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08841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26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九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九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九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九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课时第一单元 水污染及防治第一课 水体污染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水体污染?2、知道水污染的成因及水污染的分类。教学重点:水污染的成因,懂得如何控制和减少水污染。教学过程:一、水体污染的定义1、什么是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的现象。水体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

2、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环境学中把水体当作包括水中悬浮物、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的完整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水体按类型还可划分为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陆地水体又分为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地表水体包括河流、湖泊等。 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2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和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 2 2、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向水体排放未经过妥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的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

3、被雨水冲刷,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其中第一项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20 世纪 70 年代后,随着全球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排入水体,水体污染日益严重。二、自然界中的水体污染的类型1、从污染成因上划分,可以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1)自然污染是指由于特殊的地质或自然条件,使一些化学元素大量富集,或天然植物腐烂中产生的某些有毒物质或生物病原体进入水体,从而污染了水质。(2)人为污染则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包括生产性的和生活性的)引起地表水水体污染。 2、从污染源划分,可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环境污染物的来

4、源称为污染源。点污染是指污染物质从集中的地点(如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口门)排入水体。它的特点是排污经常,其变化规律服从工业生产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规律,它的量可以直接测定或者定量化,其影响可以直接评价。而面污染则是指污染物质来源于集水面积的地面上(或地下) ,如农田施用化肥和农药,灌排后常含有3农药和化肥的成分,城市、矿山在雨季,雨水冲刷地面污物形成的地面径流等。面源污染的排放是以扩散方式进行的,时断时续,并与气象因素有联系。 3、从污染的性质划分,可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是指水的浑浊度、温度和水的颜色发生改变,水面的漂浮油膜、泡沫以及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增

5、加等;化学性污染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污染,如水中溶解氧减少,溶解盐类增加,水的硬度变大,酸碱度发生变化或水中含有某种有毒化学物质等;生物性污染是指水体中进入了细菌和污水微生物等。 事实上,水体不只受到一种类型的污染,而是同时受到多种性质的污染,并且各种污染互相影响,不断地发生着分解、化合或生物沉淀作用。4、从污染成因上划分 可以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自然污染是指由于特殊的地质或自然条件,使一些化学元素大量富集,或天然植物腐烂中产生的某些有毒物质或生物病原体进入水体,从而污染了水质。人为污染则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包括生产性的和生活性的)引起地表水水体污染。 三、学生作业 1、 讨论在生活

6、中你看到或听到的水污染情况怎么样?2、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4第二课时第一单元 水污染及防治第二课 水体污染的危害教学目标:1、知道污染物的种类。2、了解水体污染的危害及原因。教学重点:水体污染的危害及原因。教学过程:一、污染物的种类1、有机物污染的特征是耗氧,有毒物的污染特征表现为生物毒性。 2、从环境科学角度则可分为病原体、植物营养物质、需氧化质、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酸碱盐类及热能 8 类。 水体污染3、悬浮物无机有害物如砂、土等颗粒状的污染物,它们一般和有机颗粒性污染物混合在一起,统称为悬浮物(SS)或悬浮固体,使水变浑浊。还有酸、碱、无机盐类物质,氮、磷等营养物质

7、。无机有毒物主要有:非金属无机毒性物质如氰化物(CN) 、砷(As) ,金属毒性物质如汞( Hg) 、铬(Cr) 、5镉(Cd ) 、铜(Cu ) 、镍(Ni)等。二、水体污染的危害1、长期饮用被汞、铬、铅及非金属砷污染的水,会使人发生急、慢性中毒或导致机体癌变,危害严重。 2、有机有害物如生活及食品工业污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有机有毒物,多属人工合成的有机物质如农药 DDT、六六六等、有机含氯化合物、醛、酮、酚等。病毒危害主要表现为传播疾病:病菌可引起痢疾、伤寒、霍乱等;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肝炎、小儿麻痹等;寄生虫可引起血吸虫病、钩端旋体病等。 3、含植物营养物质的废水进入天然水

8、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耗去水中溶解氧,造成水中鱼类窒息而无法生存、水产资源遭到破坏。水中氮化合物的增加,对人畜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亚硝酸根与人体内血红蛋白反应,生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输氧能力,使人中毒。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是形成亚硝胺的物质,而亚硝胺是致癌物质,在人体消化系统中可诱发食道癌、胃癌等。 4、石油污染,指在开发、炼制、储运和使用中,原油或石油制品因泄露、渗透而进入水体。它的危害在于原油或其他油类在水面形成油膜,隔绝氧气与水体的气体交换,在漫长的氧化分解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堵塞鱼类等动物的呼吸器官,黏附在水生植物或浮游生物上导致大量水鸟和水生生物的死亡,

9、甚至引发水面火灾等。 三、造成原因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向水体排放未经妥善处理的城6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水冲刷而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 污染水体的物质成分极为复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无机无毒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无毒物、有机有毒物、石油类污染物、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放射性污染物、热污染等。 四、污染源1、水体污染源自然污染源指自然界本身的地球化学异常释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 2、人为污染源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对水体造成的污染。人为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 3、工业污染源 由于

10、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不同工艺、不同原料、不同管理方式,排放的废水水质、水量差异很大。工业废水是水体最重要的污染源。它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 4、生活污染源 主要是生活中各种洗涤水,一般固体物质小于 1,并多为无毒的无7机盐类、需氧有机物类、病原微生物类及洗涤剂。生活污水的最大特点是含氮、磷、硫多,细菌多,用水量具有季节变化规律。 5、农业污染源 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村污水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素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 工业废水五、课堂小结六、说说水体污染对人类有那些危害?1.介水传染病 ,2.急慢性中毒 ,3.致

11、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 ,4. 球化学性疾病,5.重金属污染以汞的毒性为最大,镉次之,铅、铬等也有相当的毒性。作业:说说水污染的危害。 8第三课时第一单元 水污染及防治 第三课 水污染的防治教学目标:1、了解水污染的防治方法,2、了解废水处理的方法。教学重点:水污染的防治方法教学过程:一、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从重庆长江取的蓝藻水样与饮用水对比中国产业结构和布局状况与中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匹配。中国的主要农业灌溉区和需水工业大多集中于北方,而我国水资源分布却是南多北少,导致我国北方水环境严重恶化,因此,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和布局势在必行。1、 在北方地区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尽量少建或不建能

12、耗高、污染重的产业;2、 加强对老企业的改造和管理,降低其能耗和污染;3、 采取“分散集团 “的产业布局原则。 二、建立水资源保护区为从整体上解决中国水环境恶化的问题,必须有计划地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水资源保护区,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主要包括:1、流域水资源保护区;92、山区和平原水资源保护区;3、大型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区;4、重点城市水资源保护区。将各区内水资源的分配、水费、排污费的收取、治污资金的筹集有效地统一起来,就能够实现从局部到整体治理步骤的实现,从而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 三、加强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与规划由于水资源的再治理很困难,因此水环境的保护政策应当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13、;综合治理、综合利用“的方针。具体来说就是要将污水处理措施、生物措施和水利措施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水环境的自净能力,从根本上治理水环境。例如海河,由于降雨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枯水期和丰水期径流相差十几倍,而污染主要集中在枯水期,污径比 1994 年曾经达到 015,因此在其中上游修建一些水利工程设施,可调节径流的年内分配,使水环境容量不至于在丰水期浪费而在枯水期又远远不足,增加河流的稀释能力。 四、防止水体污染的途径(1)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改革生产工艺。 综合利用废水。 (2)废水无害化 (3)对水体及其污染源进行监测和管理 (4)废水处理技术 废水处理 为了分离出废水中各污染物物质,或将其转化

14、为无害物质,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废水处理方法应针对污染物的不同特点,可选用不10同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可按作用原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 :适用于分离悬浮于水的不溶物 a 沉淀法 b 过滤法 c 离心分离法 d 气浮法 e 蒸发结晶 f 反渗透法 化学方法 a 混凝法 b 中和法 c 化学沉淀法 d 氧化还原法 e 电渗析法 生物方法 a 活性污泥法 b 生物膜法和生物(氧化)塘法 c 污水灌溉,对污水有综合性净化作用 。 五、学生作业讨论防治水污染有那些途径?说说你的看法。 第四课时第二单元 大气污染及防治第一课 大气污染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2、知道大气污染形成的条件

15、教学重点:大气污染形成的条件。教学过程:11一、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定义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多种。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影响大气污染范围和强度的因素有污染物的性质(物理的和化学的) ,污染源的性质(源强、源高、源内温度、排气速率等

16、) ,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温度层结等) ,地表性质(地形起伏、粗糙度、地面覆盖物等) 。防治方法很多,根本途径是改革生产工艺,综合利用,将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另外,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减少居民稠密区的污染;在高污染区,限制交通流量;选择合适厂址,设计恰当烟囱高度,减少地面污染 ;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中国已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并制订国家和平共地区的“ 废气排放标准” ,以减轻大气污染,保护人民健康。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体状

17、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12氢化合物。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随着人类不断开发新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着。就连南极和北极的动物也受到了大气污染的影响! 二、大气污染形成条件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越高,污染就越重,危害也就越大。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除了取决于排放的总量外 ,还同排放源高度、气象和地形等因素有关。 污染物一进入大气,就会稀释扩散。风越大,大气湍流越强,大气越不稳定,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就越快;相反,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就慢。在后一种情况下,特别是在出现逆温层时,污

18、染物往往可积聚到很高浓度,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降水虽可对大气起净化作用,但因污染物随雨雪降落,大气污染会转变为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地形或地面状况复杂的地区,会形成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如山区的山谷风,滨海地区的海陆风,以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都会对该地区的大气污染状况发生影响。 烟气运行时,碰到高的丘陵和山地,在迎风面会发生下沉作用,引起附13近地区的污染。烟气如越过丘陵,在背风面出现涡流,污染物聚集,也会形成严重污染。在山间谷地和盆地地区,烟气不易扩散,常在谷地和坡地上回旋。特别在背风坡,气流作螺旋运动,污染物最易聚集,浓度就更高。夜间,由于谷底平静,冷空气下沉,暖空气上升,易出现逆温,整

19、个谷地在逆温层覆盖下,烟云弥漫,经久不散,易形成严重污染。 位于沿海和沿湖的城市,白天烟气随着海风和湖风运行,在陆地上易形成“ 污染带 ”。 早期的大气污染,一般发生在城市、工业区等局部地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大气中污染物浓度显著增高,使人或动、植物受到伤害。60 年代以来,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或采用高烟囱使污染物扩散,大气的污染情况有所减轻。 高烟囱排放虽可降低污染物的近地面浓度,但是把污染物扩散到更大的区域,从而造成远离污染源的广大区域的大气污染。大气层核试验的放射性降落物和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可广泛分布在大气层中,造成全球性的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会导致人的寿命下降。 所谓大

20、气污染就是指正常的大气中主要含对植物生长有好处的氮气(占 78%)和人体、动物需要的氧气(占 21%),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0.03% 和其他气体。当本不属于大气成分的气体或物质,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有机物等进入大气之后,大气污染就发生了。大气污染主要由人的活动造成,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 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 14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光化学烟雾和卤族元素等)及颗粒物(粉尘和酸雾、气溶胶等) 。它们的主要来源是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 ,尘土(包括建筑工

21、地)等。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对植物可使其生理机制受压抑,成长不良,抗病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还能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如降低能见度,减少太阳辐射(据资料表明,城市太阳辐射强度和紫外线强度要分别比农村减少 10-30%和 10-25%)而导致城市佝偻发病率增加;大气污染物能腐蚀物品,影响产品质量;近十几年来,不少国家发现酸雨,雨雪中酸度增高,使河湖、土壤酸化、鱼类减少甚至灭绝,森林发育受影响。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当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空中与水蒸气相遇时,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煤和

22、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饮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对人体有害。 作业:讨论的来源及类型有那些?15第五课时 第二单元 大气污染及防治第二课 大气污染的危害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2、知道不同类型的中毒的症状教学重点:大气污染的各种危害教学过程:引言,导入课题:人类体验到的大气污染的危害,最初主要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后逐步发现了对工农业生产的各种危害以及对天气和气候产生的不良影响。人们对大气污染物造成危害的

23、机理、分布和规模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控制和防治大气污染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气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甚至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对人均会产生不同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首先是感觉上不舒服,随后生理上出现可逆性反应,再进一步就出现急性危害症状。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种。 16(一) 、急性中毒 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较低时,通常不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特殊事故,大量有害气体泄露外排,外界气象条件突变等,便会引起起人群的急性

24、中毒。如印度帕博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酯泄露,直接危害人体,发生了 2500 人丧生,十多万人受害。(二) 、慢性中毒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慢性毒害作用,主要表现为污染物质在低浓度、长时间连续作用于人体后,出现的患病率升高等现象。 ,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肺癌发病率很高,其中最高的是上海市,城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明显高于郊区。 (三) 、致癌作用 这是长期影响的结果,是由于污染物长时间作用于肌体,损害体内遗传物质,引起突变,如果生殖细胞发生突变,使后代机体出现各种异常,称致畸作用;如果引起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发生突然改变作用,又称致突变作用;如果诱发成肿瘤的作用称致癌作用。这里所指的“癌” 包括良

25、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环境中致癌物可分为化学性致癌物,物理性致癌物,生物性致癌物等。致癌作用过程相当复杂,一般有引发阶段,促长阶段。能诱发肿瘤的因素,统称致癌因素。由于长期接触环境中致癌因素而引起的肿瘤,称环境瘤。 二、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这些危害可影响经济发展,17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大气污染物对工业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是大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对工业材料、设备和建筑设施的腐蚀;二是飘尘增多给精密仪器、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和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大气污染对工业生产的危害,从经济角度来看就是增加了生产的费用,提高了成本,缩短了产品的使用

26、寿命。 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也造成很大危害。酸雨可以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可以通过渗入土壤及进入水体,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有毒成分溶出,从而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严重的酸雨会使森林衰亡和鱼类绝迹。 三、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质还会影响天气和气候。颗粒物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辐射量。尤其是在大工业城市中,在烟雾不散的情况下,日光比正常情况减少 40% 。高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烃类等污染物使臭氧大量分解,引发的“臭氧洞” 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小煤炉中排放到大气中的颗粒物,大多具有水汽凝结核或冻结核的作用。这些微粒能

27、吸附大气中的水汽使之凝成水滴或冰晶,从而改变了该地区原有降水(雨、雪)的情况。人们发现在离大工业城市不远的下风向地区,降水量比四周其它地区要多,这就是所谓“ 拉波特效应 ” 。如果,微粒中央夹带着酸性污染物,那么,在下风地区就可能受到酸雨的侵袭。 大气污染除对天气产生不良影响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18们关注。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发的温室效应,是对全球气候的最主要影响。地球气候变暖会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人类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1 四、各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煤烟 引起支气管炎等。如果煤烟中附有各种工业粉尘(如金属颗粒) ,则可引起相应的尘肺等疾病。 硫酸烟雾

28、对皮肤、眼结膜、鼻粘膜、咽喉等均有强烈刺激和损害。严重患者如并发胃穿孔、声带水肿、狭窄、心力衷竭或胃脏刺激症状均有生命危险。 铅 略超大气污染允许深度以上时,可引起红血球碍害等慢性中毒症状,高浓度时可引起强烈的急性中毒症状。 二氧化硫 浓度为 15ppm 时可闻到嗅味,5ppm 长吸入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肺疾病。重者可引起反射性声带痉挛,喉头水肿以至窒息。 氧化氮 主要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中毒的特征是对深部呼吸道的作用,重者可臻肺坏疽;对粘膜、神经系统以及造血系统均有损害,吸入高浓度氧化氮时可出现窒息现象。 一氧化碳 对血液中的血色素亲和能力比氧大 210 倍,能引起严重缺氧症状即煤气中

29、毒。约 100ppm 时就可使人感到头痛和疲劳。 臭氧 其影响较复杂,轻病表现肺活量少,重病为支气管炎等。 硫化氢 浓度为 100ppm 吸入 215 分钟可使人嗅觉疲劳,高浓度19时可引起全身碍害而死亡。 氰化物 轻度中毒有粘膜刺激症状,重者可使意识逐渐昏,虽直性痉挛,血压下降,迅速发生呼吸障碍而死亡。氰化物中毒后遗症为头痛,失语症、癫痫发作等。氰化物蒸汽可引起急性结膜充血、气喘等。 氟化物 可由呼吸道、胃肠道或皮肤侵入人体,主要使骨骼、造血、神经系统、牙齿以及皮肤粘膜等受到侵害。重者或因呼吸麻痹、虚脱等而死亡。 氯 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对人体发生中毒作用。当空气中氯的浓度达 0.040

30、.06 毫克/升时,3060 分钟即可致严重中毒,如空气中氯的浓度达 3 毫克/升时,则可引起肺内化学性烧伤而迅速死亡。 五、作业:讨论:大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第六课时 第二单元 大气污染及防治第三课 大气污染防治教学目标 1、知道大气污染的防治方法2 学会生活中如何防治大气污染20教学重点:大气污染的防治方法教学过程:一、引言1979 年 11 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环境部长会议上,通过了控制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 ,并于 1983 年生效。 公约规定,到 1993 年底,缔约国必须把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为 1980 年排放量的 70。欧洲和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等 32 个

31、国家都在公约上签了字。美国的酸雨法规定,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要由1983 年的 2000 万吨年,经过 10 年减少到 1000 万吨年;加拿大二氧化硫排放量由 1983 年的 470 万吨年,到 1994 年减少到 230 万吨年。 目前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 1.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 40一 60的无机硫。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2.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对煤燃烧后形成的

32、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 3.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 85一 90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过,脱硫效果虽好但十分费钱。例如,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要达电厂总投资的 25之多。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 4.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术不够成熟,如21果使用会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费用十分高.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对植物可使其生理机制受抑制,生长不良,抗病抗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还能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如降低能见度,减少太阳的辐射(据资料表明,城市太阳辐射强度和紫外线强度要分别比农村减少 1030%和 102

33、5%)而导致城市佝偻发病率的增加;大气污染物能腐蚀物品,影响产品质量;近十几年来,不少国家发现酸雨,雨雪中酸度增高,使河湖、土壤酸化、鱼类减少甚至灭绝,森林发育受影响,这与大气污染是有密切关系的。 二、各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 煤烟 引起支气管炎等。如果煤烟中附有各种工业粉尘(如金属颗粒) ,则可引起相应的尘肺等疾病。 硫酸烟雾 对皮肤、眼结膜、鼻粘膜、咽喉等均有强烈刺激和损害。严重患者如并发胃穿孔、声带水肿、狭窄、心力衷竭或胃脏刺激症状均有生命危险。 铅 略超大气污染允许深度以上时,可引起红血球碍害等慢性中毒症状,高浓度时可引起强烈的急性中毒症状。 二氧化硫 浓度为 15ppm 时可闻到

34、嗅味,5ppm 长吸入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肺疾病。重者可引起反射性声带痉挛,喉头水肿以至窒息。 氧化氮 22主要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中毒的特征是对深部呼吸道的作用,重者可臻肺坏疽;对粘膜、神经系统以及造血系统均有损害,吸入高浓度氧化氮时可出现窒息现象。 一氧化碳 对血液中的血色素亲和能力比氧大 210 倍,能引起严重缺氧症状即煤气中毒。约 100ppm 时就可使人感到头痛和疲劳。 臭氧 其影响较复杂,轻病表现肺活量少,重病为支气管炎等。 硫化氢 浓度为 100ppm 吸入 215 分钟可使人嗅觉疲劳,高浓度时可引起全身碍害而死亡。 氰化物 轻度中毒有粘膜刺激症状,重者可使意识逐渐昏,虽直

35、性痉挛,血压下降,迅速发生呼吸障碍而死亡。氰化物中毒后遗症为头痛,失语症、癫痫发作等。氰化物蒸汽可引起急性结膜充血、气喘等。 氟化物 可由呼吸道、胃肠道或皮肤侵入人体,主要使骨骼、造血、神经系统、牙齿以及皮肤粘膜等受到侵害。重者或因呼吸麻痹、虚脱等而死亡。 氯 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对人体发生中毒作用。当空气中氯的浓度达 0.040.06 毫克/升时,3060 分钟即可致严重中毒,如空气中氯的浓度达 3 毫克/升时,则可引起肺内化学性烧伤而迅速死亡。 23大气污染的防护措施1. 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应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的合理布局。工业区一般应配置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位置应

36、当在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使得废气吹响居住区的次数最少。居住区不得修建有害工业企业。 2. 加强绿化。植物除美化环境外,还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功能。 3. 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如饭馆、公共浴室等的烟囱、废品堆放处、垃圾箱等均可散发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并影响室内空气,卫生部门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管理。 4. 控制燃煤污染。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 60的无机硫。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

37、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术不够成熟,如果使用会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费用十分高. 5. 加强工艺措施。加强工艺过程。采取以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毒性大的原料。采取闭路循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除等。加强生产管理。防止一切可能排放废气污染大气的情况发生。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例如电厂排出的大量煤灰可制成水泥、砖等建筑材料。又可回收氮,制造氮肥等。246.区域集中供暖供热设立大的电热厂和供热站,实行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尤其是将热电厂、供热站设在郊外,对于矮烟囱密集、冬天供暖的北

38、方城市来说,是消除烟尘的十分有效的措施。 7.交通运输工具废气的治理。减少汽车废气排放。主要是改时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油的燃烧质量,加强交通管理。解决汽车尾气问题一般常采用安装汽车催化转化器,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转化器中催化剂用高温多孔陶瓷载体,上涂微细分散的钯和铂,可将NOX、 HC、CO 等转化为氮气、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另外,也可以开发新型燃料,如甲醇、乙醇等含氧有机物、植物油和气体燃料,降低尾气污染排放量。采用有效控制私人轿车的发展、扩大地铁的运输范围和能力、使用绿色公共汽车(采用液化石油气和压缩燃气) 等环保车辆,也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8.烟囱除尘。烟气

39、中二氧化硫控制技术分干法(以固体粉末或颗粒为吸收剂)和湿法(以液体为吸收剂)两大类。高烟囱排烟烟囱越高越有利于烟气的扩散和稀释,一般烟囱高度超过 100m 效果就已十分明显,过高造价急剧上升是不经济的。应当指出这是一种以扩大污染范围为代价减少局部地面污染的办法。三、学生作业:讨论:防治大气污染有哪些方法?25第三单元 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第三单元 第一课 固体废物教学目标:1、什么是固体污染?2、固体污染的类型和特性。教学重点:固体污染的类型和特性。教学内容:一、什么是固体污染?1、固体废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工业废渣。一般来说,城市每人每天的增圾量为 12 公斤,其多寡及成分与居民物

40、质生活水平、习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程度、市政建设情况等有关。如国内的垃圾主要为厨房垃圾。有的城市,炉灰占 70%,以厨房增圾为主的有机物约 20%,其余为玻璃、塑料、废纸等。农业垃圾主要为粪便及植物秸杆类。工业废渣指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燃料废渣、冶炼及化工过程废渣等。2、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26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的物质称之为固体废物,简称固废。 包括从废水,废气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

41、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固体废物标志二、固体污染的类型和特性固体废物的种类很多,通常将固体废物按其性质、形态、来源划分其种类。如按其性质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体的(块状、粒状、粉状)和泥状的;按其来源可

42、分为矿业的、工业的、城市生活的、农业的和放射性的。 此外,固体废物还可分为有毒和无毒的两大类。有毒有害固体废物是27指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和传染性的固体、半固体废物。 第三单元 第二课 固体废物的危害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污染的危害。2、知道固体污染对人类的影响。教学重点:固体污染的危害。教学内容: 一、大量堆放固体废物,浪费土地资源固体废物不像废气、废水那样到处迁移和扩散,必须占有大量的土地。城市固体废物侵占土地的现象日趋严重,我国现在堆积的工业固体废物有60 亿吨,生活垃圾有 5 亿吨,估计每年有 1000 万吨固体废物无法处理而堆积在城郊或公路两旁,几万公顷的土地被它

43、们侵吞。 二、固体废物的堆放,严重污染土壤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长期使用带有碎砖瓦砾的“垃圾肥” ,28土壤就严重“渣化” ;未经处理的有害废物在土壤中风化、淋溶后,就渗入土壤,杀死土壤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蚀分解能力,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带有病菌、寄生虫卵的粪便施入农田,一些根茎类蔬菜、瓜果就把土壤中的病菌、寄生虫卵吸进或带入体内,人们食用后就会患病。 三、固体废物向江河湖海倾倒,水污染令人堪忧 许多国家把大量的固体废物直接向江河湖海倾倒,不仅减少了水域面积,淤塞航道,而且污染水体,使水质下降。固体废物对水体的污染,有直接污染地表水,也有的下渗后污染了地下水。四、固体废物向大气飘散固体废物

44、在收运、堆放过程中未作密封处理,有的经日晒、风吹、雨淋、焚化等作用,挥发了大量废气、粉尘;有的发酵分解后产生了有毒气体,向大气中飘散,造成大气污染。 五、影响市容环境卫生 固体废物在城市里大量堆放而又处理不妥,不仅妨碍市容,而且有害城市卫生。城市堆放的生活垃圾,非常容易发酵腐化,产生恶臭,招引蚊蝇、老鼠等孳生繁衍,容易引起疾病传染;在城市下水道的污泥中,还含有几百种病菌和病毒。长期堆放的工业固体废物有毒物质潜伏期较长,会造成长期威胁。 城市的清洁卫生文明,很大程度同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理有关,尤其是作为国家卫生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对固体废物不妥善处理,将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学生作业:你知道固体

45、污染有那些危害?29第三单元 第三课 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废物污染2、知道固体处置分类。3、掌握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方法教学重点: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方法教学内容:一、固体处置分类1、海洋处置海洋处置主要分海洋倾倒与远洋焚烧两种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生态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和总体环境意识的提高,海洋处置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2、陆地处置陆地处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库或贮留池贮存、土地填埋以及深井灌注几种。其中土地填埋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农用:即利用表层土壤的离子交换、吸附、微生物降解以及渗滤水浸出、降解产物的挥发等综合作用机制处置固体废物的一种方法。30该技术具

46、有工艺简单、费用适宜、设备易于维护、对环境影响很小、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长肥效等优点,主要用于处置含盐量低、不含毒物、可生物降解的固体废物。 如污泥和粉煤灰施用于农田作为一种处理方法已引起重视。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证明,施污泥、粉煤灰于农田可以肥田,起到改良土壤和增产的作用。 (2)土地填埋处置:它是从传统的堆放和填埋处置发展起来的一项最终处置技术。因其工艺简单、 土地填埋处置成本较低、适于处置多种类型的废物,目前已成为一种处置固体废物的主要方法。 土地填埋处置种类很多,采用的名称也不尽相同。按填埋地形特征可分为山间填埋、平地填埋、废矿坑填埋;按填埋场的状态可分为厌氧填埋、好氧填埋、准好氧填埋;按法律可分为卫生填埋和安全填埋等。随填埋种类的不同其填埋场构造和性能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填埋主要包括:废弃物坝、雨水集排水系统(含浸出液体集排水系统、浸出液处理系统) 、释放气处理系统、入场管理设施、入场道路、环境监测系统、飞散防止设施、防灾设施、管理办公室、隔离设施等。 卫生土地填埋适于处置一般固体废物。用卫生填埋来处置城市垃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