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課程中的能力教學探討,吳璧純台北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為何要談能力?,看過三個傻瓜嗎?對你有什麼啟發?,為何要談能力?,PISA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學生能力國際評量計畫(PISA)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所進行的全球性的學生能力評量比較計畫,始於2000年,每三年舉行一次。對象為15歲青少年(相當我國三、高一學生),主要以紙筆測驗評量學生是否具備未來生活所需的知識與能力,並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測試科目包括
2、閱讀能力、數學能力與科學能力,每科兩個小時,測驗內容強調現實生活中的能力。台灣於2006年表現優異,然2009年測試三科都退步,特別是閱讀能力從2006年的16退步為23名。(2000年43國參加,2003年41國,2006年57國,2009年65國)芬蘭逾2000年的表現為全球之冠,連續三次,成績都名列前茅;上海2009年首次參加,三科都為全球之冠。,PISA 考些什麼?,閱讀科學數學,2009年的表現名次退步,台灣: 數學第5名、科學第12名、閱讀23名,2006年的表現,我國於2006 首次加入評比,在57 個與的國家之中,學名第一,科學名第四,閱名第十。數學與科學的分分佈情形呈現接近常
3、態曲線分佈,並無雙峯化之現象。我國學生的學素養表現引人注目。科學素養方面,解釋科學現象能表現較佳,形成科學議題及科學舉證能則有待加強。閱素養方面,學生針對閱內容進反思和評鑑的能較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臺灣與前10名國家學生表現對照註:OECD 指OECD會員國平均排名 閱讀素養 數學素養 科學素養1 上海556 (80) 上海600 (103) 上海575 (82) 2 韓國539 (79) 新加坡562 (104) 芬蘭554 (89) 3 芬蘭536 (86) 香港555 (95) 香港549 (87) 4 香港533 (84) 韓國546 (89) 新加坡542 (104) 5 新加
4、坡526 (97) 臺灣543 (105) 日本539 (100) 6 加拿大524 (90) 芬蘭541 (82) 韓國538 (82) 7 紐西蘭521 (103) 列支敦斯登536 (88) 紐西蘭532 (87) 8 日本520 (100) 瑞士534 (99) 加拿大529 (90) 9 澳洲515 (99) 日本529 (94) 愛沙尼亞528 (84) 10 荷蘭508 (89) 加拿大527 (88) 澳大利亞527 (101) OECD 493 (93) OECD496(92)OECD501(94)臺灣(23名) 495 (86) (12名) 520 (87),芬蘭的Arkk
5、i課後建築學校,未來,,或許爭排第幾名,愈來愈不具意義但是 能力或是國際競爭力才是國家教育政策應該思考的方向,能力? 技能? 天生能力?,大哉問-,能力是什麼?你知道的能力有哪些?,今天所探討的能力是 -,能力(competence) (competency),而不是 capacity、ability關鍵能力 、核心能力、基本能力 (key competence)能力本位(competence-based) vs. 知識本位(knowledge-based)不只有-技能(skill),於是,生活能力不再 等同於 生活技能,能力與技能有什麼分別?,技能(skill)一種表現出精準的動作或是認知行
6、為能力(competence)包括認知技能、態度,以及其他非認知成分的一套複雜的行動系統(Rychen & Tiana, 2004),正名之後,談能力(competencies)為什麼重要?,社會進展與時代需求學習理論對學習本質的看法,社會進展與時代需求,知識爆炸的時代快速變動的時代複雜問題的時代公民明智決定的時代跨領域關連的時代,能力本位課程運動,1980年代美國小學開始推動基本能力,提供界定一個小學畢業時需要具備什麼的取向,但沒有發展出特定取向的教學方式或是課程後來,世界各國逐漸發展出工作職場的能力,在職業教育體系受到重視(各國,1990年以後)公民素養的研究也強調關鍵能力後來,一般大學也
7、強調產學合作,並連結到終身學習(成人教育)現今UNESCO與OECD教育委員會都有長期的能力教育發展計畫與研究,關鍵(基本)能力,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knowledge, skills and attitudes in a practical way to solve problems and react appropriately in a variety of contexts and situations. 以實用的方式統整知識、技能與態度,在不同的情境脈絡中,得以解決問題或表現適切In other words, it is the integration
8、and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in settings outside the academic context.在外於學術的情境中,善用理論與實務知識,OECDs DeSeCo(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e),OECD會員國的義務教育在於造就學生擁有能力過成功的生活,並且成就運行良好的社會。關鍵能力的三個面向:1)互動式的使用工具,如科技、語文;2)能在異質性的團體中與人互動;3)自主的行動,教育系統中關鍵能力的功用,The competences are usefu
9、l in: achieving self-fulfilment.自我實現 smoothing the path to adulthood.順利過渡為成人 helping them to become active citizens.成為積極公民 developing life-long learning發展終身學習力,你熟悉以上所提的概念嗎?,九年一貫課程十大基本能力,生活課程的能力與基本能力有何關係?,生活能力為國小一、二年級學生的學習成效,必然包含在基本能力之中。然而,生活課程的能力如何養成,以及透過哪些媒介來形成,則是生活課程異於其他領域課程的。能力如何養成,課程如何設計,必須從學習理論
10、來做探討。,從學習理論來看(P. Jonnaert, Unesco, 2007),建構主義情境學習主動認知行動者,課程的取向,從目標本位(objective-based)到能力本位從知識本位(knowledge-based)到能力本位,界定能力是什麼的困境,知識情意、態度技能後設知識,應該談能力發展而不是能力 (Kund Illeris, 2006),Competence development才能涵蓋實際的能力、潛在的能力、應變的能力在情境中行動而發展能力,在情境中行動,注重學習歷程,能力從學習歷程中逐漸養成,拍一張歡樂的合照,在情境中行動,才有認知的功能性意義,動機問題意識問題解決,能力本
11、位背離原則知識嗎?,在情境中行動,形成知識與原則性(理論)知識,對於知識基礎尚不深厚的兒童,在情境中行動,慢慢形成知識,再進一步加以驗證與推演在真正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連結原則知識的網絡 (低年級兒童大都還在透過行動歷程發展能力當中,理論或原則知識的量還不多),什麼是在情境中行動?,經驗與生活脈絡(情境)問題意識(自主、主動認知者)探索、體驗、感受、探究、遊戲、表現、表達、運用(主動認知、行動者)調整與發展能力(歷程),生活課程所要培養的能力有哪些?,什麼是生活能力?,生活課程設置的目的,其結果在於學童適應生活及改善生活能力,只是生活技能嗎? (安全地使用剪刀、會灑掃),只是好的生活習慣的養成
12、嗎?(會跟人打招呼、有禮貌)只是跟生活有關的知識嗎?(經驗常識,如春天開的花、夏天可以從事的活動),還有什麼?,生活能力有哪些?,生活課程的教學目標在於培養兒童的生活能力;要能有助於兒童處理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的生活,而這些能力可做為日後繼續學習的基礎。生活能力包括生活的習慣、探究知識與做事的方法、主動學習的態度、欣賞美好事物的能力、尊重與關懷人與環境的能力。這些能力涵蓋個人自我、個人與社會環境、個人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的處理,是在對兒童進行智育(真)、德育(善)、美育(美)的陶冶,也是在培養全人發展的兒童。,生活能力有哪些?,1)學習歷程中以及學習後學生所表現的做事方法、做事的習慣、和做事的
13、態度(包括對自己與對團體);2)探究事物後所獲得的知識;3)能依據道理進行判斷與做決定。,包括對學習的熱情與興趣,著重學習歷程,就應該允許嘗試與犯錯,課程如何設計?教學活動如何鋪陳?,生活課程的能力指標,( 一)探索與體驗1-1 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1-2 透過各種媒材進行探索活動,喚起豐富的想像力,並體驗學習的樂趣1-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各種網絡之間的互賴與不可分離性( 二)理解與欣賞2-1 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2-2 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2-3 察覺不同人、不同生物、不同文化各具特色,理解
14、並尊重其歧異性,欣賞其長處,( 三)表現與運用3-1 嘗試運用各種生活素材,表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法3-2 練習並運用探究人、事、物的方法,解決生活的問題、美 化生活的環境、增加生活的趣味3-3 養成動手探究事物的習慣,並能正確、安全且有效地行動( 四)溝通與合作4-1 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4-2 學習體會他人的立場、體諒別人,並與人和諧相處4-3 能聽取團體成員的意見、遵守規則、一起工作,並完成任 務,( 五)態度與情操5-1 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5-2 察覺自己對許多事務的想法與作法,有時也很管用5-3 喜歡探討事情演變的原因,並
15、養成對周邊訊息做適切反應的態度 5-4 養成參與、欣賞展示及演出時的基本禮儀與態度5-5 產生愛護生活環境、尊重他人與關懷生命的情懷,著重能力培養的生活課程設計,回歸生活課程的圖像,以兒童為學習主體有情境脈絡的鋪陳在行動中形成能力多面向意義的拓展,常見而不足的課程設計方式,直接拿重要概念來設計教學活動?,例如:動植物的特徵、節拍強弱、色彩美感、親屬關係,直接拿各項生活技能的養成,來作教學活動設計?,例如:資源回收 清潔教室環境,直接拿各種生活習慣養成來進行教學設計?,例如:餐桌禮儀 講電話的禮貌 早睡早起的習慣 上下課應該遵守的規矩,直接拿能力指標的能力來作為教學核心?,例如:五官觀察能力 分
16、類能力,直接拿情意目標來設計教學活動?,例如:尊重差異 合作 溝通 關懷,想想看,怎樣設計較容易達成生活課程的目標?,情境行動兒童主體多面向,吹泡泡教學活動如何設計,各項生活能力可以被逐漸培養出來?,大樹與影子教學活動如何設計,各項生活能力可以被逐漸培養出來?,吹泡泡1,小朋友在洗手台用肥皂洗手,搓出許多泡泡,用口對著手吹氣,發現空中有美麗的泡泡,引發孩子用肥皂是否可以做泡泡水的問題意識。老師接著引發如何製造泡泡水、還有什麼東西可以製造泡泡水。讓學生分組製作泡泡水,引導學生可以用哪些有創意的方式吹泡泡,吹泡泡2,讓學生到操場去吹泡泡,好好玩一節課,但是要提醒安全以及泡泡水收回、環境收拾的問題與
17、原則請學生畫出吹泡泡的感受、心情或情景,吹泡泡3,老師吹泡泡讓學生做仔細觀察,討論對泡泡的感覺(可以以繪本或是其他媒材,引發想像)想像自己是泡泡,從吹出到破滅的過程,如何以肢體來展現用音樂節奏的快慢,配合抓泡泡的概念,玩遊戲,辨識節奏有快慢或強弱,大樹與影子1,到校園觀察大樹的樣子到沒有太陽的地方,分組以肢體動作展演出大樹的姿態配合音樂(強弱),大樹小樹輪流動回教室畫出自己觀察到的大樹大家交換畫,去找畫中的樹回教室分享,再去看樹,再畫一次,或描述一次,大樹與影子2,在教室中,擺出樹的姿勢風來了(音樂),樹有什麼變化?做做看。雨來了(音樂),樹有什麼感覺?做做看。太陽曬(音樂),樹會怎樣?做做看。太陽下的樹,除了會熱,還有什麼?謎語,影子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光弱它不在,光强它顯形。,大樹與影子3,觀察太陽下的樹,尋找謎語解答進行玩影子遊戲1:個別嘗試各種姿勢進行玩影子遊戲2:團體創作玩累了,熱了,躲到樹蔭下休息,察覺不透光的物體有影子,在影子下就沒有陽光,大樹與影子4,進行踩影子遊戲 :(早晨10:00 )音樂節奏教學,聽旋律停頓做動作察覺影子總在同一方向到樹下觀察小生物、做紀錄分享發表寶貝我們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