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哲学】第十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概论ppt模版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433809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第十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概论ppt模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哲学】第十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概论ppt模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哲学】第十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概论ppt模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哲学】第十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概论ppt模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哲学】第十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概论ppt模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要点及心理测验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 正确面对挫折,掌握心理健康的涵义 熟悉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 了解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我们不是为了受苦而活在这个世上的。,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一、何谓健康 二、何谓心理健康 三、心理健康的指标 四、何谓心理不健康,一、何谓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的虚弱状态。”接着,它具体提出的健康的标志是:除了众所周知的没有病理改变和机能障碍外:,精力方面 个性方面 精神和情绪方面 意志方面 适应方面,体重和体形方面 眼睛方面 牙齿

2、方面 头发方面 肌肉和皮肤方面,二、何谓心理健康,(一)、关于心理健康的几种观点健康的心态即没有症状的心态 健康的心态即平均状态 健康的心态即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 健康的心态即适应良好 健康的心态即主观感受良好的状态,(二)、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标准,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还具体地指明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 力,过有效率的生活。,三、心理健

3、康的指标,正确的自我观 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健全的情绪生活 人格完整和谐 乐于工作和学习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四、何谓心理不健康,(一)心理障碍的类别心理健康问题从轻到重可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重症精神病。 1、一般心理问题:它指由一般的适应问题所引起的负性情绪。2、心理障碍:它包括人格障碍和神经症两大类。,心理障碍,(1)人格障碍或称病态人格,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方式。,心理障碍,人格障碍通常有下列不同的表现类型:分裂型人格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表演型人格自恋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心理障碍,分裂型人格:缺乏温情平

4、淡冷漠,心理障碍,偏执型人格:敏感多疑心胸狭隘无端自卑容易产生矛盾并激化,心理障碍,强迫型人格:过份追求完美过份克制和自制有不安全感,心理障碍,反社会型人格:缺乏道德责任感冷酷无情情绪爆发性,行为冲动性,心理障碍,表演型人格:引人注意,情绪带有戏剧化色彩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情感易变化高度的自我中心视玩弄别人为达到自我目的的手段人际关系肤浅,心理障碍,自恋型人格:自我重视,夸大对别人的评价过分敏感对别人的才智十分嫉妒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心理障碍,人格障碍通常有下列不同的表现类型:分裂型人格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表演型人格自恋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2)、神经症或称神经官能症,是精神症中最轻而患病率最

5、高的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降低(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与工作效率降低等);情绪失调,表现波动、烦躁、抑郁等;慢性疼痛,如紧张性头痛、腰痛等;睡眠障碍,如失眠、恶梦、早醒或睡眠过多等;有疑病性强迫观念;有各种明显的躯体不适应感,但体检时找不到器质性病变。,常见的神经症有: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症恐怖症,神经衰弱:易疲劳易兴奋睡眠障碍疑病情绪障碍,抑郁症:是一种持续的情绪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有自知力,有治疗要求,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幻觉、妄想、思维及行为紊乱等精神病特征,日常生活未受严重影响。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沮丧、忧伤、苦闷。同时可伴有其它症状。,强迫

6、症:. 强迫观念:强迫回忆强迫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意向.强迫动作,恐怖症:特殊处境恐怖 物体恐怖 与人交往恐怖,常见的神经症有: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症恐怖症,(3)重症精神病:这一类严重的心理异常是指人的整体心理机能的瓦解,不仅心理活动 的各个方面的协调一致遭到严重的损害, 而且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严重失调。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异常表现:,心理障碍,一、是病人的反映机能受到损害,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歪曲的,可出现精神失常现象,如幻觉、妄想、思维错乱、行为怪异等,因而丧失正常的言行、理智与行为反应。,心理障碍,二、是病人的社会功能有严重损失,不能正常处理人际关系,不能理解个人生活,也不

7、能正常地参与社会活动,甚至会给公众社会生活造成危害。,三、是不能理解和认识自身的现状,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对自己处境完全丧失自知力。常见的重症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第二节 正确面对挫折,一、挫折的概述 二、影响挫折感受的因素 三、挫折后的反应 四、心理防卫方法,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一、挫折的概述,1、挫折的涵义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2、挫折产生的原因主观原因 : 身心条件动机冲突:双趋式动机冲突、双避式动机冲突趋避式动机冲突,2、挫折产生的原因客观原因 自然因

8、素社会因素:社会制度人际关系社会习俗,二、影响挫折感受的因素,境由心生心境不同,世界观各异,面对同一种事物,得出的结论天地悬殊。,二、影响挫折感受的因素,(1)主体的抱负水平(2)主体的挫折容忍力:是指挫折产生后,主体承受得了打击的能力。它取决于以下因素: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社会经验、 挫折频率、社会支持、认知等。,感受不同及原因 1、抱负水平 2、挫折容忍力: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经验挫折频率社会支持认知,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某作家倡言“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应学会自救”,改变不了环境,改变心境; 改变不了事实,改

9、变态度; 改变不了过去,改变现在。,三、挫折后的反应,愤怒中保持温和的人,确确实实有头脑。(古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1、攻击: 直接攻击 间接攻击(转向攻击) 自我攻击,2、退缩:冷漠3、退化(成熟倒退)4、固执,老和尚问小沙弥:“如果你进一步则死,退一步则亡,你应该怎么办?”小沙弥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四、心理防卫方法,1、合理化作用:“酸葡萄”机制“甜柠檬”机制推诿,四、心理防卫方法,2、表同作用3、否定作用4、潜抑作用,6、反向作用 7、抵消作用 8、幽默作用 9、升华作用 10、补偿作用,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明)冯梦龙,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放映结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健康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