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ptx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3424504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54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我国现在任 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在“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立足点、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二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生物、纳米、航天等部分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行列。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2、”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是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论述为什么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答: 各国有各国的国情、目前我们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进行转变、但经济发展不可能有完全一模一样 的道路,我们想要模仿的经济模式当时的发展细节和我们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路还是要中国自己走。,四 建

3、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部分,统筹城乡发展,第二部分,抓好“三农”工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刚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宽裕 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 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

4、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 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 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 统筹区域发展,2,沿海 和内地,东部和中西部,区

5、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沿海 和内地,东部和中西部,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西部地区战略目标,我国有近1/3的国土属于难以开发利用、不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根据这一国情、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国地规划、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通过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等原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载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走成产发展、生活

6、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六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

7、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 。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但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新平台,促进农村经济更大更快更好发展的新载体 。,三 建设生态文明 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3、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4、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