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鼠疫流行病学,鼠疫是人类最早认识的传染病之一,其病原菌目前仍然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许多自然疫源地,这些疫源地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许多国家。鼠疫菌(Yersinia pestis)是引起鼠疫的病原体,它长期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啮齿动物宿主种群中循环繁衍。鼠疫是一种野生和或家栖啮齿类动物的疾病,主要通过染疫跳蚤的叮咬、互相咬食或可能污染的土壤在啮齿类动物中传播,也可通过染疫跳蚤叮咬或处理(剥皮、切肉等)染疫动物传染给人。野鼠鼠疫可不依赖于人类及其活动而在其自然疫源地中独立存在,而家鼠鼠疫由于与人的密切关系,在动物鼠疫流行时往往发生人间鼠疫流行。,历史上鼠疫流行曾经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
2、难,是严重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著名的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其死亡人数以亿万计。鼠疫在中国流行的历史也很悠久,早期的中医经典中就有类似鼠疫病状的记述。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时期,中国都发生流行,而且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就是开始于我国的云南、广东和香港。鼠疫是目前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必须向世卫组织(WHO)报告的传染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规定为甲类传染病,国境卫生检疫法和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将鼠疫规定为检疫传染病。,一、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鼠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这三次大流行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第一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发生
3、在公元6世纪(527565),几乎蔓延到当时世界所有著名国家,死亡约1亿人。这次大流行导致东罗马帝国的衰退,以“贾斯丁尼安(东罗马帝国皇帝)瘟疫”载入医学史册。,第二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发生在公元14世纪(13471350),波及欧洲、亚洲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这次大流行欧洲死亡2500万人,占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在医学史上称为“黑死病”。13611480年间,英国全国性或地区性的流行每25年发生一次,大多数受传染的地区在流行后,估计有1015%的人口死亡。流行一直持续到17世纪。据信第二次大流行加速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世界经济、社会、政治、宗教和医学体系的重大变化。,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发
4、生于19世纪末开始于我国云南(1894年),持续到20世纪中叶,波及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几乎遍及当时全世界沿海各港口城市及其附近内陆居民区。本次流行是有可靠记录的世界大流行,1500万人死于本次鼠疫流行。本次大流行初期(1894),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和法籍瑞士人耶尔森在我国香港发现了鼠疫菌,随后(1897)绪方氏发现了跳蚤能传播鼠疫,从而初步明确了鼠疫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使人类与鼠疫的斗争进入了科学阶段。,二、世界鼠疫流行简介,1、世界鼠疫疫源地分布,鼠疫作为啮齿类动物的疾病无疑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地球北纬55至南纬40之间的广大地区(除澳大利亚)分布有各种类型的
5、鼠疫自然疫源地。鼠属的家野两栖鼠类从原栖息地的亚洲迁徙至世界各地,并伴随着城市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其种群数量在城乡地区日益剧增。鼠疫从其野外的疫源地常常侵入城市鼠类种群,因此一般而言,野鼠鼠疫是原发性的,而城市鼠疫则是继发或暂时性的。,世界鼠疫疫源地分布,(1)亚洲:有23个国家存在鼠疫疫源地。中国、俄罗斯、印度、缅甸、越南、老挝、尼泊尔、伊朗、伊拉克、蒙古、叙利亚、土耳其、也门、巴基斯坦、阿富汗、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2)非洲: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22个国家 南非、赞比亚、坦桑尼亚、扎伊尔、毛里塔尼亚、马达加斯加、摩洛哥、
6、津巴布韦、埃及、纳米比亚、利比亚、肯尼亚、刚果、加纳、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塞内加尔、博茨瓦纳、安哥拉、牙买加、马拉维、莫桑比克。,(3)美洲: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8个国家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美国鼠疫疫源地中西部17个州,欧洲:欧洲仅俄罗斯存在鼠疫疫源地,分布于里海低地和高加索东麓,欧亚交接区域的伏尔加河、顿河和乌拉尔河之间地区。欧洲东部的疫源地主要分布在草原地区,并且由草原延续至森林草原区。这些疫源地分布在俄罗斯等国家,有里海西北部疫源地、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山地疫源地、乌拉尔河左岸疫源地和外高加索高山疫源地。,2、世界鼠疫流行概况,由于特效抗
7、生素的发现和杀虫剂的使用,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鼠疫仍然在世界各地不断发生,有时形成较大的流行。根据WHO对报告病例的统计,在19541997年(44年)期间,38个国家报告80 613例鼠疫病例,死亡6 587例。大部分病例来自亚洲,占58.4%,非洲和美洲分别为27.8%和13.8%。这44年中的19671971年,越南的鼠疫病例占大多数,共发生21 716例,占同期亚洲病例的97.2%和世界病例的89.2%。这主要是由于多年战争造成了经济、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崩溃,引起鼠疫流行。,亚洲8个国家报告鼠疫病人6823例,美洲5个国家报告 鼠疫病人3094
8、例,非洲14个国家报告鼠疫病人36626例,美国人间鼠疫流行地区(19701997),病死率,这44年鼠疫的世界平均病死率为7.4%,1961年最高为23.8%,1970年最低为2.4%,给人的印象是鼠疫的病死率比较低。但是如果以不同的大陆或国家分析,其病死率仍然较高,如亚洲1982年为32.6%,非洲1971年为45%。美国的病死率为15%。因此,目前尽管使用了多种高效抗生素,但在许多国家鼠疫的病死率仍然很高,如我国西部旱獭疫源地鼠疫病死率仍在50%以上。,流行趋势,这44年中有3个鼠疫活动高峰期,即1960年代中期,19731978年,1980年代中期。进入1990年代后,鼠疫报告病例数持
9、续上升,19901994年这5年期间报告病例数占19801994年15年病例总数的57%。一些地区的疫源地经过10年或更长时间的静息后,突然暴发了鼠间或人间鼠疫。如在1994年,经过1530年的“静息”期后,印度、马拉维和莫桑比克出现鼠疫暴发和流行。,1994年印度鼠疫暴发,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印度曾发生大规模鼠疫暴发流行,死亡1 300余万人。1966年之后,仅发生个别疑似疫情,如1983年在喜马歇尔邦发生疑似病例22例,死亡17例。虽然印度未进行系统深入的鼠疫疫源地调查,但也曾证实某些地区(Mharashtra State)存在疫源地,但印度学术界许多人士认为印度的鼠疫是外来的,不会再发生鼠
10、疫。然而在相隔28年后的1994年810月印度突然暴发肺鼠疫,疫情首先发生在古吉拉特邦的苏拉特市,由于应急措施、专业人员和技术的缺乏,控制不力,引起群众恐慌,该市包括鼠疫病人在内的几十万人四散逃亡,把疫情传播到全国各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洪灾引起鼠疫暴发,大灾之后有大疫。引起这次疫情的直接原因是该地区降雨引发的洪水过后,发现许多死鼠和其它死亡动物,清理现场的人员在接触这些死亡动物后被感染,加之此后不久节日大量人群聚集,引起疫情迅速传播。这次疫情发病876例,死亡54例。这次被称为“苏拉特风暴”的鼠疫流行,给了国际社会极大的警示。有学者指出,印度鼠疫的暴发再次提醒我们,过去数十年鼠疫也许减弱
11、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为了发现、监测并与许多新发现和重新流行的疾病做斗争,必须加强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并建立一支传染病防治技术骨干队伍。,三、中国鼠疫流行简介,1、鼠疫流行史,我国中医典籍中就有鼠疫病症的记载,第一、第二次也有流行。1793年云南赵州(今祥云、弥渡)师道南的鼠死行真实描述了鼠疫流行的悲残情景:“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步,忽死两人横截路。夜死人,不敢哭,疫鬼吐气灯摇绿,须臾风起灯忽无,人鬼尸棺暗同屋。鸟啼不断,犬泣时闻。人含鬼色,鬼夺人神。白日逢人多是鬼,黄昏遇鬼反疑人,人死满地人烟倒,人骨渐被风吹老。田禾无
12、人收,官租问谁考?我欲骑天龙,上天府,呼天公,乞天母,洒天浆,散地乳,酥透九原千丈土。地下人人都活归,黄泉化作回春雨”。,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1855年左右开始于我国云南省,数年后传至东南沿海各省和广州、香港,继而借海运传遍世界各大港口城市。19101911年,我国东北发生肺鼠疫大流行。疫情于1910年10月8日开始于满洲里。狩猎旱獭者感染鼠疫后,继发肺鼠疫,疫情迅速传播,并沿铁路扩散蔓延,波及6个省(区)83个县,死亡60 468人,是20世纪最大的一次肺鼠疫流行。 伍连德博士受清政府委派全权处理这次疫情,他于12月20日到达哈尔滨,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焚烧尸体、封锁疫区和交通检疫等措施,
13、进行社会动员和人员培训,在短短3个月内就基本控制了疫情。并且于1911年4月在奉天(沈阳)召开“万国鼠疫研究会”,有10个国家的科学家参加,伍连德被推举为大会会长,这是一次有深远国际影响的会议。,解放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鼠疫流行史调查,从1900年至1949年的50年里,有20个省(区),501个县(市、旗)流行过鼠疫,发病1 155 584例,死亡1 027 408例,病死率为88.91%。,中国科学防疫第一人伍连德,伍连德的专著鼠疫概论和霍乱概论,成为被世界同行广泛引用的经典。他一生获得荣誉医学博士和苏联科学院荣誉院士等十几个荣誉称号。 伍连德在祖国整整30年辛勤工作,为中国的预防医学事
14、业作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1983年由著名的流行病学家J.M. Last主编的流行病学词典中,他是惟一被列入的中国流行病学家。 作为一位爱国的科学家,他晚年撰写了600多页的英文回忆录鼠疫的战斗者一个中国现代医师的自传。在序言中,他深情地写道:“我曾将我的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成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往事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新中国政府的成立,将使这个伟大的国家永远幸福繁荣。”,2、鼠疫疫源地,至2005年,已判定19个省(区)的286个县(市、旗)为鼠疫疫源县,疫源地面积约121万余km2,占国土面积的12%。存在鼠疫疫源地的省(区)是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宁夏、
15、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四川、陕西、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和贵州。,中国鼠疫疫源地分布,3、鼠疫流行概况,19912004年11月止,我国鼠疫疫源地的人间鼠疫也处于流行抬头趋势。与前10年(19811990年)比,我国鼠疫疫源地的人间鼠疫不论在发病人数上,还是死亡人数上均有所增加。19912004年期间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共发生人间鼠疫746例,其中死亡68例,病死率6.67%。特别是2000年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人间鼠疫呈暴发流行趋势,发病人数达254例,是1955年以来发病人数最多的年份。,我国人间鼠疫的地区分布,1981-2004年9个省(区)147县(市、旗)次发生人间鼠疫8
16、95例。 1981至1990年的10年间,全国发生人间鼠疫29县次,鼠疫病人149例。(旱獭疫源地发生20县次和65例) 1991至2004年的14年间,全国发生人间鼠疫118县次,鼠疫病人746例。(南方家鼠疫源地79县次622例),青海5个县发生人间鼠,发病20例,死亡9例。 9县有动物疫情,新疆11个县发生动物疫情,甘肃1个县发生1起人间疫情,4个县有动物疫情,西藏14个县有动物疫情,云南7个县有 动物疫情,内蒙古1个县有人间疫情,11个县有动物疫情,吉林长岭血凝阳性,四川石渠血凝阳性,宁夏海原血凝阳性,青海5个县发生人间鼠,发病20例,死亡9例 9县有动物疫情,新疆11个县发生动物疫情
17、,甘肃1个县发生1起人间疫情,4个县有动物疫情,西藏14个县有动物疫情,云南7个县有 动物疫情,内蒙古1个县有人间疫情,11个县有动物疫情,吉林长岭血凝阳性,四川石渠血凝阳性,宁夏海原血凝阳性,2005年中国鼠疫疫情,截止2005年,在青海、西藏、云南3省(区)6个县发生人间鼠疫6起,发病11人,死亡4人。 在内蒙古、河北、云南、宁夏、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和四川9省(区)56个县(市、旗)发生动物鼠疫或有动物鼠疫流行指征,分离鼠疫菌379株,检出血凝阳性材料127份、反向血凝阳性材料3份。 判定西藏的洛扎县、谢通门县和新疆的博乐市为新的鼠疫疫源县。,4、动物鼠疫,1991-2004年全国有1
18、3个省(区)135个县(市、旗)585县次发生动物鼠疫,检出鼠疫菌6340株, IHA检出阳性材料3402份。,中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主要传播媒介和分布,四、甘肃省鼠疫流行简介,1、鼠疫流行史甘肃省历史上鼠疫流行有文献明确记载的是1754年发生在夏河县拉卜楞寺院的肺鼠疫流行,发病死亡100余人。据鼠疫流行史调查,从1754年至1958年全省有13个县发生鼠疫流行,发病1519例,死亡1462例,病死率为96.25%。历史上曾经发生鼠疫流行的13个县是夏河、碌曲、玛曲、卓尼、临潭、阿克塞、民乐、山丹、永靖、定西、会宁、环县。,1959年至2004年发生人间鼠疫25起,发病64例,死亡38
19、例,病死率约60%。其中1962年会宁刘寨黑窑洞暴发肺鼠疫,发病30例,死亡15例。1977年玉门发生鼠疫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980至2004年共发生5起,发病5例,死亡3例。,2、鼠疫疫源地,1959年夏河县再次发生鼠疫流行时,从死于鼠疫尸体、喜玛拉雅旱獭及其体蚤分离出鼠疫菌,首次证实我省存在鼠疫疫源地。共判定10个县、市、区为鼠疫疫源县,其中旱獭疫源地有夏河县、碌曲、山丹、天祝、肃南、肃北、阿克赛、玉门,黄鼠疫源地有会宁和平川区。,至2004年,已查明全省鼠疫疫源地面积达80198.72万平方公里,分布在10个疫源县(区)的96个乡镇(区),其中旱獭疫源地73361.82万平方公里,黄鼠疫
20、源地6836.9万平方公里。,3、鼠疫疫情,病死率60.32%,五、我国鼠疫疫情态势,1 、流行范围不断扩大,疫源地不断增加,我国1980年鼠疫疫源县185个,疫源地面积为45.9万km2,1990年鼠疫疫源县为202个,到2000年疫源县增加到273个,现在鼠疫疫源县已达到286个,疫源地面积增加到100余万km2。,2、人间疫情呈上升趋势,建国初期1950年1954年年均发病人数为1373例,1955年以后我国人间鼠疫得到了有效控制,1955年1989年年均发病人数为20例。1990年代以后疫情明显上升,1990年1999年年均发病数为37例,2000-2002年年均发病人数为138例。自
21、55年以后2000年发病人数为最高254例 。,3、间隔多年突然暴发,从静息转入活跃,康保1972-1994年间隔22年 长岭1962-1985年间隔23年 敖汉1957-2002年间隔45年 隆林1947-2000年间隔53年 陇川、瑞丽1956-1982年间隔26年 镇源、弥勒、澜沧等50年以上,甚至百年多 四川、贵州无鼠疫记载,4、鼠疫向城市、旅游区等人口密集区逼近,云南锡乌张拉萨内蒙甘肃的嘉峪关、玉门、阿克塞、肃南、夏河等 。,5、 染疫动物种类增多,远距离传播的危险性加大,我国发现的自然染疫动物1980年54种,1990年的57种,现在增加到87种,特别是与人接触较密切的牧犬、家猫、
22、马鹿、藏系绵羊、牦牛、兔等染疫和传播鼠疫的几率增加,对人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非法猎捕贩运疫源动物是造成鼠疫远距离传播的重要因素。,6、大型项目建设,鼠疫流行危险因素增加,近几年我国的大型建设项目很多,特别是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铁路、公路、油田等,许多施工都在鼠疫疫源地内,人员的进入和流动,加大了鼠疫发生的危险性,如2000年天生桥水电站周围的鼠疫暴发。 2002年青海省共分离鼠疫菌26株,其中24株分离自青藏铁路沿线地区。 加强大型建设项目中的鼠疫预防控制工作,将是近一个时期鼠疫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六、流行过程三环节,(一)传染源,1.鼠疫染疫动物 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较多,都
23、可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包括啮齿类动物(鼠类)、野生食肉类动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偶蹄类动物(黄羊、岩羊、马鹿等)、家畜(犬、猫、藏系绵羊等)。2. 鼠疫患者肺鼠疫患者是引起鼠疫暴发和流行的最危险的传染源。患者通常有剧烈的咳嗽并喀出大量血痰,咳嗽喷出的飞沫和痰中含有大量的鼠疫菌,可使其密切接触者感染引起原发肺鼠疫。,(二)传播途径,1、跳蚤叮咬 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最常见的是印鼠客蚤,该蚤为世界性广布种,此外还有100多种蚤类具有传播鼠2、直接接触 人类在猎捕、剥皮、宰杀染疫动物及食肉等时,鼠疫细菌可以通过手部伤口进入人体内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我省绝大部分人间鼠疫
24、病例都是由于猎捕和剥食旱獭引起的。,3、飞沫传播 肺鼠疫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会含有大量鼠疫菌,在呼吸、咳嗽时便排入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这种细菌悬浮物极易感染他人,造成人间肺鼠疫暴发。主要为近距离飞沫传播。如果接触肺部感染鼠疫的动物,如感染鼠疫的狗、猫等,也可直接感染肺鼠疫。4、经消化道传播 经几次鼠疫流行过程中均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鼠疫菌,表现出不能用败血症等进行解释的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脓血便等。因此,经消化道传播的可能性也应引起重视。,5、吸入或菌液溅入眼内 鼠疫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救治鼠疫病人的医护人员,在防护不当或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除了可以通过其它途径感
25、染鼠疫外,也可因吸入或菌液溅入眼内感染鼠疫。,(三)人群易感性,人对鼠疫菌普遍易感,人不分种族、性别、年龄、职业对鼠疫菌都具有高度感受性,流行病学上表现出的差异与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和频次有关。性别 我国鼠疫的发病率男女性别间无明显差别,但在西部旱獭疫区,男性的发病率较高,占78.28%,女性占21.71%。年龄 从全国情况看,青壮年的发病率较高,这与接触机会有关。在南方家鼠疫源地,感染途径主要是跳蚤叮咬,因此儿童发病较多。职业 鼠疫的发生与人类从事的某些生产活动有关,如从事猎捕旱獭的农民,其感染鼠疫的机会就比较多。,七、人间鼠疫的流行特征,1、地区性 鼠疫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主要是各种染疫动物,因此
26、人间鼠疫病例大部分发生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内或其毗邻地区。2、季节性 人间鼠疫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种季节性特点与疫源地所处的自然条件、宿主动物及其蚤类的生态学特征有密切关系。以冬眠动物为主要储存宿主的鼠疫疫源地,人间鼠疫主要发生在宿主动物出蛰至入蛰前的地面活动时间,其流行高峰出现在动物流行高峰之后。,3、突发性 由于疫源地类型不同,感染途径不同,人间鼠疫常突然发生,特别在交通日益便利、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要切实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准备。4、人群分布 人类对鼠疫菌普遍易感,统计学上所显示出来的年龄、性别及职业等方面的差异,只是由于感染机会的不同所致。5、临床病型 无论跳蚤叮咬或直接接触感染,首发病例多为腺鼠疫,但腺肿部位随感染部位和疫源地类型不同而异。,应该指出的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交通日益便利,鼠疫的某些流行特征也正在发生变化。最明显的例子是,近年来鼠疫自然疫源地已越来越靠近人口稠密区及中小城市,鼠疫对人类的威胁加大了。而挖掘冬眠后的旱獭并进行长途贩运的非法活动,将使鼠疫的地方性及季节性流行特点完全被打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