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晋级用语文微型课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01268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33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级用语文微型课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晋级用语文微型课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晋级用语文微型课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晋级用语文微型课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晋级用语文微型课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 32繁星教学设计 43冰心诗四首 5一、学习成功的花 64 安恩和奶牛 约翰尼斯延森。 .75古代寓言两则 8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9综合实践活动 10文学 我的挚友 106 往事依依于漪 .117 幼时记趣沈复 .128 十三岁的际遇 .139 伟人细胞 14诵读欣赏 15写 作 16口语交际 1710社戏 1811 端 午 日 1912 本命年的回想 刘绍棠 .2013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21苏轼 水调歌头 22诵读欣赏 24(一)自学短文“从生活中找米 ”。 25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1 课时) .2614春 2715三峡郦道元 2816济南的冬天 29

2、17夏梁衡 30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31辛弃疾 西江月 32秋词 刘禹锡 33写作训练: 34综合实践活动: 35“多彩四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3518 斜塔上的实验 亨利托马斯 达纳李托马斯 .3619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3720 宇宙里有些什么 郑文光 .3821梦溪笔谈二则 39诵读欣赏: 八则 40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 41学习目标:能清楚明白地写简单的说明文 42专题狼 4322 天上的街市 .4523 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 .46224 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 .4725 皇帝的新装 .48诵读欣赏 古代二首 4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50写作:想像 5

3、1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5231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1 导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大至国门,小至房门,门后面永远是那么神秘,那么充满诱惑,当你打开那扇门,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专一为我们中学生而写的一篇文章为你打开一扇门 。板书2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积累优美的生字词,丰富自己的语言。3学习梳理文章思路,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对思路的理解。 3 预习检查:1 作家简介:赵丽宏,当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2 根据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请你把本课的生字词编写 35 道题,对同桌进行微测试。做完了。同桌之间互评,并诚恳地给对方指出错误并纠正。4

4、 这篇课文的题目特别吸引人,为你打开一扇门,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有哪些疑问?为谁打开一扇门?明确:青少年读者,也包括在座的我们自己。这是一扇什么样的门?为什么要打开这扇门?打开这扇门可以激发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折扇神奇的大门。 怎样打开这扇门?世界上没有打开不开的门,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功夫。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5 请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并思考上述问题。读完后,可以小组讨论。6疑是思之始,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自行设计 12 道

5、问题。为什么说“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因为文学是人类历史最形象的诠释。如何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学历高,但文化修养比较低。7 学习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书,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课的时候齐读的学习目标熟读课文,经过我们的分析,请再次地打开书,把这篇文章再读一遍。8 当堂检测。看大屏幕。一生字词巩固。二按课文填空。9 作业布置:制定一份本学期的读书计划。板书1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为谁什么样为什么怎么样42繁星教学设计1 导入同学们,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总会让我们涌起无限的暇想。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繁星 ,看看作者巴金遥望星空有怎样的感受。2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感

6、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反复朗读,品味语言美;3.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情感。3 预习检查:1 作家简介:巴金,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代表作家 寒夜 。2 根据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请你把本课的生字词编写 35 道题,对同桌进行微测试。做完了。同桌之间互评,并诚恳地给对方指出错误并纠正。4 请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并在文中划出 作者三次看星星的时间、地点和感受? 朗读作者看星感受的语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妈妈的怀念,对光明的向往。5 文章之所以让我们愿意一读再读,是因为用了一些生动的修辞。请同学们再读读文章

7、感受一下,找出修辞之句并加以赏析。 (提示:比喻、拟人、排比等)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 “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把繁星比作朋友,是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时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的热爱之情。6疑是思之始,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自行设计 12 道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解决。“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句中的“那个巨人”指什么?“还在跑”是什么意思?明确: “那个巨人”指星座。 “还在跑”一是说那个星座有着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状,二是因为前文提到

8、“船在动,星也在动” ,所以使人感觉到“那个巨人”在跑。7 学习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书,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课的时候齐读的学习目标熟读课文,经过我们的分析,请再次地打开书,把这篇文章再读一遍,再次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8 当堂检测。看大屏幕。一生字词巩固。二按课文填空。9 作业布置:熟读课文,背诵第三段。53冰心诗四首1.导入:有一种爱,与生俱来,心甘情愿;有一种爱,不离不弃,生死不渝。那便是母爱。从诗经的“凯风”到孟郊的“游子吟” ,母爱一直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到了近代,世纪老人冰心的繁星春水再一次唱响了对母爱的旋律。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诗四首中的前两首母亲和纸船 。2 学习目标:1 诵读品味,熟读

9、成诵,感受诗情,懂得感恩 2.学习诗中丰富的想象、精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3 预习检查:1 作家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繁星春水 往事 再寄小读者 超人 小桔灯 等等。2 根据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请你把本课的生字词编写 35 道题,对同桌进行微测试。做完了。同桌之间互评,并诚恳地给对方指出错误并纠正。4 范读。5 试读。6 齐读7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两首诗。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但要求认真体会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思考:这两首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母亲 纸船都是以母爱为主题的,第一首表达对母亲的无限依恋,而纸船表达

10、对母亲的思念。8 请同学们再读诗文,体悟这种情感。9 疑是思之始,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自行设计 12 道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解决。1 这两首诗的主题可以再深入一点,母亲祖国。2母亲为什么要写天上的风雨。10 学习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书,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课的时候齐读的学习目标熟读课文,经过我们的分析,请再次地打开书,把这篇文章再读一遍,再次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11、拓展延伸母爱是伟大无私的,永恒的,但它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形式一般都是平平常常的。请你搜索一下平日母亲对你的关爱,尝试完成下面的仿写。母爱是一味良药,能抚平儿女心灵的创伤。五、作业布置1.背诵母亲 纸船寄母亲这两首

11、诗。3冰心诗四首母亲 纸船母爱依恋 思念6一、学习成功的花1.导入,上一节我们学习冰心诗四首的前两首,这两首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母爱的歌颂。下面我们来学习后两首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 。我们也用上一节课的方法来学习。2 学习目标:1 诵读品味,熟读成诵 2 理解诗中蕴涵的人生哲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 预习检查:1 作家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繁星春水 往事 再寄小读者 超人 小桔灯 等等。2 根据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请你把本课的生字词编写 35 道题,对同桌进行微测试。做完了。同桌之间互评,并诚恳地给对方指出错误并纠正。4 范读。5

12、试读。6 齐读7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两首诗。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读了这两首诗,你有什么感悟呢?成功与奋斗 把握现在。8 请同学们再读诗文,体悟这种情感。9 疑是思之始,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自行设计 12 道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解决。1)作者用哪三个词对芽、花、果进行描绘的?为什么用这三个词呢?嫩绿(朝气)淡白(朴素,纯洁) 深红(丰硕,丰收)10 学习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书,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课的时候齐读的学习目标熟读课文,经过我们的分析,请再次地打开书,把这篇文章再读几遍,再次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争取当堂背诵三、作业布置1.学了成功的花后,请

13、你找句名言激励自己更好地走向成功。74 安恩和奶牛 约翰尼斯延森。1 导入新课:说到奶牛,我由得想起鲁迅的一句话名言,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和血。我们今天学习的安恩与奶牛却是一篇小说,他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作者是约翰尼斯延森。2 学习目标 1 简述故事,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了解悬念手法的作用。2 解读人物形象,多角度解读小说主题。3 学习小说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和主题的关系。3 预习检查:1 作者约翰尼斯延森(1873-1950 )丹麦小说家、诗人。1944 年, “由于他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

14、来”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选自作者的希默兰的故事 。代表作漫长的旅途2 根据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请你把本课的生字词编写 35 道题,对同桌进行微测试。做完了。同桌之间互评,并诚恳地给对方指出错误并纠正。4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读完准备概括故事内容,十句话左右。 (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先自由说。一天,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 (开端)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最后连屠夫也对它有兴趣,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 (发展)最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

15、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心。 (这篇小说高潮就是结局)5 下面请再读课文,把描写安恩有关的画出来。回答:本文对安恩的描写主要运用哪些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6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请你说说在你眼中的安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朴素、勤劳、沉静、安详、善良、慈爱、质朴7 你认为本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对人物刻画 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8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这篇小说通过这样一个故事,他什么告诉我们一种什么样的道理,你有哪些启发呢?难道只有我们人会感到孤单寂寞吗?奶牛也会的。能够把动物当作人来看待,也算是爱心无限了。我们对待动物不能只看到它的物质性的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精神性的一面。这也许就是

16、安恩与奶牛告诉我们的一种启迪吧。9 布置作业:同步训练板书4 安恩和奶牛 约翰尼斯延森。朴素、勤劳、善良、慈爱、质朴85古代寓言两则1 导入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寓言?这么多呀,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真好。你们读过文言写的寓言吗?今天咱们再学习两则,一则是郑人买履一则是刻舟求剑,两个寓言故事早已为我熟知,但文言写成的,我们可能还没读过。现面就来学习第 5 课古代寓言二则。2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2.能说出两则寓言蕴含其中的寓意。3.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解读文章,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3 预习:1 寓言:文学样式短小而蕴含丰富哲理 2 根据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

17、,请你把本课的生字词编写 35 道题,对同桌进行微测试。做完了。同桌之间互评,并诚恳地给对方提出合理化建议。4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则郑人买履 。5 介绍作者。这篇文章选自韩非子 ,请同学们看课下注释 1,韩非,战国未期人,法家代表人物。对后世影响很大。老师先把课文范读一遍。6 试读;7 学生齐读。8 自由读。9 请同学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强调两个通假字:置之其坐(座) ,及反(返) ,10 郑人是个怎样的人?你能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 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11 学习刻舟求剑请

18、同学们小组为单位,自学刻舟求剑 ,参照学习郑人买履的学习法进行12 作业布置1.背诵两则寓言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2.能用自己的语言向人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3.用简洁的语言再讲两则成语故事,每则故事后要写下自己的感悟。5古代寓言两则郑人买履韩非子9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1 导入:大家都记得哪些古诗?来背背看!(小小赛诗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我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一路走来, 离骚 ,到唐诗宋词,可以说,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光彩夺目的明珠。今天我们要诵读的是二首诗一首词。2 学习目标:1、了解诗词的基本常识。、能说出诗词表达的美好情感,当堂背诵两首诗。3 检查预习:根据同学们课前

19、预习的情况,请你把本课的生字词编写 35 道题,对同桌进行微测试。做完了。同桌之间互评,并诚恳地给对方提出合理化建议。4 下面咱们先学习第一首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唐代诗人。5 先听老师范读一遍: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5 试读。作为一篇诵读欣赏,重要的是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谁愿意为同学们试读一下?哪位同学评判一下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你认为怎样读才好呢?你读一下。聆听你的诵读,真是一种美的享受。6 自由诵读 2 遍。7 对读。8 推荐。9 结合这首诗下面的总结和提示,谈谈体会。可以从表达的情感、写

20、作手法或名句欣赏上。10 下面我们按照学习相见欢的模式进行赤壁的学习。谁愿意当一次小老师。讲台交给你了。11 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这几首诗,看谁背得快。12 检查读背情况。同学们试着把两首默写下来,同桌之间相互评改。作业布置:.流利背诵,并把它们默写到我们的读写摘抄笔记中。下课,同学们再见。我的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10综合实践活动文学我的挚友一、活动背景文学世界里,有着丰富的宝藏。而这些宝藏,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去挖掘,去品味。书会让你知道怎样的人让人敬重;书会让你知道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书会让你知道自己的祖国有怎样的壮丽;书会让你知道怎样去体验人生、品味生活;书会让你知道你未曾

21、发现的精彩和神奇;书会让你知道这是一种诱人的享受!二、活动目的在文学的田地里,让我们一起发现、一起体验、一起享受、一起享受人生中不可缺的文学味道。能在活动中品尝文学的滋味,喜欢文学,热爱文学,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三、活动准备回顾一下自己以前读过的书籍,可以列出一个曾看过的书目,想想自己读书的感受怎样,想想哪本书让你受益匪浅,让你最有感触,让你爱不释手,让你可写一篇读书体验或感受。并向大家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想好怎样推荐给别人。四、活动过程1.“比”读书a.比比大家谁的见识广(你读过多少书)b.抢答文学常识(答对者发奖品)c.老师介绍一些学生没有提及的可供学生阅读的书籍2.“谈”读书a.想想哪本

22、书对你影响最大、或你自己最喜欢、或你自己最有感触,跟大家交流一下。b.谈谈你下一阵子打算去读哪一类书或哪一本书,说说为什么(同时交流一下查阅的方法) 。3.“品”读书品品读书给你带来的感受,或感觉,或某种情感。4.“写”读书向大家介绍或推荐一本书或一类书,写写读书的趣事或乐趣(与同学交流) 。*以上这些活动细节展开的同时,大家交流各自读书看报的习惯,更好地使自己养成科学的良好的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圈点勾画评) 。*与此同时,班团委负责其中的各项活动(如,我所了解的一位大作家,比比谁最了解文学文学常识比赛等等。老师给予他们帮助。 )五、活动成果1.以“我与书”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112.四人小组出

23、一份手抄报(主题:“我的挚友文学” ) 。3.我喜欢的一位大文豪(a.小文章“我喜欢的中国大文豪”b.班刊“大文豪” ) 。4.写写“读书的味道” (读书心得体会) 。六、活动总结学生谈活动的收获。老师的展望(重读书习惯的养成) 。6 往事依依于漪1 导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少年时代,我们现在正处其中,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往事依依 ,来看看一位优秀的师者于漪老师她是怎样度过她自己的金色年化的?(板书)2 学习目标。1、能概括作者童年时的几件事情,了解作者的童年趣味生活。说出她对文学作品的感情。2、能通过朗读,感受本文语言的优美,并能具体点评。 3 预习检查:根据同学们课前

24、预习的情况,请你把本课的生字词编写 35 道题,对同桌进行微测试。做完了。同桌之间互评,并诚恳地给对方提出合理性建议。4 往事依依,初读文题,你从题目中得到有哪些信息或者有哪些疑问?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形容留恋,不忍心分离。课文写了哪些往事?看山水画、读水浒传 、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板书)5 请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并思考上述问题。读完后,对于不能独立完成的问题可以提交小组讨论。6 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题目“往事依依”是贯穿全文的纽带,这五件事,都对作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开头有感而发,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接着

25、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 、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往事,最后由事入理,抒发感悟。 7 好的文章往往通过一些精彩的语句来表达感情,请再读课文,把你觉得精彩的语句划出来,并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并说明为什么喜欢。8 当堂检测:9 学科班长总结本节节的收获。10 布置作业:把课文中引用千家诗的名句的原诗找出来,并背诵下来。附 板书:往事依依于漪看山水画、读水浒传 、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127 幼时记趣沈复1 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美好的童年。今天我们学习的幼时记趣 ,沈复则以纯真的童心告诉我们他难忘童年的“物外之趣”。 (板书课题)2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学会断句,注意

26、感情和节奏。2、借助字典、注释,了解字词解释、句子含义。积累常用文言知识。3、概括并口述文中三件趣事。3 预习检查:根据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请你把本课的生字词编写 35 道题,对同桌进行微测试。做完了。同桌之间互评,并诚恳地给对方提出合理性建议。4 同学们,这是我们初中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什么叫文言文?怎样学习文言文。老师在课前给同学们做以下提示:文言是与白话相对照,文言是古人的书面书,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怎样学习呢?第一是诵读。要会读,不能读破句子,注意句读,要注意节奏、语气;要多读,熟读成诵。第二理解,要读懂文意,可以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第三积累。要注意积累重要的实词和

27、虚词等文言词汇,还要了解文言文的语法特点。但我想,你们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请同学们以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商量着把文章改写成每个人不通过注释和工具书就能读懂的文章,通过注释和工具书都不能理解的字词你们可以问老师。 (诵读理解积累)5 范读。下面我们就按照上面的要求来学习,首先教师给同学们范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在预习你读得不好的地方。6 教师领读。7 学生试读,8 自由阅读。9 齐读。7 下面小组合作,结合注释、词典,试着先独立翻译课文,把自己翻译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互相发现问题,提出意见) ,最后把小组统一的译文在全班内交流。 (展示)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老师为同学整理的本文词汇,请同学们学习

28、文言文就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实词:虚词:字同义不同:通假字:字同义不同的字:8 那么,课文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情?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性的说一说。明确: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9 请用自己的话将三件事向大家复述一遍,同学认真听好,并作适当点评。10 作业:1、识记文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在笔记本上翻译全文。板书:7 幼时记趣沈复诵读 理解 积累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138 十三岁的际遇1 导入:北京大学,中国的著名学府,也是每一个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同学们了解北大吗?(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北大风景的相关图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当年少年天才大学生田晓菲为纪念北大校庆 90 周年写的

29、一篇文章十三岁的际遇 (板书课题,作者) 2 学习目标 1 能概括说出北大与作者间的几次际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2 品味思考文中抒写北大对自己的巨大影响的精彩语句,并积累文中精词妙句。3 预习检查:根据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请你把本课的生字词编写 35 道题,对同桌进行微测试。做完了。同桌之间互评,并诚恳地给对方提出合理性建议。4 作者: 田晓菲,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 年,十三岁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

30、留学,26 岁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哈佛大学任教。5 请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思考:本文按时间的顺序,写作者与与北大的故事,你能讲述田晓菲与北大的故事。明确:四个阶段:7 岁初知北大,10 岁初见北大,13 岁进入北大,16 回报北大7 课文段落之间有明显的空行间隔,说明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你能理清本文层次吗?写作缘起(1-5) 。北大新世界( 6-12)写我是不系之舟( 1317 段)8 你能体会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是怎样一种情感?是对北大的依恋和一种热爱、感激之情。决心自由飞翔 、渴望创造。9 好的文章往往通过一些精彩的语句来表

31、达感情,请再读课文,把你觉得精彩的语句划出来,并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并说明为什么喜欢。 (交流展示)请同学们把这些句子再读一读,仔细的品一品。10 小结:同学们,我们虽然不一定有作者一样的天才,但我们却一样拥有和她一样的梦,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学习田晓菲那种执著、自信、勤奋的精神,让自己早日梦想成真!11 课后学习:同学们现在大约 12 岁,你也一定会有自己的梦想,你能自己写出来吗?以“我心中的梦”为主题,写一篇课外练笔。板书:8 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7 岁初知 10 岁初见 13 岁进入 16 回报 149 伟人细胞1 导入:每个人在小时候对自己的未来总有各种美丽的梦想。请大家谈

32、谈自己的梦想。 (同学交流梦想)有一个男生,他叫贾里,从小就一个伟人的梦,他的梦实现了没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男生贾里,下面我们来学习第 9 课伟人细胞 ,作者秦文君2 学习目标:1 概括内容,感受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2、品味本文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3、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道理。3 预习检查:根据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请你把本课的生字词编写 35 道题,对同桌进行微测试。做完了。同桌之间互评,并诚恳地给对方提出合理性建议。4 文章前面摘选了贾里的一段日记,你从日记里看出,贾里是个怎样的人?(很自信,很痛苦)5 请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

33、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思考:整体感知文本情节。6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贾里)7 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大概内容。 (课文记叙了初中一年级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阐明了从小事做起方能干成大事的道理。 )8 题目中的“细胞”是何意?(素质)在贾里看来,贾里认为一个伟人应该具有哪些细胞?请找出相关句子或词语。 (才智不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豁达洒脱、旗帜鲜明、有爱有恨、轰轰烈烈。 )9 贾里为追求伟人细胞做了哪些事情?(用四字短语概括)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明确: a化敌为友 b矮个风度 c打工风波 d意外成功(板书)10 贾里为了证明自己的伟人细

34、胞,做了一系列的事情。可他的前三次伟人计划都失败了,但最后一件事却意外的成功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明确:动机不当,不切实际,充满个人主义色彩。最后他争要破书的做法舍己为人,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方能成就大业。11 布置作业:1 继续阅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找出来。2 推荐阅读男生贾里 ;附录一:板书设计 : 九 、伟人细胞 秦文君化敌为友 矮个风度 打工风波 意外成功1516诵读欣赏1 导入:2 学习目标:1能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能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3 预习检查:根据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请你把本课的生字词编写 35 道题,对同桌进行微测试。做完了。同桌之间互评,并

35、诚恳地给对方提出合理性建议。字音:泾(jn) 溷(hn ) 阕( qu)宝藏(zn)颠簸(di nb)4 同学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划出节奏。学生交流,讨论。节奏基本上都是三拍:示例:少年歌 我们/是/小羊,跳跃过/山坡/同草场,提起/嗓子/笑。撒开/腿/来跑:活泼/是/我们的主张。老师范读,学生单独读。同学,老师加以点评。二读读懂结合页下注及作者、相关时代背景,初步理解课文,对有疑难的词句或者小组讨论,或者全班交流,或者询问教师。朱湘简介:朱湘,现代诗人,自传体散文我的童年 、 投考代表表夏天 草莽集和石门集 ,还有大量的译作。少有才情,15 岁考上清华学校, 1933 年 12 月 4 日,

36、朱湘由上海乘吉和轮赴南京。次日清晨,船过采石矶时,他从随身携带的小皮箱里取出酒来喝,倚着船舷,读海涅的诗,然后纵身跳入长江。何其芳简介:(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幼年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散文集画梦录诗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传达作者的思想,这两首诗作者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少年歌全诗在平静之中洋溢着欢快的情调.诗人用第一人称,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他所希望看到的新一代少年的形象生活是多么广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三读赏读就诗歌的意境、抒情、语言等方面对诗歌进行赏析。交流、点评。四读吟诵反复朗读,直至背诵。17写 作1 导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三分写,

37、七分改” ,俄国 19 世纪的作家果戈里,规定自己的稿子起码要修改八次;托尔斯泰写过一篇为克莱塞尔乐章而作的文章,全文只有五页,可手稿却有 800 页;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多遍, 老人与海的手稿读了近两百遍才拿出付印;曹雪芹写巨著红楼梦 ,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我们如果能养成修改自己的文章的习惯,那么我们的作文水平也一定能很快提高。下面我们先一起来学习修改文章的符号。2 请阅读 P66, 修改作文 ,分别掌握几种修改符号。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复原号 调位号 留空号3 同桌之间相互考查一下。4 把上次作文拿出来,同桌之间交换,分别运用上述符号对同桌的作文进行修改。修改后交

38、换意见,并诚恳地给对方提出合理化建议。当然不局限这些,其它方面的建议也可以,比如字迹等等。同学们都很投入,非常好。5 一篇文章要想打动我们,贵在真情,说真说,抒真情。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用咱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诗经三百首,表达感情都很真挚。我们写作文贵在说真话,抒真情。 (板书) ,2 下面请同学自读课本 P65 页,谈一谈怎样在作文中如何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呢?先请同学阅读课本知识,归纳出要点。明确:第一:“只要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认识,写出来的文章就可达到说真话、抒真情的要求。 ”这是要求。第二,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读得多,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

39、可以有助于自己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这是途径。3 结合我们平时阅读和写作,你认为一篇好文章才能感染别人呢。述亲身经历。多细节描写。写文章要具体。用生活语言。还原真实情景。4 训练: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会有很多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你真尴尬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 ,你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请你从自己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记事要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详略得

40、当;语言要简明、连贯、通顺。要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字数 450 以上。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18口语交际1 导入:说话得体,是文明的表现,是素养的体现。说得体话,做文明人,是时代的需要,是交际的需要。那么怎样把话说得得体?今天老师愿意和同学们一道来练习一下。2 请阅读 P68 文本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请你谈一谈如何用语文明得体。说话要注意对对象,要注意场合,还有注意称呼,说话要委婉。训练:1 对象得体说话时既要注意说话者(主体)的身份,又要看听话者(客体)的身份。小测试:如果你是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向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问岁数,该怎样问?1、问小孩:“ ?” (你几

41、岁了)2、问同年龄人和中青年人:“?” (你多大年纪 )3、问七八十岁的老人:“?” (您高寿 )2 身份得体要依据说话人的身份、年龄、职业、习惯、修养和性格特点来表述人物的语言。小测试:某中学文学社发出一封信,邀请一位作家担任顾问,用语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3 称呼得体对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称呼,称呼对方要注意长幼尊卑。还要注意尊称。考一考称呼人家尊称(令堂) ( 令兄、令弟) ( 令郎、令爱)称呼自家谦称(家严、家尊、家君) ( 家慈) ( 舍弟、舍妹) ( 舍侄)文明习惯语 初次见面说 (久仰) 好久不见说 (久违) 请人批评说 (指

42、教)求人原谅 (请包涵)请人帮忙说 (劳驾)请人给方便说 (借光)麻烦别人说 (打扰)向人祝贺说 (恭喜)求人解答说 (请问)请人指点用 (赐教)陪伴朋友用 (奉陪)中途先走说 (失陪)托人办事用 (拜托)赞人见解说 (高见)看望别人用 (拜访)宾客来到用 (光临)请人勿送说 (留步)(21)老人年龄称 (高寿)(22)问人姓名说 (贵姓)(23)答说己姓先说 (免贵)(24)称人住处叫 (府上) 、 (贵府)(25)称自己住处为 (敝处) 、 (寒舍)4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训练,愿大家都能掌握得体要点,说得体话,真正能说话,会说话,做一个有知识、有修养的人!1910社戏1 导入:我们回忆童年

43、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今天,我们来看一看鲁迅先生笔下的一群孩子是怎样度过美好愉快的童年生活呢?下面我们学习鲁迅的社戏 。2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和主要情节。2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的乐土之乐。3 预习检查:预习检查:根据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请你把本课的生字词编写 35 道题,对同桌进行微测试。做完了。同桌之间互评,并诚恳地给对方提出合理性建议。4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你读过或知道他有哪些作品吗?阿 Q 正传 狂人日记 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野草 。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杂文集。5

44、请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问答下列问题 本文体裁是一篇小说,它有哪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看社戏) 。6 小说围绕看社戏这个线索展开情节,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阅读课文,把本文的层次划分一下。看戏前(13)看戏中(430)看戏后(3140) 。7 作者说“平桥村”是他的乐土,请你说说有哪些让他感到快乐的人、事、物。小组讨论后发言。 (淳朴好客的大人小孩,钓虾放牛看戏,悠闲的乡村生活)8 今天我们这一节课通过对课文情节的分析,理清了文章的结构。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小说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乐趣。9 布置作业:诵读“一出门于是

45、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板书:10社戏鲁迅看戏前 中 后2011 端 午 日1 导入:大家说到端午节,那我们这里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吗?(插艾草、戴香包、吃粽子、喝雄黄酒、吃鸡蛋、 )那么在湘西,端午节和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一起随着著名的乡土作家沈从文的笔触来看看他家乡的端午节是什么样子的?去领略一下美丽的湘西风情。 (板书: 端午日 沈从文)2.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湘西人民端午日的风俗。2找出精彩的场面描写,并说出场面描写作用,学习虚实相生的写法。3感受龙舟竞赛中体现的激励争先、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3 预习检查:预习检查:根据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请你把本课的生字

46、词编写 35 道题,对同桌进行微测试。做完了。同桌之间互评,并诚恳地给对方提出合理性建议。4 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边城 长河 ,散文集湘行散记5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几月初几?你们知道它的由来吗?6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相关习俗?吃咸鸭蛋、吃粽子这些习俗早已超越了纪念的意义,他已经融进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精神象征了。5 请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让我们一起走进湘西。板书。问答下列问题: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归纳:穿新衣。用雄黄蘸酒画王字。吃鱼吃肉。赛龙舟。 ) 问: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47、 (归纳:龙舟竞赛,竞追鸭子) 6 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品味一下作者笔下龙舟竞赛的场面。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一场面的,到底好在何处,能如此吸引你们? 1同学们齐读“每只船可坐 12 个到 18 个桨手擂鼓的种种情形” 。 2请在文中找一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龙舟赛的精彩场面的。 桨 手-持、划 带头的- 缠裹、拿、挥动、指挥 锣鼓手- 敲打、调理 外貌与动作的描写,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张、激烈,突出了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3除了直接描写船手们,作者还从什么方面突出这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 (“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

48、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 4 赛龙舟获胜者的奖励是什么?获胜的龙舟上所有的船手都有吗?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明确: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体现的是团结合作的精神,奋力拼搏的精神,表现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7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来扩写捉鸭子的场面。11 端 午 日21沈从文走进湘西龙舟竞赛12 本命年的回想 刘绍棠学习目标: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最隆重的当然要数春节了,春节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共同的节日,那一天,无论你是谁,无论你身处何方,到处都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那么在京郊运河那儿,几十年前是怎样过年的呢?同学们想了解一下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 ,去那儿过一次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吧。板书2 学习目标 1了解京郊运河春节的习俗,正确、简洁地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并说出所包含的文化内涵。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