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李子运 李芒 陈维嘉【摘要】信息技术要发挥其教学功能,必须与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整合,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要素,重新配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教学结构。基于关系论的教学设计为这种新型教学结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操作模式。同时关系论的思想也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结构;关系论教学设计一、引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传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教育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世界各国对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信息技术正以一种汹涌难阻的气势深刻地、全面地影响着学校教育。但是,广大一线教师接触
2、到教育技术之后,很多教师(包括有经验的教师) 都反映,除了在设计教学时自觉地完成一些步骤外,教育技术并未给他们太多的指导。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地运用教育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信息技术为什么至今未能发挥其所含有的教育潜能呢?信息技术资源匮乏? 教师的技术应用水平太低?教育政策不支持?其原因可能是十分复杂的。我们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技术未能整合于课堂教学之中,即未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过程有机组成部分,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因此,信息技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仍保持着可有可无的地位。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构建新的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
3、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根据此定义,目前学校教育中占统治地位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要素构成,三者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有机整体,从而构成稳定的教学结构形式。它的特点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育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在这种结构中,信息技术仅作为一种承载和传输工具而存在,没有真正成为结构中的一个要素。作为传递工具的媒体,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科技含量多么高,在整个教学结构中始终处于辅助地位,所以很难发挥其优势。如果不尽快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建构新型教学结构,即使教学方法、手段再先进仍免不了穿新鞋走老路,不会
4、产生突破。要做到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整合,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生构建能够发挥创造潜力的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摆脱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展示知识内容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以及师生的交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信息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1. 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洞察能力。创设的情景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的课程相关,这些情境可包含有多种形式,如事实性、示范、背景等。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络技术,收集和处理资料、
5、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已经完全可以实现。2. 超文本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多方面思考问题,并在多种思路的比较中培养创造性思维。3. 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协作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系统这类系统,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事物,教师可以监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之间可以互相通话,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表述观点,对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络进行远程资源的查询、分析和利用,利用网络进行通信、交流,
6、培养信息应用能力。(二)重新定位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内容) 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必须重新定位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1. 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要求教师要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思想,教师应该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如果教师的教学思想一成不变, 教师就会把信息技术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附属物。在转变角色的过程中,首先要克服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焦虑感,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使他们认识到,他们只需掌握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就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了。重要的是转变教学
7、理念,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挑选、组合教学软件,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进程,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使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教学中, 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并且能自我评价和反思教学过程,从而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逐步做到角色转变。2. 学生地位的转变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结构,教学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相应的学生课堂表现行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交互性、即时反馈和个别化方面的潜在优势, 保证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3. 教学内容的转变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要重视能力的训练和情操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在教
8、学内容中应包含“学会学习,管理自己的学习”这一类的信息,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策略型的学习者,从而能对自己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为这类信息的存在提供了平台。4. 媒体作用的转变信息技术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教师活动的体现者和学生的认知工具。比如,基于网络的教学系统,在教学内容的承载、课程的快速生成、课程的网上发布、教学活动设计和管理、自动测试、自动判题等方面已经很成熟;在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方面,搜索工具、学生学习记录、讨论和协作、学生跟踪系统等已经进入实用性阶段。信息技术提供了若干种支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换信息和讨论的工具,远远超越了媒体的概念。教学过程各要素关系的转变
9、,必然引起教学结构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逻辑讲解传授式的进程,转变为探索发现式进程,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协商讨论、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三)要认真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许多教师反映,每一堂真正成功的课,教学过程都与预期的设计有很大差异。即对于那些气氛活跃、有创造性的课,教师总是部分地甚至完全放弃了原教学设计方案,而凭当时的情境展开教学。对于这一种现象,即教师的授课无法完全符合备课时的设计方案,原因在于设计是静态的而教学则是动态的。可目前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并没有为教师控制教学提供多少实质性指导,静态设计的完备反而增加了动态教学的难度。如果教学真的按原设计展开,那么这种教学将扼杀教师和
10、学生宝贵的创造精神,泯灭了教和学本身所固有的艺术性。因此,如果简单套用原有理想的设计模式,就无法产生活生生的课堂教学。相反采取更为现实的态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动态的设计,实时关注教学中各个要素的状态,在教学问题产生的同时设计相应的方案,更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这种设计要求教师认真、深入理解并把握教学设计的内涵。(四)要关注信息技术的人文影响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了无限广阔的前景,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信息技术的一些潜藏的负面效应。比如,技术对人的潜能的影响,许多本来由人完成的动作,现在可以利用技术完成,人们对技术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另外,现代通讯技术表面上拉近人的距离,无意中却使人的心理越来越疏远,感
11、情越来越淡漠。还有,如果想引导学生对某事物有执着的追求,只简单的培养兴趣是不够的,需要对该事物的本质有所了解,对事情进行价值判断、目的意义的正确把握, 简单的依靠信息技术丰富的表现力,能否完成这类人文教育的内容很值得思考。信息技术的人文影响,在整合过程中都属于内隐因素,不容易观察、测量,也不直接作用于教学效果,但是它们却影响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地位和教育功能的发挥,影响着管理者的决策,甚至学生的未来发展。三、整合中的教学设计教育技术理论中有这样一个命题,只要教师利用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和技术手段,就可以获得比以前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育技术领域,对于这一命题的认可程度是极高的。可是,教学设计的技术
12、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于教学时却没有发挥出我们所预想的作用,教师在备课时无法彻底地将教学设计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对教学的设计,特别是应用了信息技术之后,所使用的只是其中的部分术语和概念。在实施教学时,每一堂成功的课,其教学过程都与预期的设计有些差异。也就是说,很多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自觉地(有时是被迫地) 部分或完全放弃了原设计方案,而凭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的情境来进行教学。我们不得不声称,如果要想使该命题成立,恐怕要有这样一个前提以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为依托。造成此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学设计理论的原本目标是针对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而对于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课堂教学,其设计理论未免显得力不从心。新型
13、课堂教学设计观念,应注意保证学生参与和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进行探究、组织协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和意义建构,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1. 重新界定教学目标2. 制定具备指导性和自主性特征的活动策略3. 设计、选择和利用信息技术4. 由线性结构模式转变为拓扑结构模式根据传统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论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所生成的教学目标是非常机械的,尽管它们有着“具有可观察、可测量性”的良好愿望。实际上,我们无法直接观察某人已经达到了某一个学习目标,只能通过观察学生在需要应用某知识或技能的任务中表现出的行为,来推断该知识或技能已经被学会了。另外,教学目标理论在运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悖论:如果目标非常清楚明
14、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遵照,那么,教学将不再具有创造性,因为创造是具有不确定性特征的。反之,具有创造性特征的教学,是无法严格遵循既定目标的。因此,在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的过程中,要重新界定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做好师生教与学的活动方式的设计。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为教师的指导性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参与性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活动方式可以有如下几种结构:1. 以教师引导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2. 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3. 以小组协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对于上述不同教学结构,我们要通过对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对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15、,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保留“传递接受”教学活动进程,因为在班级授课情况下,这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的组织和主导作用的发挥,同时,要吸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思想,在原有进程中要利用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通过人机,人人交互让学生更多地去主动思考、探索、发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结构形式。利用基于系统论的教学设计很难满足上述要求,以下介绍一种新的教学设计理论:基于关系论的教学设计思想,它能很好地满足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的需要。关系论教学设计把复杂性、偶然性和不
16、确定性作为教学的本质特征,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成果实时地被应用到实践之中,教学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形成、不断变化、不断把教学引向深入,教学设计是在一种师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学关系中进行。关系论教学设计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所谓对话,是指相互之间把对方的经验作为自己的经验,包容对方的经验,而不是阻碍和制约这种经验。教师要体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学生也体验教师的行为。在这种关系中,个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变化、互相打开对方的经验库,对话的产生是以对话者具有改变自己的意愿为前提的。关系论教学设计所依据的是创造性理论模式。学生在充满变化的、不
17、确定的教学活动中,与人、物或事直接接触,产生经验或带来经验的变化。经验的变化和对经验的自我意识产生智慧。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学生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的。每一位学生在经验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原有的水平,不同程度地“创造”出了知识和能力。教学的生动性也体现在使每一个学生时体验知识的创造,并且让他们相互交流这种知识。教师在学生的旁边起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协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基于关系论的教学设计其产品是关于教学的“剧情说明书”(Scenario)或称作教学梗概。它是从教师、学生、教学情境等各种要素关系中产生的,它指明了教师和学生以后行动的努力方向。基于关系论的教学设计具体操作模式,可以用图2 表示。
18、模式有六个要素构成,它们相互关联、互为条件。教学设计容许从任何一个构成要素开始工作,可以随意移动各个要素的位置,不必按照一定的顺序推进。由关系论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可以看出,它很容易满足我们上面所提出的几种教学结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每位学生所掌握的教学梗概是各种预测未来学习的“作业假说”,通过它了解教学思路,据此展开自己的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反省、认识自己,设计、生产拓展自己的梗概。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在其产生之前不宜制定固定的教学方案,因为无法预料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结果。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在每一次教学中,对教学进行感知、判断和操作,设计自己的教学梗概,可以称为“实时的教学设计
19、”,教师通过对教学情境的认识展开工作,仍然可以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只要控制得当,可以很容易地在“以教师引导为主”、“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和“以小组协作学习为主” 的课堂教学结构之间相互转换。四、小结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对传统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就目前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趋势来看,学校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要存在很长时期。对于这个模式,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它,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考虑的问题。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如果我们仍然固守原有的模式,只是在工具和手段上作一些形式上的变化,就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样,我们也不能对传统的模式全盘否定,因为作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
20、,它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适合目前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应采用整合的策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设计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探索课堂空间的拓展,即与学习相关资源的配置;探索课堂时间的延伸,即与学习相关过程的优化。其最终目的是探索信息技术和教学过程其它要素的无缝连接。参考文献1李芒,“从系统论到关系论”,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2马丽娜,“发展小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中国教育学刊,1998 年第2 期3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教育技术通讯http:/202.112.88.32。4黎加厚,“信息科技教育要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教育技术通讯(同上)。5李克东,“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校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通讯(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