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标 准HJ 473 2009清洁生产标准 氧 化 铝 业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Alumina industry(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090810 发布 20091001 实 施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iiHJ 4732009目 次前 言 .iii1 适用范围 .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 .13 术 语 和 定 义 .14 规 范 性 技 术 要 求 .25 数 据 采 集 和 计 算 方 法 .56 标 准 的 实 施 .7HJ 4732009
2、iii前 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保 护环境, 为氧化铝生产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 平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氧化铝生产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分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 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 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将适时修订。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09 年 8 月 10 日 批 准 。本标准
3、自 2009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1清洁生产标准 氧化铝业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氧化铝生产企业(铝土矿开采、自备热电生产部分除外)清洁生产的一般要 求。 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标准分为六类, 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产品指标 、 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废 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铝土矿为原料用拜耳法、联合法生产氧化铝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 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和 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4、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GB 5085.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 蚀 性 鉴 别GB 5085.2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 性 毒 性 初 筛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 出 毒 性 鉴 别GB 5086.1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翻 转 法GB 5086.2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水 平 振 荡 法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 求 及 使 用 指 南HJ/T 562000 固 定 污 染 源 排 气 中 二 氧 化 硫 的 测 定 碘 量 法HJ/T 572000 固 定 污 染
5、 源 排 气 中 二 氧 化 硫 的 测 定 定 电 位 电 解 法 清 洁 生 产 审 核 暂 行 办 法 ( 国 家 发 展 和 改 革 委 员 会 、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总 局 令 第 16 号 )3 术 语 和 定 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拜耳法一种用苛性碱(主要成分是烧碱)溶液溶出铝土矿的氧化铝生产方法,主要适用于处理较 高品位的铝土矿,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等特点。3.2 烧结法一种用纯碱或石灰石与含铝资源共同烧结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具有能够处理低品位铝土矿 和其他含铝资源的特点。23.3 联合法一种拜耳法和烧结法并用的氧化铝生产方法。联合法工艺可分为串联法、并联法和
6、混联法 三种形式。3.4 综 合 能 耗规定的耗能体系在一段时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 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4 规 范 性 技 术 要 求4.1 指 标 分 级本标准给出了氧化铝业企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4.2 指 标 要 求氧化铝业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指标要求,见表 1、 表 2。表 1 氧 化 铝 业 ( 拜 耳 法 ) 清 洁 生 产 技 术 指 标 要 求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一 级 二 级 三 级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生产工艺技术采用间接加热强化溶出技术;
7、 赤泥分离洗涤采用高效沉降技术; 氢氧化铝焙烧采用流态化焙烧技术,降膜蒸发、强制循环蒸发排盐等新技术,推进生产设备的大型高效化。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1.氧化铝综合回收率/% 82 812.单 位 产 品 综 合 能 耗 ( 折 标煤)/(kg/t) 400 500 5203.单 位 产 品 新 鲜 水 耗 /( m3/t) 3.6 4.5三、产品指标1.氧化铝一级品率/% 100四、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1.单 位 产 品 SO 产 生 量 a/2(kg/t) 0.15 0.8 1.7五、废物回收利用指标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96 93 902.赤泥回水利用率 b/% 1003.二
8、次蒸汽利用率 c/% 1004.蒸汽冷凝水利用率 d/% 100六、环境管理要求1.环境法律法规标准 符 合 国 家 和 地 方 有 关 环 境 法 律 、 法 规 , 污 染 物 排 放 达 到 国 家 和 地 方 排 放 标 准 、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2.组织机构 设专门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开展环保和清洁生产有关工作。3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一 级 二 级 三 级3.环境审核按 照 清 洁 生 产 审 核 暂 行 办法 的 要 求 进 行 了 清 洁 生 产 审核;按照 GB/T 24001 建立 并 运 行 环 境 管 理 体 系 , 环 境 管 理 制 度 健 全 , 环 境
9、 管 理 手 册 、 程 序 文 件 及 作 业 文 件 齐 备。按 照 清 洁 生 产 审 核 暂 行 办 法 的 要 求 进 行 了 清 洁 生 产 审 核 。 建 立 了 环 境 管 理 与 监 控 制 度 , 有 污 染事故的应急程序, 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齐全有 效。所 有 岗 位 进 行 过 严 格 培 训 ,有 完 善 的 岗 位 操 作 规 程 和 作 业指导书。主要岗位进行过严格培训, 有较完善的岗位操作 规程,重点岗位有作业指导书。设 备 运 行 无 故 障 、 完 好 率 达 100%; 各 种 计 量 装 置 齐 全 , 并制定严格计量考核制度。设备运行无故障、完好率达
10、98%;各种计量装置 基本齐全,并制定严格考核制度。记录运行数据并建立环保档案;制定了企业环境风险预案。环 保 设 施 正 常 运 行 , 无 跑 、 冒 、 滴 、 漏 现 象 , 主 要 生 产 部 位 有 明 显 标 识 , 生 产环境整洁。凡 是 可 能 产 生 粉 尘 和 有 害 气 体 产 生 的 设 备 或 场 所 , 都 应 采 取 严 格 的 降 尘 或 废 气净 化 措 施 : 干 性 物 料 装 卸 处 应 设 置 喷 水 抑 尘 或 其 他 有 效 的 集 尘 、 降 尘 措 施 , 并 保证在物料装卸过程中正常运行; 所有干性物料输送皮带均应设置封闭皮带廊; 新建氧化
11、铝厂应设集中原料堆放库,原料场应设围墙或其他抑尘措施。凡 是 有 气 体 污 染 物 产 生 的 设 施 均 应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保 持 过 程 的 封 闭 , 杜 绝 或 减 少无 组 织 排 放 。 污 染 物 浓 度 超 过 排 放 标 准 的 废 气 设 施 , 必 须 采 取 废 气 净 化 或 除 尘 措施。废水管理应实施 “清污分流” , 对废水管网进行防腐、 防渗漏处理, 避免废水渗漏,实现工业废水全部回收利用。具 备 药 剂 制 配 室 和 严 格 的 药 剂 制 度 , 添 加 的 药 剂 种 类 、 药 剂 用 量 、 添 加 方 式 、加药地点以及加药顺序等均经
12、过充分试验确定。4.生产过程环境管理根据铝土矿品质及氧化铝生产工艺情况进一步降低碱耗。5.赤泥处理与处置按照 GB 5085.1、GB 5085.2、GB 5085.3、GB 5086.1、GB 5086.2 对赤泥进行浸出毒性鉴别, 如经鉴别属于危险废物则赤泥及其堆场应按 GB 18597、 GB 18598 要求进行处置,如经鉴别不属于危险废物的则赤泥应按 GB 18599 二类一般固体 废物要求进行处置。6.相关方环境管理 服务协议中明确原辅料的包装、运输、装卸等过程中的安全及环保要求。注:a SO 2 产 生 量 的 统 计 范 围 是 氢 氧 化 铝 焙 烧 炉 , 不 包 含 热
13、电 厂 、 石 灰 炉 、 熔 盐 炉 等 。b 对赤泥堆场进行了防渗处理, 赤泥附液不 发生渗漏, 并长 期将赤泥堆场的回水返回氧化铝生产企业合理利 用,即可认为赤泥回水利用率为 100%。c 在溶出、 蒸发 等用新蒸汽的工序上, 生产过 程中产生的二次蒸汽能全部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得到充分应用而 不排空浪费,即可认为二次蒸汽利用率为 100%。d 在溶出、 蒸发等用新蒸汽的工序上, 得到的新蒸汽冷凝水能全部返回锅炉房, 或大部分返回锅炉房, 少部 分补充到生产工艺过程中而不外排浪费,即可认为蒸汽冷凝水利用率为 100%。4表 2 氧 化 铝 业 ( 联 合 法 ) 清 洁 生 产 技 术 指
14、标 要 求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一 级 二 级 三 级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生产工艺技术采用间接加热强化溶出技术; 赤泥分离洗涤采用高效沉降技术; 氢氧化铝焙烧采用流态化焙烧技术,降膜蒸发、强制循环蒸发排盐等新技术,烧结法采用间接加热脱硅技术,推进生产设备的大型高效化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1.氧化铝综合回收率/% 91 902.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折标煤)/(kg/t) 800 9003.单 位 产 品 新 鲜 水 耗 /( m3/t) 4 5 7三、产品指标1.氧化铝一、二级品比例/% 100 99 98四、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1.单位产品 SO 产生量 a(kg /t)2 0.25 0
15、.95 2.4五、废物回收利用指标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96 93 902.赤泥回水利用率 b/% 1003.二次蒸汽利用率 c/% 1004.蒸汽冷凝水利用率 d/% 100六、环境管理要求1.环境法律法规标准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2.组织机构 设专门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开展环保和清洁生产有关工作。3.环境审核按 照 清 洁 生 产 审 核 暂 行 办法 的 要 求 进 行 了 清 洁 生 产 审核;按照 GB/T 24001 建立 并 运 行 环 境 管 理 体 系 , 环 境 管 理 制 度 健 全
16、, 环 境 管 理 手 册 、 程 序 文 件 及 作 业 文 件 齐 备。按 照 清 洁 生 产 审 核 暂 行 办 法 的 要 求 进 行 了 清 洁 生 产 审 核 。 建 立 了 环 境 管 理 与 监 控 制 度 , 有 污 染 事 故 的 应 急 程 序 , 原 始 记 录 及 统 计 数 据 齐全有效。所 有 岗 位 进 行 过 严 格 培 训 ,有 完 善 的 岗 位 操 作 规 程 和 作 业指导书。主 要 岗 位 进 行 过 严 格 培 训 , 有 较 完 善 的 岗 位 操 作规程,重点岗位有作业指导书。设 备 运 行 无 故 障 、 完 好 率 达 100%; 各 种
17、计 量 装 置 齐 全 , 并制定严格计量考核制度。设备运行无故障、 完好率达 98%; 各种计量装置 基本齐全,并制定严格考核制度。记录运行数据并建立环保档案;制定了企业环境风险预案。环 保 设 施 正 常 运 行 , 无 跑 、 冒 、 滴 、 漏 现 象 , 主 要 生 产 部 位 有 明 显 标 识 , 生 产环境整洁。凡 是 可 能 产 生 粉 尘 和 有 害 气 体 产 生 的 设 备 或 场 所 , 都 应 采 取 严 格 的 降 尘 或 废 气净 化 措 施 : 干 性 物 料 装 卸 处 应 设 置 喷 水 抑 尘 或 其 他 有 效 的 集 尘 、 降 尘 措 施 , 并
18、保 证 在 物 料 装 卸 过 程 中 正 常 运 行 ; 所 有 干 性 物 料 输 送 皮 带 均 应 设 置 封 闭 皮 带 廊;新建氧化铝厂应设集中原料堆放库,原料场应设围墙或其他抑尘措施。凡 是 有 气 体 污 染 物 产 生 的 设 施 均 应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保 持 过 程 的 封 闭 , 杜 绝 或 减 少无 组 织 排 放 。 污 染 物 浓 度 超 过 排 放 标 准 的 废 气 设 施 , 必 须 采 取 废 气 净 化 或 除 尘 措施。废 水 管 理 应 实 施 “清 污 分 流 ”, 对 废 水 管 网 进 行 防 腐 、 防 渗 漏 处 理 , 避 免 废
19、 水渗漏,实现工业废水全部回收利用。具备药剂制配室和严格的药剂制度,添加的药剂种类、药剂用量、添加方式、加药地点以及加药顺序等均经过充分试验确定。4.生产过程环境管理根据铝土矿品质及氧化铝生产工艺情况进一步降低碱耗。5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一 级 二 级 三 级5.赤泥处理与处置按照 GB 5085.1、GB 5085.2、GB 5085.3、GB 5086.1、GB 5086.2 对赤泥进行浸出毒性鉴别, 如经鉴别属于危险废物则赤泥及其堆场应按 GB 18597、 GB 18598 要求进行处置,如经鉴别不属于危险废物的则赤泥应按 GB 18599 二类一般固 体废物要求进行处置。6. 相关方环
20、境管理 服务协议中明确原辅料的包装、运输、装卸等过程中的安全及环保要求。注:a SO 2 产 生 量 的 统 计 范 围 是 氢 氧 化 铝 焙 烧 炉 和 熟 料 烧 成 窑 , 不 包 含 热 电 厂 、 石 灰 炉 、 熔 盐 炉 等 。b 对 赤 泥 堆 场 进 行 了 防 渗 处 理 , 赤 泥 附 液 不 发 生 渗 漏 , 并 长 期 将 赤 泥 堆 场 的 回 水 返 回 氧 化 铝 生 产 企 业 合 理 利用,即可认为赤泥回水利用率为 100%。c 在 溶 出 、 蒸 发 等 用 新 蒸 汽 的 工 序 上 , 生 产 过 程 中 产 生 的 二 次 蒸 汽 能 全 部 在
21、 生 产 工 艺 过 程 中 得 到 充 分 应 用 而不排空浪费,即可认为二次蒸汽利用率为 100%。d 在 溶 出 、 蒸 发 等 用 新 蒸 汽 的 工 序 上 , 得 到 的 新 蒸 汽 冷 凝 水 能 全 部 返 回 锅 炉 房 , 或 大 部 分 返 回 锅 炉 房 , 少 部分补充到生产工艺过程中而不外排浪费,即可认为蒸汽冷凝水利用率为 100%。5 数 据 采 集 和 计 算 方 法5.1 监 测 方 法本标准的各项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按照国家标准监测方法执行。 各项指标的采样、监测和鉴别方法按 HJ/T 562000 和 HJ/T 572000 执 行 。表 3 氧 化 铝 业
22、污 染 物 指 标 采 样 及 分 析 方 法污染源 类 型 项 目 测点位置 分析方法 采样频次大气 污染源 二氧化硫污 染 物 净 化 设 施进口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碘 量 法 ( HJ/T 56200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T 5 72000)排 气 筒 中 废 气 的 采 样 以 连 续 1 小 时 的 采 样 获 取 平 均 值 ,或在 1 小时内,以等时间间 隔采集 34 个 样 品 , 并 计 算 平均值5.2 统 计 核 算原 材 料 及 能 源 使 用 量 、 产 品 产 量 、 废 水 和 固 体 废 物 产 生 量 及 相
23、关 技 术 经 济 指 标 等 , 以 法 定 月报表或年报表为准。5.3 计 算 方 法5.3.1 氧 化 铝 综 合 回 收 率指生产的氧化铝产品占铝土矿中氧化铝的百分比含量。以铝土矿中带入的氧化铝计算,不 含 选 矿 过 程 , 不 考 虑 石 灰 中 带 入 的 氧 化 铝 , 按 公 式 ( 1) 计 算 :N Nt 100% ( 1)式中:N氧化铝综合回收率, %; MNt在 一 定 计 量 时 间 内 生 产 的 氧 化 铝 产 品 产 量 , t; M在一定计量时间内消耗的铝土矿中氧化铝的量,t。5.3.2 单 位 产 品 新 鲜 水 耗6ZO指 生 产 单 位 氧 化 铝 消
24、 耗 的 新 鲜 水 量 , 按 公 式 ( 2) 计 算 :W WtMo ( 2)式 中 : W生 产 单 位 氧 化 铝 消 耗 的 新 鲜 水 量 , m3/t; Wt在 一 定 计 量 时 间 内 氧 化 铝 生 产 取 新 鲜 水 量 , m3; Mo在 一 定 计 量 时 间 内 氧 化 铝 产 量 , t。5.3.3 工 业 用 水 重 复 利 用 率指氧化铝生产企业内部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 (年) , 在生产过 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占总 用水量的百分比, 按公式 (3) 计算。 总用水量是指生产过程中取用新鲜水量和重复利用水量之 和。重复利用水量是指循环用水量和串联用水量之和。
25、VrRVt式中:R工业水重复利用率,%;100% (3)Vr在一定计量时间内重复利用水量(包括循环用水量和串联用水量) , m3; V t在 一 定 计 量 时 间 内 生 产 过 程 中 总 用 水 量 , m3。5.3.4 赤 泥 回 水 利 用 率指 在 一 定 计 量 时 间 内 赤 泥 回 水 利 用 量 占 赤 泥 回 水 产 生 量 的 比 率 , 按 公 式 ( 4) 计 算 :式 中 : Rz赤 泥 回 水 利 用 率 , %;rRzZt100% ( 4)Zr在 一 定 计 量 时 间 内 赤 泥 回 水 利 用 量 , t; Zt在 一 定 计 量 时 间 内 赤 泥 回
26、水 产 生 量 , t。5.3.5 二 次 蒸 汽 利 用 率指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蒸汽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得到利用的量占产生的 二 次 蒸 汽 量 的 比 率 , 按 公 式 ( 5) 计 算 :式 中 : Ro二 次 蒸 汽 利 用 率 , %;rRoOt100% ( 5)Or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蒸汽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得到利用的量,t;Ot在 一 定 计 量 时 间 内 生 产 过 程 中 产 生 的 二 次 蒸 汽 量 , t。5.3.6蒸 汽 冷 凝 水 利 用 率指 在 一 定 计 量 时 间 内 , 溶 出 、 蒸 发 等 用 新 蒸 汽 的 工 序 上 得 到 的 新 蒸 汽 冷 凝 水 利 用 的 量 占 新 蒸 汽 冷 凝 水 量 的 比 率 , 按 公 式 ( 6) 计 算 :7QrRqQt100% ( 6)式 中 : Rq蒸 汽 冷 凝 水 利 用 率 , %;Qr在一定计量时间内,溶出、蒸发等用新蒸汽的工序上得到的新蒸汽冷凝水利用的 量,t;Qt在 一 定 计 量 时 间 内 , 溶 出 、 蒸 发 等 用 新 蒸 汽 的 工 序 上 得 到 的 新 蒸 汽 冷 凝 水 量 , t。6 标准的实施本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