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3521202 上传时间:2018-11-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六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1、 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 生活中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3、 经纬线特点。纬线 经线纬线 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 (坐地日行八万里【赤道】)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 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记住这些数据:地球平均半

2、径 6371 千米,最大周长约 4 万千米,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纬度 经度起止度数 0O ( 0 O 纬线叫赤道 )90 O N/S 0O ( 0O 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O 代号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如何区分 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赤道(0 O 纬线)以北为北纬 N,赤道以南为南纬 S;2、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 N,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 S。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初子午线(0 O 经线)以东为东经 E,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 W;2、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 E,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 W,半球划分 赤道分南、北半球 20 O W 和 160O E 分东、西半球中低高

3、纬度的划分: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4、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 90N、南极点 90S。25、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6、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7、 利用经纬网定位。重点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经线圈 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东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 20W 和 160E 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20W 以东到16

4、0E 为东半球。20W 以西到 160E 为西半球。(切记:0-20W 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运动方向地球运动绕什么转面对赤道 面对北极 面对南极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逆时针 顺时针 一天 1、昼夜更替2、时差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2、 地球的公转3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地理现象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划分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日期 3.21 前后 6.22 前后 9.23 前后 12.22 前后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

5、长短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阳光直射赤道(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时,北半球各地 白昼时间最长。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3、 地球上的五带(课本:有无太阳直射,有无极昼极夜)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第三节 地图 (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 (线段式、文字式、

6、数字式,能判断大小)方向、 (指向标、经纬网、习惯上)图例(课本 P14 图 1.24) 。2、常见的地形类型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4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重点: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 8 页,第 2 题、第 4 题、第 5 题。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1、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 、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 、大洋洲(面积最小)亚洲和大洋洲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西半球,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北半球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 、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

7、小)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1、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2、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补充第一章内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两大火

8、山地震带:(1)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两大山系:(1) 、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系。 (2) 、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安第斯山)3、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5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 15 页,第小题。例如解释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日本多地震的原因。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三章 天气和气候必背知识点 整理:李 保 胜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1、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

9、。2)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是阴雨区,无云表示晴天。3、根据空气污染指数来判断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的状况:污染指数小,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有利;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大。空气质量状况就越差,对人体健康越有害,影响越严重。4、人类活动对大气状况的影响:人类活动产生污染物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下降,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为此,人类应控制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以创造美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5、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

10、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6、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压的高低和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气温和气温分布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是日平均气温。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离地面高度 1.5 米。通常情况一天观测四次,8 时、14 时、20 时、2 时。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是 7 月,最低气温是 1 月,

11、海洋最高气温是 8 月,最低是 2 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刚好相反。一年内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3、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1)纬度分布:从低纬向高纬递减。(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 100 米气温下降 0.6 度。4、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第三节、降水和降水分布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还包括降雪和冰雹等。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将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2

1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3、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天气 气候概念 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要素 常用的有:气温、降水、风、云、雾等 一般只用:气温、降水描述 例词 阴晴、风、雨、冷、热、雪、雹、雾、扬尘、沙尘暴终年炎热多雨、全年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时间 短时间 长时期特点 变化 常变化 少变化联系 均指大气状况: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综合64、世界降水分布规律:(1)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受气压带风带影响: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安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3)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

13、,中纬度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部地区降水少;(4)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第四节、世界气候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2、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与分布规律:类型 气候特征 主地分布地区热 带 雨 林 气 候 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热 带 季 风 气 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和旱季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 带 草 原 气 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

14、的南北两侧 如:非洲大陆热 带 沙 漠 气 候 全年炎热干燥 西亚和北非、澳大利亚中部2、温带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主地分布地区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东南部地 中 海 气 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 3040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温 带 季 风 气 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温 带 海 洋 性 气 候 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 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少,夏季多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15、3、寒带气候:(1) 、极地气候:、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冰原气候: 终年严寒。主要分布 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4、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1.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不同。在 18 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现在全球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增长的人口数高达 8000 万,相当于一个德国的人口。 2.人口增长率

16、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3.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增长快? 原因是二战以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教育逐渐提高,国际环境相对稳定。所以人口增长快。 4、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从过去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7的“高、低、高”的模式,过渡到现在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地增长率的“低、低、低”的模式。 5、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 ;从海陆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稀疏) ;从地形因素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欧洲人口以及北美洲东部的稠密是因为:这些地区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所

17、以人口稠密。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是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 6、哪些地方人口少?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 7.人口问题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使得人们为了满足需求,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如, (1 )短时间内人口增长过快,使得人均水资源减少,用地面积增加,改变下垫面性质,影响气候环境,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造成水资源危机。 (2)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慢或者负增长,会造成劳动

18、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际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8. 各国是如何协调人口问题的:中国 计划生育;印度 经济奖励、教育普及等方法;法国是 给多子女家庭发放补贴鼓励生育。9. 人类可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10.人种主要分布图: 白种人:非洲北部,欧洲,亚州西部,大洋洲的东南部,北美洲的中部,南美洲的东南部。黄种人:亚州东部,北美洲的北部,南美洲的西北部。 黑种人:非洲的南部,大洋洲的西北部。 11.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 黄种人:分布在气温较温和的温带地区。 白种人:多分布于较为寒冷的地区。 黑种人: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 12.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土著居民

19、,他们最早的祖先是黄种人; 黑种人最早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后来被殖民主义者贩运到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 生活在格林兰岛的因纽特人是黄种人。13、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但为什么美国(属于美洲)这些不是非洲的国家会有黑人分布?是因为欧洲殖民者发现美洲新大陆,要开发美洲,从非洲掳掠了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所以现在美国的很多黑人的祖先都是当时的黑奴。第二节 语言和宗教1、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82、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地区: 中国、东南亚等3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

20、仰人数最多的宗教。4 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5 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 清真寺;佛教寺庙。2、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1.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2. 伊斯兰教: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3.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聚落1、 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自然资源、土壤、交通、位置聚落的形成条件人文条件:历史文化、宗教、政策聚落的形成条件了解即可,主要会使用聚落形成条件来进行

21、分析2、读右图,思考下面的问题1、三地为什么能形成聚落?2、假设你是本地区的城市建设局长,你会选三地中哪个建设城市?并且阐明你的理由?答:1、三地 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河流)2、选 2.因为 2 位于河流交叉口,交通更加便利;位置佳,距离 1 和 3 都很近,便于人力和物力的集散,方便沟通;平坦的地表更多,比 1 和 3 更加开阔,发展空间较大。3、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现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9人口密度 人员职业构成 经济特点 聚落规模 建筑特点乡村聚落 小 农业为主 不发达 小 密集(高层建筑)城市聚落 大 非农业为主 发达 大 稀疏(低层建筑)10第五章

22、 发展和合作一、国家和地区1、世界面积位居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2、世界人口位居前三位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3、地跨两洲的国家,例如埃及(跨亚非) 、土耳其(跨亚欧) 、俄罗斯(跨亚欧) 。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比较1、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等。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例如中国。3、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的原因。4、名词解释:“南北对话” 、 “南南合作” 。三、国际合作1、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与他们的职责宗旨、倡导精神。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 30 页。 )2、联合国(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成立时间(1945 年) 、总部(美国纽约) 、基本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 、5 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 。3. 国际合作的原因:任何国家在世界上都不能离开其他国家而独立存在,因为每个国家的资源的数量和种类都有所不同,国家之间的科技发展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每个国家都需要相互取长补短,因此需要进行国际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