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 篇 第 1 章 第 6 节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越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 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 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 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 “提笔忘字”却并非偶 尔。此 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 ,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 ,就是这样活灵活
2、现。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 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 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 饭, 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 类文明逐 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 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 传承作用,因 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 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
3、,将是以汉字 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 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 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 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 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 现在的办公自 动化“无缝衔接” ,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 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 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 经的清朝,每年的
4、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 现象的继续恶化, 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 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 就如同现代社会 节奏再快,也 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 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
5、行交流的现象。B “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C “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D “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答案】A【解析】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 输入法。2下列对汉字书字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6、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D “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答案】B【解析】 “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说得过于绝对。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 “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
7、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答案】A【解析】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而国内媒体 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 “美国媒体的报道” ,而是 “提笔忘字”现象。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面向未来的艺术想象世界正在高科技引领下发生新变,谁不能通过审美想象来把握 这个新变的世界, 谁就不具有通过艺术方式来把握人类未来可能性的能力,就不可能站上文化 发展的制高点,也不可能引领世界先进文化潮流。文化 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表 现为对人类前沿问题和未来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表现为对人类 明天的艺术把握能力。只有深切关注着人类未来可能性及其命运的
8、文化产品才会被全人类所关注,才能在文化 艺术上引 领风骚,吸引世界目光,也才具有国际竞争力。从目前中国文艺现状来看,新的知 识体系和观念还没有很好地融化到我 们的文艺创作中,新的科学技术还没有激发 出我们新的艺术想象力, 还不能用我 们的艺术想象为人类打开一扇未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新窗户。我 们在抱怨外国大片 抢夺了市场,却没有自 问我们的艺术想象力与当今的高科技思维携手并进了吗?相反,我 们 更多地将艺术想象的兴趣集中在宫廷、侯门、大宅门里的恩怨纠缠上,集中在过去权力争夺的“权谋”手段上,还没有走出“官本位” 。就说我们拍摄的所 谓“大片”以及大量的历史 题材电视剧,大多没有离开 “皇帝” ,
9、总是在“皇帝”身边兜圈子。用巨额投资堆积出古代 宫廷的奢华奇观与视觉盛宴,强化着权力崇拜、皇恩浩荡的观念。 “权谋文化”与“奴才主义 ”还在死死地纠缠着我们的意识,根本无暇顾及日新月异、五彩 缤纷的人类新生活与未来可能性。实际上,这种文艺应当叫做“面向过去”的文艺,而不是 “面向未来”的文艺。这种“面向过去”的文艺,不是指 题材的“过去时” ,而是指思想意识的“过去时”没有给人们提供什么新的思想资源。有几部所 谓“大片 ”从历史中发掘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激情和动力?有哪部作品涉及到了目前人类共同面对的前沿问题?而人类是要走向未来的,新的生活才是人类的向往和未来世界的支点,是未来 艺术 想象的翅膀,
10、因而是制高点所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绝不可能是朝着 过去,而只能是朝着未来。不关心人 类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以及人类的共同利益,不关心人 类未来的可能性,你的作品怎么可能走在时代前面?怎么走向世界?只有走到时代前面,先人一步用 艺术想象 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你的作品才可能走向世界。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变弱项为强项, 把文艺的目光从陵墓中的“死魂灵”移向现实人生,移向未来世界, 而不是用懒汉的思维方式为我们的弱项开脱。当今时代文化的竞争,我认为 ,很大程度上就体 现为思想价 值与想象力的竞争。中华民族不缺乏对未来的艺术想象能力,从 远古神话“盘古开天地 ”,“二郎神担山” ,“愚公移山” ,“夸父
11、逐日”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鲲鹏展翅九万里”等气势磅礴的想象来看,无不表达了先民借助于幻想对自然界和未知世界的把握, 这是真正的 对未知世界和未来世界的艺术把握,这就是当时的人类 之“梦” 。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自信?其元气浩然,荡乎天地!因而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成 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唐 诗 以及明清小说西游记与红楼梦的艺术想象,也是超群绝伦 ,显示了中华民族奇诡的幻想智慧,创造了堪称世界一流的艺术想象成就。俱往矣,这一切都是先人在传统知识和农业文明经验基础上实现的。古人的许多艺术想象在今天已被科学所实现,谁能说这不是艺术对 世界的一种把握?谁能说这不是走在时代前面?今天,生
12、物工程、外太空探索、网络世界等等新的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生活。难道这一切新的知识元素就不能激活我 们新的艺术 想象力吗?就不能激发出我们除了“皇帝梦”之外新的梦想吗?无论如何,我 们的艺术想象 应当积极地、主 动地与高科技思维比翼齐飞,借助于高科技知 识的推力飞得更高更远。只有如此,我们的艺术想象才能不落人后。想象力是一个民族文化创造力的重要体现。只有面向未来,艺术想象的翅膀才会拥有更广阔的飞翔空间。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 伟大复兴。文化复兴不是复古,而是让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焕发出新的活力,融 汇新的时代内容进行新的文化 创造,而文 艺创作是文化创造的重要内容之一。文艺不是 简
13、单的娱乐,也不是 简单的歌 颂。文艺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通过艺术想象对世界的 审美把握。一个民族的文 艺 ,就是这个民族通过艺术方式对世界的把握,表达了这个民族 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水平,构成这个民族的文化能力。故而文艺创作之得失,关乎大矣!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 预则废 ,信然。(人民日报2010 年 6 月 18 日)4从全文看,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作者写作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A文艺创作要与高科技思维携手并进。B文艺创作应摒弃“面向过去 ”的文艺。C文艺创作要有面向未来的艺术想象力。D中华民族的文艺史上有着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答案】C【解析】本文中心是谈文艺创作的问题,主旨是文 艺
14、创作要有面向未来的 艺术想象力。5结合原文,对具有“艺术想象”的文艺作品的标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会被全人类所关注,能在文化艺术上引领风骚。B作品能深切关注人类未来可能性及其命运。C作品应很好地结合新的知识体系和观念。D作品能为人类打开一扇未来艺术和未知世界的新窗户。【答案】A【解析】A 项不是标准,而是指具有艺术想象的作品所产生的意义和作用。6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含义的理解。答:_【答案】在文艺创作上,作者反对创作意识集中在“面向过去”的题材上,提出要摆脱“权谋文化”和“奴才主义”(摆脱权力崇拜、皇恩浩荡的观念亦可) 。应该顾及日新月异和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应该深切关注
15、人类未来可能性及其命运。7选取文中的一个神话故事,简要谈谈先民对未来世界的艺术把握。(50 字左右)答:_【答案】比较准确地简述神话故事的要点,先民创造的神话故事借助幻想表达了改变自然或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用今天自然得到改变和先民愿望得以实现的事实证实先民的艺术想象。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10 题。阅读之惑:人文何用?刘伟见如今一进书店,占据畅销榜上的多是生活实用类书籍,不是身体保健类的读物就是职场竞技类的作品,就连小说,也是官场、职场类小说最火。思想、哲学、文化类的人文读本已经很难销售上榜了社会竞争、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到了出版。一个时代人文作品的创作与传统经典的阅读往往与其时代精神状
16、况相关,行走在实用凸显、人文消退的书的丛林里,阅读之惑油然而生:人文何用?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恰恰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今年 10 月 28 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议案,纪念孔子诞辰 2 560 周年,原因是孔子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方面作出的无价贡献” 。对于孔于思想,我们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农耕文化的落后思想。这使人想起法华经中佛祖以三车比喻人自身本有宝藏,而一味向外寻求。传统文化的疏离,使国人陷入对本国文化的无知和对来自外人赞誉的诧异中。不久前辞世的科学大家钱学森先生在与温家宝总理见面时曾说,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学科学知识,
17、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最近,武汉出版社出版的20 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中,讲述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故事。如法国科学家里歇,他同时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写的创造力与自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则大力推崇中国的老庄,认为自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人文是什么,是人由历史、现实而提升出来的精神气质,它呈现、凝结于文化之中。就像人皆有骨架身体,但人的修养体现在他的精气神中。但现实发生的倒置是:人必须以生理需求作为第一要义然后再满足精神需求。生理需求一旦满足后,精神需求反而无所适从。所以,人文润泽恰如生理需求,是人快乐生活之两翼。阅读与此同理,我们不能只
18、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还要体会阅读带给我们内心的安静。人文涵养缺失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文化环境,所以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成长环境密切联系。同理,人们无法逃离母体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因为一国之母体文化不仅表现在书籍上,还表现在典章制度、器物风俗、行为礼仪、风俗习惯上。读书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山川、读风物。确实,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临河川而叹逝水,其中蕴味,大可玩味。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言山川之登临,可使所读之书与事理情景相接通,与此同理。所以,提高我们的人文涵养,要从学习本国的文化精要开始。当前面临的一个困惑是:知识界通晓传统
19、的大家很少,一提倡就容易陷入利弊之争。通过学习浅尝传统之妙的人又在某种名利驱动下去大讲传统,面临理论质疑又难以回应。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使大众无所适从,人文涵养之提升可谓难矣。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趣味,在忙碌之余放一把椅子在阳台看看十五的月亮,而不是只在八月十五才看一眼圆月,在不断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把眼前的得失放到长期的规划中去考量,通过阅读获得历史的先贤们关于生命、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因此,从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中走出来,阅读人文,丰富情趣。8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人文消退”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当今时代精神密切关联,在
20、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B部分国人对本国文化的无知或错误认识,忽略了它是提高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C当今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导致人们无所适从,学界又不能及时廓清迷雾,正面引导。D片面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无法体会阅读带来的内心安静。【答案】D【解析】D 项中“片面追求生理需求 满足” ,文中无此信息;后半句的原文是“阅读与此同理,我们不能只迷失在知 识丛林获取中, 还要体会阅读带给 我们内心的安静” 。用的是“不能只,还是” ,选项说得过于绝对化。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21、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的身上可以看出人文和科学并不矛盾。B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的人文修养验证了钱学森先生“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的观点。C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科学家影响很大,法国科学家里歇也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大力推崇老庄。D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在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通过阅读获得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积极启发。【答案】C【解析】选项中“法国科学家里歇也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无此信息。原文是在讲述了 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故事时列举了法国科学家里歇的例子。10下列对原文中作者
22、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提高人文涵养,首先要重视传统文化,使国人了解本国文化的精髓,认识到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B人们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的成长环境关系密切,因母体文化内涵丰富,所以母体文化对人们成长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重要。C读书本要与读山川和读风物结合起来,才可深刻领会人文之妙,丰富人文内涵。现今缺少大家的原因就因为对这一认识存在分歧。D只要走出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阅读人文,获得历史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就能丰富情趣,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答案】A【解析】B 项是明显的强加因果,原文是在阐述“人们无法逃离母体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就如同“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文化环境”一样。C 项原文只说了“读书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山川、读风物” ,没有“现今缺少大家的原因就是因为对这一认识存在分歧”的信息,也可看做是强加因果。D 项“只要就”表示足够条件(在形式逻辑中称充分条件 ),即有 这个条件就会产生后一个分句指出的结果,说得过于绝对。是“只有才”的误用。这也是该类题 目常用的设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