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前聋童早期干预理论与模式,刘新学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2,听力障碍儿童致病因素 耳聋发病率13,3,课程内容,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 第二节 心理发展理论 第三节 行为学习理论 第四节 相互作用理论 第五节 聋儿早期干预的模式,4,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一、器官用进废退说与功能代偿说 二、盖塞尔的成熟理论 三、关键期理论 四、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5,一、器官用进废退说与功能代偿说,(一)器官用进废退说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Lamarck,1808)生物学一词是他发明的,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6,他在动物的哲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被后人称为“拉马克学说
2、”),提出了两个法则:一个是用进废退;一个是获得性遗传。,7,用进废退法则指出,生物的器官如果没有达到其发展的极限,在环境条件影响下,受到生物本身欲求等的经常持续性的作用,便会逐渐增加这个器宫的功能,使它发展壮大起来。相反,如果任何器官不经常使用,则会逐渐衰弱,功能减弱,以至最后消失。,8,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身体的最终发育状态,除了受遗传因素决定外,还有一个弹性阈限的,并不是完全由先天决定的,而是由后天生长发育过程的生活环境决定身体在这一阈限内的具体位置。,9,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经常负重和运动的器官神经刺激和血液循环较多,生长刺激因素和发育所需的营养供给都偏高,所以这些器官的发育就比较充分。
3、这就是个体发育中的“用进废退”现象。如果从小对聋儿相应的器官进行定向培训,反复、频繁并注意训练的趣味性,可以使其不会退化萎缩,保留适当的功能。,10,(二)器官补偿或代替说,研究表明,生物器官有一种功能补偿或代替的现象。这一现象是生物所具有一种特性,它是指当机体的某一部位或器官发生病变或功能失常时,有机体通过新的条件联系的建立,可调动器官的残存能力或其它器官的能力对失去的功能进行补偿和代替。,11,盲人在视觉丧失之后,可以通过触觉和听觉来补偿视觉失去的功能;听力障碍儿童大多数仍有残余听力,可以通过配戴助听设备适当补偿听力损失,或通过视知觉进行看话。但是一般来讲,器官的代替或功能的补偿也存在所谓
4、关键期的问题。如果错过关键期,功能补偿或代替的作用非常有限。,12,二、盖塞尔的成熟理论,盖塞尔(Gesell)是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一生主要从事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研究,成熟理论是其主要的观点。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与学习,但成熟更为重要。,13,他强调生物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身心的发展变化是受机体内部的因素,即生物基因固有的程序所制约,他把这种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Maturation)。他认为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与外环境有关。,14,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型式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成熟(内环境)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学习
5、(外环境)本身并不能促进发展,只是给发展提供了适当的时机而已,同时发展是螺旋状逐步上升的,不同阶段有些发展会重复和不平衡产生,因此该理论亦称螺旋发展理论。,15,儿童听力发展,0一3个月 :小儿刚出生时对声音还不十分敏感,对50-60dB(A)的声音,小儿可表现为眼睛睁开,全身抖动,两手握拳,前臂曲屈(Moro反射);对大声可有惊跳反应。大约3个月时,小儿能分辨出不同方向发出的声音并会向声源转头,关注熟悉人的说话,会用微笑来接受大人对他的说话。,16,4-7个月 听力:对于距耳60cm的3540 dB(A)的较轻的声音作出持续可信的反应,听到母亲声音停止活动,头转向声源,对不同的(友好的、生气
6、的)语调作出不同的反应。 812个月 听力:对声音的定位能力有明显提高,对较轻的有意义的声音可表现出兴趣,如反复给较轻的无意义的声音,婴儿可产生厌烦感,且可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反应。,17,12岁 听力: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如反复给较轻的无意义的声音,小儿可产生厌烦感,控制和调整自己反应的能力增强。 25岁 听力:能遵循指令,但指令需短和简单。,18,三、关键期理论,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Lovenz)。发现小鹅在刚出生的20个小时以内,有明显的认母行为。它追随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并把它当成“母亲”,产生跟随现象。他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imprinting)
7、现象。“印刻”现象发生的时期叫做“发展关键期”。,19,所谓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环境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错过这一时期,就需要花费很多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可能永远无法弥补。,20,(1)脑发育和智力的关键期:胎儿及婴儿神经元发育的关键期是在妊娠第1026周到生后6个月,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在妊娠开始到生后3岁,小脑的神经细胞在妊娠初期到出生后的12个月增值最高,神经胶质细胞发育的关键期在分娩前后到4岁。,21,(2)言语发展的关键期:一般认为,4-5岁前是儿童言语获得的关
8、键期。这就对特殊儿童的早期语言训练尤其是听力障碍儿童的听力语言训练、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训练提供了有力的时间指标。,22,(3)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精神分析的著名理论家阿德勒曾将儿童在环境中应付困境的方法和策略而形成的特殊的行为方式称为“生活风格”,他认为儿童的“生活风格”在4-5岁时已经形成。鲍尔比(Bowlby)和艾斯沃丝(Ainsworth)在研究婴儿依恋时,发现6个月到3岁是儿童依恋形成的关键期。,23,(4)感觉器官的敏感期器官致畸的敏感期:人体器官在胚胎期和出生后的某段时间内对某些影响因素尤为敏感,如婴幼儿听毛细胞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的敏感反应,即药物的致聋现象,这实际上就是指器
9、官致畸的关键期。,24,四、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研究1: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表明,突触的变化过程正好是婴幼儿接受外界刺激的敏感期和形成某种能力的关键期。比如从出生到6个月,视觉皮质中经历着突触产出过剩和选择性消失的阶段,如果此时剥夺婴儿的正常视觉经验,那么造成的损害将是难以逆转的。,25,研究2::突触产出过剩然后选择性消失的时间和历程因大脑的部位不同而异,有些区域这一过程可能在出生后几个月就完成,有些区域则可能延续至五六岁甚至更长时间才结束,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各种能力的关键期之所以不同的神经生理原因。,26,研究3::证实了盖塞尔的成熟理论,即神经系统按次序发育成熟的背后是细胞与细胞间突触的连
10、接、形成、改变、消亡、分离、会聚、竞争、重排、精炼以及细胞发育环境中弥散性化学信号的调制。,27,研究4:发现了早期经验刺激对神经系统的修整、重排、精炼的作用,其中婴幼儿时期早期生活经验刺激对其感觉系统、运动系统的影响最大。,28,第二节 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三、维果斯基的儿童发展观点,29,一、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30,感知运动阶段(感觉-动作期,Sensorimotor, 0-2岁) 前运算阶段(前运思期,Preoperational, 2-7岁) 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7-11岁
11、) 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11-16岁),31,四个核心概念,图式(schemas):将知识形像化,成为一个概念模型。知识可以透过同化或顺化来达成。 同化(assimilating):将新知识和旧有知识类比,并作出关连。 顺应(accommodating):将旧知识的概念模型改变调适,以容纳新的内容。 平衡(equilibrium)这种形像化过程不会完全只有同化或顺化的过程,而是两者之间的一个平衡点。找出这个平衡点的过程就是平衡。,32,对于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聋儿来说,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和动作训练是最重要的内容,这不仅可以为父母早期发现儿童的听障
12、提供了依据,而且对已确诊的聋儿而言,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外界事物的初步认识;对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而言,最关键的就是语言的训练,尤其是针对听力、言语障碍的儿童、智力障碍的儿童。,33,意义,一方面可以了解聋儿与正常儿童相比,其心理发展的差距在哪里;另一方面,在干预时,可以根据不同聋儿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的干预策略和方案。,34,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1902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父母都是丹麦人。生父在埃里克森诞生之前就弃家出走了。,35,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 Stage 1: Trust vs. Mistrust
13、) 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 Stage 2: Autonomy vs. Shame and Doubt )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 Stage 3: Initiative vs. Guilt )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 Stage 4: Industry vs. Inferiority ),36,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 Stage 5: Identity vs. Confusion )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 Stage 6: Intimacy vs. Isolation ) 成年
14、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Stage 7: Generatively vs. Stagnation )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Stage 8: Integrity vs. Despair ),37,对于大多数聋儿来说,往往生理上的残疾会令其父母对他们的照顾和要求与正常儿童有所区别,要么是照顾过度,要么是厌恶、置之不理。这两种极端的态度都会影响聋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很容易形成一些消极的品质,如自卑、退缩、无价值感等。,38,大量的研究也发现,困扰残障人士的不仅仅是其自身的生理残障,而且还有其内在消极的个性。因此,在早期干预中,不仅仅是对聋儿生理上的矫治训练
15、,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为他们融入社会提供精神上的力量。在这方面,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恰好为聋儿心理干预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依据。,39,三、维果斯基的儿童发展观点,维果斯基(Vygotsgy)是前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在儿童心理教育方面,他的理论也独树一帜,对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也颇具指导意义。,40,“最近发展区”(ZPD,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即儿童发展有两个水平,一个是儿童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即现有水平,另一个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往往有一个距离或者差异,这就称为最近发展区。,
16、41,虽然维果斯基的理论观点针对的是儿童的发展与教学,但是,对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首先,明确了早期干预中,干预内容的难易程度要符合特殊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其次,强调了早期干预的时机。,42,第三节 行为学习理论,一、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二、社会学习理论,43,巴甫洛夫(Pavlov)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Skinner)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班杜拉(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44,一、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45,巴甫洛夫(Pavlov),经典性条件反射,46,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食物,分泌唾液,铃声,无条件联系,条
17、件联系,47,无关刺激(铃声)与非条件刺激(食物)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条件刺激并不限于听觉刺激,一切来自体内外的有效刺激(包括复合刺激、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及时间因素等)只要跟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即强化),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一种条件反射巩固后,再用另一个新刺激与条件反射相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反射。同样,还可以形成第三级条件反射。在人类身上则可以建立多级的条件反射。,48,斯金纳(Skinner),操作性条件发射,49,50,操作性条件反射规律,(1)操作及其强化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 (2)操作性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退。
18、(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 (4)强化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作用。,51,对于聋儿训练和干预人类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在对聋儿进行早期干预中,许多方法和技术背后的理论依据都是建立在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之上的。,52,二、社会学习理论,53,班杜拉(Bandura),54,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认为,社会学习是个体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掌握社会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以及技能的过程,并将其分为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两种形式。 “手语是在聋人群体中自然产生的一种语言,它符合聋人运用视觉获取信息的特征,聋童只要与聋人交往就能自然获得手语,因而自然手语应是聋人的母语。”,55,以色列最大的移动电话运营商Cellcom公
19、司和以色列一家名叫SpeechView的新兴企业推出一种拥有全球专利的软件。这种软件能让聋人和听力非常困难的人通过手机进行交流。这个名为“LipCcell”的软件安装在用户的计算机中并用线缆与手机连接。当聋人用户接电话时,软件把对方讲话的语音翻译成三维动画式的脸型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这个动画脸的嘴唇与语音同步活动,让接听电话的人阅读唇语。,56,第四节 相互作用理论,一、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 二、生态系统理论,57,一、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遗传决定论高尔顿(Galton)高尔顿是生物统计学派的奠基人,他的表哥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问世以后,触动他用统计方法研究智力遗传进化问题。1911
20、年1月17日,高尔顿因急性支气管炎逝于英国萨里郡(Surrey)黑索米尔镇(Haslemere)。享年89岁。他虽然创立了优生学,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后代。,58,尽管优生学的思想在很多古代文明中都可以找到,但是这一名称的正式提出却是1883年高尔顿的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研究。他创造了“优生学”(Eugenics)这个新词,用以表述一个以人类自觉选择来代替自然选择的社会计划。他对这门学科所下的定义是:“对于社会控制下的能从体力方面或智力方面改造或损害后代的种族素质的各种动因的研究”。,59,高尔顿是个体差异的遗传决定论者,他对心理学发生影响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是遗传的天才。他研究了1768-1868年1
21、00年间英国的977个(这些人在4000人中才会产生一个)将军、首相、文学家、科学家的家谱,发现大多数名人出生于望族,据此做出论断认为天才是遗传的,还认为,遗传的不光是天才本身,还有天才的形式。,60,比如,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往往出生于一个在科学上有杰出成就的家庭,而一名杰出的律师则可能出生于一个律师世家,这跟中国的古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说的是同一个道理。他用80对双胞胎的材料进一步证明了心理的遗传性。,61,布沙尔等(Bouchard et al.,1990),近年来,在如何看待遗传(先天)与环境(后天)的关系问题上,西方心理学家的意见正发生着偏重遗传的转变,布沙尔等(Bouc
22、hard et al.,1990)关于双生子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逻辑假设:若个体的差异是由环境引起的,则在相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合养同卵双生子与分养同卵双生子相比,其个体特征应更相似。但是,实际结果并非如此。,62,63,这些结果表明,对于相当数量的人类特征而言,大多数差异似乎是由遗传因素或基因引起的。表中的数据从两个重要方面证明了这一结果。,64,其一,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特质的人(同卵双生子),即便分开抚养且生活条件大相径庭,他们长大成人以后不仅在外表上极为相似,而且其基本心理和人格也惊人地一致。 其二,在相同条件下养育的同卵双生子,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似乎很小。,65,布沙尔等将他们的发现表述
23、如下:“到目前为止,在调查过的每一种行为特征,从反应时到宗教信仰,个体差异中的重要部分都与遗传有关。这一事实今后不应再成为争论的焦点,现在是该考虑它的意义的时候了。”,66,当然,对布沙尔等的研究的批评意见也体现在多个方面(Billings et al.,1992)。有的声称,这些研究者并没有尽可能完整地公布他们的研究数据,因此,不能独立地对他们的研究结果进行评价。还有,有很多研究报告表明布沙尔等没能考虑到的一些环境因素对双胞胎确实有重大影响。最后,随着DNA分析技术的准确性的提高,那些对布沙尔等的研究结果质疑的研究者认为,应该使用DNA检验技术来验证双胞胎研究结果的有效性。,67,布沙尔(B
24、ouchard,1999)在评价了大量有关“先天后天”的研究例证后总结道,从整体上看,人格中40的变异和智力中50的变异都以遗传为基础。,68,我国的数据,耳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估计全世界约有7亿人口听力损失至少达55 dB。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统计,中国6000万残疾人口中2100万为听力残疾者。听力下降达25dB及以上者在青年人中约占1,60岁人群中约占10,75岁时上升到50%。新生儿重度以上的先天性聋发病率约为11 000,其中至少一半是遗传因素所致。,69,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在两组染色体中,只要有一组有聋的成分,就会表现出耳聋。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些规律; (1)父母双方
25、有一方是聋人,他(她)们的子女出现耳聋的可能性为50;如果父母均是聋人,则子女出现耳聋的可能性为75。 (2)耳聋子女的下一代仍可能是聋人,不聋子女的下一代不会再出现遗传性聋。 (3)这种遗传性聋,没有性别差异。,70,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聋: 只有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均含有致聋信息时,才表现耳聋。如果只有一方染色体有问题,子女不会出现耳聋,而成为携带者。同样可以找出一些规律:,71,(1)如果父母双方不聋,但均为携带者,那么,其子女出现耳聋的可能性为25,成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5O,完全正常的可能性为25%。如果一方是聋人,另一方为正常人,则其子女均不出现耳聋,但均是携带者。如果双方均是聋人,则
26、其子女出现耳聋的可能性为100,所以要避免相同原因致聋的人婚配。,72,(2)耳聋的子女如果同正常人结婚,其下一代不会出现耳聋,但均是携带者。不聋的子女的下一代是否会出现耳聋,则要看他(她)本人是否为携带者,同时还要看他(她)的配偶的情况,也就是说,不聋的子女的下一代,也可能会有聋。,73,助听器的佩戴,美国罗得岛对全部新生儿进行耳声发射的听力筛查,发现耳聋后对出生1个月左右的孩子即验配助听器,在牙牙学语期即开始言语训练,因此使大多数聋儿做到聋而不哑。如果聋儿在7岁之后才配助听器、甚至不配助听器,由于在敏感期缺少听觉刺激和训练,结果会导致语言能力的落后。,74,二、生态系统理论,尽管现代学习理
27、论家班杜拉认为环境既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也受发展的个体的影响,然而他仍然没有对个体发展的环境做出明确描述。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对环境的影响做出了详细分析。,75,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发展心理学中,布朗芬布伦纳(U Bronfenbrenner)的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76,77,布朗芬布伦纳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这一点往往被人为设计的实验室里的研究发展的学者所忽视。他认为,环境(或自然生态)是“一组嵌套结构,每一个嵌套在下一个中,就
28、像俄罗斯套娃一样”。,78,换句话说,发展的个体处在从直接环境(像家庭)到间接环境(像宽泛的文化)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间或嵌套于其中。生态系统理论的一系列嵌套结构模型。每一系统都与其他系统以及个体交互作用,影响着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79,80,家庭与生态系统理论,将家庭看做是一个社会系统意指家庭很像人体,是一个整体结构,它由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其中各个部分之间都会相互影响,而且每一部分都有助于总体功能的发挥。,81,聋人生活系统,聋人文化有其特有的特征,表现为: 1、手语是聋人文化的核心。 2、聋健相隔是聋人群体共同的经验。 3、对耳聋的态度和对聋的接纳是聋人文化的基本内容。,82,第五节 聋
29、儿早期干预的模式,一、以医疗服务为中心的早期干预模式 二、以家庭为依托的早期干预模式 三、以康复中心为基础的早期干预模式,83,以干预的对象和范围来分类,早期干预可以分为: 预防性的干预 以特殊儿童为中心的干预 特殊儿童与家庭并重的干预三种模式。,84,以干预实施的场所来分类,早期干预又可以分为 中心式 家庭式 中心家庭兼用式,85,以干预的理论模式来分类,早期干预可以分为: 身心发展模式 认知发展模式 行为分析模式 生态学模式,86,一、以医疗服务为中心的早期干预模式,强调在医疗层面上开展的治疗矫治与康复训练活动,通过医护人员与学前特殊教育专业人员互助合作,将医疗和教育相结合,为聋儿提供早期
30、干预。 又可分为三类,以下为美国的三种模式,87,第一种是医疗性养护式,收养在家庭内无法提供所必需的卫生服务的有聋儿; 第二种是寄宿性医疗式,主要是对那些在家庭生活中适应不良或是无法适应,而且需要专门或特殊的医疗保健和护理的聋儿进行早期干预; 第三种是医院式,它主要面向的是障碍或缺陷较严重,必须长期依靠药物或医疗监护的儿童。,88,二、以家庭为依托的早期干预模式,以家庭为依托的聋儿早期干预模式旨在通过家庭巡回教师(又称家访教师或家庭顾问)的指导协助特殊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在家庭范围内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家庭访视和家庭托幼机构。 欧洲国家制定了一个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Early Hear
31、ing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EHDI)计划,计划包括得到适当的医疗服务,如初级保健、视觉筛选、遗传服务和咨询等。,89,该模式目前存在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家庭支持式,通过为聋儿家庭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支持来促进家庭范围内的早期干预,包括发放早期干预专业性指导材料、传递最新干预信息、提供情感沟通策略等;,90,第二种是家庭访视式,家庭巡回教师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访视家长与聋儿的互动情况,对家长进行专业指导培训,或者直接对聋儿进行干预训练;,91,第三种是家庭托幼机构式,由于家长文化水平、时间、精力及其他条件限制,部分聋儿不能由其家长直接实施早期干预,而被委托给托幼机构
32、,由被委托人直接充当干预者,专业人员则为干预者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指导与培训,而后由他们对聋儿实施干预训练。,92,三、以康复中心为基础的早期干预模式,康复中心是由政府、福利机构、民间团体或组织以及私人出资兴建的,设有专门的场地、教学设备、训练器材,配备各种专业教师、技师,对聋儿实施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早期干预的地方。,93,该模式也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家长儿童式,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施:一是通过各种类型的群体活动,其中包括讲座、宣传册、聋儿家长交流会等,为聋儿家长或监护人提供早期教育知识的咨询和技能培训;二是直接对聋儿实施早期康复训练。,94,第二种是儿童康复发育中心式,即将聋儿安置在有普
33、通儿童活动的,同时可以提供聋儿发展所必需的资源,或者是可以专门安排适合聋儿发育需求活动的社区幼儿园或社区服务中心儿童部。,95,第三种是聋儿早期干预中心,即针对聋儿的发展需要由相关学科专家专门参与设计的,有各种专门器材和设备的特殊服务或教育中心。,96,聋儿干预模式的共同点,第一,注重早期筛查的效果; 第二,在康复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引导家长来参与; 第三,婴幼儿本身的情感对康复效果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97,聋儿干预趋向,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倾向; 回归主流的倾向; 整合教育的倾向; 全纳性教育的倾向世界范围的各项特殊教育法规都要求制定出个别化教育方案(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lan,IEP)和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individualized family serviceplan,IFSP),成为了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98,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