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角的度量听了杨明月老师执教的角的度量这节课,我觉得杨老师对新课程理念体会得较深刻,教学方法上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目标达成的较好。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杨老师在整体把握知识结构的同时纵向考虑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体现了知识的整合性。讲授新课前复习了和本节课相关的知识,如角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这样不仅为新知识作铺垫而且也为估测角奠定基础。 在教学流程上教师选择先出示两个角,让学生说说哪个角大,怎样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再认识量角器的结构和度量角的方法。整个环节设计的,流畅自然,把握住了教学的重点、难点。 二、联系
2、生活创设情境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找出身边的角并度量出各角的度数,如:教师准备的学具、纸角、书角等,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数学,培养了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讲练结合巩固提升 杨老师精心设计了新颖的习题,如“一坐到底” ,选题精准、课堂气氛活跃,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进一步的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内化,还注重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以及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尽管杨老师本节课中有许多闪光点但也存在着些许不足。这里我提出几点建议。 1、教师在让学生记忆“量角器”构造的同时,增设认识“几度角” 、 “几十度角”的环节,会不会更好呢?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也能为下面学习“量角读刻度”做铺垫。 2、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并要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给多数学生提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 3、在测量身边的角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出示钟面上的角度,让学生测量体会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4、要注意时间的掌控,做到教师少讲、精讲,让学生多说、多练。 5、在练习题的设定上要有梯度,还要注重量的积累,觉得本节课的习题略少,可以在适当增加一些典型题。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几点见解,说的不完善处还请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