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五章.组合体.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3424873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9.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组合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第五章.组合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第五章.组合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第五章.组合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第五章.组合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5章 组合体, 5.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5.3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5.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本章小结,结束放映,教学重点:组合体的画图方法(叠加式组合体的画图方法;切割式组合体的画图方法) 教学难点:组合体视图的阅读方法(读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读图的方法和步骤;已知物体的两个视图,求第三视图) 教学要求:掌握基本体、切割体画图及阅读方法,根据组合体的形状,将其分解成若干部分,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和它们的相对位置及组合方式,分别画出各部分的投影。,对于用切割方式形成的组合体,常常利用“视图上的一个封闭线框一般情况下代表一个面的投影”的投影特性,对体的主要表

2、面的投影进行分析、检查,可以快速、正确地画出图形。,二、面形分析法:,一、形体分析法:,形体分析为主,面形分析为辅。,5.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三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叠 加,切 割,综合,(一)组合方式,1 平齐,相邻两体表面相互平齐共面,中间无分界线。,(二)组合体各几何体间相邻表面间的连接形式,2 不平齐,相邻两体表面不共面时,中间有分界线。,3 表面光滑过渡相切,注意:相切处无线!,4 相交,表面产生相贯线!, 两立体相交相贯。, 两立体相交表面产生的交线相贯线。,(三)相交-立体表面的相贯线,相贯线的主要性质:,求相贯线的作图实质是找出相贯的两立体表面的若干共有点的投影。, 共有性,

3、表面性,相贯线位于两立体的表面上。,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 封闭性,相贯线一般是封闭的空间折线(通常由直线和曲线组成)或空间曲线。, 相贯线是由若干段平面曲线或直线组成的空间折线,每一段是平面体的棱面与回转体表面的交线。,1 平面体与回转体相贯, 求相贯线的步骤:, 分析各棱面与回转体表面的相对位置,从而确定交线的形状。, 求出各棱面与回转体表面的截交线。, 连接各段交线,并判断可见性。, 求交线的实质是求各棱面与回转面的截交线。,例1:补全主视图,例1:补全主视图,例2:求作主视图,空间及投影分析,求相贯线,分析轮廓线的投影,例2:求作主视图, 相贯线一般为光滑封闭的空间曲线,它是两

4、回转体表面的共有线。,2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 作图方法, 表面取点法, 辅助平面法, 先找特殊点。, 作图过程, 补充中间点。,确定交线的 弯曲趋势,确定交线 的范围,例1 :圆柱与圆柱相贯,求其相贯线。,空间及投影分析:小圆柱轴线垂直于H面,水平投影积聚为圆,根据相贯线的共有性,相贯线的水平投影积聚在该圆上。大圆柱轴线垂直于W面,侧面投影积聚为圆,相贯线的侧面投影应积聚在该圆上,为两圆柱面共有的一段圆弧。,求相贯线的投影:,利用积聚性,采用表面取点法。, 找特殊点, 补充中间点, 光滑连接,例1:圆柱与圆柱相贯,求其相贯线。,讨论:,(1)相贯线的产生:,两外表面相交,一外表面与一内表面相

5、交,两内表面相交,(2)两圆柱直径的变化对相贯线的影响,交线为两条平面 曲线(椭圆),例2:补全主视图, 外形交线, 两外表面相贯, 一内表面和一外表面相贯, 内形交线, 两内表面相贯,例2:补全主视图,无轮是两外表面相贯,还是一内表面和一外表面相贯,或者两内表面相贯,求相贯线的方法和思路是相同的。,小 结:,例3:求主视图,相切处无线,外表面与外表面相贯,内表面与内表面相贯。分别求其相贯线。,例3:求主视图,例4:圆柱与圆锥相贯,求其相贯线的投影。, 空间及投影分析:,相贯线为一光滑的封闭的空间曲线。它的侧面投影有积聚性,正面投影、水平投影没有积聚性,应分别求出。, 解题方法:辅助平面法,

6、辅助平面法:,根据三面共点的原理,利用辅助平面求出两回转体表面上的若干共有点,从而画出相贯线的投影。, 作图步骤:, 辅助平面的选择原则:,使辅助平面与两回转体表面的交线的投影简单易画,例如直线或圆。,一般选择投影面平行面。, 作辅助平面与相贯的两立体相交, 分别求出辅助平面与相贯的两立体表面的交线, 求出交线的交点(即相贯线上的点),例4:圆柱与圆锥相贯,求其相贯线的投影。,假想用水平面P截切立体,P面与圆柱面的交线为两条直线,与圆锥面的交线为圆,圆与两直线的交点即为相贯线上的点。,例4:圆柱与圆锥相贯,求其相贯线的投影。,解题步骤:, 求特殊点, 用辅助平面法求中间点, 光滑连接各点,例4

7、:圆柱与圆锥相贯,求其相贯线的投影。,解题步骤:, 求特殊点, 用辅助平面法求中间点, 光滑连接各点,1,2,3,例5:补全主视图,这是一个多体相贯的例子,首先分析它是由哪些基本体组成的,这些基本体是如何相贯的,然后分别进行相贯线的分析与作图。,由哪些立体组成呢?,哪两个立体相贯?,与,与,2与3,例5:补全主视图,作图时要抓住一个关键点,相贯线汇交于这一点。,三面共点,例6:求俯视图, 求相贯线的基本方法, 相贯线的性质:表面性 共有性 封闭性, 解题过程, 空间分析:, 投影分析:,是否有积聚性投影?找出相贯线的已知投影,预见未知投影,从而选择解题方法。,面上找点法 辅助平面法,分析相交两

8、立体的表面形状, 形体大小及相对位置,预见交线的形状。, 小 结 ,重点掌握相贯线的作图方法。,特殊点包括:最上点、最下点、最左点、 最右点、最前点、最后点、轮廓线上的点等。, 作图,找点:,连线,检查、加深,尤其注意检查回转体轮廓素线的投影。,当相贯线的投影为非圆曲线时,其作图步骤为:,先找特殊点,补充若干中间点,平面体与圆柱体相贯,相贯线的产生:,求相贯线的方法:,相贯线的形状及投影:,外表面与外表面相交,外表面与内表面相交,内表面与内表面相交。,求平面体的棱面与圆柱面的截交线,依次连接起来。,相贯线为封闭的空间折线。相贯线在非积聚性投影上总是向被穿的圆柱体里面弯折,而且在两体相交区域内一

9、般不应有圆柱体轮廓线的投影。,两圆柱体相贯,相贯线的产生:,求相贯线的方法:,相贯线的形状及投影:,外表面与外表面相交,外表面与内表面相交,内表面与内表面相交。,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积聚性表面取点,也可用辅助平面法。,相贯线为光滑封闭的空间曲线。当两圆柱正交,小圆柱穿大圆柱时,相贯线在非积聚性投影上总是向大圆柱里弯曲,当两圆柱直径相等时,相贯线在空间为两个椭圆,其投影变为直线。在两体相交区域内一般不应有圆柱体轮廓线的投影。,多体相贯,每个局部都是两体相贯,首先分析它是由哪些基本体组成的,然后两两进行相贯线的分析与作图。,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根据组合体的形状,将其分解成若干部分,弄清各部分的

10、形状和它们的相对位置及组合方式,分别画出各部分的投影。,对于用切割方式形成的组合体,常常利用“视图上的一个封闭线框一般情况下代表一个面的投影”的投影特性,对体的主要表面的投影进行分析、检查,可以快速、正确地画出图形。,二、面形分析法:,一、形体分析法:,形体分析为主,面形分析为辅。,例1:画轴承座的三视图, 分解形体,套筒,底板,支撑板,肋板, 分析各部分间的相对位置及表面过渡关系, 选择主视图,原则:较多地表达出物体的形状特征及各部分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画底稿, 布置视图:, 逐个画各形体的三视图:,画对称中心线、轴线及定位基准线, 检查、加深,从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开始画,三个视图对照画。

11、,先整体,后局部。先定位置,后定形状。, 画底板, 画套筒, 画支撑板, 画肋板, 画底稿, 布置视图:, 逐个画各形体的三视图:,画对称中心线、轴线及定位基准线, 检查、加深, 画底板, 画套筒, 画支撑板, 画肋板,从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开始画,三个视图对照画。,先整体,后局部。先定位置,后定形状。,例2:求作导向块的三视图, 形体分析,p,作图时注意分析P面的投影, 画底稿,p, 检查、加深, 画底稿, 检查、加深,5.3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一、读图的基本要领,1.视图中的图线,(一)搞清视图中线,线框的空间含义, 积聚性面的投影, 面与面的交线, 回转面轮廓素线的投影, 利用封闭线框,

12、分析体表面的相对位置关系。,视图中一个封闭线框一般情况下表示一个面的投影,线框套线框,通常是两个面凹凸不平或者是具有打通的孔。,两个线框相邻,表示两个面高低不平或相交。, 利用虚、实线区分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二)几个视图对照分析以确定物体的形状,1.注意抓特征视图,最能反映物体形状特征的那个视图。,形状特征视图,俯视图为形状特征视图,(三)从反映形体特征最明显的视图看起,最能反映物体位置特征的那个视图。,位置特征视图, 注意反映形体之间连接关系的图线, 要善于构思空间物体,始终把空间想象和投影分析相结合,物体形状,物体的视图,已知视图,默想,对照,二、看图的方法和步骤,看图的基本方法,

13、形体分析法,用“分线框、对投影”的方法分析出组合体由几部分组成,从特征视图入手,想象出各部分的形状、相对位置关系及组合方式,最后综合想象出整体形状。, 面形分析法,用“分线框、对投影”的方法分析物体各表面的形状,从而想象出物体的整体形状。,看图的步骤:, 抓特征分解形体,以主视图为主,配合其它视图,找出反映物体特征较多的视图,从图上将物体分解成几部分。, 对投影确定形体,利用“三等”关系,划分出每一部分的三个投影,想象出它们的形状。, 面形分析攻难点,当形体由切割方式形成时,常采用面形分析法对形体主要表面的形状进行分析,进而准确地想象出形体的形状。, 综合起来想整体,抓住位置特征视图,分析各部

14、分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综合起来想象出物体的整体形状。,例:已知物体的三视图,想象出物体的形状,小结:, 形体分析法和面形分析法两者的读图步骤虽然相似,但形体分析法是从体的角度出发,划分视图所得的三个投影是一个形体的投影;而面形分析法是从面的角度出发,“分线框对投影”所得的三个投影是一个面的投影。, 形体分析法较适合于以叠加方式形成的组合体,面形分析法较适合于以切割方式形成的组合体。由于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往往既有叠加又有切割,所以看图时一般不是独立地采用某种方法,而是两者综合使用,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利用局部孔和槽分解形体,三、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 由已知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 画第三视图,例1

15、:求作俯视图,例1:求作俯视图,例2:求作左视图,例3:求作左视图,p,P,例3:求作左视图,p,例4:求作左视图,例4:求作左视图, 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正确:,完全:,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将确定组合体各部分形状大小及相对位置的尺寸标注完全,不遗漏,不重复。,清晰:,尺寸布置要整齐、清晰,便于阅读。,5.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体和简单体,在形体分析的基础上标注三类尺寸。, 定形尺寸:,确定各基本体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定位尺寸:,确定各基本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 总体尺寸:,物体长、宽、高三个方向的最大尺寸。,要

16、标注定位尺寸,必须先选定尺寸基准。物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至少要有一个基准。通常以物体的底面、端面、对称面和轴线作为基准。,一、常见形体的定形尺寸,二、一些常见形体的定位尺寸, 一组孔的定位尺寸, 立方体的定位尺寸, 圆柱体的定位尺寸, 标注定形、定位尺寸时应注意的问题, 基本体被平面截切时,要标注基本体的定形尺寸和截平面的定位尺寸。,注意:,不能在截交线上直接注尺寸!,注意:,不能在相贯线上直接注尺寸!, 当体的表面具有相贯线时,应标注产生相贯线的两基本体的定形、定位尺寸。, 对称结构的尺寸不能只注一半。,错误!,正确!,三、组合体的总体尺寸,总体尺寸有时可能就是某形体的定形

17、或定位尺寸,这时不再注出。当标注总体尺寸后出现多余尺寸时,需作调整,避免出现封闭尺寸链。,有多余尺寸,调整,当组合体的某一方向具有回转结构时,由于注出了定形、定位尺寸,该方向的总体尺寸不再注出。,(30),例:标注轴承座的尺寸, 形体分析, 确定尺寸基准, 标注各形体的定形、定位尺寸, 标注总体尺寸,步骤:,四、尺寸的清晰标注, 应尽量标注在视图外面,以免尺寸线、尺寸数字与视图的轮廓线相交。,好!,不好!, 同心圆柱的直径尺寸,最好注在非圆的视图上。,好!,不好!, 相互平行的尺寸,应按大小顺序排列,小尺寸在内,大尺寸在外。,好!,不好!, 小 结 ,一、形体分析法是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要很好掌握。组成形式及表面过渡关系,二、画图时,一定要在形体分析的基础上“分块逐块画”,要注意分析形体之间的组合方式及表面过渡关系,避免发生多线和漏线。,三、对于用切割方法形成的组合体,有时需借助面形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表面的形状特征及投影特性,以便准确地想象出物体的形状和正确地画出图形。,四、标注尺寸时一定要在形体分析的基础上逐个标注每个形体的定形、定位尺寸,同时注意正确选择尺寸基准。最后标注总体尺寸时要注意调整,避免出现封闭的尺寸链。,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