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头颈解剖(局部解剖)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34672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9.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颈解剖(局部解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头颈解剖(局部解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头颈解剖(局部解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头颈解剖(局部解剖)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头颈解剖(局部解剖)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头 颈 解 剖 学,口腔职业医师考试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大纲,骨: 上、下颌骨的解剖特点及生理意义 关节: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特点、运动和功能意义 肌肉:咀嚼肌和舌骨上肌群 血管:颈内、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和分布主要静脉的回流途径与范围 神经:三叉、面神经的分支和分布舌咽、舌下神经的主要分布,口腔职业医师考试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大纲,口腔境界和表面标志 唇、颊、腭、舌下区的解剖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舌的解剖结构特点,淋巴回流特点,颌面部表面标志及软组织结构特点 腮腺咬肌区、面侧深区的解剖结构特点 腮腺与面神经的解剖关系 主要蜂窝组织间隙的境界及连通,颈部分区与颈筋膜的层次结构 下颌下三角的境界与解剖结构特

2、点 气管颈段的解剖及其临床应用,口腔职业医师考试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大纲,舌背动脉 (舌根、腭扁桃体、会厌) 舌下动脉 (舌下腺、口底、舌肌) 舌深动脉 (舌体部的肌肉和粘膜),舌动脉,颈外动脉,系统解剖,颈部分支: 腭升动脉(软腭、腭扁桃体、咽鼓管) 扁桃体支(腭扁桃体主干) 下颌下腺支(下颌下腺) 颏下动脉(下唇、颏部的皮肤肌肉)面部分支: 下唇动脉 上唇动脉 鼻外侧动脉 内眦动脉(与眼动脉的鼻背动脉吻合),面动脉,颈外动脉,系统解剖,颈外动脉,颏下动脉,下唇动脉,面动脉,内眦动脉,上唇动脉,咬肌动脉 面横动脉 颞中动脉 颧眶动脉 耳前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颞中动脉,颞骨支,颧

3、眶动脉,额支,面横动脉,颈外动脉,系统解剖,下颌部:耳深动脉、鼓室前动脉脑膜中动脉:棘孔下牙槽动脉颏动脉 翼外肌部:颊动脉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 翼腭窝部: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蝶腭动脉(蝶腭孔至鼻),上颌动脉,颈外动脉,系统解剖,1、颞深动脉 2、颞浅动脉 3、翼外肌 4、脑膜中动脉 5、上颌动脉 6、下牙槽动脉 7、上牙槽后动脉,颈外动脉,系统解剖,上颌动脉,颈外动脉,系统解剖,上颌动脉,圆孔,翼管,翼腭窝,腭大孔,眶下裂,蝶腭孔,1、蝶腭动脉 2、上颌动脉 3、腭降动脉,1,3,2,4,5,4,5,6,4、腭小动脉 5、腭大动脉 6、脑膜中动脉,颈外动脉,系统解剖,上颌动脉,于颈静脉孔处续于乙

4、状窦在颈动脉鞘内下行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颅外主要属支:面总静脉 舌静脉咽静脉 甲状腺上、中静脉,颈内静脉,系统解剖,由下颌后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和枕静脉在下颌角处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下行在锁骨上方穿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颈外静脉,系统解剖,翼丛与颅内的交通,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称“危险三角”,此区发生化脓性感染时,若处理不当,可导致颅内感染。,内眦静脉,面静脉,面深静脉,颈内静脉,翼静脉丛,眼上静脉,眼下静脉,海绵窦,面深静脉,内眦静脉,眼下静脉,眼上静脉,面静脉,翼 丛,海绵窦,系统解剖,头面部枕淋巴结乳突淋巴结腮腺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淋巴lymph

5、,系统解剖,颈部 颈前淋巴结 颈外侧淋巴结 颈外侧浅淋巴结 颈外侧深淋巴结 咽后淋巴结角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淋巴lymph,系统解剖,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感觉神经的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节, 周围突组成:眼神经 穿眶上裂上颌神经 穿圆孔下颌神经 穿卵圆孔 三叉神经运动根进入下颌神经。,三叉神经,系统解剖,眼神经,系统解剖,主要分支: 额神经 泪腺神经 鼻睫神经,行程: 由三叉神经节前内侧分出 海绵窦外侧壁,位、之下,及颈内动脉之外侧 经眶上裂入眶,系统解剖,行程: 眶上裂眼肌总腱环之上滑车神经外下,外直肌之上上睑提肌之上 主要分支: 眶上神经滑车上神经额支,滑车神经,

6、眶上神经,滑车上神经,总腱环,额神经,眼神经额神经,展神经,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系统解剖,眼神经泪腺神经,行程: 眶上裂额神经稍下外直肌上缘,泪腺神经,泪腺分泌的神经支配?,系统解剖,眼神经鼻睫神经,行程: 眶上裂视神经外侧视神经上方内直肌上缘主要分支: 睫状神经节交通支 1 睫状长神经 2 筛前神经 3 筛后神经 4 滑车下神经 5,1,2,3,4,5,鼻睫神经,4,3,1,2,上颌神经,系统解剖,颅中窝段 脑膜中神经 1,翼腭窝段 颧神经 2上牙槽后神经 3,眶内段 上牙槽中神经 4上牙槽前神经 5眶下神经 6,面段 下睑支上唇支鼻内侧支、鼻外侧支,行程: 由三叉神经节分出海绵窦外侧壁下

7、部穿圆孔入翼腭窝眶下裂眶下管,主要分支:,主要分支:,行程: 由三叉神经节分出穿卵圆孔入颞下窝 有运动根加入,下颌神经,系统解剖,棘神经(脑膜支) 翼内肌神经(鼓膜张肌和腭帆张肌) 下颌神经前干:颞深神经颞深前、后神经咬肌神经翼外肌神经颊神经 下颌神经后干: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下颌舌骨肌支,下颌神经,系统解剖,下颌神经,系统解剖,纤维成分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表情肌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鼻、腭的黏膜腺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舌前2/3味蕾 主干经过脑内耳门面神经管茎乳孔,面神经,系统解剖,面神经管内分支 岩大神经 自膝神经节处发出,出岩大神经管裂孔前行,与岩深神经(颈内动脉

8、交感丛)合成翼管神经,穿翼管至翼腭窝,在翼腭神经节,支配泪腺分泌、腭及鼻腔粘膜腺体 镫骨肌神经 支配镫骨肌 鼓索 穿过鼓室、并入舌神经,含特殊内脏感觉(舌前2/3味觉)和副交感纤维(下颌下腺和舌下腺),面神经,系统解剖,镫骨肌神经,茎突舌骨肌,二腹肌后腹,岩大神经,鼓索,面神经,系统解剖,面神经管外分支,面神经主干出茎乳孔后,前行进入腮腺,在腺内形成腮腺丛,于腮腺前缘发出: 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还支配: 耳后肌、枕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面神经,系统解剖,翼腭神经节(副交感) 位于翼腭窝上部,上颌神经的下方。节前纤维来源于面神经的岩大神经,节后纤维至泪腺、腭和鼻的黏膜。 下颌

9、下神经节(副交感) 位于下颌下腺与舌神经之间。节前纤维来源于面神经的鼓索,节后纤维至下颌下腺和舌下腺。,舌咽神经,系统解剖,耳神经节(副交感)位于卵圆孔下方、贴附于下颌神经的内侧。 节前纤维来源于舌咽神经的岩小神经;节后纤维随耳颞神经至腮腺。,舌咽神经,系统解剖,延髓 颈内动、静脉之间、颈外动脉外侧弓形向前下方 支配 全部舌内肌和舌外肌(除腭舌肌)。,舌下神经,舌下神经管,舌下神经,系统解剖,颈部局部解剖,概述,支架:脊柱的颈段 前方:呼吸、消化颈段 两侧:纵行的大血管和神经 颈根部:胸膜顶和肺尖,斜行的血管和神经 筋膜和筋膜间隙 活动与脏器的关系 肌 淋巴结,颈部局部解剖,境界,上界 下颌骨

10、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 下界 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肩峰至C7棘突连线,颈部 neck,颈部局部解剖,体表解剖,颈部体表结构,舌骨:平视时,舌骨体平颏下点下缘,后方平对第3颈椎舌骨大角上缘是手术中寻找和结扎舌动脉的标志,环状软骨:平对第6颈椎(咽、喉、气管)环甲正中韧带颈动脉结节,甲状软骨:上缘平对第4颈椎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外动脉发出甲状腺上动脉处,胸锁乳突肌,颈部局部解剖,体表投影,体表解剖,肺尖和胸膜顶:锁骨内1/3上2.5cm,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 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中点至胸锁关节,以甲状软骨上缘为界,臂丛: 上界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至锁骨外、中1/

11、3交点下界前斜角肌外侧至锁骨中点,锁骨下动脉:胸锁关节至锁骨中点向上的弧线,副神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上1/3至斜方肌前缘下、中1/3交点,颈部局部解剖,分区,颈前区 下颌下三角、颏下三角 颈动脉三角、肌三角 胸锁乳突肌区 颈外侧区 枕三角、锁骨上大窝,颈部局部解剖,层次,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 肌肉层 脊柱颈段,皮肤薄、活动大、皮纹横行,浅筋膜颈阔肌和面神经颈支,浅筋膜颈丛浅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浅筋膜浅静脉颈外静脉颈前静脉和颈静脉弓浅淋巴结沿浅静脉排列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前浅淋巴结,颈部局部解剖,层次,颈肌浅层颈阔肌、胸锁乳突肌中层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深层外侧群前、中、后斜角肌内

12、侧群椎前肌,颈部深筋膜,浅层封套筋膜 包裹整个颈部结构的总筋膜套 形成结构 2个肌鞘: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鞘 2个腺囊:腮腺、下颌下腺囊 向上延续为腮腺咬肌筋膜 向下分2层附于胸骨颈静脉切迹前、后缘,形成胸骨上间隙,颈部局部解剖,层次,中层气管前筋膜 (颈内脏筋膜) 紧贴在舌骨下肌群深面 形成结构甲状腺假被囊食管筋膜、气管筋膜颈动脉鞘向下经气管前方入胸腔,附于纤维心包,颈部局部解剖,层次,颈部深筋膜,深层椎前筋膜 覆盖颈部深层肌表面,上附颅底,下入胸腔,于T3高度附于前纵韧带。 形成结构:腋鞘,颈部局部解剖,层次,颈部深筋膜,胸骨上间隙位于颈前中部、胸骨柄上方,由颈深筋膜浅层两层构成,内有颈静脉

13、弓 气管前间隙介于气管前筋膜和气管之间,下通上纵隔 咽后间隙位于咽后方与椎前筋膜之间 椎前间隙位于椎前筋膜和颈部脊柱之间,颈部局部解剖,层次,颈部深筋膜筋膜间隙,下颌下三角 submandibular triangle 围成:下颌底和二腹肌前、后腹间 底: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 表面: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封套筋膜 内容:下颌下腺为主周围:下颌下L.n后端:面A,面V深面:舌骨舌肌上1/3舌N舌骨舌肌下1/3舌下N,颈部局部解剖,颈前区,围成:两侧二腹肌前腹与舌骨之间 内容:颏下淋巴结,颏下三角 submental triangle,颈部局部解剖,颈前区,颈动脉三角 carotid triang

14、le,围成: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和 肩胛舌骨肌上腹间 底:椎前筋膜 表面: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封套筋膜,颈部局部解剖,颈前区,以舌骨大角为标志后 颈内、外A、甲状腺上A,舌A和面A上 舌下N(越颈内、外A前行),颈袢上根下 喉上N内支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喉上N外支环甲肌,颈部局部解剖,颈前区,颈动脉三角 carotid triangle,肌三角 muscular triangle,围成: 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肩胛舌 骨肌上腹 底:椎前筋膜 表面: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 内容:甲状腺、甲状旁腺、喉、气管、食管等。,颈部局部解剖,颈前区,颈部局部解剖,胸锁乳突肌区,胸锁

15、乳突肌区,内容: 颈动脉鞘由颈深筋膜形成颈总和颈内A(内侧)颈内V(外侧)迷走N(后方),内容: 颈丛颈袢 至舌骨下肌上根C1舌下N降支下根C2、3浅支深支,颈交感干 椎前筋膜深面颈上、中、下神经节 颈外侧深淋巴结 沿颈内V排列颈内静脉二腹肌L.n(角L.n)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L.n,围成: 肩胛舌骨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 深面:椎前筋膜 浅面:封套筋膜内容: 副N (定位)、淋巴结,枕三角 occipital triangle,颈部局部解剖,颈外侧区,锁骨上大窝 (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围成:肩胛舌骨肌、锁骨、胸锁乳突肌,颈部局部解剖,颈外侧区,内容:以前斜角肌为中心 内侧:颈、胸间纵行结构

16、和胸膜顶。 纵行结构包括颈内V、颈总A和头臂 干、迷走N、交感干、膈N等。 外侧:颈、胸和上肢间横行结构, 包括锁骨下V及其属支、锁骨下A及 其分支、臂丛等。,颈部局部解剖,颈根部: 锁骨上方二横指宽,是颈、胸、腋过渡区,颈根部,胸膜顶和肺尖 定位:锁骨内侧1/3上方2-3cm 邻接:前锁骨下A前外侧前斜角肌、膈N 、锁骨下V、迷走N、胸导管(左)后颈交感干、颈胸神经节外侧中斜角肌 胸导管 行程:食管左侧上行胸导管弓 (C7)向外下左静脉角,颈部局部解剖,颈根部,胸导管弓邻接:前颈动脉鞘,后锁骨下A等.,锁骨下V 前斜角肌浅面,可穿刺插管 锁骨下A和臂丛 斜角肌间隙 臂丛阻滞麻醉 膈N 前斜角

17、肌表面下行,锁骨下A、V间入胸腔 锁骨上L.n(颈深下L.n) Virchow L.n(左) 椎动脉三角 围成:前斜角肌、颈长肌和锁骨下A间 浅层:甲状颈干、迷走N和交感干、颈胸神经节等 深层:椎A、V,颈部局部解剖,颈根部,形态:“H”形左、右叶和峡部,锥状叶(60%). 位置:两叶 喉与气管前外侧上极平甲状软骨中点下极至第6气管软骨环峡部 第2-4气管软骨环 被膜:内层 真被囊(纤维囊)外层 假被囊(甲状腺鞘)甲状腺悬韧带,甲状腺 thyroid gland,颈部局部解剖,颈部脏器,动脉及其与喉的神经关系颈外A甲状腺上A与喉上N外支先伴行再分开甲状颈干甲状腺下A与喉返N在下极后方交叉结扎A

18、原则:“上靠下离” 静脉甲状腺上V颈内V甲状腺中V颈内V甲状腺下V头臂V甲状腺奇静脉丛: 由两侧甲状腺下V在气管前方吻合而成,颈部局部解剖,颈部脏器,邻接 前: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和气管前筋膜 后内侧:喉与气管、咽与食管、喉返N 后外侧:颈动脉鞘、颈交感干 甲状肿大的压迫症状 后: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后外方:Horner综合征,颈部局部解剖,颈部脏器,形态:绿豆大小 ,上、下各1对 位置:甲状腺后面真、假被囊间上甲状旁腺在甲状腺侧叶后缘中点 以上,平环状软骨高度。下甲状旁腺在 甲状腺侧叶后缘下1/3附近。 变异:上甲状旁腺数量和位置较恒定下甲状旁腺变异较大,甲状旁腺

19、 parathyroid gland,颈部局部解剖,颈部脏器,位置:颈前中部,C5、6水平 年龄变化:小儿喉上缘达C3,老年喉上缘达C6上缘 动态变化:随吞咽上下移动 动脉:甲状腺上A喉上A甲状腺下A 喉下A 神经:迷走N喉上N声门裂以上喉粘膜,环甲肌喉下N声门裂以下喉粘膜,其余喉肌,喉 larynx,颈部局部解剖,颈部脏器,位置:颈前中部,下浅上深。 邻接:前: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胸骨上间隙和颈静脉弓、舌骨下肌群和气管前筋膜、气管前隙 (气管切开层次) 气管前隙内:甲状腺峡、甲状腺奇丛、和头臂V等两侧 甲状腺叶后 食管和喉返N后外 颈血管鞘,颈交感干等,气管 trachea,颈部局部解剖

20、,颈部脏器,食管(颈部) 位置 气管后方偏左 邻接 前气管后外交感干外颈动脉鞘,甲状腺后食管后间隙椎前筋膜和颈长肌、脊柱,食管esophagus,颈部局部解剖,颈部脏器,第一步 切口与翻皮片。颈部皮肤薄,与颈阔肌连结紧密,故切口不宜过深。 第二步 解剖颈部浅层 上翻颈阔肌将颈阔肌下缘切断并上翻,注意面N颈支 观察颈部浅层结构颈外V及颈外侧浅L.n;颈丛皮支;颈前静脉、颈静脉弓及颈前浅L.n 第三步 观察封套筋膜及其形成结构 第四步 解剖并观察颈前区三角的围成及内容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 第五步 解剖并观察枕三角的围成及内容,颈部局部解剖,操作步骤,第六步 解剖胸锁乳突肌区1

21、切断胸锁乳突肌下端,保留颈丛皮支并翻向止点2 观察胸锁乳突肌深面结构颈动脉鞘表面的颈袢及其上、下根;在 鞘周围找出颈外侧深L.n;纵行切开颈动脉鞘,观察鞘内结构及周围结构 关系;在鞘后方分开椎前筋膜找出颈交感干、颈交感节 第七步 解剖颈根部1 修清前斜角肌周缘及其表面的椎前筋膜2 观察颈根部结构在前斜角肌表面,有纵行的膈神经和横行的锁骨下静脉,其与颈内V汇成静脉角。左侧有胸导管从颈内V后方穿出,弓形向前内注入静脉角斜角肌间隙及其内容椎动脉三角及其内容胸膜顶的定位及邻接关系,颈部局部解剖,操作步骤,颌面局部解剖,颌面部以眶上缘、颧弓、外耳门和乳突连线为界,与颅部相分。前下方以下颌体下缘、下颌角至

22、乳突与颈部相分。,境界,颌面局部解剖,表面标志,眶上孔或眶上切迹:眶上缘内、中1/3交界点,有眶上血管神经经过。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cm处,相当于鼻尖至眼外角连线的中点。有眶下血管、神经经过。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进针应朝向外上。颏孔:成人正对下颌第一、二前磨牙间(或第二前磨牙)的下方。有颏血管、神经经过,穿刺时进针就向内下。腮腺导管:为耳垂至鼻翼与口角之间中点连线的中1/3。面神经出茎乳孔:成人位于乳突根部前缘或乳突尖端上方约1cm处。颧弓:位于耳屏与眼眶外上缘的连线上。,颌面局部解剖,面浅层,皮肤 薄,血供丰富。皮纹,即皮肤分裂线,是真皮内的胶原纤维按抵抗该皮肤区所受最大张力的

23、方向平行排列而成,为张力线。切口应与皮纹一致。,颌面局部解剖,薄而不发达 腮腺咬肌筋膜、腮腺囊,深筋膜,面浅层,颌面局部解剖,腮腺咬肌区,面侧区,前界:咬肌前缘 上界:颧弓 下界:下颌骨下缘、下颌角至乳突 后界:乳突和胸锁乳突肌前缘 以腮腺咬肌区和面侧深区为重要,颌面局部解剖,腮腺咬肌区,腮腺咬肌区 parotid masseteric region,主要内容 腮腺、咬肌、下颌支、面神经、颈外动脉、上颌动脉、下颌后静脉,颌面局部解剖,腮腺咬肌区,层次 1、皮肤 2、浅筋膜(颈阔肌、耳大神经、面神经的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3、腮腺咬肌筋膜 4、咬肌及腮腺浅部和穿过腮腺的血管、神经 5、咬肌下间

24、隙、下颌支、腮腺深部 6、下颌后窝的底,颌面局部解剖,腮腺咬肌区,腮腺 parotid gland 位置 下颌后窝形态特点 腮腺管腮腺囊 浅层紧、深入、致密深层薄弱 穿腮腺的血管、神经 横行 面神经及其腮腺丛面横血管纵行 颈外动脉及分支下颌后静脉及属支耳颞神经,颌面局部解剖,面侧深区,位于颅底下方,下颌支深面。口腔的后外侧和咽的外侧。上部 颞下窝下部 翼颌间隙深部 咽后和咽旁间隙,颌面局部解剖,筋膜间隙,面部的筋膜间隙可分为: 上、下颌骨浅侧的浅间隙和上、下颌骨深侧的深间隙。,浅间隙,深间隙,间隙分部,翼颌间隙,颞下间隙,颊间隙,眶下间隙,咬肌下间隙,颞间隙,眶外间隙,口底间隙,下颌后间隙,翼

25、咽间隙,颌面局部解剖,筋膜间隙,眶下间隙 infraorbital space 位置:眶下方上唇方肌与上颌骨之间 内容:眶下神经、眶下动脉 面静脉、面动脉面横动脉、面神经颧支 交通:经颧大肌深面通颊间隙经眶下孔-管通眶,上唇方肌,面横动脉,颧肌,面动脉,面神经颧支,颌面局部解剖,筋膜间隙,颊间隙buccal space 位于颊部皮肤与颊肌之间 上界:颧大肌、颧骨 下界:下颌体下缘 前内界:与通过口角的垂线一致 后界:咬肌前缘,翼下颌韧带 内容:面神经颊支、下颌缘支、面血管、面横血管颊脂体、腮腺管、颊动脉、颊神经 交通:向上通眶下间隙,向后上深部通翼颌间隙、颞下间隙、眶外间隙向后外通咬肌下间隙,

26、颌面局部解剖,筋膜间隙,颊脂体:一体和四个突起体:从咬肌内面延伸至翼突上颌裂。前、内、上方贴于上颌骨骨膜,下部贴于颊肌后份。颊突:位于咬笑颧肌间,腮腺导管横过其上或浅面,面神经颊支于浅面或上下经过。翼腭突:体向翼腭窝的延伸。颞突:最大的突起,从体的上部向上延伸,位于颞肌的前缘和颧骨颞面间。翼突:从体的后下极突向下后方,位于翼内肌与翼外肌的外面。,颌面局部解剖,筋膜间隙,咬肌下间隙submasseteric space 位于咬肌深面与下颌支上半部之间上界:颧弓下缘下界:咬肌至下颌支的附着部前界:咬肌前缘后界:下颌支后缘 内容:咬肌动脉、咬肌神经 交通:向上经下颌切迹通颞下间隙和翼颌间隙经颧弓深侧

27、通颞间隙向前上通眶外间隙向前通颊间隙,向后通下颌后间隙,颌面局部解剖,筋膜间隙,下颌后间隙 retromandibular space 位于下颌后窝,腮腺浅层与下颌后窝底面(茎突、茎突肌群、寰椎横突和二腹肌后腹等)之间的间隙。 内容:腮腺及穿腮腺的结构 交通:向前通颞下间隙、翼颌间隙、翼咽间隙和颈部的下颌下间隙,水平断面,二腹肌后腹,胸锁乳突肌,腮腺,咬肌,翼内肌,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颌面局部解剖,筋膜间隙,腮腺床 通常把与腮腺深部相邻的茎突、起于茎突的肌肉及颈深部的血管、神经等结构,称为腮腺床。可借下颌角、C1横突和茎突等骨性标志辨认。,二腹肌后腹,腮腺,下颌支,面神经,茎突及周围肌,颈内

28、动脉,颈内静脉,颌面局部解剖,筋膜间隙,颞间隙 temporal space 介于颞筋膜与颞窝骨膜间,分浅深两部: 浅部位于颧弓上,颞筋膜浅深两层间,含颞中血管。 深部位于颞筋膜深层与骨膜间,内容颞肌、颞深前、后血管和神经。 交通:通颊间隙、颞下间隙和翼颌间隙,颌面局部解剖,筋膜间隙,位于颞下窝,指翼外肌及周围的范围 上界:蝶骨大翼的下面 下界:翼外肌下缘 前界:上颌骨的后面 后界:下颌支后缘 内侧界:翼突外侧板、翼上颌裂 外侧界:下颌支上半、颞肌腱,颞下间隙infratemporal space,颌面局部解剖,筋膜间隙,内容: 翼外肌、血管、神经、脂肪等 浅部:上颌动脉及分支、翼丛 中部:翼

29、外肌、颊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 深部:颞深前、后神经、耳颞神经、鼓索、下颌神经及分支 交通: 向上通颞间隙,经颅底孔洞通颅内,前下通眶外间隙,外下通翼颌间隙,外通咬肌下间隙,内通翼腭窝,颞下间隙infratemporal space,颌面局部解剖,筋膜间隙,翼颌间隙 pterygomandibular space 位于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 上界:翼外肌的下缘 下界:翼内肌至下颌支附着处 前界:颞肌、下颌支前缘、颊肌后缘 后界:下颌支后缘、腮腺囊 内容:翼下颌韧带(颊咽缝)、颊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血管 、蝶下颌韧带 交通:上通颞间隙、颞下间隙,内上通眶下间隙,前通颊间隙,后通下颌后间隙,

30、下通下颌下间隙。,颌面局部解剖,筋膜间隙,眶外间隙extraorbital space 位于眶外侧壁的外后方 前外侧界:颧骨和颧弓的前端 内侧界:上颌结节、翼上颌裂、翼外肌的前端。 后界:颞肌下端和下颌骨冠突 内容:上牙槽后神经和血管 交通:上通颞间隙,后通颞下间隙,下通颊间隙,上牙槽后神经和血管,颌面局部解剖,筋膜间隙,翼咽间隙 pterygopharyngeal space 位于翼内肌与咽侧壁间(咽旁间隙) 前上界:翼下颌韧带 前下界:下颌下腺上缘 后界:椎前筋膜 交通:后通咽后间隙,通颞下间隙、翼颌间隙,前通颊间隙、眶外间隙,下通下颌下间隙,外通下颌后间隙,颌面局部解剖,筋膜间隙,口底间

31、隙Space of mouth floor,见舌下区 交通:通下颌下间隙、翼颌间隙、翼咽间隙,颌面局部解剖,颅部,以眶上缘、颧弓、外耳门和乳突连线为界,与面部相分,境界,颅部cranium,枕外隆凸乳突顶结节,体表标志,颧弓,枕外隆凸,乳突,颌面局部解剖,颅部,层次结构特点,1、皮肤:厚而致密,血供好 2、浅筋膜:内有纵向行走的纤维束,连接皮肤和深层的帽状腱膜。血管和神经前组:内侧:额血管、滑车上神经外侧:眶上血管、神经外侧组:颞浅血管、耳颞神经耳后血管、枕小神经后组:枕血管和枕大神经,额顶枕区fronto-parieto-occipital region,颌面局部解剖,颅部,皮肤,3、帽状腱

32、膜和额枕肌 头皮scalp:帽状腱膜通过浅筋膜的纤维束与皮肤相连,常将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统称。 4、腱膜下疏松组织 5、颅骨外膜,浅筋膜,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颅骨外膜,层次结构特点,额顶枕区fronto-parieto-occipital region,颌面局部解剖,颅部,颞区temporal region,皮肤:前部薄,后部与额顶区同 浅筋膜:面神经颧支、颞支、颞浅动脉、耳颞神经、颞浅静脉 颞筋膜:浅层为帽状腱膜的延续深层致密而坚韧两层于颧弓上方分开 颞肌:深面有颞深前、后动脉和神经。 颅骨外膜,层次结构特点,颌面局部解剖,操作步骤,颅顶及面浅层的解剖 第一步 解剖颅顶层次。 第二

33、步 切开面部皮肤,从正中切口向两侧翻面部皮肤。 第三步 解剖穿出腮腺的结构: 腮腺管,面横动脉,面神经颧支,面神经颞支,面神经颊支,面神经下领缘支,面神经颈支,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 第四步 分离出面神经腮腺丛,在丛的浅侧剖离腮腺浅部,连同腮腺管将腮腺浅部翻向前方,暴露面神经,在面神经深侧剔除腮腺深部,察看下颌后窝的境界和下颌后间隙的内容。,颌面局部解剖,操作步骤,面浅间隙及面中层的解剖 第一步 在眼轮匝肌与额肌之间,切开眼轮匝肌并将之下翻,解剖出眶上血管神经及其内侧的滑车上血管、神经。 第二步 清理、观察颊间隙的范围,清除颊脂体,翻开口角的肌层,解剖出面动脉及分支、面静脉、面深静脉等。解剖显

34、露颏孔,观察颏动脉、神经。 第三步 向上翻提上唇肌显示眶下间隙。观察眶下孔及穿出的眶下血管、神经、提口角肌。 第四步 将面神经主干及终支后翻,在颧弓上方横行切开颞筋膜浅层,显露颞间隙浅部,找出颞中动脉。切开、下翻颞筋膜,显露颞间隙深部和颞肌。锯断颧弓,将颞筋膜、颧弓和咬肌下翻,观察咬肌血管、神经,咬肌下间隙的位置和交通。,颌面局部解剖,操作步骤,面浅间隙及面中层的解剖 第五步 在下颌支中部去除部分骨质,解剖出下颌管中的下牙槽血管、神经。保留血管、神经,锯断下颌支。离断下颌关节,切断翼外肌止点,将的下颌支和颞肌翻向上方,显露出下颌支深面的翼颌间隙及其上方的颞下间隙浅部,以及颞肌深面的颞间隙深部。

35、 1.在翼颌间隙,自前向后分离出位于翼内肌表面的颊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血管。 2.在颞肌深面,观察贴颞窝表面颞深前、后血管神经。 3.在颞下间隙浅部,观察上颌动脉及分支、翼静脉丛、颊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颌面局部解剖,操作步骤,面浅间隙及面中层的解剖 第六步 在颧弓前端深面、上颌体后方的眶外间隙中,清理上牙槽后血管、神经。切断翼外肌上、下头的起点,连带下颌关节囊、关节盘摘出,显露颞下间隙深部,观察下颌神经主干及其分支、脑膜中动脉和鼓索等。 第七步 摘去翼内肌,暴露翼咽间隙。在颞下间隙深部前份分离出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和咽鼓管软骨等,观察咽上缩肌和颊肌之间的翼颌韧带。 第八步 去除下颌体

36、至颏孔前方,切断下颌舌骨肌起点,翻向下方,显露口底间隙,观察舌下神经、舌神经和下颌下腺管和舌下腺。,口腔局部解剖,口腔境界 前壁为唇 后界为咽峡 两侧为颊 上界为腭 下界为口底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境界,口腔局部解剖,构造: 皮肤 浅筋膜 口轮匝肌 黏膜下组织 黏膜,下唇系带,上唇系带,形态: 口角、鼻唇沟、唇红、唇红缘、人中,口唇oral lips,口腔局部解剖,动脉: 面动脉的分支:上、下唇动脉 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经面静脉回流 淋巴: 主要注入下颌下、颏下淋巴结 神经: 感觉眶下神经和颏神经 运动面神经,口唇oral lips,口腔局部解剖,颊cheek,境界 上界颧骨 下界下颌骨下缘

37、 后界嚼肌前缘 前界鼻唇沟,动脉: 面、眶下和面横动脉的分支 静脉: 回流至面静脉 淋巴: 主要注入下颌下淋巴结 神经: 感觉颊、眶下和颏神经 运动面神经,口腔局部解剖,腭palate,是口腔的顶,分隔鼻腔与口腔。腭分硬腭和软腭两部分。软腭后部有腭帆、腭垂、腭舌弓和腭咽弓。,硬腭,腭垂,腭咽弓,舌,软腭,腭舌弓,口腔局部解剖,腭肌 腭帆张肌 腭帆提肌 腭舌肌 腭咽肌 腭垂肌,腭palate,口腔局部解剖,动脉:腭大、小动脉(上颌动脉的腭降动脉)软腭:腭升支(面动脉)腭支(咽升动脉) 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入咽丛和翼丛腭静脉,入面或咽静脉 淋巴:主要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 神经: 感觉上颌神经(腭大

38、、小神经)舌咽神经 运动副神经经迷走神经咽支腭帆张肌由下颌神经支配,腭palate,口腔局部解剖,舌tongue,舌的形态,口腔局部解剖,舌肌,舌内肌,肌的起止均在舌内,作用为改变舌的形状。舌纵肌 舌横肌 舌垂直肌,舌外肌,肌起于舌周围各骨,止于舌内,作用为改变舌的位置。颏舌肌 舌骨舌肌 茎突舌肌 腭舌肌,舌tongue,口腔局部解剖,动脉:舌动脉G 舌背动脉(舌根、腭扁桃体、会厌) 舌下动脉(舌下腺、口底、舌肌)A 舌深动脉(舌体部的肌肉和粘膜)B静脉: 舌背静脉(舌背及侧缘)舌静脉C 舌深静脉D 舌下静脉E,舌下神经伴行静脉F,A,F,E,D,C,B,G,B,D,舌tongue,口腔局部解

39、剖,神经: 感觉舌神经(舌前2/3一般)鼓索(舌前2/3味觉)舌咽神经(舌后1/3)迷走神经(舌根中部) 运动迷走神经咽支(腭舌肌)舌下神经(除腭舌肌),舌tongue,舌神经,舌神经,舌下神经,口腔局部解剖,舌tongue,淋巴 舌尖:颏下淋巴结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 舌前外侧:下颌下淋巴结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 舌中央:下颌下淋巴结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部分交叉到对侧 舌后: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口腔局部解剖,舌下区sublingual region,境界: 前外侧界 下颌骨体下界 口底膈上界 口底粘膜后界 舌根分部: 以舌骨舌肌为界 内侧为舌下阜区间隙 外侧为颌舌沟间隙,舌骨舌肌,下颌舌骨

40、肌,常用口腔麻醉法,神经分布,唇颊侧,舌腭侧,上牙槽前神经,鼻腭神经,上颌牙,上牙槽前神经,鼻腭神经腭大神经,上牙槽中神经,腭大神经,上牙槽中、后神经,腭大神经,上牙槽后神经,腭大神经,常用口腔麻醉法,神经分布,唇颊侧,舌腭侧,下牙槽神经,舌神经,下颌牙,8765 5678,下牙槽神经,下牙槽神经颊神经,舌神经,舌神经,常用口腔麻醉法,(1)上牙槽后神经麻醉(上颌结节注射法),进针点: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前庭沟 进针方向:上颌牙的长轴成45,向上后内方刺入,进针时针尖沿着上颌结节弧形表面滑动,深约2cm,(2)眶下神经麻醉(眶下孔注射法),常用口腔麻醉法,进针点:同侧鼻翼旁约1cm处刺入皮

41、肤 进针方向:与皮肤成45角,向上后外进针约1.5cm,(A)口外注射法,(2)眶下神经麻醉(眶下孔注射法),常用口腔麻醉法,进针点:侧切牙根尖口腔前庭沟 进针方向:与上颌中线成45,向上后外进针,(B)口内注射法,(3)腭大神经麻醉(腭大孔注射法),常用口腔麻醉法,进针点:上颌第二、三磨牙间腭侧龈缘至腭中线弓形凹面连线的中点 进针方向:大张口,上颌牙平面与地面成60,从结侧口角方向向同侧腭大孔稍前处刺入,后转到同侧往上后方推进,(4)下牙槽、舌、颊神经麻醉(下颌孔注射法),常用口腔麻醉法,进针点:颊脂垫尖或翼下颌韧带中点而稍偏外处 进针方向:大张口,下颌牙平面与地面平行,注射针放于对侧第一,

42、二前磨牙之间,与中线呈45度角,高于下颌平面并与之平行,自注射标志点刺入,推进2.5cm达下颌支内侧骨面,(5)三叉神经节麻醉(卵圆孔注射法),常用口腔麻醉法,进针点:颧骨后下,口角外侧2.5cm,对第2磨牙处 进针方向:沿下颌支内面向后内侧达翼突底部,再退针,改向后上刺入卵圆孔,(6)上颌神经麻醉(翼腭窝注射法),常用口腔麻醉法,进针点:稍张口,下颌切迹处 进针方向:垂直刺入,达翼突基底处时退针转向前上,经翼突外侧板前刺入翼腭窝,(7)下颌神经麻醉(卵圆孔下注射法),常用口腔麻醉法,进针点:稍张口,下颌切迹处 进针方向:垂直刺入,达翼突基底处时退针转向后上,经翼突外侧板后缘至卵圆孔下,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临床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