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和 7 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在学习了 15 的加减法、6 和 7 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 6 和 7 的加减法。在教学设计时以蓝猫带领小朋友去数学乐园的情境引入,在攀登指挥塔的一关关的闯关练习中,学习 6 和 7 的加减法。教学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的环节中引导学生用 3 句话说说图的意思,为学习应用题做好铺垫。上了6 和 7 的认识后,我更加体会到兴趣对于孩子们学习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我以“趣”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一、创设新颖、有趣的童话情境6 和 7 的认识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 物体;掌握 6、7 的序数、比较大小,会读、会写 6、7;
2、知道 6、7 表示的序数意义及 6、7 的组成。其中知道 6、7 的组成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教材呈现内容相对来说较多,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6、7 岁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如果我们在一节课内呈现的内容、形式、太多了,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差。所以我设计了“昆虫王国运动会”这个主题情境,将书本中的一系列相关知识点用这个虚拟的童话情境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并将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参与,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6 和 7的认识。二、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除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数学知识
3、和技能外,关键的一点是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不是枯燥的。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本节课还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对于 5+1 和 1+5 的同一幅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根据一样的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不同的算式。但是早教学中有些学生还是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时候教师应该在学生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事实就是一种摆法而已。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掌握一图两式的由来。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一图两式。为了做好铺垫,应该在复习 6 和 7 的组成时,不仅让学生复习分成,还要复习组成,并引导学生联想,看到一组还能想到哪组。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砍刀 1+5=6 的时候马上可以想到 5+1=6。还可以让学生举例:你还能想到哪些像这样得数是 6 的“好朋友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