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二单元测试卷一、 基础积累1、 看拼音写词语。shn ln q jng jn shn shn o jio zo_ _ _ _f y chu chu y y gn ki xin m_ _ _ _2、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人(wi wi) 处事(ch ch) 挣脱(zhng zhng)教书育人(jio jio) 因材施教( jio jio)哽咽(y yn) 压轴戏(zhu zhu) 教诲(hu hu)3、 按要求写词语。描写笑的词语:哈哈大笑 _ _ _4、 填空。(1)_,半入江风半入云。_,人间能得几回闻。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_。(2)白居易暮江吟一诗中,“_,_。
2、”直接写出了傍晚时分江面的景色。5、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有了很大进步。今天,老师表扬了我在班会课上,同学们为我热情鼓掌,我感到非常自豪。6、写通知。下周三的美术课要进行彩泥创意比赛,请你帮美术老师写一份通知,提醒你们班的同学带好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二、 阅读分析(一)守时1779 年,德国哲学家康德计划到一个名叫珀芬的小镇,去(bai fang)朋友威廉彼特斯。他动身前曾写信给彼特斯,说 3 月 2 日上午 11 点前到他家。康德是 3 月 1 日到达珀芬的,第二天早上便租了一辆马车前往彼特斯家。朋友住在离小镇 12 英里远的一个农场里,小镇和农场中间隔了一条河。当马车来
3、到河边时,车夫说:“先生,不能再往前面走了,因为桥坏了。 ”康德下了马车,看了看桥,发现中间已经(dun li)_。河虽然不宽,但水很深,而且结了冰。“附近还有别的桥吗?”他(jio l)_地问。有先生车夫回答在上游 6 公里远的地方还有一座桥康德看了一眼怀表,已经 10 点钟了。“如果走那座桥,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农场?”“我想要 12 点半钟。 ”“可如果我们经过面前这座桥,最快能在什么时间到?”“用不了 40 分钟。 ”“好!”康德跑到河边的一座农舍里,向主人打听到:“请问你的那间破屋多少钱才肯出售?”“您会要我(jin lu)_的破屋,这是为什么?”农夫大吃一惊。“不要问我为什么,你愿
4、意还是不愿意?”“给 200 法郎吧!”康德付了钱,然后说:“如果您能马上从破屋上拆下几根长的木条,20 分钟内把桥修好,我将破屋还给您。 ”农夫把两个儿子叫来,按时完成了任务。马车快速地过了桥,在乡间公路上飞奔着,10 点 50 分赶到农场。在门口迎候的彼特斯高兴地说:“亲爱的朋友,您真准时。 ”1、 读拼音,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词语。2、 在文中标上所缺的标点符号。3、 康德的计划是什么?_4、 康德为了节省时间,花去了 200 法郎,你认为值得吗?为什么?_5、 请你写出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_(二)拐弯处的回头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在家附
5、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 )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 ( )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待他几句,便自己走了。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
6、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 ( )这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1、 在文中填入所缺的关联词。2、 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_。 (填编号)A 我 B 弟弟 C 爸爸 D 同学们3、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约而同:_4、 读文章,找出能够表现弟弟表现或心情变化的语句写在横线上。(1) 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_(2) 爸爸自己走了以后:_(3) 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_(4) 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_5、 第五自然段中, “那动作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这动作指什么?从文章中找句子,抄写下来。_6、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破折号起( )的作用。三、 作文在校园甚生活中,你与老师朝夕相处每一个清晨,每一堂课,每一次午休漫步时回想一下,你与老师之间的点点滴滴以感谢您,老师为题,把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