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2,(一)明确概念 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理解特点 形散: 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一、文体知识,3,(三)散文的分类1、依据表达方式分 (1)抒情散文 (2)记叙散文 (3)议论散文2、依据写作内容分(1)写景散文 (2)状物散文(3)叙事散文 (4)说理散文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2、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4,(五)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5,1、关注“标题”,2、理清“思路”,3、找“关键句”,4、归纳“主旨”,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二、阅读技巧,(一)整体感知,弄清三个问
3、题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6,( 二)理清文章思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具体的过程。根据写作意图和表现主旨的要求,如何选择组织材料,如何使写入文章的材料条理化、有序化、整体化,这都要通盘的考虑、妥当的安排和周密的布置,这一思维的过程就表现为文章的思路。阅读文章,实际上就是尽可能沿着作者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达到更深刻、更有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 联想感悟。,7,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
4、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例如 (1)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 (2)从文章结构看有总分式、对照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结构形式,理出结构层次,思路也就清楚了。(3)通常是从各段内容的综合归纳入手,有主句的段,把主句画出来,内容相近的段落可以合并概括。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归纳出每段的要点,从而了解作者思维流程中的每一个凝聚点。 【理清思路:一抓每层每段中心句;二抓过渡句;三抓抒情议论句。用铅笔作好标志。 】,(三)概括文章的主题(方法见解题指导),8,(四)品味文章的语言言为心声,文
5、如其人,文章是作者思想认识水平和人格修养的体现。不同的作者,生活在各自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各人的先天禀赋有别,后天阅历不同,因此才识、性情、气质就有高低、深浅、刚柔、雅俗、文野、曲直等等区别。写出来的文章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语言表达的特色,就是这种风格特点的一个重要标志。【方法见解题指导】,9,三、做题原则,(一)如何阅读文章 1先读文章,再做题。 符合人的阅读心理规律。 能较快地进入作品情境,为做题打下良好基础。 2整体理解,以文解文,词、句、段、篇互释。 3精读全文至少一遍。在此过程中力求有意识地完成以下任务 理解句意,体会句间关系,进而把握段落的中心句。 把握段意; 分析段间关系,进
6、而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注意以下细节:标题;文后注释;开头句、结尾句、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修辞句(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等)、抒情议论句,即体现文章层次、表现文章艺术特色、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反映作者立场观点的句子。,10,(二)如何做题 1细读题干,准确全面把握题干要求,按要求答 题。特别要注意答题的角度,忌答非所问。 2答案往往来自文章,但往往需要进行必要的提 炼、重组、改写。忌不加分析,机械抄录。 3要用简洁、准确、直接的阐述性语言。忌啰 嗦,忌感性化,忌用修辞手法。 4答案要文从字顺,忌出现病句、错别字,忌大 涂大改、卷面不整洁。 5按顺序做题。,11,1.理解
7、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7.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8.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四、 阅 读 鉴 赏 散 文 考 点,12,以上考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理 解 (1)词语含义; (2)句子含义 2、分析综合 (3)布局谋篇;(4)归纳内容要点; (5)作者观点态度 3、鉴 赏 (6)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4、评 价 (7)评价文章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开放型),13,五、题型和答题模式,(一)词语理解型 1、常见的命题形式: (
8、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词的深刻含义; (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2、答题模式:表面义和深层义,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本义、语境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即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是否用到手法,结合内容,看运用该手法写出事物的什么特点,有何效果;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联系主旨,表现了什么情感或观点),14,【例题1】结合小说品味下列加点词语。(4分)秋祭 (1)垂暮泛黄的野草却显得精神饱满,摇曳着坚韧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凄凉着。(2)婆婆走下台,朝我笑笑,又佝偻着身子,背起柴草郁郁而去。【例题2】请说说“青草的声音”有什么含义?青草的声音,答:“不卑不亢”一词用拟人的手法表
9、现了野草饱满的精神和坚韧的身姿(本意修饰人,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征)象征了老婆婆的气节(联系主旨,作者为什么这么说)。(2分),答:“郁郁”写出婆婆失落的心理。(解释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本处是心理描写)一是婆婆演艺高超,但无人赏识;二是女儿贪恋富贵名利,失去做人气节;三是现在处境凄凉。(联系主旨内容说说为什么这么写),答:这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指出手法)表现青草生长的酣畅淋漓和勃勃生机,(手法的运用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更是告诉人们要有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联系主旨为什么这么写),15,(二)句子理解型 这种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 使用了修
10、辞,内涵丰富的句子; 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 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 1、命题形式: ()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 () 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 () 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思。,2、答题思路:关注句子本身的手法 关注关键词 联系上下文 最终落脚到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联系主旨)如果问作用,还必须考虑句子所处的特殊位置(开头、结尾、中间过渡等) 3、答题模式:主要着眼于句子本身的分析,将思维指向句子的内部,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16,例1【片段回放】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
11、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那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临深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片段四:提灯护火,惜灯如宝)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 【分析】首先回到原文。读后发现,这句话是在说明了自己在雪天中保护灯火时的心态之后的一句解释性话语,表明本句的解释是
12、要求说明作者的心态的。然后联系语境抓住手法分析原句中的重要词语和短句的含意。如“那情景”“累世的家产”,它们具体指什么?。“那情景”指的是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的情景。 “累世的家产”,根据上文“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护着”表明特别珍惜的心情,联系下文“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答(1)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煤油灯比作累世的家产,突出煤油灯的珍贵。(指出手法,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物质上,煤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也是很宝贵的;精神上,煤油灯象征着童年生活、对祖母的爱和灯下的温馨和苦读,这些
13、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的宝贵财富(联系主旨和上下文,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说煤油灯很珍贵),17,例2【片段回放】 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五烛光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社会在发展,而温馨在逝去) 继之而
14、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第四部分:写各式各样的电灯,但没了过去灯火下生活的温馨。此部分,意在反衬儿时生活温馨美好,也表达了一个深刻的的主题:社会进步了,而一些美好的东西却消失了) 【分析】 指出并解释关键词。本句中只要解释明白“我为什么要喃喃自语”“我到底迷失了什么”两个问题就可以了。从文章中“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
15、怅怅然”等词句中可以推知作者的心情及其失去的东西。,答曾经拥有的灯下的温馨已经逝去,“我”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怅惘;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18,【例题3】“雅舍里流动着暖意。”雅舍思雅【例题4】白露为霜中作者为什么说“斯人可谓不负清秋”?【例题5】作者以“有什么花朵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有什么作用?,答:【 抓关键词】暖意是让人感到温暖的意思(指出并解释关键词)在今天这个靡靡之风盛行的时代还有人来雅舍参观、感受梁先生的高雅情操,让作者感到欣慰和温暖。(联系主旨和上下文,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说雅舍让人感到温暖),答:【联系上下文解题】 “斯人”指苏轼(
16、指出关键词并解释)作者认为,苏轼“在文明已经行进到一种衰糜难振的状态时,还能发出如此的浩然之音”,面对个人的不幸境遇,面对宋朝的文明衰退,乐观豁达,潇洒风流,尽情享用无边秋色所以说苏轼不负清秋。,答:【抓修辞:疑问反问句 】 没有什么花朵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变成肯定句)“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解释关键词)作者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审题,答出结构作用)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联系主旨答出作者为什么这么写),19,【方法技巧】理解重要语句含意的方法有: (1)抓句子的位置,联系上下文。重要句子
17、,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2)抓句子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意的关键性词语(主要是主干中心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 (3)抓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
18、的作用。 (4)抓句中的修辞。对含有修辞的句子的理解,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手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20,二、有关布局谋篇(即分析作品结构)的题型: 1、提问方式: (1)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从全文看, 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分析作品结构,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答题要点: 内容上(情景内容、思想情感、主题表达) 结构上 技巧上(即手法)【即从情节内容、思想情感、主题表达、行文结构、写作技巧五个方面进行思考】,21,四堡雕版(冯骥才)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19、。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注 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第3段后介绍四堡雕版)注
20、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印刷兴业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用建安之名,参考答案: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 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也表现了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1.简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22,22,【附】知识储备 结构作用(专用术语): 1)文首:开篇点题(开门见山),总领全文(统摄全篇),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上下文形成对照。 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2)文中: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呼应前文、照应后文;总领下文
21、;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3)文末:点明中心、寄托作者感情、升华感情;深化主题;含蓄有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呼应前文),结构严谨;画龙点睛;卒章显志;使结构首尾圆合;,23,首段的作用1、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例1:05广东卷壶口的黄河第16题: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片段回放】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
22、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答案: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现主题,总领全文。例2: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24,首段的作用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
23、下文做铺垫。例1:20007山东卷灯火的温情第19题: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行文自然,为下文谈人生的孤绝境界作了铺垫。例2: 05山东卷溯源第18题: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好处:通过比较引出下文。或回答“与下文形成对比、为下文做铺垫”也可。例3: 05重庆卷阳台上的遗憾第18题:文章第一段写到了南北建筑与文化,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 答案:(1)铺垫作用(2)对照作用3、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野菊花的首段: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它不仅总括全文,开篇点题,而
24、且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和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25,25,4、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峭壁上的树的首段:“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的跳下悬崖?是为了避免那场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返顾的投落这峭壁?” 5、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以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举例:2007广东卷泥泞第16题: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
25、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答案:文章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为泥泞的出现作铺垫,衬托泥泞的普通、纯美。综上题答可以看出,首段作用类答题是有固定的答题思路和规律的,兼顾两方面:一是内容,要答出包括本段的内容和下文的内容;二是形式(结构),为下文起到铺垫的作用。答题思路一般为:本段写了什么,为下文写什么(下文内容)做铺垫。,26,中间段的作用例1.上海卷西湖重(陈祖芬) 第9题:第(9)段在构思上的作用是(1)_(2)_。【片段回放】(9)清诗人袁牧有诗曰:“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注:岳飞、于谦都曾当过太子少
26、保,故袁枚称为“双少保” ) (10)“重西湖”,因了岳飞、于谦, (11)“重西湖”还因为抗清英雄张苍水 (13)“重西湖”,还因为杭人为明日杭城绘制一幅幅的蓝图。答:(1)结构上承上启下(2)引出全文关键词“重西湖”。例2.安徽卷乡村的风 第15题: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 【片段回放】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 答:说明树的成长离不开风。说明万物生长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
27、境。由树的成长写到父亲对风的认识,丰富文章内涵。例3.重庆卷告别三峡 第16题:(2)“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答:过渡 总领后文。,27,中间段的作用例4.江苏卷麦天第16题:“头项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丁又出。早晨起个太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注:关中人把收麦的日子叫麦天)答: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例5.江西卷泰山很大 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
28、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中间段落的作用同样要兼顾到内容和形式,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前后照应。答题时要交代清楚上文和下文的具体内容。 答题的思路: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具体内容),写到下文(具体内容)。 内容上:本段的写了什么,使文章内容丰富,28,末段的作用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例1.四川卷焰火的变奏 第17题: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
29、”收束全文,请对此简要赏析。分析:作者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这个反问句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答案:卒章显志。这个反问句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一般为: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或深化中心、卒章显志或呼应开头深化或强化作者情感或本文主旨。(还要视具体题目而定再加上委婉含蓄等词语等),29,29,(四)文题的作用 提示(要点) 概括内容作用, 提示主旨作用,线索作用, 修辞(比喻、拟人、引用、仿辞等) 作用。,例:简要
30、分析“在母语的屋檐下”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答案:“母语” 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 “屋檐” 带给人以庇护和归宿感,“在母语的屋檐下”比喻母语对我们的多重意义。,30,三、有关表现手法(鉴赏)的题型: 1、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2、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答题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 有何效果或作用。结合具体语句将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加以说明。并注意联系主题思想。 总之,遇到问这样写有
31、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的题型,一定要把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回答。因为任何技巧都是为表达内容,揭示主题服务的。,31,【例1】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
32、滴,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肖铁壶口的黄河,32,题目: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析: 第一步:明确“运用了什么手法(技巧)”。 主观上写人的感受,实际上是为了表现出黄河气势,这叫侧面烘托。 第二步:明确“该
33、手法(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 作者从多个角度来写主观感受,如写心跳、耳聋、眼花、脑子一片空白等。尽管没有正面写壶口的黄河,由人的主观感受却不难体会出壶口的黄河气势。 第三步:明确“某手法(技巧)运用后好在哪些方面”。 侧面烘托能使作者对自己的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结合具体文段,就在于表现壶口的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增强现场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壶口的黄河。 答: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衬托)的手法。 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气势。 (3)好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
34、与生命力。,33,33,【知识储备】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1)叙述方式顺叙: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从结尾或情节中的某一段写起,造成悬念,引人人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可起到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的作用。(2)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结合内容,便于表达具体什么情感)第二人称:运用“呼告”方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拉近了读者与文章的距离,便于对话和感情交流,增强文章
35、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如果描写对象是物体,还有拟人的作用。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34,34,(3)描写方法(特点)多角度描写:a、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b、空间:如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描写景物的手法技巧 A、结合: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正侧结合 点面结合 、对比:明与暗、昔与今 、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乐景写哀 、白描(粗笔勾勒)与工笔(精雕细刻) E、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可用细描,精雕细刻,具体传神,纤毫毕现;也可用白描,勾勒轮廓,简洁传神。 F、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正
36、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G、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侧面描写一般不单独出现,往往与正面描写结合起来。 (4)抒情手段: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即事抒怀;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35,35,2、其他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映衬烘托对比、悬念、类比、用典、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线索、繁简。 4、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伏笔、照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首尾照应 5、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反问、
37、对偶、排比、对比、借代、夸张,常考题型1:引文(引用)的作用 答题格式(要点)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对全文的内容作用,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等(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a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文学趣味、神秘色彩,丰富(充实)文章的内容; b引用诗词:丰富(充实)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 c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36,常考题型2: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答题模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
38、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例: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节选自长城),37,例: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
39、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节选自长城),问: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将长城拟人化:A. 便于与长城对话,B. 便于抒发感情。,问: 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答: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38,(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A.描绘类 1、提问方式: (1)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2)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
40、?为什么? (3)某个词(句子)为什么不换成另一个词(句子)?,2、答题模式: (1)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2)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四、鉴赏作品语言,39,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
41、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40,B.结构类(层次、脉络、线索,即思路) 1、提问方式: 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答题模式: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问
42、:文中 “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词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41,C.修辞类 1、提问方式: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答题模式: 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 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42,示例: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
43、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话说知音),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拟物)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43,43,语言特点赏析角度: 1.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
44、;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形象生动、亲切自然) 2.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典雅 含蓄蕴藉 富有文采 质朴平实 严谨 精确准确 ) 3. 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音韵美 生动形象 简洁明快 句式活泼) 4. 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 .自然淡雅 .平和冲淡.苍劲雄健 .绚丽浓艳 .清婉隽永 .形象含蓄(另如:准确简练、 生动形象、行云流水、幽默辛辣,含蓄隽永、平实自然质朴,清新明快,典雅厚重、富有书卷气, 凝练传神),知识储备,四、鉴赏作品语言(二)语言特色,44,44,例.
45、 以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4分) 参考答案: 形象生动。如“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漱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在精致的细节描写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鲜明生动。 优美抒情。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运用多个抒情性意象,给人诗情画意之感。 含蓄蕴藉。如“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语言含意丰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 简洁而细腻。如“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语言简洁凝练,描写细腻。 (答出两点或类似意思,并分析得当,即可),45,五、有
46、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答题步骤: 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根据题目要求,找到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词句第三步提取要点词语,整合答案。,例1、请根据本文( 四堡雕版 )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4分) 答:(1)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2)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3)民间对先人文化遗产的漠视。(4)政府和专家重视不够。,46,例2: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
47、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 (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47,六、鉴赏人物形象,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
48、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解题方法:对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精神、命运作出分析评价。要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去分析;(3)要结合叙事情节,要根据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分析;(4)要分析作者带倾向性的议论,揣测作者的情感倾向。,48,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
49、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