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棘突椎板截骨回植椎管潜行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沭阳县人民医院骨三科 刘守正,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黄韧带肥厚增生、小关节增生内聚、椎间盘膨隆突出、骨性退变导致的腰椎中央管、神经根管或侧隐窝狭窄引起马尾、神经根受压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特点: (1)椎间盘突出或退变导致椎间失稳,进而脊柱后部结构负荷增加导致关节突增生、椎板肥厚韧带钙化等所致骨性狭窄。 (2)软组织增生、肥厚、充血、水肿及粘连等无菌性反应。 (3)椎管狭窄到一定程度时,马尾神经和神经根受压,毛细血管通血不畅,静脉回流障碍,组织水肿,缺血缺氧。神经组织受压及缺血缺氧是最终造成腰痛、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的重要发
2、病机制。,因此,解除神经组织受压,改善神经缺血缺氧是治疗的主要目的。 彻底减压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关键。 下腰部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隐窝和神经根管狭窄减压不彻底。,传统手术的缺点:,传统的手术以椎板切除减压及神经根管减压为主,彻底减压意味着椎板连同小关节突过多地被切除,脊柱后柱结构不可避免地受到破坏-脊柱的节段稳定性丧失。 由于缺乏椎板的有效保护,硬膜囊及神经根发生粘连,加重骨质增生而产生再次狭窄,易造成医源性腰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等并发症,从而影响手术的远期效果。,因此,目前临床主张手术应在彻底减压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腰椎稳定性结构的破坏,特别是脊柱后部结构的破坏。 然而
3、,减压手术的彻底性与保持脊柱后部结构是一对矛盾。,脊柱后部结构的重要性,脊柱后柱包括椎弓、棘突和棘上、棘间韧带,椎间小关节等结构,为脊柱抗张力部分,不仅对维护脊柱后方稳定,抵抗剪切力、旋转力及压缩载荷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还对发挥竖脊肌和腰背筋膜功能有着无法代替的价值。,棘突椎板截骨回植椎管潜行扩大减压术的优点,该术式截取椎板棘突韧带复合结构,充分显露椎管,可进行髓核摘除、切除椎体后缘增生的骨赘及部分增生内聚的关节突。 潜行减压扩大椎管、神经根管,就其彻底性来讲,具有全椎板切除的全部优点。混合性椎管狭窄先处理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减压,再处理腰椎间盘突出,避免人为牵拉紧张的神经根造成的医源性损伤。,术式设计符合脊柱三柱理论,能使病变节段脊柱解剖结构基本恢复正常,保留的椎板、棘突、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骨膜及部分腰背筋膜构成了以棘上棘间韧带为蒂的椎板复合结构瓣,待骨性愈合后,使其接近术前的生理状态,即使纤维愈合也可以维持后柱的支持作用,恢复和保持了腰椎的稳定性,符合减压和稳定统一的原则。,手术要点,总之,棘突椎板截骨回植椎管潜行扩大减压术可以作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经典术式,其稳定是基础,减压是目的,二者的结合是精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