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的灵魂摘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统筹各方面的力量,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细化,研究制定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仅要求教师教导小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在教育当中渗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让小学生在学习当中能够切实掌握数学的核心素养内涵,充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
2、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数学能力;终身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思潮和观点不断涌现,其中影响较大的,便是素质教育的口号。素质教育在我国最早是上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被提出来的,1985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的决定 。在决定 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全民素质。然而,素质教育是一个较为宏观的概念,如何使其落到实处,便于操作,易于实施呢?目前教育界普遍认可并广为实施的就是基于三维教学目标下的教学方式,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
3、联系,融为一体。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数学学科逻辑性、抽象性较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刚刚起步,许多学习内容都是一些最基本的“起始概念” ,难以借助别的概念进行推理,而只能借助于学生已有的“前概念” ,学生学习时经常会因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而难以理解。三维目标是否能在所有学生身上很好地实现?否则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就失去了真正的方向?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众多一线教师,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便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价值。(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对于数学素养的解释,
4、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有人认为“数学素养”是人在先天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等影响,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品质等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一般认为,数学素养是指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以及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比如,不少学生不再从事数学专业工作,数学公式、定理、解题方法早已忘记,但是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逻辑思维与数学理性精神却随时随地发挥着作用,使他们思考问题全面而深刻,做事思路清晰,行为干练,这应该就是使人终身受益的数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明确提出: 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
5、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当拥有的特定数学综合运用能力。核心素养并不是单纯指小学生在学习数学当中的知识或者是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简单来说,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是一种基于基础数学知识发展起来的高于具体数学知识技能的一种素养。它反映了当前学习数学的本质和中心思想,会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呈现,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的开始,小
6、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对于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内容、掌握数学本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 “核心素养”反映了数学的本质和价值。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等与相应的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和统计概念内容直接相关,具备这些核心素养是深刻理解这些数学内容所必须的。其他核心素养是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或几个学习领域的学习中应当重视的思想、方法或意识。教学中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提升具体的数学知识学习的质量,体现数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真正价值。其次,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还体现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标准(2011 年版) 提出课程基本理念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
7、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贯彻数学核心素养,在开展教学活动当中要注意学生自身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要求,将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都予以满足,让学生的个性化数学能力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二、小学数学教学应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最终目标。1977 年, 邓小平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曾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时至今日,我们仍有必要以这句话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工作。 “数学素养是个体认识理解数学在现实社会中所起作用的能力,做出有根据的数学判断的能力,以及作
8、为一个有独创精神、关心他人、有思想的公民参加数学活动以满足现实和未来生活需要的能力” ,这是被广泛认可的一项国际性的学生素养评价项目研究(简称 PISA)中的界定。我国数学教育的传统则是特别重视学术情境,忽视个人情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个人意志控制一切,加上班级人数过多,教师难以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学观念上,秉持“熟能生巧”的古训,将“巧”的出现建立在“熟”的训练之上,忽视学生在具体、复杂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的开始阶段,数学是一门思想性、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数学,对一个学生来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方法比结论更重
9、要。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不是靠一两节课的教学能实现的,而必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多渠道、多方面地去努力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三、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首先,注重数感和数学意识的培养。学龄前儿童在生活中通过简单的数数、识数等活动已有了最初步的对数的感知,如一只手有五根手指,人有两只眼睛、
10、两只耳朵等等,这些就是儿童最初的数感。小学数学教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扩大认数的范围,发展学生的数感。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指出:“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测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 ”所以,数感的培养也离不开生活,它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数感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同时也要有一个层次性、阶段性的标准,什么年龄就应具备什么程度的数感。在小学低年级,要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的数和计算意义,学会用数及其关系来表示和交流,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等。作为小学教师,应把握好小学这个好时期,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可塑性强的特征
11、,结合相应的生活实例,综合几个领域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他们的数学意识,这将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益终生。其次,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数学源于日常生活,生活中又处处离不开数学。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数是形的抽象,形是数的表现, “数形结合”能帮助学生生成正确的数学表象,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就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也就是培养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并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认识重量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教学,内容都是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用手指比一比、量一量相关物体
12、的长度,由此感受到一厘米、一分米、一米的大体长度;用手掂一掂相应的物体重量,如一枚硬币、一袋盐、一个鸡蛋等感受一克、一千克的实际重量。教学中还应经常为学生创设一些来自源于生活经验的数学情境,培养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比如调查各小组同学放学回家方式的统计活动:可以让各小组同学自己商量决定用已掌握的哪种统计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如画“正”字、画勾、画图形等等,并且安排好由谁完成收集记录原始数据,谁来完成统计表的数据汇总以及绘制统计图。经历了系统的统计活动后,学生便会养成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这样的教学若持之以恒,学生定会在潜意识里形成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
13、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数学素养也会在这基础上逐步发展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反映出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思想理念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将培养数学素养作为中小学生数学教育目的喻示了数学教育观的又一次变革,反映了课改以来我们对数学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灵魂,离开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就如同没有灵魂的人失去了生机活力,所以数学教育工作者应有意识地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时,体现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这样,教师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马云鹏.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5).3 刘文红.培养应用意识发展数学思维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2).4 周小菊.浅谈低年级数感的建立J.现代教育教研,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