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新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409576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新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新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新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讲题: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任课教师: 岳 瑛 职务/职称: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属教研室:妇产科教研室 联系方式:,授课内容,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周期的调节 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对月经周期的影响,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一)胎儿期(fetal period),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娩出; 染色体为46XX; 原始卵泡(600-700万个)。,出生后4周内称新生儿期 外阴较丰满 乳房略隆起或有少许泌乳 可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二)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从出生4周到12岁左右 儿童

2、早期:8岁前 儿童后期:8岁后,(三)儿童期(childhood),指自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阶段,1019岁。 1、第一性征: 2、第二性征: 3、生长加速: 4、月经初潮:,(四)青春期(adolescence or puberty),又称生育期,是卵巢生殖机能与内分泌机能最旺盛的时期。一般从18-48岁。卵巢有周期性排卵,生殖器官及乳腺亦有周期性变化,(五)性成熟期(sexual maturiity),指从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 月经永久性停止,称绝经。 围绝经期: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 绝经综合征。,(六)绝经过渡期(menopausal

3、 transition period),指绝经后的生命时期。 早期:卵巢间质仍能分泌少量雄激素,在外周转化为雌酮。 后期:60岁以后为老年期,此期卵巢功能已完全衰竭。,(七)绝经后期(postmenopausal period),小 结,女性一生分7个不同阶段 性染色体决定胎儿性别 月经初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标志 性成熟期是卵巢功能最旺盛的时期 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竭,第二节 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一)月经(menstruation) 月经的定义: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月经初潮: (二)月经血的特征 月经血呈暗红色: 月经血不凝 (三)正常月经的临床表现 月经

4、周期:21-35日,28日 经期:2-8日,4-6日 经量:20ml-60ml,80ml为过多 一般月经期无特殊症状,小 结,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的子宫内膜剥脱及出血 规律性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 15岁月经尚未来潮应引起临床重视 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87)日 月经量超过80毫升为月经过多,(一)卵巢的功能,生殖功能 内分泌功能,第三节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二)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卵巢周期,主要变化有3个阶段:,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胚胎时期:人类卵巢中卵泡的发育始于胚胎时期,出生时卵巢大约有200万个始基卵泡。 儿童期:多数卵泡退化,近青春期只剩

5、下约30万个始基卵泡。 生育期:每月发育一批始基卵泡,经过征募、选择,其中一般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达到完全成熟,并排出卵子。一生中约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始基卵泡的发育远在月经起始之前,从始基卵泡至形成窦前卵泡需9个月以上的时间。 从窦前卵泡发育到成熟卵泡经历持续生长期(1-4级卵泡)和指数生长期( 5-8级卵泡),共85天。 卵泡生长的最后阶段正常需要约15天左右。,(1)始基卵泡(primordial follicle):是由一个停留于减数分裂双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及环绕其周围的单层梭形前颗粒细胞层组成。,(2)窦前卵胞(preantral follicle): 是由始基卵泡发

6、育致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的阶段。 初级卵泡:始基卵泡的梭形前颗粒细胞分化为单层立方形细胞,且合成和分泌粘多糖,在卵子周围形成一透明形区,称透明带。 次级卵泡:由内向外的结构为: 增大的卵母细胞; 透明带; 多层颗粒细胞; 基底膜层; 卵泡膜的内、外层:由间质细胞包绕组成。,窦前卵胞的颗粒细胞内有3种特异性受体:是卵泡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卵泡刺激素(FSH)受体; 雌激素(E)受体; 雄激素(A)受体。 窦前卵胞的卵泡内膜细胞出现黄体生成素(LH)受体。,(3)窦卵泡(antral follicle):在雌激素和FSH协同作用下产生卵泡液,形成卵泡腔,称为窦卵泡。在FSH作用下颗粒细胞获得黄体生成

7、激素(LH)和PRL受体。此时出现募集和选择的现象。,(4)排卵前卵泡(preovulatory follicle):成熟卵泡(格拉夫卵泡) 其结构从外向内依次为: 卵泡外膜: 卵泡内膜: 颗粒细胞: 卵泡腔: 卵丘: 放射冠: 透明带: 卵细胞:,(1)卵细胞和它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排卵。 (2)排卵多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2、排卵,(3)排卵过程:,(1)黄体形成: 形成颗粒黄体细胞卵泡膜黄体细胞 排卵后78日黄体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直径1-2cm,外观色黄,3、黄体形成及退化,(2)黄体退化: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黄体功能限于14天。 黄

8、体退化形成白体。,(三)卵巢性激素的合成及分泌,1 、合成和分泌的性激素: 主要是雌激素(E)和孕激素(P)及少量雄激素(A),均为甾体激素。 胆固醇合成的孕烯醇酮是合成所有甾体激素的前体物质。 化学结构:环戊烷多氢菲环。,2.性激素的生物合成: 卵巢组织具有直接摄取胆固醇合成激素的酶系。由胆固醇合成的孕烯醇酮是合成所有甾体激素的前体物质。 雌激素的合成:排卵前以5途径;排卵后以 5和4途径。 孕激素通过4途径合成。,雌激素合成的两细胞-两促性腺激素学说示意图,3.性激素的代谢:甾体激素主要在肝内代谢,代谢产物主要在肾脏排出。 雌二醇-雌酮及其硫酸盐等经肾脏排出。-经胆汁排入肠腔(肠肝循环)

9、孕激素-孕二醇,经肾脏排出。 睾酮-雄酮等-以葡糖醛酸盐的形式经肾脏排出。,4、性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变化,1) 雌激素有2个高峰 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分泌量很少;月经第7日卵泡分泌雌激素量迅速增加,于排卵前达高峰。 排卵后卵泡液中雌激素释放至腹腔使循环中雌激素暂时下降,排卵后1-2日黄体开始分泌雌激素使循环中雌激素又逐渐上升,约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形成又一高峰。,2)孕激素有1个高峰。卵泡期不分泌孕酮,排卵前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在LH排卵峰的作用下黄素化,开始分泌少量孕酮;排卵后黄体分泌孕酮,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3)雄激素:主要来自肾上腺,小部分来自卵巢

10、,主要是睾酮和雄烯二酮,由卵泡膜和卵巢间质合成;排卵前在LH峰的作用下,卵巢合成雄激素增多。,5、卵巢性激素的生理作用,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1、生殖系统: 子宫肌: 子宫内膜: 宫颈: 输卵管: 阴道上皮: 外生殖器: 卵巢: 2、乳腺: 3、下丘脑、垂体: 4、代谢:水钠,蛋白,骨骼等,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是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发挥效应。 1 、生殖系统:子宫肌:子宫内膜:宫颈:输卵管:阴道上皮: 2、乳腺: 3、下丘脑、垂体: 4、代谢: 5、体温:0.3-0.5,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协同作用: 雌激素促使生殖器官和乳房的发育, 孕激素在此基础上使其进一步发育。 拮抗作用: 子宫内

11、膜; 子宫收缩; 输卵管; 宫颈黏液; 阴道上皮; 水钠潴留和排泄。,(1) 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自青春期开始,雄激素分泌增加,促使阴蒂、阴唇和阴阜的发育,促使阴毛、腋毛的生长。 雄激素过多会对雌激素产生拮抗作用,可减缓子宫及其内膜的生长及繁殖,抑制阴道上皮的增生和角化。 (2) 对机体的代谢功能的影响: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肌肉生长,刺激骨髓中红细胞的增生; 性成熟前,促使长骨骨基质生长和钙的保留; 性成熟后可导致骨骺的关闭,使生长停止。,雄激素的生理作用,6、甾体激素的作用机制,甾体激素具有脂溶性,扩散入细胞内,与胞质受体结合,形成激素-胞质受体复合物。 受体蛋白构型变化和热休克蛋白解

12、离,激素-胞质受体复合物获能进入细胞核,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引起DNA转录过程,产生蛋白质。,(四)卵巢的其他分泌功能,多肽激素: 抑制素(inhibin )、激活素(activin )、卵泡抑制素(follistatin ) 由卵巢颗粒细胞及垂体促性腺细胞产生; 对垂体FSH的合成和分泌具有反馈调节作用,并在局部调节卵泡膜细胞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 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 有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转化生长因子(TGF) 、成纤维生长因子(FG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 调节细胞增殖和

13、分化的多肽物质。,小 结,卵巢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双重功能 始基卵泡是女性的基本生殖单位 青春期至绝经期卵巢形态和功能呈现周期性变化 卵巢周期历经卵泡的发育与成熟、排卵、黄体形成与退化 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既有协同又有拮抗,第四节 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它部位的周期性变化,(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1、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1)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日(4天)。 雌、孕激素水平很低,使内膜中前列腺素的合成活化。 前列腺素刺激子宫肌层收缩而引起功能层的螺旋小动脉持续痉挛,内膜血流减少,组织缺血、坏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破裂导致内膜底部血肿形成,使组织坏死剥脱。 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

14、混而排出,形成月经血。 内膜亦开始有增生与修复使出血停止。,月经周期的第514日(10天)。 相当于卵泡发育成熟阶段,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呈增生状态。分早、中、晚期3期:,(2)增殖期(Proliferative Phase),月经周期第5-7日; 内膜较薄,仅1-2mm; 腺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或 低柱状, 间质较致密,细胞呈星形, 间质小动脉较直,壁薄。,增殖期早期:3天,月经周期第8-10日 间质水肿明显; 腺体数增多、增长,呈弯曲形; 腺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细胞呈柱状,且有分裂象。,增殖期中期:3天,月经周期第11-14日; 内膜厚3-5mm,表面高低不平,略呈波浪形; 上

15、皮细胞呈高柱状; 腺体更长,呈弯曲状; 间质细胞呈星状,并相互组合成网状; 组织明显水肿,小动脉略呈弯曲状,管腔增大。,增殖期晚期 : 4天,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14天),黄体形成后,在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 分泌期分早、中、晚期 3期:,(3)分泌期(Secretory Phase),月经周期的第15-19日; 腺体更长,屈曲更明显; 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的小泡,称 核下空泡。,分泌期早期:5天,月经周期的第20-23日; 内膜较前更厚并呈锯齿状; 腺体内的分泌上皮细胞顶端胞膜破裂,细胞内的糖原排入腺腔称顶浆分泌; 间质高度水肿,疏松; 螺旋小动脉增生、卷曲。,分

16、泌期中期 4天,分泌期晚期 5天,月经周期的第24-28日为月经来潮前期; 子宫内膜增厚呈海绵状; 内膜腺体开口面向宫腔有糖原等分泌物溢出; 间质更疏松、水肿,表面上皮细胞下的间质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 螺旋小动脉迅速增长超出内膜厚度,更弯曲。,(1)甾体激素受体:雌、孕激素受体。 (2)蛋白激素受体:HCG/LH受体、生长激素受体/生长激素结合蛋白。 (3)各种酶类 :水解酶(酸性磷酸酶、 葡萄糖醛酸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系统等。雌、孕激素能促进这些水解酶的合成,孕酮具有稳定溶酶体膜

17、的作用,使这些水解酶贮存于溶酶体内,不具活性。排卵后若卵子未受精,黄体经一定时间后萎缩,雌、孕激素水平下降,溶酶体膜的通透性增加,水解酶进入组织,破坏子宫内膜,造成内膜剥脱和出血。,2、子宫内膜的生物化学变化,(4)酸性粘多糖(AMPS ) 排卵前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产生,成为内膜间质的基础物质,对增生期子宫内膜及其血管壁起支架作用。 排卵后孕激素抑制AMPS的生成和聚合,并促使其降解,致使子宫内膜粘稠的基质减少,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营养及代谢产物的交换,有利于孕卵的着床及发育。 (5)血管收缩因子: 月经来潮前,子宫内膜组织缺血、坏死, 释放前列腺素F2 和内皮素-1等,使子

18、宫血管和肌层节律性收缩,导致内膜功能层迅速缺血坏死,崩解脱落。 血小板凝集产生的血栓素(TX)A2,具有血管收缩作用。,1、阴道粘膜的周期性变化 排卵前: 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使阴道上皮增厚; 细胞内富有糖原,在阴道杆菌的作用下分解成乳酸,防止致病菌繁殖。 排卵后: 在孕激素的作用下,表层细胞脱落。,(二)生殖器其它部位的周期性变化,2、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雌激素刺激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排卵期粘液分泌量增加,稀薄、透明,拉丝度可达10cm以上。 粘液涂片检查,干燥后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孕激素使粘液分泌量减少,质地变粘稠而混浊,拉丝度差,易断裂。 涂片检查为排列成行的椭圆体。,宫颈粘液含有糖

19、蛋白、血浆蛋白、氯化钠和水分的水凝胶。 氯化钠的含量 :月经前后占粘液干重的2%-20%;排卵期占粘液干重的40%-70%。 粘液是等渗的,氯化钠比例的增加,水分亦相应增加,故排卵期的粘液稀薄而量多。宫颈粘液中的糖蛋白排列成网状,最适宜精子的通过。,3、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雌激素: 使输卵管粘膜上皮纤毛细胞生长,体积增大; 使非纤毛细胞分泌增加,为卵子提供运输和种植前的营养物质; 使输卵管发育及输卵管肌层的节律性收缩。 孕激素:增加输卵管的收缩速度,减少输卵管收缩的频率;抑制输卵管粘膜上皮纤毛细胞的生长,减低分泌细胞分泌粘液的功能。,4、乳房的周期性变化,雌激素促进乳腺管增生 孕激素促进乳腺小

20、叶及腺泡生长,小 结,卵巢周期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 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出现增殖期变化 在雌、孕激素作用下增殖期子宫内膜出现分泌期变化 雌、孕激素撤退后分泌期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月经 阴道黏膜、宫颈黏膜、输卵管黏膜和乳腺在卵巢周期作用下亦发生周期性变化。,第五节 月经周期的调节,下丘脑、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一)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分泌的GnRH,直接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输送到腺垂体,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下丘脑是HPO的启动中心, GnRH的分泌受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卵巢性

21、激素的反馈调节。 正反馈:起促进作用; 负反馈:起抑制作用; 长反馈:指卵巢分泌到循环中的性激素的反馈作用; 短反馈:指垂体激素对下丘脑GnRH分泌的负反馈; 超短反馈:指GnRH对其本身合成的抑制。,(二)腺垂体生殖激素,分泌的直接与生殖调节有关的激素有:促性腺激素和催乳激素: 促性腺激素:是糖蛋白,有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FSH的作用:1)卵泡发育;2)雌激素的合成、分泌;3)卵泡群的募集;4)调节优势卵泡的选择与非优势卵泡的闭锁退化;5)诱导生成LH受体。 LH的作用:1)雄激素的合成;2)卵泡的成熟和排卵;3)雌、孕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催乳激素: 催乳激素(PRL

22、)是由19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具有促进乳汁合成功能。 主要受下丘脑催乳素抑制因子(PIF)的抑制。,(三)卵巢激素的反馈作用,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GnRH和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具有反馈作用: 雌激素:具有正、负反馈小剂量雌激素对下丘脑产生负反馈;大剂量雌激素(200PG/ML)产生正反馈;雌激素和孕激素联合作用,对FSH和LH起负反馈作用。 孕激素: 排卵前,低水平孕激素可增加雌激素的正反馈; 黄体期,高水平孕激素产生负反馈作用。,1、卵泡期: 抑制素A前次月经周期的卵巢黄体萎缩后,雌、孕激素水平降至最低,对下 丘脑及垂体的抑制解除,下丘脑又开始分泌GnRH垂体分泌FSH 增加卵泡逐

23、渐发育卵泡分泌雌激素子宫内膜增生。对下丘脑负反馈作用增强,抑制GnRH分泌使FHS分泌减少。卵泡成熟,雌激素出现高峰 下丘脑正反馈作用 垂体出现LH及FSH高排卵。,(四)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2、黄体期:,排卵后,循环中LH和FSH骤减,少量的LH及FSH 黄体形成并逐渐发育成熟 分泌孕激素 使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 成熟黄体又形成排卵后雌、孕激素高峰,共同的负反馈作用 垂体分泌LH及FSH减少 黄体开始萎缩 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失去性激素的支持,发生坏死、脱落 月经来潮。 孕激素、雌激素和抑制素A的减少 解除了对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抑制,FSH,LH水平上升 卵泡开始发育,又开始

24、了下一个月经周期。,卵巢及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和激素水平关系,小 结,月经周期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下丘脑合成与分泌GnRH,通过调节腺垂体的FSH和LH合成与分泌达到对卵巢功能的调控 卵巢产生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正、负反馈调节作用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神经内分泌活动也受大脑高级中枢的影响 抑制素-激活素-卵泡抑制素系统亦参与对月经周期的调节,第六节 其他内分泌腺功能 对月经周期的影响,(一)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 甲状腺功能低下:使性发育障碍,青春期延迟;月经失调,月经稀少,甚至闭经。 甲状腺功能亢进: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月经过多、过频,甚至功血。 甲状腺功能亢进进一步加重时:甾体激素分泌、释放及代谢过程受抑制,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月经减少,甚至闭经。,(二)肾上腺 肾上腺皮质是女性雄激素的主要来源。 雄激素过多,可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并对抗雌激素,使卵巢功能受到抑制而出现闭经,甚至男性化。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导致女性假两性畸形或女性男性化。 (三)胰腺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卵巢功能低下; 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过多的胰岛素促进卵巢产生过多的雄激素,而发生高雄激素血症,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谢谢!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PPT模板素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