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9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优练题(2)李仕才一、选择题(一)2016 年 12 月,某市率先在全国开启“智慧治水”模式,推出一款河道水质APP,初步解决“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问题,达到全民治水、人人参与的目的,并在全市安装 57 个监控点位,实现河道实时监控的可视化。据此完成 12 题。1河道水质 APP 的推出主要是为了( )A考虑后代人的需要 B加强公众参与C追求舒适优美环境 D转变发展模式2通过实时监控可以找到河道污染物的排放企业,并对该企业作出相应处理。寻找污染物排放企业的过程运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AGIS 和 APP BGPS 和 RSCRS 和 GIS DGPS 和数字
2、地球解析:1.B 2.C 第 1 题,由材料信息可知,河道水质 APP 的推出,初步解决了“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问题,达到全民治水、人人参与的目的。第 2 题,RS 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GPS 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GIS 的主要功能是信息处理,数字地球是将地理信息数字化,由计算机管理。通过实时监控获取河道污染物要利用 RS,找到河道污染物的排放企业要利用 GIS。(二)(2018钦州模拟)读太阳高度随经度和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 12 题。1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北京旭日东升B多伦多(43N,79W)夕阳西下C布宜诺斯艾利斯(33S,60W)艳阳高照D南极长城站(60S,59W)夜
3、幕深沉2a、b、c、d 四点比较( )Aa 点自转线速度比 c 点小B这一天 b 点比 a 点晚见日出C这一天白昼最长的是 b2D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 b 点解析:1.C 2、D 第 1 题,由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为(15S,60W),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0 时,不可能日出;多伦多市位于(43N,79W),大约为 11 时,显然不可能已日落;南极长城考察站位于(60S,59W),接近正午,也位于昼半球;布宜诺斯艾利斯大致位于(33S,60W),正值正午 12 时,所以正艳阳高照。故选 C。第 2 题,四地地理坐标分别为 a(45N,60W)、b(15N,60W)、c(45S,60W)、d(
4、75S,60W)。由此可知 a、c 两地纬度数相同,故自转线速度相同;此时直射点在南半球且 b 点在 a 点正南方,故 b 点比 a 点早见到日出;白昼最长的是 d;而四地中 b 地纬度最低,故昼夜长短变幅也最小。故选 D。(三)下表是我国北方几个城市气温日较差平均状况。读表回答 12 题。青岛 济南 开封 西安 太原 兰州日温差15 的日数 0.4 74.6 71.8 91.1 156.8 174.0最大日温差/ 16.3 26.0 25.2 28.1 29.2 30.21.表中数据说明北方地区( )A受海洋影响较大B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C大陆性较强D太阳高度日变化在全国最大2西安与太原相比,
5、日温差15 的日数相差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的变化 B纬度高低C离海远近 D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解析:1.C 2.D 第 1 题,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最大日温差都比较大,说明大陆性较强。故选 C。第 2 题,西安与太原的地理位置相近,太阳高度、纬度高低、离海远近都差不多,故两地日温差15 日数相差较大的主要因素是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故选 D。(四)(2018合肥模拟)我国 L 县县城东西长约 8 km,南北最宽处 500 m,最窄处不足 100 m。读 L 县城区及周边地区地形图,完成 12 题。31该县城区形态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是因为( )A山脊地带,地形较平坦B地势较高,气候较凉
6、爽C河谷地区,受地形限制D地势低平,交通较便利2对图中城区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暴雨 B泥石流C滑坡 D洪涝解析:1.A 2.C 第 1 题,注意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城市沿山脊分布,此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第 2 题,L 县城区位于山脊地带,滑坡造成的威胁最大。(五)(2018湖北新联考模拟)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 19852010 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13 题。1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 )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2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
7、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31995 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环境污染严重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解析:1.B 2.A 3.C 第 1 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 19852010 年的人口一直为净迁入,丙地的人口主要为净迁出,丁地的人口净迁移率在 0 附近,说明甲、乙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丙、丁两地;且甲地在 20052010 年的人口净迁移率明显大于乙地,因此甲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又高于乙地,故甲表示北京市,乙表示广东省,则 A、D 错误。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一
8、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净迁出省份,因此丙表示河南省,丁表示云南省。第 2 题,甲表示北京市,丙表示河南省,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故经济发展水平是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A 正确。第 3 题,乙表示广东省。1995 年以前,广东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1995 年以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降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提高,导致 1995年以后,广东省的人口净迁移率回落,故 C 正确。(六)(2018齐鲁名校联考)“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
9、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回答 13 题。1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B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捕鱼的渔船C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当地正午日影位于南方D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2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 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 沙漠广布,气候恶劣5A BC D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
10、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 )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等地区集聚 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更完善 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 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A B C D解析:1.B 2.C 3.A 第 1 题,中国古代商船为实现顺风顺水航行,一般选择冬季从南方沿海出发,夏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夏季索马里附近海域由于吹离岸风,形成上升补偿流(索马里寒流),鱼类饵料丰富,是捕鱼的好时机;从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新加坡正午
11、日影朝北;加尔各答并不盛产棉花。第 2 题,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中亚地区,铁路沿线没有冻土分布。第 3 题, “一带一路”主要发展的是铁路和港口交通系统,错;欧洲国家没有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错。(七)(2018济南调研)读台湾地区 2004 年的水量收支平衡示意图和台湾岛水系分布图,完成 12 题。1图中甲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和蒸腾 B水汽输送C下渗 D水汽凝结2台湾岛地表径流量中约 80%的水量不能被控制利用而损失的原因是( )水污染严重 降水集中 河道落差大,水流急 水资源浪费严重A B C D解析:1.A 2.B 第 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
12、后分为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环节和甲环节,降水后的水要么形成径流,要么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变成水蒸气。因此甲环节为蒸发和蒸6腾环节。第 2 题,由台湾岛水系分布图可知,台湾中部为山地,河流短小急促,不利于水资源收集;台湾岛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八)(2018济宁一模)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果园里,覆盖厚度在 1520 cm。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 23 月份。完成 12 题。1果农覆草避开 23 月主要是为了( )A防止杂草生长 B促使雪水下渗C提高地表温度 D增大昼夜温差2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
13、的有利影响是( )增加地表植被 减少水分蒸发 提高土壤肥力调节土壤温度 防止果树烂根A BC D解析:1.C 2.B 第 1 题,23 月正是冬末春初,气温还较低,地表覆草后会减弱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阻碍地温回升,故要避开此时间段覆草。第 2 题,果园覆草不是土壤中长出的植被,则错误;地面覆草可减少水分蒸发,而果树烂根的原因是土壤中水分多,则错误。故 B 正确。二、非选择题(2018南通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晴隆县是贵州典型的石漠化地区,这里沟壑纵横,山上石头与野草伴生,几乎没有高大乔木,复杂的地质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材料二 如图为晴隆县地形图。(1)简述晴隆县的自然地理特
14、征。(2)分析导致晴隆县石漠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7(3)为加快该县脱贫致富步伐,可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自然地理特征应从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文五个方面进行针对性描述。第(2)题,人口问题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过度增长的人口会给环境、资源造成压力;该地属于农业区,过度开垦、过度樵采问题明显;过度开矿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第(3)题,根据设问可以推测是分析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两个方面。针对石漠化,要恢复植被,保持水土;针对过度开垦,需要退耕还林还草;喀斯特地区地表水缺乏,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有对应措施;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旅游业等。答案:(1)以高原、山地为主;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径流量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或植被稀疏);土层薄。(任答五点即可)(2)人口增长过快;过度垦殖;过度樵采;过度开矿。(3)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农矿产品的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任答四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