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2.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40423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限时规范特训 2时间:45 分钟 满分:9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8广东茂名五校联考)读某地区地形图,该地计划修建一条运河,在丙、丁两方案中最终确定丙方案。其原因是( )A沿河谷修建,利于通航B北高南低,有利于河水自流C地形较平坦,工程量小D西高东低,有利于河水自流解析:读图可知,图中丙线路所在区域海拔在 200300 米,地势起伏较小,工程量小;丁线路先后两次跨过 300 米等高线,地势起伏大,工程量大。答案:C(2018德州一模)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完成 2

2、3 题。2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B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 100 m,小于 200 mC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地多D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3当地为发展旅游业,打算修建一条直达山顶(492 m 处)的观光索道,最合适的选线是( )A从甲处到山顶 B从乙处到山顶C从丙处到山顶 D从丁处到山顶23.解析: 第 2 题,图中等高距为 50 m,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相交,故陡崖相对高度大于 100 m、小于 200m,则 B 项说法正确。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河流先自南向北,再向东北流;图中高程为 492 m 山峰位于东北

3、西南向的山岭上,则位于该山岭的西北坡,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而降水少,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多;冬季日出东南,甲东南方位为山岭,阻挡视线,故甲地冬半年一段时间内不能看到海上日出。第 3 题,该地东临海洋,到山顶看日出是主要旅游项目;山脉的东坡直接临海,不需要登山看日出,故不必要修建丙或丁到山顶的索道;甲乙位于山脉的西侧,但乙位于一个山顶上,两个山顶距离较近,也不符合“直达山顶(492 m 处)”条件;而甲位于山下,与最高山顶之间有河谷,沿线景观较好,故最适合修建观光索道。答案:2.B 3.A(全国新课标卷)读下图,完成 46 题。24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 米 B55 米C60

4、米 D65 米5图中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 BC D6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 13 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 米 B40 米C65 米 D90 米46.解析:第 4 题,图示区域最高点位于东北侧,海拔在 8085 米之间,图示区域最低点位于东南侧,海拔在 2025 米之间,两者之间高差接近 65 米,但不是 65 米,C 项正确。第 5 题,河水流速的快慢取决于坡度的大小,图中四处中,附近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第 6 题,大坝应建在之间的山谷出口处,设计大坝高 13 米,而等高距为 5米,因此大坝高度约为三个等高距,自河流向两侧各三条

5、等高线,取最短距离筑坝,结合比例尺计算大坝长约 40 米。答案:4.C 5.C 6.B(2018武汉模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读图完成 78 题。7该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 )A600 米 B650 米C700 米 D800 米8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A方案 1 B方案 2C方案 3 D方案 478.解析:第 7 题,读图,根据图中数值判断,等高距是 100 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角山峰,海拔约 700800 米。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约0100 米,高差约 600800 米,所以该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 800 米。第 8 题,

6、根据山区修路原则,尽量少穿越等高线,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方案 3,穿越等高线条数最少,坡度最缓;方案 1、方案 4 穿越等高线条数多、坡度陡;方案2 在甲处坡度较大。答案:7.D 8.C(2018衡水模拟)某高中研究性学习小组到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区域实地考察。读3图,回答 911 题。9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A BC D10研究小组对该区域考察的项目最不可能是( )A山区植被种类调查B中心商务区选址研究C河流水质取样分析D村落空间分布研究11小明同学沿 ab 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911.解析:第

7、9 题,地地势最高且四周没有障碍物阻挡,视野最开阔,建防火瞭望塔瞭望范围最大。第 10 题,结合图示信息,该地山地面积较大,聚落规模较小,市场欠发育,不适宜建中心商务区。第 11 题,根据 ab 剖面线与等高线关系及穿越区特点即可确定结论。答案:9.D 10.B 11.A二、综合题(共 46 分)12(2018郑州实验中学月考)读“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问题。(22分)(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 AB 河段的河流流向。(8 分)(2)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间的相对高度。(4 分)4(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

8、村镇,并简述原因。(4 分)(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坝顶海拔为 500 米,水坝选址有 A 处和 B 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6 分)解析:第(1)题,从地形类型和地势起伏说明地形、地势特点。结合等高线与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第(2)题,在分别读出甲聚落和朝阳峰海拔高度的前提下,利用交叉相减方法计算其相对高度。第(3)题,由于受山脊阻挡,在朝阳峰看不到丁村。第(4)题,分别从蓄水量大小、淹没土地面积、工程量大小及搬迁居民数量等进行评价。答案:(1)地形、地势特征:该区域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AB 段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8

9、 分)(2)8001 200 米之间。(4 分)(3)看不到丁村,有山脊阻挡视线。(4 分)(4)A 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B 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6 分)13(2018西安市调研)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 分)(1)图中 C 处有一石碑“河源” 。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8 分)(2)该小组的

10、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 C 处、另一位同学站在 E 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 D 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6 分)(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 DE、GH 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 GH 剖面的是_,请在两图中标出 GH 和 DE 的交点 I。(4 分)(4)两位同学分别在 A、B 两地测量当地的气温,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6 分)解析:第(1)题,河流发育在山谷,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河流流速较快。第(2)题,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的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起

11、的为山脊。如果两地之间有山脊相隔,就会阻挡视线,山谷则不会。第(3)题,G、H 两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从 G 到 H 海拔是先升高再降低,故选。GH 和 DE 的交点 I 为GH 间的最高点,DE 间的最低点。第(4)题,图中等高距为 100 米,所以 B 处海拔为 700 米,A 处海拔为 1 200 米,两地的垂直高差为 500 米,在近地面,海拔每升高 1 000 米,气温下降约 6,故两地之间相差约 3。答案:(1)画图略。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8 分)(2)看不到 C 处的同学,因为 C、D 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能看到 E 处的同学,因为D、E 之间是低谷,不会阻挡视线。(6 分)(3) 略(分别在最低、最高处)。(4 分)(4)3。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高度相差 500 米,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 1 000 米,气温下降约 6。(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