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农业政策与法规-作业.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25436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政策与法规-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业政策与法规-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业政策与法规-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业政策与法规-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业政策与法规-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农业政策与法规第一次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 农业政策:是国家为改善农业运行和促进农业发展而进行的干预。2. 农业法规: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地方机关制定和颁布的,适用于农业经济领域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3. 农业政策目标:指解决一定的农业问题所要达到的某种状态或结果。二、简答题1. 简述农业政策的特点。答: 农业政策占有基础地位和特殊性; 农业政策学也是比较早成为一个独立分支,还是比较完整和成熟的一个分支。2. 简述农业政策的意义。答: 农业政策是保证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工具; 是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是从宏观上干预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

2、的基本工具; 农业政策指导并农业组织的发展; 是农业科技进步不可缺少的条件。3. 简述农业政策制定的过程。答: 发现和认定政策问题; 确定农业政策目标; 选择农业政策措施和方案。4. 简述农业法规的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答: 农业法规的调整对象是指农业法规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具体分为两类:农业经济管理关系,它是农业法的主要调整对象;农业经济协作关系。 农业法的调整范围包括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与农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其他活动。5. 简述农业法规的作用。答: 加强农业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立法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业立法是实现政府依法治农,对农业实行宏观调控的重

3、要工具; 农业立法是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加强农业立法是我国农业走向世界的需要。6. 简述农业法规的基本原则。答: 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维护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稳定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7. 简述农业政策与农业法规的关系。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辩证统一的8. 简述我国农业政策沿革中存在的缺陷及其改善的趋势。答:存在的缺陷: 农业政策的调整对于频繁; 目标的确定缺少客观性; 措施不尽实在; 过程的科学性不足; 上升为法律的程度和意识不强;改善的趋势:1

4、大力开展和加强农业政策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建设;2 努力形成完整的农业政策体系;3 建立政策制定、执行、监督、评价的组织体系;4 加强农业政策法制化建设;5 加强农业政策信息建设。9. 简述我国农业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的方法途径。答:存在的问题: 农业法律体系不完善; 农业立法质量不高; 农业执法和执法监督还较为薄弱。完善的方法途径:1 完善农业法制体系;2 提高立法质量;3 建立科学、规范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和农业执法监督制度。2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 农业用地所有权:是指农业用地的土地所有者为实现农业生产的目的,对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2. 农业用地使用权:它以土地承包

5、经营权为基础,又有所发展,确切的是指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利用土地并投入自己的劳力、资金、时间以获得自然孳息的权利。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业承包经营者根据承包合同依法取得的,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长期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原始取得:指非依他人既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而以订立承包合同,或以一定状态善意且无过失的占有他人农村土地,经过法定时效来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受取得:指基于他人已经存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而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6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指在有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的前提下,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将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土地或者承包土地的使用权有偿或无偿的转让给他人的行为。7. 土地用途管制:指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合理利用,依据法律、法规,在对土地进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和公示土地利用规则,并据此对土地利用的许可、限制许可或不许可的规定。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对本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从全局和长远的利益打算,统筹兼顾,对本地区土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整治进行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整体安排。9. 基本农田: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

7、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二、简答题1. 简述我国农村国有土地的范围。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我国农村国有土地的范围: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2. 简述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答: 依据土地承包合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涉及的主体包括发包方和承包方。 客体是指农村农用土地自然资源,其中农业用地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和必要客体。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内容包括发包方和承包方各自在土地承包中的权利和义务。3. 简述农村土地

8、承包时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答:权利: 发包本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本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 监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 制止承包方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的行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义务:1 维护承包方的土地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2 尊重承包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承包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3 依照承包合同约定为承包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4 执行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5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3他义务。4. 简述农村土地承包时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答:权利: 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

9、、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 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义务:1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2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5. 简述农村土地承包的原则。答: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七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6. 简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征。答: 农村土地承包权的主体为一切农业经营者,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外的成员; 客体仅限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或国家所有

10、由集体经济组织长期使用的土地; 农村土地承包权是在他人土地上为农业性质的种植、养殖或畜牧的用益物权,表现为对他人土地进行直接的占有、使用及收益; 农村土地承包权是以支付承包费而成立的物权。7. 简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答: 物权性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债权性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股权性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8. 简述土地用途管理的法律特征。答: 土地用途管制权运用的是国家权力; 土地用途管制是一项具有特别法特性的法律制度; 土地用途管制权是一种主动性地权。9. 简述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答: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动态原

11、则; 总体全面原则。10. 简述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范围。答: 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蔬菜生产基地; 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国务院规定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的其他耕地。11. 简述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的政策。答: 促进农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的土地置换政策; 鼓励投资者整理土地的“新增耕地 60%折抵”政策; 鼓励多方筹集资金以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产业化政策。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 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就是集体经济组织在实行农户分户经营,建立家庭承包经营这个

12、层次的同时,还对一些不合适农户承包经营或农户不愿承包经营的生产项目和经济活动,由集体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从而建立起一个统一经营的层次。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服务单位、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相统一的指向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系统。3. 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各种利益机制,在经济上和组织上将农业生产全过程的诸多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4.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生产同类产品的农户或农民,未来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自愿按照合作社原则或个人合伙原则组织起来的加工、销售农产品的自助组织。二、简答题1. 简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答:

13、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完善双层经4营体制; 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农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是连接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2. 简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原则。答: 坚持自愿的原则; 坚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的原则; 坚持多样化的原则; 基本实行有偿服务的原则。3. 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答: 生产专业化; 企业规模化; 经营集约化; 产品商品化; 产业一体化。4. 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答: 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有利于产供销衔接,解决小规模农户的市场营销问题;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业的弱质地位; 有利于统筹城乡,

14、实现城乡和谐发展。5. 简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答: 以产前、产后的流通、服务合作社为主; 遵循合作制原则; 自上而下建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全国性合作网络。第二次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 农业生产结构: 指农业生产的构成状态,包括农业生产的各产业、各品种生产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农业生产与农村其他产业的相互关系。2. 农业综合开发:指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的,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现有农业资源、挖掘开发潜在的农业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农业发展措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一条

15、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关键措施。二、简答题1. 简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答: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坚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 坚持运用经济手段; 坚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生产经营业者的自主权。2. 简述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答: 种植业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调整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 林业结构调整,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防沙治沙工程,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 畜牧业结构调整; 渔业结构调整。3. 简述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目标。答:农业综合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合理配置、科学利用农业生产要素,

16、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其实质是对资源性农业生产资料的综合开发。4. 简述种子管理政策的基本内容。答: 良种补贴政策; 种子经营管理政策; 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和畜禽良种工程; 规范整顿种子市场秩序,保障优质种子供应。5. 简述申请种子生产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答: 具有与经营种子种类和数量相适应的资金及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具有能够正确识别所经营的种子、检验种子质量、掌握种子贮藏及保管技术的人员; 具有与经营种子的种类、数量相适应的营业场所5及加工、包装、贮藏保管设施和检验种子质量的仪器设备;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6. 简述农药使用应遵守的规范。答

17、: 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农药防毒规程,正确配药、施药,做好废弃物处理和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件; 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规定,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防止污染农副产品; 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止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 使用农药应当注意保护环境、有益生物和珍稀物种; 严禁用农药毒鱼、虾、鸟、兽等。7. 简述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基本内容。答: 严格保护耕地,努力增加耕地面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抓好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增加对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投入,大力发展“订单粮食” ,加大

18、政策扶持力度;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粮食直补政策; 落实粮食安全预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8. 简述我国的粮食安全法规。答: 建立耕地保护制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粮食主产区给予重点扶持,建设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对部分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制度; 国家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制度和分级储备调节制度;国家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 支持价格政策:又称为保证价格政策。政府对实行支持价格政策的农产品规定一个价格水平。2. 限制价格政策:又称为最高限价政策。政府对实行限制价格措施的农产品规定一个最高限制价格。3. 稳定价格政策:也称为缓冲

19、库存方案。政府对实行稳定价格政策的农产品同时规定流通价格的上限和下限。二、简答题1. 简述农产品流通的价格管制政策。答: 支持价格政策; 限制价格政策; 稳定价格政策。2. 简述农产品流通的补贴政策。答: 生产者补贴政策; 消费者补贴政策; 流通组织补贴政策。3. 简述农产品流通的数量管制。答: 农业生产资料的数量管理; 农产品产量的数量管理; 农产品消费的数量管理。4. 简述农产品进口限制政策。答:国家实行农产品进口限制政策,是指国家采取一定的措施限制外国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限制措施一般包括两种,即贸易数量限制和贸易壁垒。5. 简述农产品流通市场政策的基本内容。答:政府农产品流通市场政策的内

20、容,关键要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的市场体系,从市场组织、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交易等多个方面保证市场竞争的有效性,避免市场失灵情况的发生。第六章6一、名词解释1. 农业投入:是指投资主体为取得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和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资源,通过一定的运作方式,形成农业资产或资本的经济活动过程。2. 农业支持:是政府从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入手,通过对农业科技、教育、水利、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财政投资,为农业的发展夯实基础,增加后劲。3. 农业保护:是政府利用行政的或法律的强制力量使农民在实现其农产品价值时能够得到高于由市场均衡价格所决定的收入的一种政府行为。4. “绿箱”政策

21、: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由纳税人负担而不是从消费者转移而来,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计划。二、简答题1. 简述农业投入的意义。答: 增加农业的投资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有利于 基础建设,逐步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脆弱的现状; 有利于增强我国农业科技的实力,提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 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的产业化,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有利于我国农业发展后劲,迅速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有利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 简述农业投资的特点。答: 农业投资来源渠道广,但投资数额较小; 农业投资需求数额大; 农业是一项弱质产业,投资风

22、险大; 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农业资金使用周期长。3. 简述我国农业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答: 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用于农业的各种信贷资本; 农村集体投入积累; 乡镇企业对农业的支持; 农户自有资金的投入; 吸收各方面的直接投资。4. 简述建立我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必要性。答: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品种单一,品质低; 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发生频繁。5. 简述“绿箱”政策的使用方向。答: 一般性农业支出; 食物安全储备补贴; 国内食品援助补贴; 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补贴; 一般性农业收入保障补贴; 自然灾

23、害救济补贴; 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 农业资源、储备补贴; 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 农业环境计划下的支付;地区援助计划下的支付。第七章一、名词解释1.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有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2.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所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性质,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3.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来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4. 农业技术推

24、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部过程的活动。7二、简答题1. 简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原则。答: 既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有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既要提高学术水平,更要注重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 既要适应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有要根据我国基本国情; 既要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又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与经验; 既要统一规划、避免重复,提高科技要素的利用效率,有要充分调动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 简述农业技术推广的原

25、则。答: 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尊重农业劳动者意愿;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 国家、农村集体组织扶持; 实行科研单位、学校、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 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 简述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答: 资金和物资保障; 人力保障。第三次第八章一、名词解释1. 农村产业贷款政策:根据国家农村产业政策和农村发展计划制信贷扶持的产业、产品序列,并以此确定贷款的投向和投量,以引导农村产业的发展方向,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提高经济效益的贷款政策。2. 农村区域贷款政策:是以经济区域为对象,按照各个经济区域的经济特点以及发展方向来确定农村信

26、用社的贷款投向、投量和利率等内容的贷款政策。二、简答题1. 简述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成。答:我国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合作银行、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民间信贷。2. 简述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评价。答: 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弱化,金融服务缺位乏力; 农村资金多渠道分流,金融资源非农化趋势加剧;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缓慢,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显; 农村金融工具单一,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 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业投资风险难以得到补偿。3. 简述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策略。答: 重塑农村金融体制,建立一个真正为农业和农民服务的金融机构; 实行农

27、村经济的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提高农业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完善农户自身的贷款条件; 培养农民的信用意识,提高农民的信用观念; 提高农户贷款利率,使经营银行可以取得平均利润; 积极培育合作信用组织。4. 简述我国农村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答: 收费项目繁多,不合理的多达 90 余项; 中央和省两级对收费项目和数额方面的规定不透明; 地方政府自行规定的搭车收费项目; 重复收费项目多,收费数额严重脱离实际。85. 简述取消农业税的原因。答: 国家不再依赖通过农业税筹集大量的经济建设资金和掌握粮源; 只依靠农业税已不能有效调节收入分配不均的矛盾; 不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 无法应对入世的冲击; 无法解决充分利

28、用农用土地资源问题; 计征办法不够科学。第九章一、名词解释1. 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通常称为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是采用某种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要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发展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遗传资源,并且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这种发展在技术上适宜、在经济上可行,并能够为社会所接受。2. 农业资源:是指在特定经济区域内,与农业经济活动紧密相关的各种资源形态的总和。3. 农业土地资源:是农业最基本的资源,它是人们用作农业生产手段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组成的高度综合的自然经济体

29、系。4. 土地保养制度:是关于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保养耕地,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增加使用有机肥料,采用先进技术,保护和提高地力,防止农用地的污染、破坏和地力衰退的法律规定。5. 农业环境:是指以农作物、畜禽和鱼类等农业生物为中心的周围事物的总和。6. 农业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制定政策、颁布法律等措施保护由水域、空气、土壤、气候、植被等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农业环境的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使之不受污染、破坏,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环境,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简答题1. 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特征。答:1 目标: 确保食物安全的温饱目标; 农村综合发展的

30、致富目标; 保证资源与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的生态目标。2 特征:可持续性、公平性、协调性。2. 简述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答: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农业资源分布严重不均; 水资源短缺严重。3. 简述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原则。答: 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因地制宜,综合利用; 鼓励开发利用农业后备资源。4. 简述基本农田保护措施。答: 严格限制改变或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 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的开垦造地或缴纳造地费制度; 禁止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 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地力保护制度; 保护区内环境保护措施。5. 简述水土流失的预防措施。答: 植树造林扩大植被; 限定

31、陡坡地开垦种植的坡度,规范开垦行为; 规范林木采伐行为; 规范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各种建设施工行为; 加强对采矿、取土、挖沙、采石等生产活动的管理,防止水土流失。6. 简述水资源保护的政策与法规。答: 节水法律制度; 水污染治理法律制度。7. 简述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答: 农业环境保护的社会政策; 农业环境保护的技术政策; 农业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8. 简述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措施。答: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措施主要有环境影响评价9制度、土地规划利用制度、 “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环境标准制度、环境检测制度、废物综合利用制度、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报告制度、现场

32、检查制度。第十章一、名词解释1. 乡镇企业:是指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筹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二、简答题1.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答: 农产品供给大幅度增长,由长期短缺转向总量供给基本平衡; 广大农民已实现温饱,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 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 农业生产基本迈入了市场化轨道。2. 简述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答: 农村生产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解决,但公共生活设施、公共事业体系建设滞后; 城乡社会发展的差距继续拉大; 农村社会发展的地区差距拉大; 农村劳动力就业矛盾凸显,已成为全局性的问题。3. 简述我

33、国农村经济发展及法律措施。答: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发展乡镇企业; 推进农村小城市建设; 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合理有序流动; 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发展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组织实施扶贫开发。4. 简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及政策措施。答: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加大补农支农力度;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重视发展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 加强金融体制改革。5. 简述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措施。答: 减轻农民负担,禁止非法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 保护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 依法向农民筹资筹劳; 村务公开制度; 保护农产品销售者的合法权益; 禁止强迫农民接受有偿服务; 强化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者的赔偿责任; 农民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和提出合法要求的权利; 农民合法权益受损的法律救济。6. 简述农业法规定的减轻农民负担的具体措施。答: 任何机关或者单位向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收取行政、事业性费用必须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收费的项目、范围和标准应当公布。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收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有权拒绝; 任何机关或者单位对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进行罚款处罚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任何机关或者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农民或者农民生产经营组织进行摊派。第十一章10不作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学 > 方针/政策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