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及其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意义龙升照(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众所周知,在任何生产过程中,生产机器是进行各种生产的物质基础,是提高生产力的基本条件。但是,任何机器都必须靠人去掌握和操纵,而且人和机器又都处于各种特定环境下工作。所以,生产机器只是一种可能的生产力,它只有与人和工作环境有机结合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为了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就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原理,并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精华,把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人与机器的关系从哲学高度的一般定性描述逐步过渡到定量描述,既要有科学理论的依据,也要有科学记录的方法,更要有发挥人积极作用的措施。人-机-环境系统
2、工程理论的积极应用及蓬勃发展,就能使人对生产机器有意识活动的研究,在人体科学、生理学、心理学、工效学、人的因素、工程技术和环境科学等研究的基础上,有了一个新的由定性到定量、由感性认识朝着科学实验研究发展的飞跃,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技术手段。本文扼要阐述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的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对其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意义进行初步分析。一、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严格地讲,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作为一种理论,作为一门科学的出现,是八十年代初的事。但是,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古老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早期活动。所以,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形成和发展是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
3、从远古时代起,人类一代一代地不断改善劳动工具,直至大规模使用机器,以提高人战胜自然、改造世界的能力。当人类最初使用简单工具进行大量和笨重的体力劳动时,客观上就提出了人-机-环境系统的最优化组合问题。十八、十九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随后的能源革命,使人类进入了机器时代,人们所从事的劳动在复杂程度和负荷量上都有了很大变化,开始形成人、机、环境的复杂关系。二十世纪初,英国的泰罗(F.w.Taylor)提出要研究人的操作方法,并从管理的角度制定了相应的操作制度,人们把它称之为“泰罗制” 。后来,人们开始有组织地对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有关数据。40 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
4、界大战期间,各种新式武器不断出现,性能也日趋复杂;50 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迅速发展;60 年代,载人航天活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切,使人、机、环境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就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先后出现了人的因素(Human Factors)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 、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 、工效学(Ergonomics) 、人的因素工程(Human Factor Engineering) 、人-机系统(Man-Machine System)等众多的学科名称,并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积累了人、机、环境的实验数据及经验,为人-机-环
5、境系统工程理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但是,在这个时期,研究工作的重点是让人如何适应机器、适应环境。而对于机器设计如何适应人的特点和需要,以及如何改造和控制环境等问题虽然有所认识,但是缺乏用系统的整体观点来全面解决人、机、环境的相互关系问题、虽然有了关于人、机、环境的各种数据,但如何运用这些数据,仍然是凭经验进行,因而难以取得最佳效果。1980 年末,美国科学院应陆、海、空三军的要求,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着重分析和研究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于 1983 年 1 月提出了题为人的因素研究需求的专门报告 2。该报告承认,70 年代由于单纯依靠过去二十年的数据而放松基础研究,因而导致若干设计和研制的重大失误
6、。于是,对科研部署作了一些调整。但是,由于缺乏先进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故仍未摆脱传统框框的束缚。1981 年,我们根据载人航天预先研究的实践,同时也对国内外情况进行了人认真分析,在钱学森同志系统科学思想的启发和亲自指导下,概括提出了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科学概念,标志着这门新兴科学的形成 1。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正确处理人、机、环境三大要素的关系,深入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最优组合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为人-机-环境系统,系统中的“人” ,是指作为工作主体的人(如操作人员或决策人员) ;“机” ,是指人所控制的一切对象(如汽车、飞机、轮船、生产过程等)的总称;“环
7、境” ,是指人、机共处的特定工作条件(如温度、噪声、震动、有害气体等)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最大特点是,它把人、机、环境看作是一个系统的三大要素,在深入研究三者各自性能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从全系统的总体性能出发,通过三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加工和控制,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巨系统,并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使使系统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等综合效能 3。所谓“安全” ,是指不出现人体的生理危害和伤害,并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所谓“高效” ,是指全系统具有最好的工作性能或最高的工作效率;所谓“经济” ,就是在满足系统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系统的建立要花钱最少,也即保证系统的经济性。此外,人-机-环境系统工程
8、还抛弃以往把环境作为干扰因素的消极观点,积极主张把环境作为系统的一个环节,并按系统的总体要求对其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控制。这样一来,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不仅把人的因素、人体工程学、工程心理学、工效学、人的因素工程、人-机系统等学科纳入一个统一的科学框架,避免概念和术语的混乱,而且从系统的总体高度研究人-机-环境系统各种组合方案的优劣,改变以往分散、孤立的研究局面,把人们设计和研制人-机-环境系统的实践活动推向一个崭新阶段。应该强调指出的是,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提出,并不是对上述各学科的否定或取代,而是把这些大致相似或相辅相成的研究范畴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野去分析和综合,从而把该领域的研究
9、水平推进到一个新水平。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提出后,我国先后在军工及其他有关部门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4-8。国内学术刊物如自然杂志和国际航空等也发表了本科学的有关论文。在有影响的报刊上,如解放军报 、 中国科技报 、 北京科技报 、 经济日报和国防科技要闻上也有这门科学的内容简介和科技短文,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已逐渐被广大科技界所熟悉。1984 年 10 月,国防科工委成立了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86 年 5 月,国防科工委将武器装备的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列为国防科技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987 年 4 月,国防科工委成立了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组;1988 年 4
10、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了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1993 年 10 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并于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人-机-环境系统工程问世后,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很好反响。1984 年 10 月,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在第三十二届国际航空、航天医学会议上发表后 9,得到了各国学者的热情关注和好评。学者们认为,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来指导研究工作,很有创造性;同时还认为,把人、机、环境作一个系统整体来研究,的确是一个创举,它为实践提供了新的模式。葡萄牙国还把它编入当年的军事医学年鉴;美日学者也很重视这一科学理论,他们说这是中
11、国人的创造,表示愿意与我国在此领域进行宏观上的学术交流;墨西哥一学者将本学科内容向他的学生讲授,引起大学上们极大的兴趣;日本学者斋藤一郎来华访问时,与我国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学术交流及参观活动,回国后在日本“宇宙航空环境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赞扬本学科在中国的发展。综上所述,本世纪 40 年代之前,是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萌芽期;40 年代至 70 年代,是准备期;80 年代初,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开始进入真正发展期。目前,人-机-环境系统工程虽处于初期阶段,但其踪迹却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必将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其积极作用。二、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和方
12、法1.研究内容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可用图 1 来形象描述,它包括七个方面,也即:人的特性研究、机的特性的研究、环境特性的研究、人-机关系的研究、机-环关系的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研究。现将这七个方面的部分研究要点简述如下:(1)人的特性研究 例如,人的工作能力研究;人的基本素质的测试与评价;人的体力负荷、脑力负荷和心理负荷研究;人的可靠性研究;人的数学模型(控制模型和决策模型)研究;人体测量技术研究;人员的选拔和训练研究。(2)机的特性的研究 例如,被控对象动力学的建模技术;机器的防错设计研究。(3)环境特性的研究 例如,环境检测技术的研究;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环境建模技术
13、的研究。(4)人-机关系的研究 主要包括静态人-机关系研究、动态人-机关系研究和多媒体技术在人-机关系研究中的应用等三个方面。静态人-机关系研究主要有作业域的布局与设计;动态人-机关系研究主要有人、图 1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范畴示意图 机功能分配研究(人、机功能比较研究;人-机界面设计及评价技术研究) 。(5)人-环关系的研究 例如,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个体防护措施的研究。(6)机-环关系的研究 例如,环境因素对机器性能的影响;机器对环境的影响。(7)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研究 例如,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数学模型的研究;人-机-环境系统全数学模拟、半物理模拟和全物理模拟技术的研究;人
14、-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安全、高效、经济)的分析、设计和评价。2.研究方法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四句话、24 个字,也即:基于三个理论(控制论、模型论、优化论) 、分析三个要素(人、机、环境) 、历经三个步骤(方案决策、研制生产、实际使用) 、实现三个目标(安全、高效、经济) 。(1) 基于三个理论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技术科学,为了形成其理论体系,它从一系列基础学科中吸取了丰富营养,并奠定了自身的基础理论。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可以概括为控制论、模型论和优化论 控制论 控制论的根本贡献在于,它用系统、信息、反馈等一般概念和术语,打破了有生命与无生命的
15、界限,使人们能用统一的观点和尺度来研究人、机、环境这三个物质属性本是截然不同、互不相关的对象,并使其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模型论 模型论能为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提供一套完整的数学分析工具。很显然,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不仅要求定性,而且要求定量地刻划全系统的运动规律。为此,就必须针对不同客观对象,引入适当数学模型,并通过建模、参数辨识、模拟和检验等步骤,用数学语言来阐明真实世界的客观规律。 优化论 优化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在人-机-环境系统的最优组合中,一般总有多种互不相同的方法和途径,而其中必有一种或几种最好或较好的,这样一种寻求最优途径的观点和思路,正是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精髓。
16、优化论正是体现这一精髓的数学手段。(2)分析三个要素 我们对人、机、环境三个要素进行分析,主要是研究如何运用这三个要素来构成我们所需的、具有特性功能的人-机-环境系统。通常,根据各种系统的性能特点及复杂程度,我们将人-机-环境系统分为三种类型: 简单(或单人、单机)人-机-环境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一名操作人员只使用一台机器在特定环境中工作,其情况如图 2 所示。现行的汽车、火车、飞机等都属于这类系统。图 2 简单人-机-环境系统示意图 复杂(或多人、多机)人-机-环境系统 这类系统的特点是,一名操作人员可以操作两台以上的机器,或者是一台或多台机器同时可以被几名操作人员使用,其情况如图 3 所示
17、。目前许多工业生产机器的操作,都类似于此。图 3 复杂人-机-环境系统示意图 广义(或大规模)人-机-环境系统 这类系统广泛存在于各种生产部门。各生产部门的最高决策者通过一套指挥/控制系统,对下属各基层单位的生产状况实施统一的管理和调度,这是一种典型的广义人-机-环境系统,其情况如图 4 所示。人 控制器 机环境(振动、噪声、温度)系统输入 E(t) I(t) +系统输出O(t)显示器操作人员 1操作人员 2操作人员 n控制器 1控制器 2控制器 n机器 1机器 2机器 n环境(振动、噪声、温度)系统输入 +系统输出显示器 1显示器 2显示器 n人 指挥/控制机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系统输入
18、+系统输出图 4 广义人-机-环境系统示意图很显然,无论是简单的、复杂的,还是广义的人-机-环境系统,都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这是因为,人体本身是一个巨系统,机器(或计算机)也是巨系统,再加上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因而形成人-机-环境这个复杂巨系统。实践证明,对任何一个系统来说,系统的总体性能不仅取决于各组成要素的单独性能,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各要素的关联形式,也即信息的传递、加工和控制方式。因此,要实现人、机、环境的最优组合,其难度是相当大。而且,人们对人-机-环境这三个要素的研究,原先都是隶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也大不相同。现在,为了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复杂巨系统,首先就必须有
19、一个能够统一描述人、机、环境各自能力及相互关系的理论,没有这样一个理论作指导,就根本谈不上对整个系统作深入研究,也就更谈不上实现全系统的最优化组合设计。所以,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正是针对这种现实应运而生。(3)历经三个步骤 为了将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于各个领域,一般都应经历方案决策、研制生产和实际使用三个阶段。图 5 表明了这三个阶段的工作步骤和流程。由于图 5已图 5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实施阶段示意图将各个步骤列举得比较详细,现仅就各有关阶段的研究重点做些说明,其余细节可相应参阅文献 3-9。 方案决策阶段 方案决策是属于理论分析范畴,也是最关键步骤。在这个阶段,人-机-环境系统工
20、程能为人-机-环境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提供一套完整的决策理论,其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建立人、机、环境的各自数学模型和系统的总体模型,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全系统的数学模拟和优化计算,以确定人、机、环境的最优参数和系统的最优组合方案。 研制生产阶段 在研制生产阶段,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任务是确定实现最优方案的最佳途径。在这个阶段,始终强调把作为工作主体的人参与到系统中去,并通过半物理模拟或全物理模拟,不断分析和检验人-机-环境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局部性能,并协调各分系统的技术指标,使总体性能达最佳状态。 实际使用阶段 在实际使用阶段,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任务是通过实际使用的验证,提出充分发挥现存系统性能的意
21、见(如选拔操作人员的标准和训练操作人员的方案和计划) ,全面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并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系统性能提出新的建议。(4)实现三个目标 一般而论,要同时满足安全、高效、经济这三个指标是困难的,而且有时是矛盾的。因此,为了用系统工程方法来使我们所建造的人-机-环境系统实现安全、高效、经济这三个目标,首先我们必需假设几种设计方案,然后针对每种方案用全数学模拟、半物理模拟或全物理模拟方法,获得图 6 所示的关系曲线。图 6 各种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了将安全、高效、经济这三个效能指标合并为一个综合效能指标,我们可以定义一个综合评定值 Q:Q=W1安全+W 2高效+W 3经济式中 W1、w
22、2、W 3分别为对各指标的加权系数,并有W1+w2+W3=1这三个加权系数的选择取决于三种因素: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例如,当国家经济实力较强时,W 3取值较小,反之应取较大值;人-机-环境系统的种类。例如,飞机与船舶相比,飞机的安全性要求更高,故飞机的 W1可取较大值,而船舶可取较小值;人-机-环境系统的工作状态。例如,战斗机的一般飞行状态与两机格斗状态相比,一般飞行状态的 W2可取较小值,而两机格斗状态应取较大值。获得 Q 值后,可将图 6 曲线转换成图 7。图 7 各种参数对综合评定值 Q 的影响根据图 7 就能预测人、机、环境的最有参数。基于这些参数,又能建立图 8 所示的关系曲线
23、,根据该曲线,就可确定最优方案。在进行系统方案可行性(或可实现性)研究之后,最后可对最优方案进行决策。据此选择的方案,就是比较理想的方案。图 8 各种方案与 Q 值的关系总之,运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能为人们在设计和建立任何人-机-环境系统时,从定性走向定量、从不精确走向精确、从经验走向科学。这不仅可以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最优组合,而且可以避免工程技术的大量返工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并可加速人-机-环境系统的研制进程。三、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意义从哲学的观点来看,生产力是这样来定义的:“人们为了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使用一定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物质资料生产的人
24、同以生产工具为主的被用于生产的劳动资料相结合,就构成社会生产力。 ”10很显然,在任何生产过程中,生产机器(或生产工具)是进行各种物质资料生产的物质基础,是提高生产力的基本条件。但是,任何机器都必须靠人去掌握和操纵,而且人和机器又都处于各种特定环境下工作。所以,生产机器只是一种可能的生产力,它只有与人和工作环境有机结合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为了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就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原理,并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精华,把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人与机器的关系从哲学高度的一般定性描述逐步过渡到定量描述,既要有科学理论的依据,也要有科学记录的方法,更要有发挥人积极作用的措施。人-
25、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的积极应用及蓬勃发展,就能使人对生产机器有意识活动的研究,在人体科学、生理学、工效学、人的因素、工程技术和环境科学等研究的基础上,有了一个新的有定性到定量、由感性认识朝着科学实验研究发展的飞跃,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技术手段。众所周知,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从解剖资本主义的最基本细胞商品开始,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克劳赛维茨在战争论中也是从解剖战争中的最简单、最抽象、最基本的要素搏斗开始,从而实现对战争规律的描述。同样,当我们对社会生产活动进行描述时,也必须从生产的最普通、最常见、最基本的要素简单(也即单人、单机)人-机-环境系统开始,情况如图 9 所示,图 9 是图 4 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图 9 的最下层就是最典型的简单人-机-环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