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 河北,中考复习方案,化学,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冀考要求|,1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B) 2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B) 3了解溶解度的含义。(B) 4利用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C) 5了解结晶现象。(B),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考 点 聚 焦,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_下,向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时,所得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叫不饱和溶液。,温度,一定量溶剂,不能继续溶解,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2判断方法
2、 (1)当溶液中有固态溶质时,若固体_, 那么该溶液是饱和的;若固体_,那么该溶液是不饱和的。 (2)当溶液中没有固态溶质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相应的溶质,若_,则原溶液是饱和的;若_,则原溶液是不饱和的。 (3)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不再减少,减少,不溶解,继续溶解,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3相互转化(对大多数固体溶质来说) 不饱和溶液( )( ) ( ), ( )( ) 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增加溶剂,升高温度,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4溶液的稀、浓与溶液是否饱和的关系,如图51所示,饱和溶液
3、_(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_是稀溶液;但同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其饱和溶液_比其不饱和溶液浓。,不一定,不一定,一定,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对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气体、熟石灰等)需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将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对某饱和溶液进行降温或蒸发溶剂,往往会有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升高,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2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在_下,某固态物质在_g 溶剂里达到_状态时所溶解的_,叫作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一定温度,100,饱和,质量,2影响因素:内因:溶质和溶
4、剂的性质;外因:主要是_。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_;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_;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_。,温度,KNO3,NaCl,Ca(OH)2,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易溶,难溶,判断某一数值是不是溶解度,关键是看它是否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一定_、_ g溶剂、_状态、溶解的溶质质量”。,温度,100,饱和,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3 气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内因:气体的性质;外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_;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_。,越小,越大,考点聚焦
5、,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4 溶解度曲线,1概念:指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横坐标表示_,纵坐标表示_。 2应用:(1)查找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_。 (2)比较不同物质在_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若某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交点,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 (3)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据此可以判断结晶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曲线向上且“陡”)的,常用_的方法结晶。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曲线“平缓”)的,常用_的方法结晶。,温度,溶解度,溶解度,相同,相等,降温,蒸发,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可以通过比较某温度下不同物质
6、溶解度的大小,确定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冀 考 探 究,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命题角度:考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定方法及相互转化。,例1 A、B两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A烧杯中水温为10 ,B烧杯中水温为30 ,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在两个烧杯中加入10 g甲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图5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A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B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
7、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解 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10 g甲物质在A烧杯(水温为10 )中不能完全溶解,在B烧杯(水温为30 )中能完全溶解,据此可判断A烧杯中是甲的饱和溶液,B烧杯中可能是甲的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同时也能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得采用升温的方法,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降低温度。,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方法点拨 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分两种情况:一是当溶液中没有固体溶质存在时,向溶液中加入相应的溶质,如果不溶解,则溶液饱和,反之,溶液不饱和;二是当溶液中有固体溶质存在时,看固体溶质是否减少,若不
8、减少,溶液饱和,否则溶液不饱和。在进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时,一般可以通过改变溶剂的量、溶质的量和温度来实现。但对于不同的物质,其改变的方法是不同的,如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要将其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需要采取降温的方法。,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命题角度:考查根据溶解度曲线图,查找溶解度,找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例2 根据如图53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2 时
9、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 时都会析出晶体 D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解 析 比较溶解度大小一定要指明温度,故A错;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后甲会由不饱和溶液变得更不饱和,故B错;D中因没有指明两种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方法点拨 溶解度曲线用图像的形式反映了溶解度与影响溶解度因素(一般是温度)之间的关系。解题时必须深入理解曲线所包含的各方面的含义,如曲线上的点、曲线的走向、两条曲线的交点等所表达的意义。,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饱和溶液
10、、溶解度等的综合考查,命题角度:将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等知识融合在一起考查。,例3 2013河北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考点聚焦,冀考探究,第5课时 溶液的分类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C,解 析 由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0可知,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溶剂质量相同,而丁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所以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B错误; 溶剂质量相同,而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丙乙甲丁,所以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故C正确; 四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都为50 g,故D错误。,考点聚焦,冀考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