ,中译本,人民出版社。 4 阮桂海,2005:数据统计与分析-SPSS 应用教程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 中国统计年鉴 2008M .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