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络养生,1,2,3,经络的基本知识,经络养生法,灸法:最直接的促进经络气血运行的方法,主要内容,经络的基本知识,经络,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 络: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的外行支脉。,经络的基本知识经络的概念,通路,结构:联络脏腑肢节, 沟通上下内外,功能:运行气血,调整阴阳,十二经脉,经脉,手三阴经 手三阳经 足三阳经 足三阴经,络脉,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阳跷,阴阳维 十五络脉 孙络 浮络,经络系统,经络的基本知识经络系统,经络的基本知识十二经脉的命名,手之三阴,从脏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经络的基本知识十二经脉的走
2、向,经络的基本知识腧穴的概念,腧穴,腧:通“输”,转输、输注意思,即输注气血 穴 :孔隙之意,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穴的基本知识腧穴的分类,经络养生法,经络养生法主要是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穴位,以激发精气,达到调和气血、旺盛代谢、通利经络、增进人体健康等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灸法:是借助艾火热力,灸灼、薰熨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养脏腑的效果。 按摩:是用手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按、拿、点、推、揉、拍等手法,起到运行气血,健身祛病的作用。,经络养生法含义,经络养生,取坐位,全身自然放松,呼吸平稳,心无杂念,将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
3、,避免烫伤。,上肢穴位:内关主要针对心血管疾病。 下肢穴位:涌泉、足三里、三阴交主要针对虚损性疾病。 腹部穴位:气海、关元主要针对元气不足性疾病,如:畏寒等。 中脘、天枢主要针对胃肠道疾病,如泄泻等 腰部穴位:肾俞、命门主要针对肾虚性疾病,如腰痛,性功能减退等。,经络养生法艾灸保健法,经络养生法定穴位,上肢穴位内关,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手厥阴心包经,下肢穴位涌泉、足三里、三阴交,经络养生法定穴位,涌泉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足少阴肾经)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
4、缘一横指。(足阳明胃经)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三阴交穴),经络养生法定穴位,腹部穴位气海、关元,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任脉)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任脉),经络养生法定穴位,天枢、中脘,天枢: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足阳明胃经)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任脉),经络养生法定穴位,腰部穴位肾俞、命门,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旁开1.5寸。(足太阳膀胱经)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督脉),点按风府穴:双掌掌根部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
5、线的风府穴12分钟,力量适中。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点按风池穴:双手贴于头侧部,双手拇指弯曲以指尖点按耳后的风池穴12分钟,力量适中。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穴,常按此穴可防治感冒、头颈疼痛,降低高血压、预防中风。 点按百会穴:以中指指腹点按头顶百会穴,12分钟,力量适中。百会为督脉穴,头为诸阳之会,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等症。 点按印堂穴: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穴,12分钟。印堂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前额头痛、鼻渊、失眠等症。 点按太阳穴: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法和揉法结合,12分钟。太阳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
6、可防治头痛、眼睛疾病等。,经络养生法自我点穴(头部),经络养生法自我点穴(头部),点按风府穴,点按风池穴,经络养生法自我点穴(头部),点按印堂穴,点按太阳穴,灸法:最直接的促进经络气血运行的方法。,唐代孙思邈认为“非灸不精”,十分强调灸法,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曾言:“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将灸足三里防病抗老称为“长寿灸”,经常自灸,结果寿逾一百,并将用于预防疾病的灸法称之为“逆灸”。 宋代窦材在扁鹊心书中说:“人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元代窦桂芳针灸四书.黄帝明堂灸经中言:“急灸足三里与绝骨”,可预
7、防中风发作。 明代高武针灸聚英补充为:“无病而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言逆其传变病势灸之,强身健体,防病保健。,灸法:最直接的促进经络气血运行的方法,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表明,艾灸对人体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有促进或调整作用,艾灸后对人体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尤其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也有研究指出,艾灸能使血清中的IgG含量明显提高,并认为血清总补体含量、免疫球蛋白含量、血浆杀菌力、特异性抗体滴度、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等均有显著改善。 艾灸提高了大脑细胞的活力,加强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机能等方面的研究更是不断、充分证明了艾灸在养生中的作用。,灸法:最直接的
8、促进经络气血运行的方法,艾条灸,温针灸 温灸器灸 灯火灸 天灸,艾灸,悬起灸,实按灸,其他灸法,白芥子灸,蒜泥灸,瘢痕灸 无瘢痕灸 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太乙针灸 雷火针天灸,常 用 灸 法,灸法的种类,直接灸,间接灸,艾炷灸,艾条灸:将点燃的艾条在穴位上反复熏烤,达到治疗目的,艾灸箱:将点燃的艾条插入艾箱内,置于穴位上,进行艾灸的方法,电子灸:灸法的现代应用,艾炷灸:分直接灸、间接灸,灸法的种类,湿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 宜施灸 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处,有出血倾向者不
9、宜施灸 空腹或餐后一小时左右不宜施灸,艾灸的禁忌症,部位,艾炷,壮数,先上后下 先阳后阴,先小后大,先少后多,施灸的先后顺序,1、睡眠充足、劳逸结合 2、饭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3、勿感风寒,灸后的调养,(1)关元、足三里 无病施灸,可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2)肾俞、命门 艾柱或艾条灸,肾虚腰痛有奇效。 (3)天枢、中脘 增强胃肠蠕动,常用于习惯性便秘。 (4)气海、关元、三阴交 补气助阳,常灸对小腹冷痛、小便次数及量增多,尤其是夜尿多者,效果明显。 (5)关元、肾俞、足三里 坚齿、强骨、壮腰、美发乌发。 (6)中脘、神阙、足三里 常灸对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对减轻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等疾病发作,作用明显。 (7)大椎、身柱、肾俞 对颈椎病、肩周炎有较好的效果。 (8)悬钟、阳陵泉 常灸延缓退的衰老,增强下肢力量。 (9)膏肓俞、关元、足三里 增强体质,一切虚损性疾病皆可灸之以提高抗病能力。,艾灸养生常用的配穴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