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陈志娟 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摘 要: 目的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于 2016年 1月至6 月所收诊的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患者 56例治疗中给予优质护理, 比较 本组患儿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患儿住院时间为 (8.241.34) d, 48 例患儿痊 愈, 1 例患儿由于病情加重转院治疗, 其余患者均有所好转。结论 对缺氧缺血 性脑病新生儿治疗中给予优质护理, 可有效提升临床治愈率, 缩短住院时间, 有助于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护理体会;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为临床病发率较高病症, 主要出现
2、于胎儿出生后。 临床主 要表现为血液含氧量减少, 无法满足机体各器官需求, 脑部供血量减低, 导致 患儿出现严重脑缺血、 缺氧, 造成脑部功能损伤, 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直接 危及到患儿生命1。当前该病症已成为威胁新生儿健康的主要病症, 改良治疗 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成为提升临床对该类患儿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次我院就 56例 该类患儿治疗中护理要点加以分析, 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6月所收诊的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患者56例作为样本。 本组患儿中, 男性28例, 女性28例, 足月而24例, 早产儿32例, 平均胎龄为 (38.011.21) 个月,
3、 体质量为 (3.451.01) kg。 1.2 方法: 本组患儿均给予优质护理,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 环境护理。新生儿需要充 足睡眠, 在治疗中为患儿创造良好环境可达到提升患儿睡眠质量的目的。 护理人 员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 必须做到动作足够轻柔, 严谨穿高跟鞋进行护理。 将 病房温度、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尽量为患儿提供类似于宫内环境。定时对患 儿使用的床单等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避免出现感染2。 (2) 基本护理。根据患儿病情, 可使用抚摸的方式对患儿进行护理。 有关研究表明, 采用抚摸的方式可 起到促进患儿消化以及排泄功能的目的, 确保体内营养供应, 更能对患儿胃肠 道功能
4、进行改善, 及时将粪便排出, 保持患儿处于正常生长状态。 同时, 为控制 患儿情绪, 避免患儿过于哭闹, 增加耗氧量, 可使用假奶嘴进行非营养性吮吸。 此外, 护理人员需做好与母亲指导工作, 要求母亲及时使用语言与肢体活动与 患儿进行交流。 (3) 给氧治疗护理。患儿由于体内缺氧, 为降低血液缺氧对患 儿脑功能等造成的损伤, 临床多给予患儿以氧气吸入治疗。 若治疗不及时, 将增 加患儿出现酸中毒风险, 导致脑部出现大量乳酸, 二氧化碳无法及时排除体外, 进而引发脑组织水肿以及颅内压增高等病症。 在给氧治疗前, 需做好患儿呼吸道 清理工作, 确保呼吸道通畅, 根据患儿特点选择最佳给氧方式, 并注
5、意对各导 管进行保护, 避免患儿在活动中出现非人为因素拔管。 (4) 治疗护理。针对使 用甘露醇治疗患者需要对患儿尿量以及频率进行详细记录, 以调整使用量。 针对 使用地西泮以及苯巴比妥钠治疗患儿, 需侧重对呼吸情况进行严格观察。 (5) 病症护理。该类患儿治疗中需侧重对患儿血压、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采取措施加以治疗3。 (6) 喂养指导。对于新生儿 来讲, 营养物质获取显得尤为重要, 母乳中含有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 养物质, 且有助于提升患儿免疫力。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需指导母亲按时给予 患儿母乳喂养, 减少营养类药物的使用量。 病情较严重患儿,
6、因肠壁依旧处于缺 氧状态, 消化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不可提前进行母乳喂养, 以防发生肠坏死 等症状, 增加治疗难度。轻度患儿一般在出生 6 h后便可进行喂养, 而重症患儿 则需根据颅内出血情况选择喂养时间。 部分患儿可能不具备吮吸能力, 需采用鼻 饲方式喂养。 对胃管留置患儿, 护理人员需严格进行口腔护理, 确保其随时处于 清洁状态, 以防出现内部感染。 (7) 体温护理。患儿在接受治疗过程中, 需对 体温进行严密观察。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对患儿脑部细胞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为此需将体温检测时间间隔控制在 3 h左右。对存在发热患儿, 首先采用物理降 温, 若在短时间内无效果则需通知医师进行给
7、药降温。 而暖箱内治疗患儿, 可采 用温水擦拭的方式进行降温4。 (8) 健康教育。为充分保障患儿预后健康, 需 及时对父母进行健康知识讲解, 告知其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定时回院参与复诊。 针对预后存在局部肢体性障碍患儿, 需采用肢体功能训练方式帮助其恢复正常。 2 结果 本组患儿住院时间为 (8.241.34) d, 48 例患儿痊愈, 1例患儿由于病情加重 转院治疗, 其余患者均有所好转。 3 讨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已成为临床高发病症, 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可能导致 患儿脑部细胞功能造成严重损伤, 影响到预后生活。而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来看,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对该病症的治疗效果长期未能
8、得到提升。 研究表明, 新生儿 脑部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存在较大可塑性, 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护理, 可起 到促进脑部功能恢复的作用。 新生儿护理方式与其他护理存在较明显区别, 因新 生儿缺乏主诉能力, 不能及时将自身感受传递给护理人员, 就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更强的观察能力与预见性, 对该病症基本特点加以掌握, 能对治疗中患儿出 现的各种反应进行准确判断。经本次回顾性分析, 我院对56例患儿进行全方面 优质护理, 有效提升临床疗效。 更充分表明优质护理对该类患儿治疗中的重要作 用。 参考文献 1马卯亲.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 (12) :1603-1604. 2周艳霞, 师红玲, 吴春芳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J.实用神 经疾病杂志, 2005, 8 (2) :101-102. 3张新美, 司马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8, 15 (z1) :115. 4战晓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 (22)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