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校长问同学们“为何读书”时,一位少年面对饱受侵略的祖国现状,脱口而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谁竟有这样伟大的志向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第 一 课时,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4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周恩来:(18981976),原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期,“其”字上横要短,最下横稍往上提。,q,待,右边“寸”字的竖钩稍靠右边。,di,举,“兴”字横下撇、捺要
2、舒展。,j,顾,“厄”字里面是横折钩和竖提。,g,若,“右”字的横要长,“口”字要小些。,ru,郑,“关”字下横略长,捺变点;右部是“阝”。,zhng,其,里面有两短横,右边竖要高,最下边一横要长。,q,模 魏 纷 要 振 投 佩 恩,m,wi,fn,yo,zhn,tu,pi,n,纷 振 模,fn,zhn,m,待,教,要,模,模范:亲切:郑重:崛起:,可以作为榜样的;值得学习的。 造句:我们都应该像小明这个模范学生学习。 热情而关心。 造句:刘老师待人亲切,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严肃认真。 造句:冬冬郑重地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兴起。 造句: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崛起。,钦佩:传播:光耀门楣:若有所思:
3、,敬重佩服。本文指周恩来的发言让同学们佩服。 造句:雷锋叔叔那乐于助人的精神令人钦佩。 广泛散布。 造句:这个好消息很快就传播开了。 门楣:门框上端的横木,本文指门第。使自己的家庭获得良好的名声或社会名望。 造句:爸爸妈妈希望我们长大有出息,能光耀门楣。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本文指周恩来在思考校长的问题。 造句:爸爸不知遇上了什么事,看上去若有所思。,环顾 环视,这两个词都表示“向四周看”的意思。 “环视”比“环顾”应用的范围更广,“环顾”多用于书面语体;“环视”口头和书面语体都通用。 1.班长环顾四周,发现丽丽还没来。 2.我站在瀑布脚下,环视周围的青山绿水,心情好极啦!,相同点:,不同点:,
4、造 句:,点击 听朗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校长提问。写了魏校长向同学们提问,大家都要求发言。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语出惊人。写大家的回答都不一样,重点写了周恩来的发言,表现了他远大的志向和爱国的情怀。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全校传播。写周恩来的名字和他的志向被大家传播开来。,交流分段情况,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小时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爱国情怀和远大志向。,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记叙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故事,表现了少年周恩来伟大的情怀和远大的志向。,q di j shu zho g zhng zhng,1.看拼音,写词
5、语。,郑 重,期 待,举 手,照 顾,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m m】模范( ) 模样( ) 模型( ) 大模大样( )【yo yo】要好( ) 要求( ) 重要( ) 需要( ),yo,m,m,m,m,yo,yo,yo,3.比一比,再组词。期( ) 待( )其( ) 特( )若( )苦( ),痛苦,期待,其中,等待,特别,若是,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 )四周 ( )有( )思 (1)向四周望了望。( ) (2)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若有所思,环,顾,若,所,环顾四周,5.词语巧搭配。 ( ) ( ) ( ) 的目光 ( ) 地说 ( ) ( ),严厉,期待,钦佩,信任,亲切,郑重,6. 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1)同学们望着魏校长那期待的目光,纷纷举手,要求发言。_ (2)那位小同学站起来,郑重地说:“为了中华之崛起。”_,爸爸郑重地说:“你能保密吗?”,小明期待听到爸爸妈妈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