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2019 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第 I 卷 选择 题(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30 题每小题 1 分,31-40 题每小题 2 分)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中的各种成分是恒定不变的 B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等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2.一般情况下,下列物质不能出现在内环境中的是A载体蛋白 B纤维蛋白 C二氧化碳和氧 D尿素3下列关于人体血糖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体
2、血糖浓度只受激素的调节B.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同,共同维持血糖稳定C.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是唯一能升高血糖的激素D. 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4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 B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5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唾液腺分泌属于A神经-体液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 D负反馈调节6将大白鼠从 25移至 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耗氧量减少,立毛肌放松 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耗氧量
3、减少,心律变慢 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7对于人类血糖平衡和青春期的生长发育过程分别起重要调节作用的胰岛素和性激素,从其化学成 分上分析,它们的化学本质是 - 2 -A脂质和蛋白质 B蛋白质和脂质 C糖类和蛋白质 D蛋白质和糖类8下列关于稳态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外界环境和机体自身调节能力都影响内环境稳态B都需在激素的参与下,各器官系统协调进行C每项理化指标的稳态构建都需要所有机体的器官、系统参与才能完成D都有反射弧的参与,中枢都在大脑皮层9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病人缺乏的激素是A.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C.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生
4、长激素、性激素10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不会发生的生理活动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 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11比较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A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B对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C体内含量极少 D都是活细胞产生的12工作人员如果长时间停留在高温潮湿的车间中,体温就会升高而出现中暑现象,使机体生命活动发生障碍。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人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B体温升高的原因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产热增加C体温升高的原因是机体基本无法通过排汗和皮肤毛细血管散热D在上述极端环境中应采取人为的辅助方法散热13
5、将电位计的两个电极 b、d 分别置于神经纤维外(bc=cd) ,同时在 c 处给予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会A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B发生一次偏转C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不发生偏转14 吞噬细胞不参与的是- 3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15艾滋病病人的死亡率极高。当人体感染 HIV 时 A机体依靠非条件反射立即作出反应 BT 细胞能对侵入的 HIV 进行攻击CRNA 病毒疫苗都可有效阻止其扩散 DHIV 能抑制 T 细胞产生抗体等物质16人体内的吞噬细胞能吞噬病菌,细胞膜功能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A免疫功能与主动运输 B分泌功能与内吞C识别功能与主动运输 D免疫
6、功能与内吞1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是联系神经凋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 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18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A.横向运输 B.协助扩撒 C.主动运输 D.极性运输19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顶端优势的枝条,其侧芽部位因生长素浓度过低而不生长B植物在逆境条件下,脱落酸和乙烯含量降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C生产啤酒时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
7、子可降低成本D植物激素的合成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20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2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长素处理获得的无子番茄属于单倍体植株,处理过程中需要先去雄B.顶端优势和茎的背地性都能够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4 -C.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含量对植物组织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22下列关于顶端优势的叙述中错
8、误的是A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侧芽生长被抑制B除去顶芽,侧芽生长被抑制C顶芽优先生长时,侧芽生长受到抑制D顶芽生长衰弱,促进侧芽生长23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24如右图所示,白杨树的主干上端,、分别为其生长正常的侧芽,自然条件下,四个侧芽 生长素浓度最高和摘去顶芽后最先发育成侧枝的分别是A B C D 25下列有关化学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具有高效性,一般不直接参与代谢反应B抗体与淋巴因子的化学本质
9、都是蛋白质,不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C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可能是不同的,但都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可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反应D神经递质一般都是小分子有机物,在神经调节中使突触后膜兴奋26.池塘中,鲢鱼在上层,鳙鱼居中上层,乌鱼在底层。这反映了A种群密度 B种群特征 C群落结构 D群落的演替27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种群的个体间是相互影响的B一个种群中存在着年龄、性别不同的不同种生物个体- 5 -C对一个种群有利的环境,对另一个种群不一定有利 D培养基中的所有大肠杆菌菌落是一个种群28.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改变培养液的 pH 不影响 K 值(环境容纳量
10、)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29下列因素中会导致田鼠种群内个体间竞争加剧的是A发生流行病 B鹰数量增加 C繁殖力提高 D迁出率增加30下列能表示蛇和鼠种间关系的曲线是 31下图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表示第一次感染,表示第二次感染) 32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6 -A甲可表示森林在火灾后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C甲中、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人类的活动影响甲、乙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33影响种群数量变
11、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下列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的是 A捕食关系 B竞争关系 C种内斗争 D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34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K 值又称环境容纳量化学防治病虫害本质上是降低了其 K 值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 K 值时可进行大量捕捞,持续获得高产量B 点:出生率死亡率,C 点:出生率=死亡率A B C D35在太空上用胚芽鞘尖端和去尖端的胚芽鞘做如下图的实验处理,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长素浓度:abcd,胚芽都出现生长现象B生长素
12、浓度:abcd,生长状况基本相同C生长素浓度:adcb,生长最快D生长素浓度:acdb,生长最快36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D血液中 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37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促进 生长的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7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处理的琼脂块分别置 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
13、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置于胚芽鞘尖端一段时间后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38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 段的 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 段的 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 段的 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 段的 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8 -39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N1 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免疫反应 (A、B 为有关的物质),下列各种分析正确的是A禽流感病毒 H5N1 侵入机体后,能刺激 T 细胞增殖和分化成效应 T 细胞,效应 T 细胞能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BA 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 H5N1 清除CT 细胞成熟于
14、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D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 B 物质,B 物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40下列图中甲是突触结构,乙是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 3 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 的内容物释放至 5 主要靠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B甲图中神经冲动从 A 传至 B,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若切断乙图中的 c 点,则刺激 a 点后 d 点会兴奋,e 点不会兴奋D甲图所示的结构实际上在乙图示中有很多第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41 (12 分)下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在“ ”中填标号,- 9 -在“ ”上填文字)(1)若某人长期营
15、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其结果将会引起 。(2)在发生过敏反应时 通透性会增强。(3)当人吃过咸的食物后,会引起 渗透压升高,使 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这时,此感受器一方面会产生兴奋传至 ,产生渴觉;一方面会使 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4)胰腺组织细胞可以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可以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 若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的_浓度升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42 (12 分)下 图 是 某 同 学 根 据 西 瓜 受 粉 后 , 子 房 发 育 成 果 实 的 过 程 绘 出 的 变 化 曲 线( 注 : 横 坐
16、 标 示 实 际 天 数 , 纵 座 标 示 子 房 直 经 大小 ) , 其 中 A 曲 线 表 示 正 常 授 粉 情 况 下 的 记 录 ,请 分 析 回 答 下 列 有 关 问 题 : ( 1) 曲 线 A 表 示 子 房 直 径 逐 渐 , 说 明 授 粉 后 子 房 能 发 育 成 , 原 因 是 在 发 育 的 过 程 中 ,合 成 , 促 进 其 发 育 成 果 实 。( 2) 曲 线 B 表 示 子 房 直 径 逐 渐 , 说 明 子 房 - 10 -, 曲 线 B 下 降 的 可 能 是 雌 蕊 未 , 或 者 子 房 发 育 早 期 ,人 为 除 去 了 或 被 虫 蛀
17、, 使 果 实 发 育 缺 乏 而 停 止 发 育 。( 3) 对 比 曲 线 A 和 曲 线 B 得 出 的 。(4)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项芽产生 的生长素运到相邻侧芽 (填“需要”或“不需要” )消耗 ATP。43(13 分)右图是某一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分析回答:(1)图中的增长曲线是 型,表示 K 值的一点是 ,此时出生率 死亡率(大于、小于或等于)K 值的具体含义是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是第 年。(3)种群迁入第 2 年,增长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 。(4)8 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5)如 果该曲线是蝗虫种
18、群在某一地区几年内的增长趋势,那么在 点开始防治可以获得最好的效果。如果这是一个养鱼塘鲤鱼的增长曲线(不考虑横坐标的时间单位) ,当鲤鱼的种群数量达到 点时进行捕捞,可以获得最大持续生产量;在 点时进行捕捞,可以获得最大- 11 -日捕获量。44 (13 分)下图表示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其中 AF 代表的是免疫细胞或免疫物质,指的是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若抗原 X 侵入人体后,很快被 A 细胞彻底消灭,此时,该细胞指的是 细胞,这种免疫属于 ,属于机体的第 道防线。(2)若抗原 X 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抗原,经 A 处理后,并没有将它消灭,则过程指的是细胞 A 对 X 的 ,为 过程。(
19、3)过程是指 , D 为 。(4)F 是 ,其化学本质是 ,主要存在于 中。(5)图中有识别功能的免疫细胞有 (填符号) 。 抗原 X BA CDE AF 抗原 X 被彻底消灭- 12 -生 物 答 案 1DADAC 6BBACD 11ABDDB 16DACCD21CBBAA 26CBDCD 31CCDAD 36ACCDA41(16 分 )(1) 组 织 液(2) 毛 细 血 管 壁(3) 细 胞 外 液 下 丘 脑 大 脑 皮 层 抗 利 尿 激 素(4)高 不 一 定42(10 分 )(1) 变 大 果 实 种 子 生 长 素(2)变 小 未 发 育 受 精 发 育 着 的 种 子 生 长 素(3)生 长 素 能 促 进 果 实 的 发 育43(14 分 是 )(1)S d (2) 4(3) 种 群 基 数 足 够 大 ( 生 物 适 应 了 新 的 环 境 ) ,(4) 食 物 短 缺 , 空 间 有 限(5) a b44( 10 分 )(1)吞噬 非特异性免疫 二 (2)处理抗原,使其暴露出抗原决定簇 呈递(3)B 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4)抗体 免疫球蛋白 血清(5)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