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ppt

上传人:李国权 文档编号:3411887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自然特征与农业,第八章 西北地区,1、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 2、明确我国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并简单分析其原因; 3、根据区域特征,综合分析西北地区的主要农业区及特征; 4、举例说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习目标,一、草原和荒漠,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阶梯,大体位于_以西、_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位置和范围,地形以_和_为主。东部主要是_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地形特征,(点击可放大),二,大兴安岭,长城,高原,盆地,内蒙古,按照从湿润到干旱的顺序,将A、B、C三幅照片进行排列?,一、草原和荒漠,A,B,C,甲乙,推测造成西北地

2、区景观变化的原因?,东西跨经度较大,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P73,读图分析:为什么西北地区会如此干旱呢?,四大地理区域,一、草原和荒漠,中国年降水量,中国地形图,三级阶梯示意图,因地制宜 谋求发展,降水量分布图,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 到达。因此,这里的降水比较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 米以下,超过一半的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 毫米,有的甚至在 50 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一、草原和荒漠,P74,因地制宜 谋求发展,贺兰山,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可移动的房子蒙古包,新疆人的特色

3、食品,内蒙古人的餐桌,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西北地区降水少,农业分布在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形成灌溉农业区。,P75,绿洲(灌溉)农业 西北内陆,气候干燥,年降水量较少,风沙比较大,水成了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灌溉农业“塞上江南” 公元574年,迁两万户至丽子园(今银川市东),建怀远郡及县。北周破南朝陈后,迁其人到灵州(今宁夏灵武市),由于这批江南人“崇礼好学,习俗相化”,引水种稻,植桑养蚕,栽杨插柳,培李种桃,使宁夏获得“塞上江南”美称。,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同“塞北江南”。,P76,瓜果特别甜,长绒棉品质高,夏季昼夜温差大

4、,利于糖分的积累。,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P76,坎儿井的俯视图,坎儿井剖面示意,为什么修建暗渠而不修建较容易开凿的明渠?,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P77,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已很少见,代之以“浅草不能没马蹄”。,主要生态问题,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脆弱。,原因,自然: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大风多且集中; 人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建设影响;,措施,兴修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退耕还牧、还草,实行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

5、保护地表植被,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知识回顾,自然特征,位置和地形 气候:温带大陆性 河流:内流河 自然景观: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农业,内蒙古牧区及其优良畜种 新疆牧区及其优良畜种 灌溉农业区的分布及其主要农产品,1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B荒漠草原荒漠C草原荒漠草原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2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最直接的灌溉水源是( )A河水 B湖水 C地下水 D雨水,A,课堂练习,3西北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 )A当地气温太低B当地人口稀少,劳力不足C当地年降水量太少D当地土壤肥力不足,C,课堂练习,4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B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C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D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C,课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