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轨与社会控制,第一节 越轨行为,一、越轨行为的含义 社会越轨(social deviance),也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对越轨行为的理解,第一,越轨行为未必都是坏的和不可接受的行为。 第二,越轨行为并非总是自愿的。 第三,越轨行为未必是犯罪行为。 第四,越轨行为,虽不被赞同,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第五,越轨可以是个人干的,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所为。,二、越轨行为的功能,(一)正功能 1.越轨有助于澄清并定义社会规范 2.能增进社会和群体的团结。 3.能带来社会系统所需要的变迁 4.越轨促使人们更愿意遵从,(二)负功
2、能,1.如果越轨广泛流传,就可能弱化人们遵从的动机。 2.越轨使得生活不可预知并充满危险。 3.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社会稳定,破坏社会制度赖以生存的关联系统。即导致社会解组。,三、越轨的理论,1.生物学的解释 即把人类生物、生理方面的特征作为社会越轨的原因,因此这种解释又可称为体质理论。 意大利犯罪学家朗普罗素 体态理论将人的体态分为三种:内容型、中坯层型、外坯层型。 染色体理论,越轨行为的控制方法:惟一的办法是杀死罪犯,或者把他们收容到感化机关,想要减少越轨,就要减少那些天生的罪犯。因此,控制越轨只有通过有选择的生育来达到。,2.心理学的解释,即从人们心理方面寻找社会越轨的原因,其中以奥地利心
3、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代表。 人的人格由三部分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即无意识、它由欲望和本能冲动构成。人的本能又可以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是性欲、恋爱和建设的动力,死的本能是杀伤、虐待和破坏的动力。本能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一种认识过程,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接触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按趋利避害的原则行事。 超我是社会中的禁忌、准则、规范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超我有两个子系统:一个是自我理想,另一个子系统是良心。 遵循完美原则。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应该有一个协调、平衡的关系。,控制越轨行为的手段:通过健全的社会化、培养健全的人
4、格来实现社会控制。,3.社会学的解释,1)标签理论 2)手段目标说 3)差异交往理论 4)社会建构理论,标签理论,所谓社会问题或越轨行为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即某种社会现象之所以成为问题就是因为社会给它贴上了这样的标签。 一些人被贴上有越轨行为的标签后,他们往往会真的按照标签所定的越轨行为模式去做,结果发展出了更多的越轨行为。,手段目标说:默顿,迪尔凯姆在研究社会分工和自杀现象时指出了失范状态,社会的正常状态是社会各部分相互协调处于整合状态。 在社会迅速变动的年代,当文化价值和社会结构以不同的速率转变时,原来的某些指导和约束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规范就可能失效,它已不能有效地指导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
5、么。 迪尔凯姆认为越轨控制的手段:为了增加道德规范的制约作用,为了强化控制,应重建或强化社会一体化或社会组织。,默顿认为社会结构缺乏整合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发失范行为。 他认为失范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社会所规定的目标和决定着达到这些目标的规范不一致。 他从价值上将社会结构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化目标,一类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文件手段)。,四、转型社会的越轨与控制,1.越轨行为的一些突出问题 1)群体性越轨行为 群体性越轨行为包括群体的、有一定组织的行动,也包括集体行为。 共同利益受损、相对剥夺感,2)有权者越轨 有权者依靠手中的权力倚强凌弱、不公正地运用手中的权力,甚至是执法犯法,使得由国家
6、靠强力实施的社会控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正当性问题被置疑。,2.越轨行为的控制,1)对越轨的内在控制 内化社会规范 公民意识的培养 2)对越轨行为的外在控制 第一,周密地推进改革,减少社会解组现象,制定社会政策,减轻对弱势群体的伤害。 第二,建立社会预警系统。 第三,加强法制建设 第四,重建社会道德体系。,第二节 社会控制,一、社会控制的内涵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通过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或群体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从而协调社会关系的各部分,维持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 广义和狭义,二、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1.从社会控制的本质来看,它具有明显的集中性和超个人性:
7、2.从社会控制的作用来看,它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和互动性。 3.从社会控制发挥作用的过程来看,它具有多向性和交叉性。,三、社会控制的类型,1.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 政权、法律、纪律、各种社会制度、社会中有组织的宗教,均有明文规定,它们属于正式控制的范畴; 而风俗、习惯等则是非正式控制。,2.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使用奖励手段还是惩罚手段 前者如奖状、奖金、奖章、记功、晋升等; 后者如记过、开除、降级、判刑等。,3.硬控制和软控制,使用强制手段和非强制手段 政权、法律、纪律,都依赖控制力,属于硬控制范畴; 软控制则依赖社会舆论、社会心理进行控制。社会风俗、道德、信仰和信念的控制属于软控制范畴。,4.外
8、在控制和内在控制,控制是否依靠外部力量 内在控制即自我控制,指社会成员自觉地把社会规范内化,用以约束和检点自己的行为。 外在控制是社会依靠外在力量控制其成员就范。,第三节 社会控制体系,一、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风俗和习惯。 习俗具有地域性,受生产方式的影响。 习俗的社会控制功能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指导和约束。 习俗也有优劣之分。,二、道德,也称道德规范,是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是非、善恶、正义和非正义、正当和不正当进行评价的标准。 道德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的。,三、宗教,宗教是一种和神圣物相联系
9、的信仰和规范体系,是在生产力和科学水平低下的条件下产生的。,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世界上三大宗教。 作为规范的宗教,主要表现为教规和宗教仪式。 宗教通过教育和制裁两种手段来约束和控制其信徒的行为。,四、政权,政权是建立在某种合法性之上的、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力,是国家一切权力的基础。 统治阶级通过建立行政体系,设置各级政府和委托政府官员来实现对内的管理任务,并凭借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专政工具对破坏国家利益、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进行制裁。,五、法律,法律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由国家政权保证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则。包括法令、法案、条例、决议、命令等具体形式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
10、来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在加强, 法律的真正权威和效力并不在于制裁,而在于警示。 法律要真正普遍、有效地发挥社会控制作用,要依赖于法度合理、执法公正和民众懂法。,六、纪律,纪律是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为其成员规定的行为准则,是它们用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成员,促使其承担一定得责任和义务,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 纪律的社会控制作用并不在于制裁,甚至制裁只是下策,重要的是使成员自觉遵守纪律。,七、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指多数人对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事件发表的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 社会舆论的控制作用机制通过广为传播的舆论,造成一种社会氛围,处在这种氛围中的社会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舆论的导向与制约
11、。,八、群体意识,对群体来说,群体意识是重要的控制手段。群体意识是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的总和,它是成员为了维护群体的荣誉和利益对自己应该的行为的考虑。 内在控制,案例分析 材料一: 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刘晓庆因其所办公司涉嫌偷逃巨额税款,于2002年7月24日被依法逮捕。此前,刘晓庆已于6月20日被北京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中国高层质疑某些富豪不纳个人所得税的消息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刘晓庆的被捕更是激起人们的反思,富人纳税为何这么难?谁来监督中国“明星纳税”?怎样才能逐步建立起“纳税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法治环境,材料二: 案主姓名:XX。25岁,外企白领。 性格有男孩子的气质,很有
12、大家风范。说话频率很快,而且在对事物的认识上有见地。追求自由和比较独立的生活。定居城市。 纵观成长史,大学之前一直都是乖乖女,上了大学之后交了一个写诗并有诗人之称的男朋友,是文学社的风云人物。但是在交流上存在障碍,互动不足,案主自语:“直到现在,我觉得自己都不了解他,甚至都说不清爱不爱他”而两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人,“在学习上,生活上,我们都是自己照顾好自己,尽量不给对方添麻烦”毕业之后更是两人分居,很少在一起,即是有,也是案主主动去找男朋友。一直都是案主主动。,性史:在大学时就与男朋友有性行为,并且得到满足。有两次堕胎的经历,第二次堕胎后与男朋友关系恶化。有数十个一夜情情人,并且至今仍追求一夜情。 个人生活方式:绝对的追求自由和独立,虽然有性的要求,但是拒绝婚姻。工作忙碌。在与男朋友分手前与男朋友聚少离多。迷恋网络。,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偷税漏税和一夜情都属于什么行为? (2)分析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 (3)对这种行为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