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关系是国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 57年以来,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及政策变迁大体分为两大时期:第一时期为前 30年,是封闭半封闭时期。由于中国国内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选择了内向型发展经济的模式。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经济发展道路。这一时期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前期主要与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保持经济联系,而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经济隔绝状态。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 (19661976)时期,中国经济日趋封闭,对外经济交往基本停顿甚至倒退,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基本隔离。第二时期为后 27年,是改革开放时
2、期。以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中国告别了比较封闭的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经济关系迅速发展,对外经济联系不断扩大。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形式日益丰富,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越来越大,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对外经济联系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改革开放以来的 27年,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经济的 27年,是中国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 27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从 1978年的 206.4亿美元增长至 2004年的 11547亿美元,增长了 55倍,年均增长 15.6%。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 1
3、978年的第 32位,上升到1997年的第 10位,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2.9%; 2004年,又进一步上升为第 3位, 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5% ,这表明中国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之一。对外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外贸依存度由 1978年的 9.8%上升到 2000年的 43.8%,2004年进一步上升至70%。其中出口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 4.6%上升到 20.3%,进口总值所占比重由 5.2%提高到 15.8%,对外贸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27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以大大高于 GDP和世界贸易平均增幅的速度持续增长。1978 年中
4、国的进出口总额为 206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为 0.78%。此后,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进出口总额在 20世纪 80年代以年均 11.5%的速度增长。到 1990年,2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 1154.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 15位。19901996 年年均增速达18%。1996 年,中国对进出口税制进行了较大改革,相继出台调低出口退税率、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取消部分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加工贸易保证金台帐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使外贸的增速减缓,但进出口总额仍达 2899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3%以上,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上升第 11位,并连续 5年保持这一地位;1997 年
5、第一次跃居世界第 10位,全年进出口总额达3215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20%,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998年, 受亚洲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进出口总额为 3239.23亿美元, 与上一年基本持平。 1999年, 进出口贸易有较大增长,为 3606.5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11.3%。 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顺差,为 292.1亿美元。2000 年, 贸易出口明显加快,出口总额 2492亿美元, 同比增长 27.8%; 进口总额 2252亿美元, 同比增长 35.8%。进出口相抵, 贸易顺差 241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4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 4743亿美元。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
6、排名,也相应上升到第 7位。2004 年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 11547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一举跃升至第 3位。2005 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 14200亿美元。截止 2006年 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 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8501 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2.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20世纪 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不断改善。以食品、农副产品及原油等为主的初级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 1978年的 53.5%下降到 1999年的 10.2%, 下降了 43.3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则迅速提高,由 19
7、78年的 46.5%上升到 1999年 89.8%,上升了 43.3个百分点。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显著增长,由 1980年的 14.1亿美元上升到 2003年的 2274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 51.9%, 超过纺织品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中国已经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工业产品出口国的转变。应该看到,中国目前的工业产品出口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仍以手表、收音机、照相机、灯具、照明装置为主,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不多。今后要 继续扩大出口,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中国沿海开放省市,提出了以品质、品种和品牌为中心的“三品”战略,以高新科技为依托,培育骨干机电产品。此外,大力发展以成套设备
8、为主的技术贸易,如中小型的化肥、水泥及发电厂等成套设备,以适应亚非发展中国家需要,扩大出口。 33.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对外贸易方式比较单一,1980 年一般贸易占中国贸易总额的 94.3%,来料加工贸易只占 4.4%。自从 1979年中国国务院颁布、实施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以来,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周边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境外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产业大批转移到中国境内,以充分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各种优惠政策待遇。以“两头在外,进出结合”为特点的加工贸易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和中国对外贸易总体增长的重要因素。19
9、911995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高达 4458亿美元,相当于 19861990年的 3倍多,年均增速 24.5% ,高于整体增速 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2470亿美元,年均增速 23.7%, 高于整体增速 4.6个百分点, 占整体出口的 47.6%;进口 1988亿美元,年均增速 25.5%, 高于整体增速 5.6个百分点, 占整体进口的 40.1%。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最大的进口贸易方式。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首次达到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 51%, 为 14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1997 年进一步提高到 52.3%的水平,进出口额高达 1698.1亿美元。2005 年 01-1
10、1 月份,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 6205.6 亿美元,加工贸易已成为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加工贸易对解决中国剩余劳动力就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但由于其投入品主要靠进口,所以,对中国国内产品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因边际进口的增加而削弱。与此同时, 边境易货贸易、补偿贸易、租赁贸易等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也得到较快发展,2005年全国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为 131.3亿美元,同比增长 38.6%.其中,出口 74.1亿美元,同比增长 67.2%,高出全国同期出口总体增速 38.8个百分点。目前中国已形成了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
11、工贸易、补偿贸易、租赁贸易、边境小额贸易竞相发展,共同推动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的局面。4.新型外贸体制初步形成1978年以前的中国外贸体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当时的主要贸易对象是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主要贸易方式是政府间的易货贸易。这种以垄断贸易为特征的外贸体制,同当时的主要贸易对象和贸易方式是适应的,对中国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但是,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这种贸易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对外贸易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若不进行改革,势必限制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和参与国际贸易活动。4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是从 1979年开始的,其主要内容是下放对外贸易经营权,允许工业生产部门和地方经营对外贸易。国家对
12、包括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产品、资源性产品和竞争激烈、价格敏感的出口商品,实行指令性计划和计划列名管理。从 1987年开始,在政企分开原则的指导下,外贸企业逐步从原来隶属的行政部门中独立出来,成为经济实体,承担国家规定的进出口计划任务。从 1988年开始,外贸企业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由地方政府及全国性外贸总公司和国家签订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和相应的补贴额度合同,在轻工、工艺和服装三个行业实行将大部分外汇留归企业,自负盈亏。19911993 年新一轮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在调整汇率的基础上取消国家对外贸出口的财政补贴,改变外汇留成办法,外贸出口企业实行自负盈亏。通过上述改革,改变了对外贸易独家经
13、营的局面,扩大了经营渠道,调动了地方、部门的积极性;缩小了外贸指令性计划范围,发挥了市场的调节作用;增强了外贸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活力,推动外贸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自 1993年开始,中国进入外贸体制的改革深化阶段。这一时期改革的总体目标是: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汇率并轨,建立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市场,以其加权平均价形成基准汇率,在此基础上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银行结汇、售汇制取代原有的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度;取消建立在外汇留成额度基础上的出口自负盈亏的外贸承包经
14、营责任制;完善出口退税制,实行有利于出口的信贷政策;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深化外贸经济体制改革,转化企业经营机制等。1994年 5月 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外贸体制开始步入法制化轨道。1997 年 3月 25日颁布并实施了反倾销和反补贴法 ,2000 年修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2003 年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衔条例 ,2004 年重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进行了修订。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也在制定中。这些法律推进中国对外贸易按照国际通行法规运作,保证中国的合法权益。在中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外贸体制已初步形成。二、引进和
15、利用外资积极吸收和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初期,一些社会5主义国家曾给中国资金和技术的支援,加快了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此后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对外政策的偏差,中国与西方国家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利用外资陷于停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大规模引进外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利用外资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和重大的结构性转变。19781992 年,中国利用外资以借用国外贷款为主。1992 年至今,则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对外借款继续大规模增加,并探索在境外发行股票、债券等利用外资的新形式。与此同时,中国制定了吸引外商投资的法规、政策,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
16、资热点地区,外商投资保持高速发展势态,在数量、质量和规模上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1.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1979年 7月,中国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中国开始大规模引进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9802004 年 8月底,中国共签订利用外资合同 47万项,批准外商投资企业 49.4万家, 利用外资协议额达 5317.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额 3078.5亿美元。1992 年至 2000 年是引进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高速发展阶段。1992 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以后,对外开放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从 1992 年开始,我国外商投资协议金额与实际实用额就以一
17、个非常快的速度递增。规模迅速扩大,水平显著提高。19921997 年的 6年间批准的外商投资项目数、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占改革开放 20年来利用外资总额的 86.1%、89.8%和 88.7%。1988 年以前,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到4%,1993 年超过了 10%。从 1993年开始,中国已连续 12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1997 年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达 450亿美元,占流入亚洲总额的一半以上,占世界总数的 11%。1998年和 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影响,中国引进外资有所回落,新批准利用外
18、资项目数、合同利用外资额、实际使用外资额都呈下降趋势。据统计,1999 年中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 1.71万家, 合同外资金额 433.63亿美元, 与 1998年同比分别下降 13.8%和 21.0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 421.90亿美元, 同比下降 11.95%。新批合同金额净减少115.8亿美元,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净减少 57.2亿美元。中国虽然利用外资下降幅度较大,但是达到这样的水平的确不易。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仍然高居榜首。进入 2000 年,特别是中国加入 WTO之后,先后开放了一些竞争性行业如石油、化工、建筑、医药等行业和服务领域,制定并完善这些相关领域吸收
19、外资的政策,进一步直接刺激了我国吸引外资的速度与规模,使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5 全年进出口总额 142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3.2%。其中,出口 7620亿美元,增长 28.4%;进口 6601亿美元,增长 17.6%。出口大于进口 1019亿美元。在全国进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额为 83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5.4%。其中,出口额 4442亿美元,增长 31.2%;进口额 3875亿6美元,增长 19.4%。除了投资数额继续增加以外,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西部地区已成为利用外资的重点地区 在利用外资方面,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还有明显的差距。截至2
20、003年年底,西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745家,合同外资金额49.88亿,实际使用外资17.23亿美元,同比下降14.1%,仅占全国同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56。“ 十五” 期间,贯彻中央提出的开发西部战略时,一定要以“ 开放促开发 ”,加大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力度,拓宽利用外资渠道,放宽投资领域。2000年我国阐明了鼓励外商到西部投资的主要政策。它包括:鼓励外商投资农业、生态、水利、交通、能源、市政、矿产、旅游、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扩大西部地区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将外商投资于银行、商业零售企业、外贸企业的试点扩大到直辖市、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城市;允许西部地区外资银行在条件成熟
21、时逐步经营人民币业务,允许外商在西部地区依照有关规定,投资于电信、保险、旅游业,兴办中外合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工程设计公司、铁路和公路货运企业、市政公用企业等。积极扩展吸收外资的方式,开展以BOT方式和TOT方式利用外资的试点,允许采取发行股票、项目融资、出让企业股权、转让经营权、兼并和收购等多种形式吸引外商投资到西部地区。鼓励在华的外商合资企业到西部地区再投资,其再投资项目中的外资比例超过25的,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待遇。积极探索把中外合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引入外资的方式。对设在西部地区的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内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西部
22、地区新办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等企业,企业所得税实行两年免征、3年减半征收;对在西部地区新办的高新科技企业,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后,企业所得税实行两年免征、3年减半征收。上述政策的实行,使西部的外资利用形成了新的局面,出现了新的面貌。 外资更多地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 过去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时,由于民营经济、私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实力都相对弱小,很难成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东,更谈不上它们的控股问题。限于资本市场不开放,外资也很难参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因此,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制只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之间相互参股,实质上仍是国家的独资企业,根本上不存在股权多元化问题。与此不同
23、,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的“入世” ,国外的大型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它们通过资本市场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等方式参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大大加速了国有企业的改组与改造。为了鼓励世界上的大型跨国公司参与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我国政府规定:在与外商合资经营时,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必须由我方控股外,其他企业不必都要控股。这样做,有利于吸引外资。 第三产业成为外资投入的重点领域 在第三产业内部,先开放旅游、国内贸易、生活服务等一般性行业,然后再开放金融、保险、电讯等重点行业。与此相适应,外资进入中国也大体按照上述的顺序。进入2000年以后,外商虽然还继续在第一产业和第二
24、产业内进行大量投资,但是,它们关注的重点已经移至第三产业领域,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更加关注中国的金融、保险、电讯、外贸等领域的对外开放程度,更希望将资金投入这些领域。改革是开放的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适应这种新情况,将重点移至第三产业领域,尤其是金融、保险、电讯、外贸等行业上。 2.投资来源、地区和领域日益扩大到 2004年,中国实际吸收境外投资的国家(地区)已达 150多个,投资主体形成多元化7格局。从外资来源看,首先是港、澳、台地区,其次是美国、日本、欧盟各国和东南亚各国。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投资的重点区域,美国的杜邦、摩托罗拉、通用电气、PPG、施乐,日本的日立、松下、NEC
25、、丰田、本田,荷兰的菲利浦,德国的大众汽车、西门子等公司都已先后在中国投资设厂。仅 1999年,就有 13家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在上海浦东新区投资。迄今为止,世界著名的 500家大型跨国公司已有 200多家在华投资。其中 98家企业在上海浦东新区共投资了 188个项目,使上海浦东开始成为世界著名企业的生产基地。外商在中国的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外资投资领域初期仅限于工业和建筑业,如今已经覆盖了农业、工业、交通、邮电、商业零售业、饮食娱乐业、金融保险业等国民经济主要行业和部门,绝大多数服务业领域已开始逐步对外开放。一些过去未对外开放的行业,如航空、航运代理、商业、保险、会计师事务所、国际旅行社等第三产
26、业,也开始吸收外商投资的试点。目前,受中国加入 WTO的影响,外商在服务业的投资十分踊跃,服务业投资渐成热点。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也不断改善,19791994 年,累计协议外资金额中,工业项目占56%,农业项目占 1.4%,第三产业项目占 39.5%。在中国吸收的外商投资中,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一般加工项目较多,产品出口型和先进技术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小。近几年来,外商投资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以及第三产业项目大幅度增加。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提高了中国利用外资的整体水平,加快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中国的外商投
27、资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例如广东省吸收外资的项目数和外资金额居全国首位,2005 年,广东实际利用外资 123.9亿美元,同比增长 23.5%,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 20.5%。在利用外资的结构上也得到了优化,目前世界 500强企业已经在广东省投资设立 583家企业。其次是福建、江苏、山东、上海等沿海省市。在中国政府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政策的影响下,中西部地区许多省份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外资投向由东部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扩展,呈加速上升之势。1997 年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实际投资比重为 87%、9.9%和 3.1%。1998 年东部地
28、区全年新批准合同外资金额仅比上年增长 0.01%,而中西部地区却增长了 10.4%。1999 年,中国政府作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外商到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预计,随着各项外商投资优惠政策措施的出台,外商赴中西部投资的数量和质量都会进一步提高。3. 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中国重要经济力量81981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 0.1%,进口额占 0.5%。1990 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所占比重达 12.6%,进口额所占比重达 23.1%。到 1997年,在出口额中所占比重达到 14%,为 749亿美元;在进口额中所占比重达到 54.6%,为 777.2亿美元
29、。扣除外商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额,其进出口大体平衡。20世纪 90年代以来,外商来华投资迅猛增加,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也随之增加,占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显著增强。1998 年,外商投资企业产值约占中国 GDP的 12%;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额为 767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 54.7%;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为 809.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4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 48.7%;涉外税收占全国工商税收的 12%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00年 8月底,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就业的中国员工达 2300万人,占中国城镇
30、职工人数的 15%。在中国 GNP的年增长率中,有 23个百分点源于外资。4.对外借款迅速发展中国借用的外资,包括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和商业贷款。中国借用国外贷款,由少到多,逐步发展。20 世纪 80年代初每年仅 10多亿美元,19911995 年期间每年达到 50多亿美元,近几年每年已达上百亿美元。19791997 年,中国共签订对外借款项目 1528个,协议金额 1207.5亿美元,实际使用国外贷款总额 1159.5亿美元。优惠贷款在对外借款中所占比重有所上升,1997 年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提供的优惠贷款约占 90%以上。截至 1997年年初,中国政府曾先后接受国际货币基
31、金组织 3笔贷款,累计 13.5亿特别提款权(合 16.5亿美元) ;世界银行已批准对中国贷款累计 162.87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已批准对中国贷款 64亿美元,技术援助赠款 1亿多美元;已有 20多个国家向中国承诺提供政府贷款累计近 400亿美元,其中,日本政府已向中国政府承诺提供政府贷款累计 2.3万亿日元,约占中国借用外国政府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二。在中国所借用的外国政府贷款和商业贷款中,最初约 85%来自日本和香港等少数几个亚洲国家和地区,来自欧洲和美国的贷款较少。目前中国借用外资地区来源过分集中的状况有所改变。虽然来自日本的基金仍位居第一,但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基金已经明显增加。港、澳仍然是
32、中国获得海外信贷资金的主要地区。这种多样化的变化,对减少债务风险是有利的。中国借用的外资中绝大部分是中长期资金,短期债务一直保持合理的比重。1985 年前,中国借用的外资只有美元、日元、德国马克和港币等少数几种货币,目前已发展到 20多种,货币构成日趋多9样化。借用外资的经济效益和偿还能力与资金投向结构密切相关。从产业分布来看,中国借用的长期资金主要投向于交通运输、能源、原材料、采掘、机械、化学工业等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产业;借用的短期资金则主要投向于轻纺工业、商业、居民服务业等能创汇、见效快的行业。中国借用外资的产业结构已由“基础设施型”开始向“基础设施出口创汇混合型”转变,结构趋于合理
33、。这对强化中国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政府汲取一些陷入债务危机国家的经验教训,对借用外资十分慎重。1987 年以后,中国加强对借用国外资金的管理,政府对借用外资确定了专门的对外窗口机构,对国外贷款实行了全口径管理,并建立起一个较为有效的外债统计监测系统。2004 年 4 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我国 2003 年末全国外债情况:2003 年底我国外债 1936.3 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 1165.9 亿美元,占 60.2%,短期外债余额为 770.4 亿美元,占 39.8%;在外债来源结构上,政府部门债务为 27.25%,金融机构债务为
34、30.2%,国内企业债务占 3.9%,外商投资企业占 19.5%。贸易信贷及其他形式债务 19.15%。在外债币种结构上,美元债务与日元债务合计超过 3/4。汇率变动对我国外债影响大,按照国际口径测算,我国 2003 年外债偿债率为 6.85%,债务率为 48%,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水平。 由于外债结构比较合理、安全,对外资的流入和流出进行有效控制,外资投向受到政府政策的引导和约束,外资企业出口增长较快,贸易长期保持顺差。因此,中国能够避免发生金融危机。1992 年以来,中国已连续 12年成为世界银行最大的借款国,也是贷款使用最好、还贷及时、资信良好的借款国。中国还是亚洲开发银行和日本海外协力
35、基金的最大借款国。5.国际证券投资迅速发展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各种有价证券筹集国外资金,是中国顺应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证券化及国际资本市场筹资债券化趋势而开辟的利用外资新渠道。中国向境外发行债券始于 1982年。这一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发行了 100亿日元武士债券。这是新中国首次通过发行债券筹集国外资金,当时中国通过国际资本市场筹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发行债券的规模不大,种类币种较为单一。随着中国发行境外债券窗口制度的建立(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十家金融机构被指定为中国对外发行债券的窗口) ,发行境外债券有了长足发展,由最初的 12亿美元,增长到1993
36、年底的 78.6亿美元,增长了几十倍。债务的种类扩大到欧洲债券,币种也扩大到美元、10德国马克、港元等,还发行了双重货币债券。 1993年,中国首次在境外发行了政府债券,即在日本发行了 300亿日元武士债券和在美国发行了 3亿美元扬基债券。境外政府债券的发行,为筹集外资开辟了新的渠道。中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国际资本市场筹资,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向境外发行股票是中国企业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市场发展的新突破。1991 年 12月,上海电真空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向境外投资者发行人民币特种股票(B 股) ,并于 1992年 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此后中国的一些股份公司
37、又相继向境外投资者发行 B股,并在上海、深圳两地的证券交易所上市。1993 年,首批 9家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在香港发行股票(H 股) ,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从 1994年开始,第二批 22家大型国有企业向境外发行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的金融、财政部门从 20世纪 80年代起陆续在新加坡、日本、德国、美国金融市场发行债券,累计筹措资金约 80亿美元。三、对外开放战略与格局1979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有层次、有重点、分步骤、分阶段的地区开放战略,对外开放地区由经济特区、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区向沿边、沿江和内陆纵深地区大步推进,已基本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38、。1.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经济特区是指一国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行政管理、特殊的优惠经济政策和灵活的经济措施的特定地区。中国的经济特区,既吸收国际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的经验,又不同于国外的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而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各业并举的综合性经济特区,以发挥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作用。同时,它也不同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后建立的特别行政区,而是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区域。1979年 4月,邓小平提出试验办特区。1980 年 3月,中国国务院批准试办深圳经济特区。同年 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和11广东省经济特区条
39、例 。1982 年 3月福建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厦门经济特区条例 。至此,以上四个特区分别完成设置的立法手续,正式成立。兴办经济特区,是为了发挥其“四个窗口” (技术窗口、知识窗口、管理窗口和对外政策窗口)和“两个扇面” (对内和对外)辐射的枢纽作用,通过“外引内联” ,带动腹地和沿海其他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其主要任务是:凭借邻近港、澳的地理优势,运用特殊的优惠政策,更好和更快地吸引利用外资,引用先进技术,发展对外贸易,加速经济发展。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在 19811990年期间,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 286.6亿元人民币,新开发土地面积近 80平方公里,兴建了一批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
40、设施。经济特区是中国经济、贸易、外商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1989 年四个特区的工业总产值达 223.14亿元人民币,比建特区之初增长 14.6倍,平均年递增率为 32%;到 1990年底,四个特区累计与外商签订投资项目约 6700个,占全国外商投资项目的 26%,实际利用外资 45.7亿美元,占全国的 28%;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达 34.44亿元,增长 17.4倍,平均年递增率为34%,增长速度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1988年 4月,中国政府决定成立海南省并将其划为最大的经济特区,实行比经济特区更为特殊的开放政策。此后五大经济特区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1991 年工业产值突破 500亿元大
41、关,进出口贸易总额达 196.7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 56%,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 14.5%。其中,深圳市出口创汇额超过 34亿美元,工业制成品占出口商品的 70%以上,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商品基地。1999 年,五个经济特区进出口额达 411.5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 11.4%;其中出口额 213.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11%,进口额 198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12%。1990年 6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上海市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这是一项开发周期长、开发面广、发展要求高的“跨世纪工程” ,对中国沿海开放地区的影响十分重大。浦东新区作为中国经济特区的后起之秀,发展迅速,势头强劲
42、,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截至 2005年 11月份,新批外资项目 1515个,吸引合同外资 55.34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41.3%,同比增长 74.7%,完成全年目标的 166.7%;实际到位资金 30.29亿美元,占全市总量46.3%。全年合同外资预计达 55亿美元。增资金额超过 1000万美元的项目有 65个,共增加合同外资 24.42亿美元2.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1984年 4月,中国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包括防城港区)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同时在这些城市12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 年
43、 2月,又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胶东半岛、辽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部分市、县开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这样就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一个南北联线联面,拥有 5个经济特区、14 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5 个经济开放区的开放地带。开放 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加快改革进程的重大步骤。上述沿海港口城市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科技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比较便利,其中不少城市是中国的工业中心。它们的人口不到全国的 8%,工业产值却占全国的 23%,外贸出口占全国的40%,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66%。进一步开放这些城市,目的在于扩大其对外经济联系
44、的自主权,增强其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能力;对前来投资的外商给予仅次于经济特区的优惠待遇,增强外商前来投资的吸引力;有条件的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比较集中地为外商提供投资场所,引进先进技术和科研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产业,以带动各自腹地的经济发展。建立沿海经济开发区,是加速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这些地区地处沿海沿江,交通方便,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文化发达,信息通畅,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较好的乡镇工业基础,而且又多是侨乡,具有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极为有利的条件。外商在这些地区的投资项目可享受类似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待遇,适当放宽这些地区的对外经济活动
45、自主权和出口经营权,以利于这些地区发展创汇农业,参与并开拓国际市场,走“贸工农”的道路,从而建成内外交流、工农结合、城乡渗透、现代化、开放式的文明富庶地区。对外开放大大推动了沿海城市及地区的经济发展。在 19861990年,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分别与美国、加拿大、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累计签订协议合同逾万项,协议金额超过 140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的 88%。外商的实际投入资金为100多亿美元。已经投产的 2000家“三资”企业生产保持强劲增长势头,1990 年工业总产值达 400亿元左右。1999 年 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进出口额达 1014.4亿美元,占全国进出
46、口总额28.1%,其中出口额 550.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28.3%,进口额 463.6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 28.0%。在中国的沿海开放地带中,经济特区、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是开放程度不同的三个对外开放层次。由于开放层次优势不同,特点各异,国家对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也作了不同的规定。从建设规模与项目审批权限、税收、外汇留成和使用、外贸、信贷等五个方面看,经济特区的政策最为优惠,开放程度最高;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次之;沿海开放地区再次13之,一般只给政策而无信贷优惠,主要的技术改造引进设备可免征关税。3.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继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后,中国广大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也势
47、在必然。1992 年 3月,中国政府先后开放黑河市、伊宁市、瑞丽市等 13个内陆沿边市、镇,使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沿边地区对外经济发展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而又独特的形式是边境贸易。边境贸易因参加者、地区范围、贸易品种和额度、纳税规定、审批权限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是边境地方贸易,由双方地方政府指定的对外贸易企业或地方贸易企业、合作社企业,在规定口岸进行易货贸易活动;二是边境小额贸易,由双方政府通过指定的民间团体,在规定的城镇口岸进行小额度易货活动;三是边民互市,由两国边民以互通有无的方式,进行调剂余缺的传统交易活动。除此之外,中国沿边地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
48、,包括利用外资、引用先进技术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边境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地域范围不断拓宽,贸易方式日趋多样,已超过了传统的边贸范围,显示出许多新的趋势和特点。1983 年边贸恢复时,贸易额仅为 2.67亿美元,到 1989年已达 11.7亿美元,增加了 3.4倍。商品交易范围不断扩大,由最初的几十种扩展到 4000多种。近年来,沿边地区的对外经济发展越来越活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发展前景。2005 年我国边境贸易发展迅速,全年进出口额达 131.3亿美元,同比增长 38.6%。其中,出口 74.1亿美元,同比增长 67.2%,高出全国同期出口总体增速 38.8个百分点。4.内陆地区的对外
49、开放地处经济腹地的中国内陆地区对外经济也有较大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稳步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逐步展开。中国内陆地区自 1985年开始全面自营进出口业务之后,对外贸易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商品总额平均每年以 17.2%的速度递增,1989 年,出口商品总额为 56.61亿美元,直接经营出口的比重由 1984年以前的 10.3%,逐步占到各省区外贸出口收购额的 90%以上。随着利用外资的扩大,内陆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到 20世纪 80年代末,农轻重产品出口的比重分别为 24.8 : 37.4 : 37.8, 重化工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步上升。至 1989年,中国内陆地区已同世界 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联系,接受了 16个国家和地区的厂商的直接投14资。截至 1990年底,内陆地区建立了 1190家三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 17.9亿美元。19851989年的 5年间,内陆地区共对外签约成交技术设备引进项目 2096项,成交金额 14.52亿美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内陆地区的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成绩喜人。1992 年 7月,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重庆、武汉、芜湖等 5个长江沿岸城市和哈尔滨、呼和浩特、成都等 1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