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趣的对联,指导老师: 郝 恒 组 长: 李 特小组成员:张竣海 王毅 李胤宏 马赫骏 魏岳阳 班级:高二(24)班,前言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是一组字数相等,内容平仄相谐,上下联相互作用、共同表达一个中心思想的对偶语句,一般张贴、悬挂或镌刻在房门、厅堂和壁柱上。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是表意方块汉字的一大特产,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艺术形式;它是中华文化的奇葩,也是世界文学的珍品。 对联兼诗歌散文之长,内容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名声等,包罗万象,欣赏对联,可以增长人文知识,了解民俗风情,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 就让我们小组带你走进美妙而有
2、趣的对联世界中去吧!,什么是对联?,对联是我国传统上特有的文学体裁,是楹联的俗称,也称对子,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和“对句”。传统上认为,后蜀主孟昶(919965)题在桃符上的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用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副对联。但对联句式早已有之,如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及周易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等。,对联的主要特点,对联的主要特点包括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其中内容相关属于基础要素,结构相称属于语法要素,平仄相谐属于声律要素。这些特点也可总结为四讲: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对联的分类,对联从形式上分可分为口头
3、联、书面联和悬贴联。对联从字数上分可分为短联和长联。对联从平仄要求上分可分为工对及宽对对联从对仗的种类上分可分为自对、借对、扇面对、燕尾对、虾须对、无情对。对联从张贴处和其使用的范围来分可分为春联、寿联、节日联、喜联、庆贺联、挽联,行业联、交际联、文艺作品联、宣传联、谜语联、门联、堂联、名胜古迹联、寺庙联、戏台联、灯联、书画联及一些比较奇特的楹联等。对联从上下语意来分可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对联从写作手法上分可分为叠字联、复字联、复叠字联、析字联、音韵联、镶嵌联、隐字联、回文联、两读联、顶真联、集句联、藏典联等。对联还有一些极特殊的形式,如不对对、哑对无字对及宝塔对。,名胜古迹联:是题写在名山
4、胜水上、风景绮丽之地,或历史遗迹、名人纪念地的一种对联 如: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联)赏析:本联表达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和情怀。文字素朴,对仗和谐,感人至深。,对联举例,挽联挽联 顾名思义,是哀挽死者的对联,其行文多悲伤、哀婉。如:国父云亡白叟黄童齐下泪邦人多难凄风惨雨浩伤情(民国周报全体同仁敬悼孙中山先生逝世) 赏析:国父孙中山的逝世令国人齐悲,人皆垂泪。本联既表达了对孙中山先生的无限哀悼,又表达了孙中山先生的离去对国家、对革命来说是个极大的遗憾。(图摘自新华网及厦门图书馆网站),音容永隔,泪眼望穿何日见涕泪交流,愁肠欲断几时休 赏析:200
5、8年5月12日2点28分大地震突如其来,撕裂了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心。蜀川之殇,举国同咽。这副对联表达了生者对逝去之人的哀悼和思念之苦。“泪眼望穿”“愁肠欲断”更加突出的表达了这点,令人读之不禁潸然。(图摘自新华网),节庆联是为庆贺春节以外的其他节日而撰写的对联,内容多表示喜庆或祝颂,联语欢快吉祥,富有时代特色。如国庆联 : 祖国与乾坤共寿江山 同日月齐辉赏析:2009年是我们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的盛况令我们难以忘怀。这副对联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新中国的无限祝愿。将祖国的寿命与天地的寿命一样,光芒同日月一样。(图摘自新华网),春联 又叫春帖,指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
6、添一岁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均过新年 赏析:此联运用叠字将过年的喜庆和年龄的增长巧妙融合起来。读来朗朗上口。(图摘自新华网),宣传联 是指用以宣传某种政治主张的联语。多数是在某些运动、活动中,为烘托气氛、鼓舞人心,教育感化而作的。如:圆梦想必当争先争金牌谁与争锋赏析:本联就是为了给奥运健儿加油而作,既鼓舞了奥运健儿又使国民感到振奋 (图摘自新华网及新疆日报网),这是我们石河子一中的宣传联,意在激励学子莫辜负青春,刻苦学习。看了下面的几副对联你是不是很受鼓舞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让青春无悔。,行业联 是指雕刻、张贴在门两旁,使人一目了然,起到行业广告作用的楹联。如我们石河子的大仁和酒楼的对
7、联就很有特点入店闻香忘却返出门回味又寻来赏析:这副对联对仗工整,很符合酒店的行业特点,把酒店美食的味道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写出了客人的留恋,起到了宣传作用。可谓妙趣横生。,结语,对联是汉字及其书法艺术同中国丰厚的历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有人赞誉对联是“节庆贺婚满堂生辉的使者,华夏民族文墨精华的象征”。对联堪称中华汉语言传统文化智慧的花朵,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对联脱胎于骈文骊句和格律诗词,整齐美观,音韵铿锵,历史悠久,应用广泛,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人们称这种义美、形美、声美的“诗中之诗”为中华文化的精粹之一 近年征联、赛联、书赠春联等活动频频举行,中央电视台还举办有奖征联活动。如今对
8、联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形式和民间习俗,历经千年而流传不衰,魅力无限。对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熔铸于民族的血脉中,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我们涌动着对祖国的认同感。我们小组对于该课题的探究本身就是由于一种责任感,对中华文明、对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当下,韩国及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文化侵略日益加强,尤其是韩国竟然向联合国申遗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和中秋节,对我们而言,继承并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显得十分必要而且紧迫。我们小组认为,对该课题的探究,本身就是对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从我们手中流走。这就是进行该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