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1.秦的统一:(识记、理解)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秦统一背景: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3.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识记) 政治上: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皇位世袭、皇权独揽、皇帝独尊);在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
2、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经济上: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隶书); 思想上: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以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军事上:北筑长城为了抵御匈奴,派大将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开发南疆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兴修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秦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4.历史作用:这些措施奠定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有利
3、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秦始皇的历史作用:(识记、理解、应用) 积极作用: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顺应历史潮流,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积极措施:政治上他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奠定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在我
4、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化上统一文字,对我国以后文化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军事上北筑长城;开发南疆兴修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后世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消极作用: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滥用民力,繁重的徭役负担;秦朝赋税负担沉重;制定严刑峻法;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秦始皇没有能处理好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实行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从长远的历史发展来看,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
5、帝。,秦的统一:,内容: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 朝,定都咸阳。1.时间(代码记忆):230221(和尚抱蛋,鹅儿穿衣)2.统一过程(省略语法):秦灭六,第一统,中央制,定咸阳。,记忆巧记法:,秦统一背景:,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记忆巧记法:,1.战桶大,(战统大) 2.商变法,秦最强,奠基础。 3.秦猜测(秦采策),破合纵,无力抵 4.秦有才
6、,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1.政治上: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皇位世袭、皇权独揽、皇帝独尊);在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隶书); 4.思想上: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以外, 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又把暗中批评他 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5.军事上:北筑长城为了抵御匈奴,派大将蒙恬负责修 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
7、。开发南疆统一了东南、 岭南等地区,兴修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秦疆域:东 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统一货币,焚书坑儒,南 修 灵 渠,记忆巧记法之框架图,历史作用:(积极),1.这些措施奠定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 格局,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2.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化上对我国以后文化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响。 4.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后世产生深远响。提取关键字: 1.奠定格局,影响深远 2.利于统一,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3.文化发展
8、,国家统一。 4.形成和巩固多民族。,1,3,历史作用(消极),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滥用民力,繁重的徭役负担;秦朝赋负 担沉重;制定严刑峻法;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秦始皇 没有能处理好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实行暴政,激化了阶级矛 盾和社会矛盾。从长远的历史发展来看,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秦始皇,真残暴,滥用民力,繁苛税,严刑峻法,人民苦。 钳思想,摧文化,焚书坑儒,第一人。实行暴政,激矛盾。,小小儿歌把它记,第十一课 “伐无道,诛暴秦” 1.秦的暴政: 1、徭役繁重 2、赋税严重 3、刑法残酷 4、秦二世更加残暴 2.秦末农民起
9、义: (1)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在陈建立张楚政权,后失败。 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着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2)项羽领导的农民军: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 (3)刘邦领导的农民军:刘邦攻取咸阳,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202年,刘邦获胜,刘邦建立汉朝,刘邦就是汉高祖,都长安(西京)。史称西汉。,第十一课 “伐无道,诛暴秦”,秦的暴政,1、徭役繁重,2、赋税严重,3、刑法残酷,4、秦二世更加残暴,(2)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
10、(3)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刘邦攻取咸阳,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202年, 刘邦获胜,刘邦建立汉朝,刘邦就是汉高祖,定都长安(西京)。史称西汉。,秦朝灭亡,西汉,恶灵吃着牛耳去找鹅,2. 秦末农民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在陈建立张楚政权后失败。,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着 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 暴的统治。沉重打击了秦朝 的残暴统治。,关键字: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击秦朝,第十二课 大一统的汉朝1.汉初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 汉初的汉高祖、文帝、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
11、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措施:政治上,颁布“推恩令”(主父偃),进一步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中央司隶校尉,地方十三州部。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3)教育上:在长安举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4)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5)军事上: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派大将卫青
12、、霍去病打败匈奴,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西汉与西域的交往,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影响:汉武帝时期出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军事上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3.东汉: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都城洛阳(东京),第十二课 大一统的汉朝,1.汉初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汉初的汉高祖、文帝、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 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 节俭,并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省略记忆法: 汉高文景帝,轻民徭兵赋。 文景奖耕农,劝
13、官重农桑。 倡节德化民,社会较安定。,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措施: (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主父偃),进一步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 中央司隶校尉,地方十三州部。 (2)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3)教育上:在长安举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儒家 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4)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 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5)军事上: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西汉与西域的交往,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4、记忆巧计法+地点法),政:颁推恩,削势力,加监制,中央校尉,地十三。 思:罢百家,尊儒术 教:办太学,推儒学,主教材,正思想 经:铸币盐铁归中央,统五铢,增财政。 军:卫霍击匈,解威胁。张骞出西,强交往。,记忆巧记法:,汉武帝像,影响:汉武帝时期出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军事上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省略记忆法:武帝时,大一统,强中权,西鼎盛。,洛阳,3.东汉: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都城洛阳(东京)(光武帝拿着二胡去洛阳),第十三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1.治理黄河:汉武帝治理黄河,亲临治河工地;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河。 2.农业进步:西汉的耕
15、犁已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西汉发明的新型播种工具耧车,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3.手工业:汉代的丝织品已经使用提花机,能织出精美的花纹。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排鼓风冶铁提高冶炼质量,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4.商业:西汉的都称长安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市”。,1.治理黄河:汉武帝治理黄河,亲临治河工地;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河。,2.农业进步:西汉的耕犁已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西汉发明的新型播种工具耧车,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3.手工业:汉代的丝织品已经使用提花机,能织出精美的花纹。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排鼓风冶铁提高冶炼质量,比欧洲早
16、一千多年。 4.商业:西汉的都称长安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市”。,提花机,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哦,第十四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建立强大的国家。匈奴的发展表现:畜牧业发达;冶铁业发展;学会了农耕。 2.汉与匈奴的和战 (1)汉初国力弱,被迫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漠北战役: (2)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119年,卫青击溃匈奴主力,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抗衡。 作用:解除了北方边疆的边患,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实现了军事上的大一统。 (3)汉元帝时期,匈奴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昭君出塞。呼韩邪单于和昭君,
17、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巨大的贡献。,1.冒顿单于 统一 蒙古草原,建立强大的国家。,匈奴的发展表现:畜牧发达;冶铁业发展;学会了农耕。,2.汉与匈奴的和战,(1)汉初国力弱,被迫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2)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3)汉元帝时期,匈奴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昭君出塞。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巨大的贡献。,公元前119年,卫青击溃匈奴主力,经漠 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抗衡。 作用:解除了北方边疆的边患,具有决定 性的意义,实现了军事上的大一统。,文化,第十五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
18、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2)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用: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经济文化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1. 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作用: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是贸易、友谊、和平、文明之路。 3.东汉的班超公元73年出使西域,并与公元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者访问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首次直接交往。,评价汉武帝: 政治上:接受主父偃
19、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汉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削去半数的侯国。解决王国问题,削除了地方诸侯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匈奴受到沉重打击,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西迁。解决了解除了北方边疆的边患,使国家的统一、安定得到了巩固,实现了军事上的大一统。 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学说
20、。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民族关系上: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中原和西域的经济文化的联系。 对外关系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沟通了东西方交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大月氏,省略语:榴莲设(产)西都,新归中央统。作用:汉西经文交流强,密切联系奠丝路,(1)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2)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3)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用: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经济文化的联系。(
21、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公元前(钱),西域,西域,1. 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作用: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是贸易、友谊、和平、文明之路。 (省略语记忆:丝路通,长河新,中西欧,促交流。贸友和,文之路),西,中,文,行进方向,3.东汉的班超公元73年出使西域,并于公元97年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者访问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首次直接交往。,班超,西域,班超,一个溜溜球 (166年),汉武帝,评价汉武帝:政经思,军民外 政治上:接受主父偃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推恩令)。汉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削去
22、半数的侯国。解决王国问题,削除了地方诸侯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提取关键字:主父偃,推恩令,削侯威,政一统),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提取关键字:盐铁币,权收归,造五铢,抑牟利,增财政,经一统),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学说。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提取关键字:董仲舒,尊儒术,设太学,教五经,儒统思,思一统),主父偃,对外关
23、系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沟通了东西方交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提取关键字:丝路通东西,中外促交流),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匈奴受到沉重打击,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部分匈奴人西迁。解决了解除了北方边疆的边患,使国家的统一、安定得到了巩 固,实现了军事上的大一统。(提取关键字:击/打匈奴,无力抗,解边患,军一统) 民族关系上: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密切了中原和西域经济文化的联系。(提取关键字:张骞使,两西域,强交流,密联系),第十六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1.造纸术:西汉前期用麻做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24、。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原料易找,便宜,质量好,逐渐普遍使用。 2. 医学: “医圣”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的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神医”华佗:针灸和外科手术。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模仿虎鹿熊猿鸟编出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 3. 数学:东汉成书的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几何的大部分内容。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地动仪:东汉的张衡发明,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利用杠杆原理。,1.造纸术:西汉前期用麻(妈)做纸,
25、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原料易找,便宜,质量好,逐渐普遍使用。可缩略为:,西汉前期,树皮,破布,麻头,旧渔网,易找,便宜,质好,普遍,2. 医学: “医圣”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的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可浓缩为:圣仲景,伤寒论,阐理论,治病原,奠基础。“神医”华佗:针灸和外科手术。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模仿虎鹿熊猿鸟编出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可浓缩为:神华佗,灸科术。麻沸散,创史举,编体操,五禽戏。,3. 数学:东汉成书的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涉及到
26、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几何的大部分内容。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地动仪:东汉的张衡发明,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利用杠杆原理。可省略为:(东衡地动属最早,杠杆原理侧地震),第十七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1.宗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原地区。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东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法,建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道教:东汉后期兴起,创始人之一张陵。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奉老子为“教主”。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27、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 2.王充写了论衡批判迷信鬼神思想。 3.史学: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写了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从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历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最早,1.宗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原地区。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东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法,建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道教:东汉后期兴起,创始人之一张陵。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奉老子为“教主”。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东后兴,始张陵,本土教,尊老子,方术道思成道教。 宣修养,炼丹药,生不老,即成仙,关现重世表传统。,歌谣记忆法,2.王充写了论衡批判迷信鬼神思想。3.史学: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写了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从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历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西汉史司马,纪传体史记,黄帝到汉武,纸上三千载。,歌谣记忆法,4.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可缩略为:秦皇陵,兵马俑,拓风貌,世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