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脊髓解剖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396555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3.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髓解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脊髓解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脊髓解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脊髓解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脊髓解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脊 髓Spinal cord,曲怀刚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一、脊髓的位置和形态,脊髓位于椎管内,外包有三层被膜。脊髓为长条状前后稍扁的圆柱形,上端自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1 腰椎体下缘。 有两个梭形膨大: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末端变细,称为脊髓圆 锥,向下延为终丝。,脊髓表面可见多条纵沟或裂。,二、脊髓的节段,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 对病变和麻醉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在成人,一般的推算方法为:上颈髓节(C14)大致与同序 数椎骨相对应;下颈髓节(C58)和上胸髓节(T14)与同序数椎骨的上方第 1节椎体平对;中胸髓节(T58)约与同序数椎体

2、上方第 2 节椎体平对;下胸髓节(T912)约与同序数椎体上方第 3 节椎体平对;腰髓节约平对第 1012 胸椎;骶、尾髓节约平对第 1 腰椎。,三、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大部分组成。,脊髓各节段差异1. 形态和大小不一;2. 灰质结构和配布不同;3. 灰质和白质量的相对比例不同.,(一) 灰质 1. 灰质的分部:前角、后角、中间带、侧角和灰质连合。,2. 前角(1) 前角的神经元A. 运动神经元B. 运动神经元,C. Renshaw ( 闰绍)细胞,(2) 前角的核团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可分为内、外侧两大群。A. 内侧群:,B. 外侧群,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排布,3. 后角的核团 (1)后

3、角边缘核 (2)胶状质,(3) 后角固有核,4. 中间带的核团(1)胸核(背核或Clarke柱)(2)中间内侧核,(3)中间外侧核,5. 脊髓灰质的板层构筑,Rexed 等 根据脊髓灰质细胞构筑的研究,可将脊髓灰质分为10 个板层,这些板 层从后向前分别用罗马数字I X 命名。,脊髓灰质板层与核团的对应关系板层 I, 后角边缘核 板层II, 胶状质板层III, IV, 后角固有核板层V, VI, 后角颈、基底部 板层VII, 中间带板层VIII, 前角底部板层IX, 前角运动核板层X, 中央灰质,(二) 白质,I,II,III,IV,1. 脊神经后根纤维的分部内侧部: 为粗的有髓鞘纤维组成,主

4、要传导本体感觉 和精细触压觉。外侧部:为细的薄髓鞘和无髓鞘纤维则组成 ,并在 背外侧束上升或下降 1 2 节。 这些纤维主要传导痛觉、温度觉和内脏感觉信息。,2. 上行纤维束 又称感觉传导束,将不同的感觉信息上传到脑。,这两个束是脊神经后根内侧部的粗纤维在同侧后索的直接延续。薄束成自同侧第 5 胸节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的中央突, 楔束成自同侧第 4 胸节以上的节细胞的中央突。薄束在第 5 胸节以下占据后索的全部,在第 4 胸节以上只占据后索的内侧部;楔束位于后索的外侧部。,(1) 薄束和楔束 fasciculus gracilis & cuneatus,分别终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分别传导来

5、同侧下半身和上半身的肌、腱、关节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压觉信息。,(2) 脊髓小脑后束 post. spinocerebellar tract其纤维起自同侧的背核,上行经小脑下脚终于小 脑皮质。此束传递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本体感觉和外受感觉 信息至小脑,与肌张力和姿势的协调有关。,位于外侧索周边的前部,脊髓小脑后束的前方。其纤维主要起自后角基底部和中间带外侧部的神经元,大部分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上行经小脑上脚终于小脑皮质。其功能与脊髓小脑后束相同,与整个肢体的运动和姿势协调有关。,(3) 脊髓小脑前束 ant. spinocerebellar tract,(4) 脊髓丘脑侧束 lat.

6、spinothalamic tract,位于外侧索的前半部,脊髓小脑前束的深部。其纤维起自对侧后角固有核,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升经延髓、脑桥,终止于丘脑。该束传导由后根内侧部细纤维传入的痛、温感觉 信息。,(5) 脊髓丘脑前束 ant. spinothalamic tract,位于前索,脊髓丘脑侧束的前内侧。其纤维起自对侧的后角固有核,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在前索上升,经延髓、脑桥,终止于丘脑。此束传递由后根内侧部粗纤维传入的触、压觉信息。,3. 下行纤维束又称运动传导束,下行纤维束是从脑的不同部位将神经冲动下传到脊髓。,起源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中 央旁小叶的前部的锥体细胞。纤维下行至延髓锥体,大部

7、分 纤维在锥体交叉处交叉,至对侧脊 髓侧索下行,称皮质脊髓侧束;少量未交叉的纤维在同侧脊髓的前 索下行,称皮质脊髓前束。,(1)皮质脊髓束 corticospinal tract,(A) 皮质脊髓侧束 lat. corticospinal tract,(B) 皮质脊髓前束 ant. corticospinal tract,(2)红核脊髓束 rubrospinal tract此束的主要功能是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3)前庭脊髓束 vestibulospinal tract此束主要兴奋躯体和肢体的伸肌,维持身体平衡。,(4)网状脊髓束 reticulospinal tract,(5) 脊髓固有束

8、fasciculus proprius,(6) 各传导束纤维的局部定位排列,四、脊髓的功能1. 传导功能 2. 反射功能,3. 脊髓反射脊髓反射可分为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1)躯体反射 是指骨骼肌的反射活动,如牵张反射、屈肌反射、浅反射等。牵张反射 又称腱反射。当 骨骼肌被拉长时,肌内的感受器 (肌梭、Golgi 腱器)受到剌激而 产生神经冲动,经脊神经后根进 入脊髓,兴奋 - 运动神经元,反射性地引起被牵拉的肌肉收缩。临床上经常检查的腱反射有膝反射、跟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等。,屈肌反射 是一种保 护性反射。如当肢体某处皮肤受到伤害性剌激时会 迅速缩回肢体即属此种反射。屈肌反射径路至少有3 个神经元。由于肢体收 缩要涉及成群的肌肉,故受到兴奋的 - 运动神经元常常是多节段的。,(2)内脏反射内脏反射是指一些躯体-内脏反射、内脏-内脏反射和内脏-躯体反射,如竖毛反射、排尿反射和排便反射等。,脊髓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