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款费用的计算与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规定: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时,应当予以资本化:(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其他的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应当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笔者认为:借款费用可划分为两大部分进行会计处理:资本化和期间费用。可先计算出此会计期间实际发生的所有的借款费用之和,然后计算出应该资本化部分,没有资本化的部分即两者相减的差额则作为期间费用进行处理。例:XX 年某公司为购建固定资产发生两笔借款:2 月1日借 200万元,期限 1.5年
2、,利率 10;7 月 1日借 100万元,期限 1.5年,利率 8。4 月 1日购建固定资产投入160万元,8 月 1日购建固定资产投入 90万元,XX 年 2月1日购建固定资产投入 30万元,XX 年 5月 31日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由于该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时间为 XX年 5月 31日,属跨年度事项,故应分别 XX年、XX 年进行借款费用的计算与会计处理(为简化计算,以下的计算中都以月数作为加权平均数的权数)。XX年度借款费用的计算与会计处理第一步:计算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这一步需用公式b。公式 b中实际占用的天数应为每笔资产支出从支出日开始至停止资本化日这一期间的天数。本例
3、中的支出有两笔:4 月 1日的 160万元和 8月 1日的 90万元,XX 年度停止资本化日为 12月 31日,所以第一笔支出实际占用的天数为 4月 1日12 月 31日,共计 9个月,第二笔支出实际占用的天数为 8月 1日12 月 31日,共计 5个月。故: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16091290512=157.50(万元)第二步:计算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这一步需用公式 d。公式 d中实际占用的天数应为每笔专门借款从借款日开始至专门借款到期日这一期间的天数。本例中的专门借款有两笔:2 月 1日的 200万元和 7月 1日的 100万元,第一笔专门借款在 XX年度这一会计期间实际占用的天数为
4、2月 1日12 月 31日,共计 11个月,第二笔专门借款在XX年度这一会计期间实际占用的天数为 7月 1日12 月31日,共计 6个月。故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2001112100612=233.33(万元)第三步:计算加权平均利率。这一步需用公式 c。当期实际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之和=2001011121008612=22.33(万元)加权平均利率=22.33233.33100=9.57第四步:计算借款利息的资本化金额。这一步需用公式 a。借款利息的资本化金额=157.509.57=15.07(万元)资本化部分的会计处理为:借:在建工程 15.07贷:长期借款 15.07而没有资本化的利息
5、 7.26万元(22.3315.07)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处理为:借:财务费用 7.26贷:长期借款 7.26XX年度借款费用的计算与会计处理第一步:计算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累计支出共有三笔:XX 年 4月 1日投入的 160万元,XX年度占用的天数为 XX年 1月 1日XX 年 5月 31日,共计 5个月;XX 年 8月 1日投入的 90万元,XX 年度占用的天数为 XX年 1月 1日XX 年 5月 31日共计 5个月;XX年 2月 1日投入的 30万元,XX 年度占用的天数为 XX年2月 1日XX 年 5月 31日共计 4个月。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160512905123041
6、2=114.17(万元)第二步:计算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专门借款共有二笔:XX 年 2月 1日借入的 200万元,XX年度占用的天数为 XX年 1月 1日XX 年 7月 31日共计 7个月;XX 年 7月 1日借入的 100万元,XX 年度占用的天数为 XX年 1月 1日XX 年 12月 31日共计 12个月。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2007121001212=216.67(万元)第三步:计算加权平均利率XX 年实际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之和=2001071210081212=19.67(万元)加权平均利率=19.67216.67100=9.08第四步:计算借款利息的资本化金额。借款利息的资本化金额=114.179.08=10.37(万元)会计处理为:借:在建工程 10.37贷:长期借款 10.37没有资本化的利息 9.3万元(19.6710.37)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处理为:借:财务费用 9.3贷:长期借款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