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医学课件维生素.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472570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维生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医学课件维生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医学课件维生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医学课件维生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医学课件维生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更多医学精品 尽在医学吧,http:/ 生 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3,维生素总论,4,何为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5,一、概述,维生素也称维它命(Vitamin),由波兰科学家丰克(Funk)为它命名的,丰克称它为“维持生命的营养素”。 维生素在人体内与酶类一起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能使机体的机能得到有效的调节。,6,人体中如果缺少维生素,就会患各种疾病。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科学发展过程,才了解人体每天需要一定的维生素供给量。,7,二.维生素命名,以字母命名

2、以化学结构和功能命名维生素A 视黄醇 抗干眼病维生素维生素D 钙化醇 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E 生育酚维生素K 叶绿醌维生素B1 硫胺素维生素B2 核黄素维生素PP 烟酸烟酰胺 抗赖皮病维生素,8,以字母命名 以化学结构和功能命名维生素B6 吡多醇 吡多醛吡多胺维生素B12 钴胺素 抗恶性贫血维生素维生素C 抗坏血酸 抗坏血病维生素维生素M 叶酸维生素B7 生物素维生素B3 泛酸遍多酸,9,三、维生素的分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VA、VD、VE、VK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C,10,B族维生素:硫胺素(VB1)(共九种)核黄素(VB2)烟酸(VB5,VPP)吡哆素(VB6)钴胺素(

3、VB12)叶酸(VM)泛酸(VB3)生物素(VB7)胆碱,11,四. 维生素共同特点: 1. 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2. 不构成机体成分不供给热能; 3. 大多数须由食物供给; 4. 缺乏时机体可表现出特有症状。,12,维生素各论,13,学习维生素的方法,定义 营养学评价结构 摄入量理化性质 过量与危害代谢 食物来源生理作用缺乏表现,14,脂溶性维生素,15,脂溶性维生素共同特点,化学组成:仅含碳、氢 、氧。 溶于脂肪及脂溶剂,不溶于水。 在食物中与脂类共同存在。 在肠道吸收时随脂肪经淋巴系统吸收,从胆汁少量出。,16,摄入后,大部分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缺乏症状出现缓慢。 营养状况不用尿进行评价

4、。 有的大剂量摄入时易引起中毒。,17,一.维生素A(Vitamin A),维生素A类是指含有-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结构并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一大类物质。它包括VA和VA原。,18,维生素A主要种类,VA 1全反式视黄醇。存在于高等动物和海鱼体内。 VA2全反式-3脱氢视黄醇。存在淡水鱼中。 VA原植物 (黄红绿色蔬菜)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其中一部分在体内能转变成维生素A,如-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胡萝卜素、 -隐黄质等。,19,维生素A的理化性质,对酸、碱、热稳定,但易被氧化。 高温时紫外线促进氧化。 油脂酸败时VA和VA原将破坏。 一般烹调加工热处理时稳定并有助于释出,有利于吸收。,2

5、0,VA吸收与代谢吸收食物中的视黄酰酯 胃中随蛋白质分解释放胆汁、脂肪酶作用小肠粘膜吸收,21,储存,以视黄酰酯形式储存。 VA主要储存在肝脏。 类胡萝卜素主要储存在脂肪组织。,22,运输方式,视黄酰酯,视黄醇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VA)(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 (Pre-albumin,PA)VARBPPA靶细胞,23,代谢,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 代谢物经胆汁流入小肠肝肠循环 少量经粪便与尿排出,氧化,氧化,24,左图显示维生素A的主要衍生物类型; 右图显示维生素A与RBP结合的空间结构。 (成果发表于:2006年1月25日Science ),25,VA生理

6、功能: 1.维持上皮组织生长与分化主要为9顺式视黄酸和全反式视黄酸作用,对眼、呼吸道、尿道、生殖系统上皮组织更为重要。 2. VA 维持视觉功能:主要为11顺式视黄醛。暗视觉视杆细胞中的视紫红质由视黄醛和视蛋白组成,维持夜间正常视力。,26,27,3. 促进生长和骨骼发育4. 防癌抗癌作用VA具有上皮细胞保护和抑癌作用,类胡萝卜素(特别是叶黄素和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5.促进生长与生殖,28,VA缺乏原因及其症状: “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 原发性:婴幼儿发病较高,因VA 及VA原很难通过胎盘。 影响消化与吸收功能:腹泻、胰腺 炎、胆囊疾病等。 影响储藏利用与排泄:肝脏疾 病、蛋白质营养

7、不良、消耗性疾 病和传染病等。,29,症状: 眼部:最早症状:暗适应能力下降;毕脱氏斑、角膜软化症、夜盲症。 皮肤:干燥角质化 生长发育迟缓 骨骼生长抑制,30,预防: 保证膳食中有丰富的VA及胡萝卜素的来源。 预防疾病发生。,31,VA过量与毒性急性中毒:成人一次大剂量摄入超过100倍RNI,儿童一次大剂量摄入超过20倍RNI可导致VA急性中毒。慢性中毒:长期摄入10倍RNI剂量的VA导致VA慢性中毒。畸形儿:对孕妇而言。,32,中毒症状急性表现: 成人:食欲减退、嗜睡或过度兴奋,伴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婴儿:颅压增高症状;呕吐、嗜睡、前囟隆起和眼底水肿。慢性表现:皮肤干燥,脱屑、皲

8、裂、脱发、头发变粗、牙龈发红;骨皮质增生骨膜增厚;肝脾肿大等。,33,VA营养状况评价指标: 1. 临床检查: 体症角膜干燥、溃疡、角化 实验室视觉暗适应功能测定 眼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测 2. 生化指标: 血清维生素A水平 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34,VA 参考摄入量 成年男性:800ugRE;女性:700ugRE VA计算单位:用视黄醇当量(RE)换算, 1ugRE=1ug视黄醇6ug-胡萝卜素 (3.33IU 视黄醇)膳食中总视黄醇当量(RE) 视黄醇(g)+ 0.167-胡萝卜素(g) + 0.084 其他VA原(g),35,VA来源: 1)动物性食物 动物肝脏、蛋黄、乳制品和鱼肝油;,36

9、,2)植物性食物一些红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南瓜、荠菜、菠菜、西红柿、辣椒和水果,如芒果、桔子等。,37,表 维生素A的主要食物来源,38,二. 维生素D (vitamin D),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被看作是一种作用于钙、磷代谢的激素前体,它与阳光有密切关系,当有足够的阳光照射时可减少这种维生素的膳食需要,因此也被称为阳光维生素。,39,维生素D在所有的脊椎动物(包括人类)中的主要生理功能:维持血清钙、磷的浓度在正常范围,维持神经、肌肉功能正常和骨骼的健全,它是生命必需的营养素,也是钙代谢的最重要的调节因子。,40,结构与性质 结构:维生素D是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可由维生素D原经紫外

10、线激活形成。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激活转化为维生素D2,动物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激活转化维生素D3。,41,42,性质,维生素D比较稳定,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光与酸促进异构作用,应储存在氮气、无光与无酸的冷环境中。 油溶液加抗氧化剂后稳定,水溶液由于有溶解的氧不稳定。,43,维生素D的代谢,吸收 : 维生素D吸收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大部分的维生素D(约90)与乳糜微粒结合进入淋巴系统。 经淋巴系统随乳糜微粒进入肝脏。,44,转运:,维生素D是以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在血浆中转运,该蛋白质被称为维生素D结合蛋白质(Vitamin Dbinding protein DBP)。,45,2

11、5-(OH)D3的生成 :,大多数的维生素D由DBP或脂蛋白携带到肝脏。 在侧链C-25位上羟化形成25-(OH)D3,它是VD在体内主要循环形式。 25-(OH)D3的循环水平是维生索D营养状况良好的测试指标。,46,活性VD3的生成:,25-(OH)D3+-球蛋白肾脏(羟化酶)1,25-(OH)2D3和24,25-(OH)2D3 1,25-(OH)2D3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 而24,25-(OH)2D3可看作是1,25-(OH)2D3的补充。,47,储存与排泄,储存:主要存储于脂肪组织和骨骼肌;其次为肝脏、肾、大脑、肺、脾、骨骼和皮肤少量。排泄:分解代谢产物主要进入胆汁入肠,随粪便排

12、出,有2-4随尿排出。,48,生理功能 (一)对钙磷水平的调节 .促进钙吸收(小肠) .促进骨质钙化 .促使钙磷的重吸收(肾脏),49,调节机制,当血钙水平降低时: 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激素共同作用,促钙在肾小管的重吸收; 将钙从骨骼中动员出来; 促进小肠结合蛋白质(-球蛋白)的合成; 以上共同作用的结果增加血钙吸收。,50,(二)调节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细胞成熟由此可见,维生素D实质上是起到激素的调节作用。,51,争议,由于维生素D的结构和作用方式与经典的类固醇激素相似,可以在体内合成,已不符合维生素的定义,所以近年来有许多“开除维生素D籍”的议论。,52,缺乏症,原因:膳食中缺乏维生素D。日光照

13、射不足。 光照不足在温带、寒带日照较少(例如我国北方的冬季)和多雨多雾地区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户外活动时间和衣服覆盖皮肤也是影响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重要因素。,53,摄入不足,小儿喂养不良、出生后生长较快的早产儿。 在老年人中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也相当高。维生素D缺乏常发生在光照不足人群、小儿喂养不当、出生后生长较快的早产儿或活动较少的老人。,54,维生素D缺乏表现,儿童维生素D缺乏主要表现为佝偻病,症状为低血钙、牙齿萌出延迟,骨骼畸形等。,55,成人维生素D缺乏主要表现为骨质软化症、手足痉挛症,症状为腰背部、腿部疼痛,多见于妊娠、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 严重时骨骼脱钙引起骨质疏松症,可发生骨折

14、。,56,57,营养状况评价,血清25-(OH)D3 放射性25羟化3HVD测定 VD结合蛋白测定 VD功能试验包括佝偻病和骨软化症诊断,58,D的推荐摄入量 11-50岁成人:RNI=5ug; 婴幼儿、中晚期孕妇、老人:RNI=10ug; VD换算单位: 1IUVD3 0.025ug的VD3,59,过量危害与毒性,膳食来源的VD一般不会过量。 摄入过量VD补充剂可发生VD中毒,如长期摄入25ug-125ug/d。中毒表现:厌食、便秘、呕吐、头痛、烦渴与多尿、肌张力下降、心率快而失常。,60,VD来源有两条途径: .内源性来源: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或紫外光照射转变为D3。 .通过食物摄入

15、。,61,VD食物来源,主要存在于:海水鱼(如沙丁鱼)、肝脏、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及鱼甘油制剂中。经常晒太阳是人体廉价获得充足有效的维生素D3的最好途径。我国不少地区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D强化牛奶,使维生素D缺乏症得到了有效控制。,62,三. 维生素E(Vitamin E) 1922年首次发现是由酸败的猪油喂大鼠造成不孕。VE又称生育酚,包括四种生育酚和四种生育三烯酚两类共八种化合物。其中-生育酚活性最高。,63,64,化学性质,不溶于水,易氧化,光、热、碱及Fe2+、Cu2 +等条件加速氧化。酸环境稳定。在酸败油脂中易破坏。,65,储存,VE主要储存在脂肪组织、肝和肌肉。(由于肝脏有迅速更新维生

16、素E存储的功能,故维生素E在肝脏中存储并不多。维生素E几乎只存在于脂肪细胞的脂肪滴、所有细胞膜和血循环的脂蛋白中。),66,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强的抗氧化作用体内的抗氧化系统组成: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维生素E。 保持红细胞的完整性 调节体内物质(如DNA)合成,67,其它可能的生理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对肿瘤的防治起作用对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的保护作用: 与动物的生殖功能和精子生成有关。,68,VE缺乏,在人类主要引起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症状;红细胞膜受损,出现溶血性贫血。 在动物引起生殖障碍、肌肉营养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69,营养学评价,血浆VE的水平:高

17、效液相色谱测定法,5%为VE缺乏可能。 临床检查:VE缺乏表现出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70,过量危害与毒性,与其他脂溶性维生素相比,口服VE相对无毒。 长期大剂量摄入(1000mg/d)有中毒症状和副作用。,71,需要量与参考摄入量,人类缺乏罕见。 主要考虑妊娠、哺乳、早产儿及婴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增加需要量。 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的关系:0.4-0.6:1,72,中国居民膳食VE适宜摄入量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多时,相应地增加维生素E摄入量,一般每多摄入1g多不饱和脂肪酸,应摄入0.4mg维生素E。,73,表 维生素E的主要食物来源,74,维生素K是含有2-甲基-1,4萘醌基团的一族同系

18、物。维生素K包括VK1 、VK2 、VK3,呈脂溶性,它的衍生物可溶于水。维生素K在肝脏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合成必不可少,被称为“抗出血维生素”。,四、维生素K,75,VK1 (叶绿醌)是天然形式的维生素K,是人类食物中VK的主要来源。 VK2 (甲基萘醌类)是指一族同系物,在C3位含有4-13个碳的多异戊烯基,由肠道细菌合成,能供应人体维生素K的部分需要。 VK3 (甲萘醌)人工合成,溶于水。人体必需补充VK,因为l,4萘醌核心结构在体内不能合成。,76,77,理化性质,所有的K类维生素都抗热和水,遇酸、碱、氧化剂和光(特别是紫外线)易破坏。由于天然维生素K对热稳定,并且不是水溶性的,在正

19、常的烹调过程中只损失很少部分。,78,代谢,4070的维生素K经十二指肠和回肠吸收。与其他脂溶性维生素一样,影响膳食脂肪吸收的因素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吸收过程也依赖于胆汁和胰液的正常分泌。,79,吸收的维生素K有3040经胆汁排到粪中,大约15维生素K以水溶性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到尿中。 甲萘醌可以在肠道由细菌合成,目前认为其合成量仅能供给人体需要量的很少一部分。,80,生理功能及缺乏表现,1.在凝血机制方面的作用:VK作为VK依赖羧化酶的辅酶,作用于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的形成。缺乏VK时, 发生凝血障碍。 2. 与骨钙代谢的关系 成骨细胞合成蛋白依赖VK羧化。 老年妇女骨折发生率与血VK水平关。

20、 动物研究表明VK补充可以增加钙的储留、减少尿钙分泌量。,81,VK缺乏,不常见。主要表现为凝血缺陷和出血。 成人慢性胃肠疾患、控制饮食和长期服用抗生素等情况可造成VK缺乏,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新生儿需求量高:(1)VK不易通过胎盘;(2)人奶VK含量相对低;(3) 新生儿肠道无菌;(4)肝脏合成凝血酶原未成熟等因素,是造成新生儿颅出血的重要原因。,82,毒性,未发现长期摄人大剂量叶绿醌会引起任何中毒症状。VK3制剂可引起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这主要是由于VK3可与巯基相作用,然而食物来源的甲萘醌毒性很低。,83,营养状况评价,传统的方法是测定机体的凝血功能来评价维生素K的营养状况。 新技术检测尿液中的未羧化凝血酶原和未羧化骨钙素。,84,VK参考摄入量(AI),成年人:120ug/d 青少年:2ug/(Kgd),85,主要食物来源,每100g绿叶蔬菜可提供50-800g的维生素K,是最好的食物来源。 牛奶、奶制品、肉类、蛋类、谷类、水果和其他蔬菜中存在较少量的。 目前认为,十二指肠和回肠的细菌菌丛合成的维生素K不是人体需要的主要来源。,86,更多医学精品 尽在医学吧,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