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环境容量,关于“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容量又称为旅游容量或旅游承载能力,是旅游环境最重要的基本特征,是指特定时间内特定旅游地(区、点)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最大值。 承载力概念最早出现于生态学的研究,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后来这一术语被应用于环境科学中,便形成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它被定义为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基本内容,研究的缘起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量 应用研究,1. 研究的缘起,在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中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以保护旅游地
2、的环境免遭退化或破坏; 旅游环境容量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而使用,在客观上也保证了旅游者在旅游地的体验质量。,国外的研究状况,1963年,Lapage首次提出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TECC1985年,美国农业部林业局,Stanley等人提出“可接受的改变的极限”的概念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LAC,TECC的常见定义,Mathieson & Wall(1982):在自然环境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和游客体验质量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降低的情况下,使用一个景点的游客人数最大值。 McIntyre(19
3、93):在没有引起对资源的负面影响、减少游客满意度、对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对一个给定地区的最大使用水平。,LACC的核心思想,为确定各种管理行动所保护的内容需要先有一些专门设立的目标; 在以自然为主的系统中,总会存在一些环境变化; 任何游憩利用都会导致一些变化; 管理所面对的问题就是多大的变化是可以接受的; 对管理的结果进行检测是必要的,由此可以确定这些行动是否有效。,基本内容,研究的缘起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量 应用研究,2.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旅 游 环 境 容 量,基 本 容 量,非 基 本 容 量,自然容量,社会容量,物质容量,生态容量,设施
4、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接待地社会容量,旅游感知容量,期望或规划容量,极限容量,既有或实际容量,合理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生态容量,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旅游资源容量,旅游资源容量,就是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旅游感知容量,旅游感知容量,也称旅游心理容量,是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考虑的,即旅游者于某一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条件下,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即接待地社会容量,指旅游接待地区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生活方式和社会开化程度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可
5、以承受的旅游者数量。,旅游经济发展容量,旅游经济发展容量,指一定时间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程度所决定的能够接纳的旅游活动量。 包含内容:(1)基础设施与旅游专用设施的容纳能力设施容量;(2)投资和接受投资用于旅游开发的能力;(3)当地产业中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所能满足旅游需要的程度及区域外调入的可能和可行性;(4)旅游业导致其他产业萎缩或中止产生的机会成本和比较利益;(5)区域所能投入旅游人力资源的供给情况。,非基本容量,旅游合理容量 VS. 旅游极限容量 既有旅游容量 VS. 期望旅游容量 与旅游活动的空间尺度相联系的容量概念景点旅游容量景区旅游容量旅游地容量区域旅游容量,旅游环境容量,非基本容
6、量,基本容量,旅游感知容量,旅游经济发展容量,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游生态容量,需求方面,供给方面,对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的理解,不可加性:不同类型的容量相加并无意义 短板原则:按照要求最高(容量值最低)的容量来实施规划与管理 阈值弹性:各类容量值都有一个弹性范围,视影响这些容量的内外部因素确定;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但总体来看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容量的要求不一。,基本内容,研究的缘起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量 应用研究,3.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确定旅游环境容量的障碍 基本空间标准 旅游资源容量和旅游感知容量的量测 生态容量的测定 经济发展容量的测定
7、 旅游地容量的测定,3.1 确定旅游环境容量的障碍,背景值的设定 自然是动态的,自然产生变化 怎样的程度是可以接受的?标准的制定常会因人而异,很难定论 不同的群体对拥挤的感觉存在着差异 管理水平和技巧能影响旅游容量,特别是物质和环境容量,3.2 基本空间标准,界定:单位利用者(通常是人或人群,也可以是旅游者使用的载体,如船、车等)所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 表示法:旅游资源容量用人均占有面积数(平方米/人);设施容量用设施比率(设施量/旅游者数);生态容量用一定空间规模上生态环境能吸收和净化的旅游污染物(污染物/环境规模);心理容量用人均占用面积数的指标;地域社会容量(旅游者人数/当地社区总
8、人数)。 数据的获取:长期经验积累或专项研究结果 关键因素:旅游活动的性质与类型,日本旅游场所基本空间标准,欧美旅游设施基本空间标准,3.3 旅游资源容量的量测,C=T A/T0 A0,C为极限容量; T为每日开放时间; T0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A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A0为每人最低空间标准。,注意:游客日分布具有不均匀性,满负荷时段极其有限,3.4 旅游感知容量的量测,Cp =A/B=KACr =T/T0 Cp =K T/T0 A,Cp为时点容量; Cr为日容量; A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B为基本空间标准; K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 T为每日开放时间; T0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旅游心理容量的个
9、人空间影响因素,活动性质和活动场所的特性 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与文化背景等个人因素 人与人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程度、团体的组成与地位等人际因素,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环境的不同要求,旅游感知容量和旅游资源容量的异同,旅游资源容量,就是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旅游感知容量是旅游者在某地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条件下,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 实际上,旅游资源合理容量也主要是考虑旅游者感知的满足程度,即旅游者平均满足程度最大时,旅游场所容纳旅游活动的能力。由此可见,旅游资源合理容量事实上同旅游感知环境容量为同一数值。 但是,旅游感知环
10、境容量一般要比旅游资源极限容量低得多,这有深刻的环境心理原因。,案例:阳朔遇龙河景区容量测算,测算要点,3.5 生态容量的测定,第一,自然环境对于因旅游活动造成的对生态的直接消极影响能够承受住,即自然环境本身的再生能力能很快消除这些消极影响; 第二,自然环境对于旅游者所产生出污染物能够完全吸收与净化; 第三,人工处理掉的污染物量。,生态容量测算公式,3.6 经济发展容量的测定,旅游内部经济因素,即旅游设施; 旅游外部经济因素,即基础设施,支持性产业等。 旅游者基本消耗,旅游经济容量测算公式,为主副食供应能力所决定的旅游容量(日容量); 为第i种食物的日供应能力; 为每人每日对i种食物的需求量;
11、 m为游人所耗食物的种类数; 为水、电等因子所决定的旅游(日容量); 为水、电等因子的日供应能力; 为水、电等因子的日需求量; n为水、电等因子数量; 为住宿床位决定的旅游容量(日容量); 为第i类住宿设施的种类数; H为住宿设施的种类数; C为旅游区经济容量,中国旅游者基本消耗表,3.7 旅游地容量的测定,旅游地在某一时候的容量,是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容量、生态容量、设施容量、地域社会容量中的某两个或一个决定的。 旅游地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是从各个景区的容量和景区间连接道路的容量和得来的。,旅游地容量测算公式,T为旅游地容量; Di为第i旅游景区容量; Si为第i旅游景点容量; Ri为第i景区内道
12、路容量; m、n、p分别为景区、景点数、景区内道路数; C为非活动区接纳游人量。,案例: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测算,选定景区范围:黄石寨、金鞭溪、天子山、袁家界 考虑环境容量限制因素:资源空间容量、生态环境容量、经济容量 各项容量的测算及综合容量的测算资料来源:杨美霞: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研究,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年3月。,案例(1):资源空间容量测算,黄石寨、金鞭溪、袁家界主要为线形游道,集散面积很小,按线容量模式计算,天子山除拥有近10000米游道外,还有约300平方米的平台贺龙公园,计算容量时综合考虑面容量和线容量。 计算公式,面容量计算,Dm为瞬时客流容量(单
13、位:人); Da为日客流容量; S为旅游区游览面积(); d为游人游览活动最佳面积(/人); t为游人游览次平均所需时间(单位:小时或分钟); T为每天有效游览时间(单位同t),线容量计算,L为游览区内游览线路总长度(单:m); d为游览线路上的游客合理间距(单位:m/人); Dm及Da的含义同前; V代表游客的平均游览速度(m/min),森林公园金鞭溪游览线资源空间容量测算,主要参数值:游道长L1=5700m,游览时间t=150min,游览速度v=38m/min,游人合理游览间距d1=3m(因游道较宽、平坦,可以并排行走故合理游览间距取3m) 瞬时容量:Dm=L1/d1=1900人 最大日容
14、量:Da=VT/d1=9120人/日(T=12h),冬季Da=VT/d1=7600人/日(T=10h),T为最大开放时间 合理日容量:Da=VT/d1=6840人/日(T=9h),冬季Da=VT/d1=6080人/日(T=8h),T为合理开放时间,根据张家界气候特点,春、夏、秋对旅游影响差异不大,将冬季单列计算,冬季时间按照90天(12月到次年2月)计算,则金鞭溪游览线日容量=6840(365-90)+608090365=66526650(人),同理可以计算出其他游览线和游览区的日容量。,森林公园黄石寨游览线资源空间容量测算,主要参数值:游道长L2=9000m(含登山道),游览时间t=(上、下
15、山平均)250min,游览速度v=36m/min,游人合理游览间距d2=5m,冬季d2=6m 瞬时容量:Dm=L2/d2=1800人,冬季Dm=L2/d2=1500人 最大日容量:Da=VT/d2=5184人/日(T=12h),冬季Da=VT/d2=3600人/日(T=10h),T为最大开放时间 合理日容量:Da=VT/d2=3888人/日(T=9h),冬季Da=VT/d2=2880人/日(T=8h),T为合理开放时间,经计算得出黄石寨资源空间合理容量为3636人。,天子山游览区资源空间容量测算,主要参数值:总面积30000,可游览面积S=6000,游客平均滞留时间t=2h,游客最佳密度d=8
16、/人。游道长L=10000m,速度v=36m/min,游人合理游览间距d=5m,冬季d=6m 瞬时容量:面容量Dm=S/d=750人,线容量Dm=L/d=2000人,冬季Dm=L/d=1670人 最大日容量:面容量Da=4500人/日(T=12h),冬季Da=3750人/日(T=10h),线容量Da=VT/d=5184人/日(T=12h), 冬季Da=VT/d=3600人/日, T为最大开放时间 合理日容量: Da= Dm(T/t)+VT/d=3375+3888=7263人/日(9h),冬季Da=3000+2880=5880人/日(8h), T为合理开放时间,经计算得出天子山资源空间合理容量为
17、6941人。,袁家界游览线资源空间容量测算,主要参数值:游道长L3=2000m,游览时间t=90min,游人合理游览间距d3=5m,冬季d3=6m 瞬时容量:Dm=L3/d3=200人,冬季Dm=L3/d3=330人 最大日容量:Da=VT/d3=3200人/日(T=12h),冬季Da=VT/d3=2667人/日(T=10h),T为最大开放时间 合理日容量:Da=VT/d3=2880人/日(T=9h),冬季Da=VT/d3=2560人/日(T=8h),T为合理开放时间,经计算得出袁家界资源空间合理容量为2800人。,整个景区资源空间合理容量表(单位:人),请计算: 金鞭溪+黄石寨+天子山+袁家
18、界=?,2.00万人/天,案例(2):生态环境容量测算,生态环境容量的测算比较复杂,因为环境的纳污能力涉及因素很多,难以精确量测。所以我们首先根据环境监测资料,识别影响环境质量的敏感因素,然后,以敏感因素阈值为依据测算生态环境容量。 张家界环境监测站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目前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大气环境质量良好,水体纳污能力、垃圾处理能力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中比较敏感的环境因子。 景区污水为生活废水,经处理基本可以达到受纳水体要求。所以将污水处理能力作为确定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容量的依据。,以污水处理能力测算生态容量,为保护水资源,张家界已经建成锣鼓塔(处理力3000
19、t/d)、军地坪(处理能力8000 t/d)污水处理场,处理能力为11000t/d,除去当地居民、单位年排放污水量2480000t,剩余量为1535000t,每天可接待游客21027人次。所以,如果污水处理场处理能力达到设计标准,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容量为2.10万人次/d。 但是,2006年,锣鼓塔污水处理量为67.44104t,平均日处理量为1 850 t,军地坪污水处理量为139.96104t,平均日处理量为3 835t,只有设计能力的约52%,按比例计算,实际生态环境容量只有1.05万人次/d。游客人均每日耗水多少吨?,案例(3)经济容量测算,根据国内旅游研究的实践,经济承载力一般
20、取宾馆床位、供水能力、供电能力、交通运输能力4个要素。 由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依托张家界市,主副食供应能力、住宿床位不构成限制,这里不予考虑。本文只考虑供水能力、供电能力、交通运输能力。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张家界重要的经济支柱,供电优先,因此,供电不构成限制。 张家界火车站已与国内10多个大、中城市开通了旅客列车。张家界火车站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张家界市的公路运输事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以城市为中心、辐射5省市17个区县的交通运输网络。张家界荷花机场已开通了50多条国内外航线,通往全国的大部分省会城市和港澳地区以及韩国,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不构成容量限制。,以供水能
21、力测算经济容量,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目前用于旅游活动的供水量为13600 t/d,其中的60%用于生态用水,故全区的生活用水为1360040%=5440 t/d; 考虑到游客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逗留过夜,洗澡等用水量较大,而非过夜游客用水量较小的实际,按供水标准取200 L/人d; 供水因素经济容量=5440000/200=2.72(万人/d)。,案例结论:环境容量的综合测算,根据旅游环境容量内涵,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为旅游资源空间容量、旅游经济容量、旅游生态容量中的最小值,即min(2.00、1.05、2.72)=1.05万人次/d,年旅游容量为383.3万人次。 由此可见,限制武陵源风景
22、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的因子是旅游生态容量。,小结:几个基本容量的关系,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与旅游的社会容量之间有较明显的关联。经济发展容量越大,地域社会容量就大,反过来也成立; 旅游感知容量同供给方面的容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但供给方面的容量反过来却不受感知容量的影响; 对于自然观赏地域,旅游资源容量越大,旅游生态容量也越大; 一个旅游地域能够接待的旅游流量,决定于基本容量中的最小的那一个。,基本内容,研究的缘起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量 应用研究,4. 应用研究,饱和、超载与旅游污染 超载与旅游的空间分流 实例分析,4.1 旅游饱和与超载的类型,旅游地域和场所承受的旅游流
23、量或活动量达到极限容量称之为旅游饱和,超出极限容量值是旅游超载。 根据旅游饱和与超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周期性 VS. 偶发性 长期连续性 VS. 短期性 整体性 VS. 局部性,青岛海滨浴场周期性饱和,4.2 旅游饱和与超载的消极影响,践踏后果 对水体的影响 噪声 设施破坏与损毁、老化加速,菲律宾度假胜地长滩岛上的拾荒者在垃圾堆中搜寻可用物资。长滩岛因其纯朴的民情和清澈的海水而深受游客青睐,但游客增加造成的垃圾污染也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4.3 解决旅游饱和与超载的措施,从旅游需求方面着眼,减低旅游旺季的高峰流量,使旺季的旅游流量在旅游地域饱和点之内。 提高旅
24、游供给能力,或调控旅游供给的内部结构并辅之以对旅游需求的引导措施。,4.3.1 容量控制的积极手段,积极控制是指没有出现明显的生态问题、经济回报下降、游览质量明显降低的情况时,所能够实施的一些带预防性质的控制手段。主要包括: 对外宣传营销时注意弱化季节差别; 合理规划游览路线,既满足游人观景需求,又避免游人进入核心自然生态区; 通过宣传提高游人、当地居民、服务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 在不同季节出台不同的价格措施,使游客主动分流; 禁止在某些区域、某些时间段内从事某些活动; 建立生态观测站,关注生态保护指标的变动趋势。,4.3.2 容量控制的消极手段,消极控制是指出现生态问题、经济回报下降、游览质
25、量降低的情况时,所采取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会以生态效益为重,而舍弃一部分经济利益和游客利益,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始终是一个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环境容量的消极控制手段,限制旅行社组团数量,限制每日旅游者人数; 限制游客的停留时间; 缩短每日、每年正常开放时间; 提高门票价格,提高整个景区内的消费水平; 在周围开辟新的具有可替代性的旅游景区; 关闭部分自然景观为主的景区,丰富人文景观景区的游赏体验,提高容量水平,已达到替代性分流的目的。,4.4 实例分析,主要结构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环境容量测算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合理利用及调控对策,资
26、料来源:杨美霞: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研究,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年3月。,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环境容量的综合测算,根据旅游环境容量内涵,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为旅游资源空间容量、旅游经济容量、旅游生态容量中的最小值,即min(2.00、1.05、2.72)=1.05万人次/d,年旅游容量为383.3万人次。 由此可见,限制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的因子是旅游生态容量。,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利用状况分析,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以来,游客量逐年增长,2005年,游客购票人数为182万,考虑每张票可进山两次(一般情况,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完成旅游),经调查90%的游客选
27、择进山两次,182万张门票就是328万人,加上免票约350万游客进入景区。2006年随着长沙张家界高速公路开通,游客购票人数增长为213万,比2005年增长17%,相当383万游客进入景区,加上免票,有400多万游客进入景区。,2005年前游客接待总量没有超过环境容量。但2005年接待量已经达到容量的91%。2006年接待量已经超过旅游环境容量,处于超载状态。,年度内客流分布情况分析,年度内客流分布极不平衡,游客季节分布差异较大,5月、7、8月、10月是张家界旅游高峰期,武陵源风景区平均日接待量均超过旅游环境容量,一年中1/3的时间景区接待量严重超过其承载水平,对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黄金
28、周期间,景区环境压力更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利用中存在问题分析,(1)2006年接待的游客量已经超出其合理的旅游环境容量。主要限制容量是生态环境容量,特别是水环境问题,是影响旅游环境容量的重要因素。(2)客流的季节性波动问题。旺季游人大幅度增加,超过容量数倍,造成旅游资源压力大大增加;淡季旅游资源闲置,旅游设施、设备空转,资源无端浪费。(3)接待设施布局不够合理。在金鞭溪上游的锣鼓塔,其接待的床位数超过金鞭溪的最大合理容量,大量污染的排入,超过其自净能力,从而造成金鞭溪的污染。(4)绿色消费意识不强,节能、节水等设施利用率较低,资源浪费问题突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合理利用及调控对策,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增加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环境容量 合理调控客源,保障武陵源旅游环境容量有效利用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季节波动量; 丰富产品类型,扩大资源空间容量; 加强区域内外合作,有效分流客流,减少核心区压力。 合理规划,严格控制上游接待设施发展 创建绿色景区,提高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