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管 理 创 新,第一节 创新与管理创新第二节 管理创新的条件及障碍 第三节 管理创新的内容 第四节 管理创新的组织,第一节 创新与管理创新 美国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说:“创新是企业家的具体工具,也就是他们借以利用变化作为开创一种新的实业和一项新的服务的机会的手段。企业家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寻找创新的源泉,去寻找表明存在进行成功创新机会的情况变化或其征兆。他们还需要懂得进行成功的创新的原则并加以运用。”,一、创新的含义 关于“创新”的定义有许多,其中代表性的有“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量”(萨伊,Say,1803);“创新是产品差别的渊源”(皮尔斯,Pearce,1981);创新就是“不按照人
2、们所预料的那种方式出现的革新”(彼得斯、奥斯汀,1985);彼得 德鲁克(Peter F.Drucker)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具体工具,也就是他们借以利用变化作为开创一种新的实业和一项新的服务机会的手段”(1984),创新是“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1976),“创新是创造出新的财富和行动的潜力,而不是新的知识”(197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1976),萨氏进一步认为,“创新是企业保证获得超额利润和经济增长的动力”(1982)。,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 A 熊彼特(J.A.Schumpe
3、ter)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一词及理论,并在其1939、1942年出版的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书中使该理论系统化。熊彼特的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包括五个方面: 研制或引进新产品; 运用新技术; 开辟新市场; 采用新原料或原材料的新供给; 建立新组织形式。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21世纪初所说的创新,在熊彼特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延伸和发展,已从单纯的经济学概念演变为含义宽广的哲学概念,包括思想理论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等。 根据以上定义,我们至少可以这样认为,创新
4、包括以下内容: 引入一种产品;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一个新市场; 获得一种原料的新来源。 采用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这就可以看出,创新是一个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的一个过程。,一般来说,创新有以下几种分类: (1) 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系统的影响的程度来看,创新可以分为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 (2) 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创新可以分为消极防御型创新和积极进攻型创新。防御型创新是指为了避免威胁或由此造成的系统损失扩大,系统在内部展开的局部或全局性的调整;进攻型创新是指敏锐地预测到未来环境可能提供的某种有利机会,从而主动地调整系统的战略和技术,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这种机会,谋求系统的发展。,(
5、3) 从系统发生的时期来看,创新可以分为系统初期的创新和运行中的创新,其中系统初期的创新是指系统的创建者在一张白纸上绘制系统的目标、结构、运行规划等蓝图;运行中的创新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寻找、发现和利用新的创业机会,更新系统的活动内容等。 (4) 从创新的组织程度上来看,创新分为自发创新和有组织的创新。,二、管理创新的含义 管理创新并不是以任何有组织、有目的、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天才的火花闪现的结果,这样的创新是无法再现的,无法教授的,无法学到的”(德鲁克,1985)。但是,从无数个成功的管理创新事例中,我们仍可以找到构成规律的管理创新的原则。 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
6、合模式,管理创新既可以对全过程管理进行创新,也可以对具体的细节管理进行创新。管理创新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管理创新始终必须与市场有密切的联系,以市场为中心,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管理创新的本质是揭示企业需要不断为创造市场和适应市场而优化生产要素。如:担负创造市场任务的发明型创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为了适应市场需要的差别化、细分化,满足市场不同消费者购买心理的过程;始终保持高度的市场引力和组织能力,保持在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地位而不断改进产品以进一步创造市场的过程,这些都是管理创新。,第二,管理创新是一种“事业”,而不是一种“职能”,它需要知识,往往还需要很强的独创精神。管理创新像任何
7、其他工作一样,要有天资、有独创精神和树立起很强的创新观念,有适宜的心态环境。不过,创新毕竟是一种艰苦的、需要全身心投入的,笃志不移的工作,它在勤奋、毅力、献身精神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缺少这几方面的精神,那么,无论有多高的天资,多强的独创精神或多么博大的精神知识,都是毫无用处的。,第三,管理创新在于敏锐地把握机会,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管理创新有不同的出发点,或叫创新机会的来源。但是,不同的来源在不同的情况下,又表现出不同的触发作用,或强或弱。在管理创新或变革中,仅仅机警地注意着这些来源是不够的,必须有组织地、经常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第四,创新既是理性认识,也是感性认识。创新型企业
8、的管理者常常是左右脑并用,耳、鼻、眼、舌、身立体作战,他们既看静态数字,也看动态的人;既看静态的生产机器,也看企业与动态的市场环境的联系。他们用分析的方法推论出为了满足一个机会必须要有什么样的创新。同时,他们走进市场,观察顾客和用户,了解他们有什么期望和需求,了解顾客的价值观念和消费心理,创新贯穿在他们的每一个行动中。,三、管理创新的要素 (一) 内部要素 在企业内部,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力量是资本、人才和科学技术。 1资本 资本问题在企业外部是筹资和投资问题,体现了经营技巧。企业内部的资本问题主要是成本问题,即资本的投入量。在相同条件下,资本投入量越少,成本越低,效益越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在
9、某种意义上表现为成本的竞争。在企业内部,管理创新的主要压力,或者说主要驱动力是成本,不断降低成本是企业管理创新永恒的主题。,2人才 劳动的实质是劳动者问题。在相同条件下,劳动者投入的劳动量越多,质量越高,效益就越高。劳动投入的增加可以是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绝对值的增加,也可以是有效劳动量的增加,或是有机劳动量即创造性劳动量的增加。从“机器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文化人”,所有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创新,都是为了增加有效劳动和有机劳动,是为了使人主动地去增加这种劳动的投入。因此,企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成本要靠人来控制,技术要靠人来发展和应用,人才在企业管理创新中处于中心位置。联邦快递有
10、一句话“员工的热情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创造出“热情服务利润”的经营模式。,3科学技术 管理创新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机器的使用加强了专业化趋势;数理统计技术促进了质量管理的发展;系统论和控制论催生了现代管理理论;而信息技术正在使整个管理发生根本改观。社会科学对管理创新的作用更为直接,因为管理本身就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分。在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最新进展。特别是经济学和行为科学,它们的每一个进展都直接影响着管理的发展与创新。创新观念是管理创新的最直接的推动力。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无形胜有形,是观念和意愿在调
11、动资本运营,创新观念虽然无形,却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是企业管理创新的要素。,企业管理创新的起点永远是市场,企业管理创新的终点也永远是市场。不是从市场出发,不经受市场检验的“创新”,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任务,就在于不断整合资本、人才、科技三要素,使其处于最佳组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社会。,(二) 外部要素 1市场变化 管理创新始终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管理创新的本质是揭示企业需要不断为创造市场和适应市场而优化生产要素,市场变化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首要的外部要素。市场变化主要包括需求的变化、竞争的变化、资本和劳务市场的变化。 最重要的市场变化是需求的变化。企业作为市场中的供给
12、方是为满足需求而存在的,企业通过创新一方面创造需求,也就是满足潜在需求,另一方面满足现实需求。,另一个重要的市场变化是竞争的变化。激烈的竞争往往使企业更倾向于适应市场的创新类型,因为创造市场创新类型的风险会更大。 资本和劳务市场的变化也能诱发管理创新。美国的资本市场结构最适于诱发创新,他们有一种风险资本,专门寻找有发展前途的创新型小公司,实行高风险、高回报率的投资策略,加州硅谷的高技术公司大多有这种风险资本的支持。,2行业结构 行业结构主要指行业中不同企业的相对规模和竞争力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业集中或分散度。企业是在一定的行业结构和市场结构条件下经营的,是行业内各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共同作用的
13、结果,也制约着这些企业的活动。当行业结构发生变化时,也要求企业必须迅速对之做出反应。实际上,处在行业之内的企业通常对行业发生的变化不甚敏感,而那些“局外人”则可能更易观察到这种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意义,因而也较易组织和实现创新。所以,对已在行业内存在的现有企业来说,行业结构的变化常常构成一种威胁。,3社会政治文化背景 社会文化特点决定了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也就决定了管理的方式和特点。同时,一个民族的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是不断发展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精神追求不断上升。管理要求体现人的自身价值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企业管理创新会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政治、文化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有的
14、是通过市场变化来完成的,有的则是直接对企业行为有约束力,如政府的政策、法令、法律等。,第二节 管理创新的条件及障碍 一、管理创新的条件 不是所有的企业,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完成管理的创新。也就是说,管理的创新是有条件的。 (1) 危机感。迄今为止的许多创新的事例可以说明这一点,像过去那样安稳的时代几乎没有成就什么创新,倒是危机四伏的时期,创新才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着。在这种意义上或许也可以说,现在正是创新的时代。,(2) 创新的理由。明确为什么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这是管理创新的基础。而这个理由,决不是哪个人心血来潮的想入非非,而是在建立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基础目标之后,“理由”便应运而生。
15、(3) 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都构成企业管理创新和变革的客观环境。在没有任何环境压力的安稳日子里(当然,只要是企业就没有这种安稳的日子),不可能造就管理的创新。,(4) 变革。企业里有没有变革者极大地关系到组织能否促进创新。 (5) 管理创新的方法、途径等,这对创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6) 信念。在管理创新与变革中,无论如何也要有成功的信念,以及不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也要做出完成创新与变革的努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二、管理创新的障碍 管理的创新自然要产生某种新事物,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必然会存在着种种的障碍与阻力。 一般认为,管理创新有三个障碍:认知障碍、知识障碍和感情
16、障碍。,1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是指我们在看某种东西时并不一定就是照它的样子来看,而是把它的某些部分有选择性地看待,或者说成选择性地认识更贴切些。 管理的创新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充分地选择重要事物来认识它,另一种就是将重要事物错过。我们一旦在对自己认为重要或者自身感受到的事物上过于用心,或许就会失去更为重要的东西。,2知识障碍 在专业范围内的企业几乎没有什么新的突破性的发明。在某种意义上,越是某方面的专家,对某些事物的知识越多,就越不由自主地受到那些知识的过分束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成功是失败之父”。日本一家以帝特纶而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由于他们视市场条件而不顾,始终不能从帝特纶的阴影中逃脱出
17、来,没有进行管理上的变革和创新,导致经营上的惨败。这家企业的最高领导者不无遗憾地发出这是“成功的报复”的感叹。,3感情障碍 人们总是想着如何去和过去相同,习惯“轻车熟路”,不愿意打破自己熟悉的坛坛罐罐,进行变革和创新。另外,总是想与别人没有区别,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坚守着“人怕出名猪怕壮”的信条。像这样对于进步或者变化的抵触情绪严重影响着管理的创新。 当然,中国企业在管理创新上所遇到的障碍,远远不止上述三种,这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更深入地研讨和探索。,三、管理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管理创新?这是我们应该首先思考的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管理者有效整合组织内的有限资源,以实
18、现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由此可见,这一活动的出发者是负有组织责任的人,人是管理的主体。作为管理主体的人,他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会遇到两类问题:一是程序性问题,即管理主体只要按照既定的程序或范式(基本规则和基本规律)投放资源、配置资源,便可达到既定目标,比如生产流水线的运行;二是非程序性问题,即管理主体没有可以参照的程序或范式用来配置资源,而是需要针对这些问题的特性去创设全新的资源配置程序或范式,以达到既定的目标,如信息高速公路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喜悦,还有无尽的烦恼。,从表面上看,作为管理的主体在处理非程序性的管理问题时面临着创新,因为非程序性管理问题的圆满解决必须依靠创新。而实际上,从
19、长远的观点来看,程序性的管理问题也需要创新。因为程序性管理问题既是过去管理上创新的积累,又是未来管理上创新的替代。这就要求作为管理主体的人有着不可缺少的创造性潜能,要有能把这些创新性潜能发挥出来付诸实践的能力。这种创造性潜能必须包含着对未来创新方面的敏感,必须包含着在不确定的众多因素中发现实质所在的能力,而这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因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合适的,尤其是杰出的管理者。,作为管理者已经不能把自己的思维限定在如何创造性地、有效地整合组织内部资源,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范围之内,而要考虑所使用资源的长期供给问题;需要考虑组织的既定目标和责任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与全人类、全社会健康长远
20、发展相一致,而不仅仅从某个利益集体出发;需要进一步审视你所创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是否对人本身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益。因此,我们要思考下面这样一些具体问题:,1. 资源和资源配置模式问题 传统的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资本和自然资源支撑了20世纪的发展。但有人说,到21世纪,信息将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如果这种说法成立,是否应该放弃现行的资源配置模式,未来的资源配置模式又应该如何?,2. 对人的激励问题 在20世纪里,由于物质不很丰富,人们迫于生计更多地像一个追逐利益的经济人,经济学家们以此构造了理论体系和现实的经济体系。然而,在物质甚为丰富、人类生产有了大幅度提高以后,人们也许要逐渐摆脱“经济人”
21、的头衔。此时,不仅经济体系需要重构,对人们工作努力的驱动也需要重构。,3. 学习型组织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发展环境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僵化的组织已不能适应环境,从而导致组织衰落乃至消亡。因此,组织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从而形成较强的创新能力,而这有赖于建立学习型组织。,4. 未来的管理伦理问题 在20世纪,环境污染、欺骗、造假等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威胁。有人说20世纪是重利忘义的世纪,那么,进入21世纪,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全新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以此来构造未来的社会和经济体系。,5. 信息沟通问题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越是充分越是丰富,人
22、们就越难及时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除非有比现今更为有效的信息搜索方法与技术。从所需信息的角度来看,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不充分信息的拥有者,如何在他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这是21世纪市场营销的全新观念和体系的拓展方向。,6. 可持续发展问题 人们在20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竭泽而渔,地球上的许多资源出现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气候反常,这一切给21世纪的发展带来了困难。人们不仅要问:人类社会还能持续发展吗?21世纪的人们要回答这个问题,作为支撑这个社会经济支柱的企业也应有自己的答案。,7. 全球化问题 21世纪的人们将更多地感受到地球的渺小,人们将超越自己的国界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这个意
23、义上看,人类是一个整体,他们将没有国界,人类的经济行为将从全球的长远角度来进行。如果说在20世纪跨国公司注重的是比较利益、突破市场壁垒、谋求更大利益的话,那么21世纪的跨国企业也许应为全球经济的发展,为全人类福利的增长而设想,这是否是天方夜谭?,8. 生产组织问题 20世纪是专业化分工大发展的世纪,人类从专业化分工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然而,分工越细、越深,就越有可能偏离本原要旨,使综合性的问题难以处理和解决,大至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变薄的问题,小至一个企业开拓新市场的问题。21世纪可能是重返综合的世纪,人类将从综合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企业将可能在综合中新生,管理将要创造综合性的方式方法。,第三节 管
24、理创新的内容 一、观念创新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说的就是思路决定出路,而思路的形成离不开观念创新。,观念创新即观念的创造革新,就是要改变人们对某种事物的错误的、背时的或不利于实践的既定看法和思维模式,换一个新的观察角度,得出一个新的结论或形成一个新的观点,从而采取新的态度和方法去思维的过程。本质上观念创新就是一场意识形态的变革,其过程是人们冲破各种旧的意识形式的桎梏并根据新的存在得出新的认识,树立新的观念,以适应现实,并力图改造现实而进入新境界的思想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观念创新的内涵进行理解: (1) 从认识角度来看,观念创新是认识的深化。 从建
25、立在较肤浅的认识基础上的观念转变到建立在较深入层次上的观念就是观念的创新。人类社会的认识史也就是人类观念的创新史。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的观念在不断地创新。,(2) 从动态角度来看,观念创新是一个“破旧”与“立新”的过程。 在观念创新中,“破旧”与“立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在交替运行中形成观念创新的全过程。在观念创新中,“破”是指对过时的或错误事物的否定与摒弃,“立”是指对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新观念的创立与完善。在创新过程中,“破”与“立”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灵活的、动态的统一。这种统一的灵活性有时候表现为“破”字当头,“立”在其中;有时候又表现为“立”字当头,“破”
26、在其中。这两种情况都表现为“破”与“立”的对立统一。,(3) 从主客观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看,观念创新的实质是主观与客观的重新统一。 观念是一种精神现象,其形式是主观的,其内容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凡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质的观念,其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之间是一致的、统一的;凡是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观念,其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之间是不一致的、不统一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观念创新就是抛弃那些主观形式与客观实际不相统一的观念,代之以主观形式与客观实际相统一的观念。所以主观与客观的重新统一是观念创新的实质。不过,观念的主观形式与客观实际的统一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为人们的认识只能相对地逼近客观实
27、际,而不可能穷尽客观实际。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绝对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随着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原来与客观实际相统一的观念又变得不那么一致了,并且差距越来越大。于是,又需要创新。因此,观念创新具有长期性。,二、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引入新的制度(组织的结构与运行规范)安排,大的如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小的如具体企业的组织形态、运行机制等。 制度是组织运行方式的原则规定。要素组合的创新,主要是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人、机、材料各种组合方式的改进和更新,而制度创新则需要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分析企业各成员间的权利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企业是通过规范群体的参与者在企业活动中权、利关系的制度,来引导和整合这些成员
28、的行为的;通过企业对经营活动组织权利的分配,企业制度规范着参与者群体间的权利关系,从而影响着这些参与者在企业决策制定与执行中的行为表现;通过决定经营成果的分配,企业制度规范了参与者群体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影响着不同参与者在企业成果形成中的行为特点。权与利的关系及其相对地位的确定,使得参与者群体在不同模式的企业制度下,有着不同的行为规律,从而使他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这种可预测性使得企业能够对参与者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整合。,(一) 企业制度的内涵 企业是通过生产和销售产品来表现其社会存在的。为了向社会提供这些产品,企业必须在一定时空集中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源,并利用一定方式对这些资源进行加工、
29、组合和转换。这样,企业的经营过程便表现为资源筹措、加工转换和产品销售的不断循环。 企业是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循环的:第一,企业能够投入到经营活动中的资源是有限的,对企业来说,这种有限性是双重的;第二,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取得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实现其价值;第三,企业是人的集合体,企业经营有赖于不同参与者在不同的环节和方面提供不同的贡献。,在上述条件的约束下,企业欲求其经营有效,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选择正确的经营方向、内容和规模,使企业产品符合社会需要,以保证产品价值的实现; 充分利用能够筹集到的各种资源,使有限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产出; 引导参与者的行为选择,诱发他们提供企业所需
30、的贡献,形成实现企业目标所需的合力。,促进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是企业制度的基本功能。具体地说,企业制度在为经营活动的组织提供基本规则和框架时,表现出三种基本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导向功能是指企业制度指导企业经营方向的选择、引导稀缺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的功能;激励功能是指企业制度诱导各类参与者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贡献的功能;协调功能则是指通过制度安排,使各类参与者在企业经营的不同时空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使他们提供的不同贡献形成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合力的功能。,企业制度是通过经营权力和利益的分配来实现上述功能的:通过经营权力的分配,企业制度决定了不同参与者在企业活动组织中的相对地位,也影响
31、着企业经营的方向、内容和规模的选择,协调不同参与者的贡献;通过利益分配,企业制度决定了不同参与者在企业活动中的利益实现方式,从而以不同形式诱发这些参与者的行为选择,影响他们的努力程度。这样,根据企业制度的基本功能以及功能实现方式,我们可以把企业制度定义为“规定或调节企业内部不同参与者之间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或标准的总和。”这些原则或标准以及由此决定的不同参与者的权、利关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阻滞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二) 企业制度的类型 不同企业制度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不同参与者类群在企业经营中相互间权、利关系特点的差异。在权力关系上,这种区别主要表现为各类参与
32、者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相对权力地位的不同;在利益关系上,这种区别主要与各类参与者的利益实现方式有关。,从理论上来说,不同参与者在权力关系与利益关系上的相对地位有两种基本情况:平等的权、利关系与不平等的权、利关系。在平等的权、利关系中,不同类群的参与者作为企业的共同主体,共同地、直接或间接地行使决定企业经营方向和组织企业经营过程的权力,共同地分享由于活动的进行而带来的经营成果,并承担经营风险;在不平等的权、利关系中,只有一种参与者类群被视为企业的主体,行使企业活动方向的选择和过程组织的权力,支配其他要素的使用,决定企业的利益分配,占有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显然,参与企业活动的每一类要素供应者在理
33、论上都有可能成为不平等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中的支配者。因此,企业制度的模式至少可以有以下四种类型。,1. 资本逻辑的企业制度 在这种类型的企业制度中,权力派生于资本的供应,利益归属于资本所有者。资本的供应是行使权力、占有成果的唯一依据。作为权力主体,资本所有者既可以直接行使企业活动方向选择和过程组织的所有权力,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志,选择符合一定要求的经营者,委托他们代理行使部分甚至全部权力;作为利益主体,资本所有者完全占有销售收入扣除包括其他要素报酬的各种生产耗费后的剩余,并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这种剩余的分配。,劳动者被资本所有者所雇用,直接被后者或其代理所支配,其工资报酬在企业最终成果形成以
34、前以作为成本而支付,因而基本固定。提供专门经营管理服务的经营者在这种制度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受雇于资本所有者,因而要接受其支配;另一方面,作为资本所有者的代理,要根据资本所有者的委托对劳动者的服务进行指挥。经营者虽然有时也可能根据资本所有者的恩赐分得一定比例的经营成果,但他们所得报酬的主要方面是领取水平虽然可能很高但相对固定的工资,因此其利益实现方式在本质上与劳动者相同,具有成本费用的性质。,2. 劳动逻辑的企业制度 “权力派生于劳动,利益归属于劳动者”,是这种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作为权力的主体,劳动者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选举代表平等地行使企业经营方向和规模的选择等战略决策权力,而把与经
35、营过程组织有关的日常经营权力交给经过一定程序选聘的具有一定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行使;作为企业的利益主体,不同劳动者共同地决定如何根据他们的劳动贡献公平地分配企业经营收入扣除物质耗费后的剩余。经营者根据劳动者集体的委托,提供组织日常经营所需的服务,并以这种服务为依据参与经营成果的分配,资本作为企业经营中必须利用的一种要素,其报酬在经营成果形成以前作为成本列支,因此资本供应者的利益实现与企业经营成果的高低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他们对影响这个成果形成的各种权力的运用也就无权过问。,在这种企业制度下,由于劳动者既是权力和利益的主体,又是经营者组织生产活动所需利用的一种要素,因此这两种参与者类群之间的权力关
36、系是非常微妙的:在决策权力系统中,经营者必须服从劳动者集体的意志和决定;而在执行权力系统中,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者个人则须接受经营者的具体指挥。,3知识逻辑的企业制度 在企业制度的这种理论模式中,资本与劳动的供给不再是经营权力的来源或经营成果占有的依据,而只是拥有专门知识、提供专门服务的经营者在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借助的手段。“权力派生于知识,经营成果的分配服从经营者的意志”是这种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经营者因为拥有专门知识而实际掌握和行使着组织企业活动所需的各种权力:不仅实际控制着投入这个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的运用,而且实际决定着这些要素的组合方式和服务方向;不仅同时成为企业两大权力系统的实际
37、支配者,而且实际控制着在各种要素服务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最终经营成果的分配,决定着如何将其用于组织发展,以实现其权力范围和规模的扩张。与此同时,资本成为知识的工具,劳动者必须服从经营者的指挥。不论是劳动还是资本的供应者,他们从企业获得的与其服务相应的报酬,相对于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结束后形成的归经营者实际支配的最终结果来说,都是具有成本性质的支出。,4综合逻辑的企业制度 这是各参与者类群在权力以及利益关系中均处于相互平等的地位的企业制度。“权力共使,利益分享,风险同担”是这种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现代企业的财产特点为作为企业集合体构成基础的各类参与者平等地行使经营权力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企业经营过
38、程的进行、经营目标的达到必须借助的各类要素贡献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性质,为这些参与者公平地分享经营成果提供了客观的依据。由于各类参与者的利益都只有在这个成果形成之后才能实现,其实现程度都随成果的大小而变化,都需承担因经营不善而带来的绩效低下的风险,因而他们都可能对影响成果水平的活动方向的选择或组织手段的运用表现出极大关注,并将把这种关注表现为参与决策过程中的权力的积极利用。,(三) 企业制度创新 人们在企业中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作用于物的活动(劳动者利用一定劳动工具借助一定方法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转换,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某种产品的劳动),另一类是一些人作用于另一些人的劳动(主要指管理人员对
39、作用于物的劳动者的工作安排以及工作中的指挥与协调)。人们作用于物的劳动主要需要掌握与操作有关的知识(包括我们在上面所说的作业知识与技术知识),而作用于其他人的劳动则主要需要掌握与协调有关的知识。知识因此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有关操作的知识与有关协调的知识。,工业社会是以操作知识的发展为基础的,工业社会的发展又不断促进着操作知识的进步。生产工具的改进导致了工业革命的产生,机器的发明和普遍运用促进了工厂制度的发展。工艺的更加先进和机器的普遍使用使得工业生产渐趋复杂,从而促进了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细致的劳动分工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使得每一个分工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更加狭窄,更加专门化
40、,从而使得工业生产中的每一个人的劳动高度相互依赖。这种相互依赖性使得对不同人在企业中分工劳动的协调变得至关重要。知识在生产中的普遍运用,单个劳动者操作技能的高度专门化,使得工业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个人的操作技能和作业的熟练程度,而且更取决于对不同人的劳动的分工协调。,正如哈耶克所分析的,分工使人们只知道与自己工作有关的那部分知识,没有人有能力获得这些知识的全部。在分工生产的条件下,“我们必须使用的背景知识不是以集中和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不完全的、经常是相互矛盾的知识片断分散地为分开的个人所占有”。因此,工业经济愈发展,分工劳动愈细致,劳动者的知识愈专门化,与协调不同劳动者的分工劳动有关的知
41、识就愈加重要。这种重要性不仅是相对于其他知识(比如操作知识)而言的,而且是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而言的。正如德鲁克所指出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协调的知识,正变为“关键的经济资源”,甚至是“今天唯一重要的资源”,“传统的生产要素 土地(即自然资源)、劳动和资本没有消失,但它们已变成第二位的。假如有知识,人们便可很容易地得到传统的生产要素。”,组织制度的运行状态和变革、创新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组织的未来发展状况。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是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力和利益得到充分体现,使组织各种成员的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产权制度创新、经营制度创
42、新和管理制度创新。,1. 产权制度创新 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其他制度的根本性制度,它规定着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力、利益和责任。生产资料是企业生产的首要因素,因此,产权制度主要指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目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大生产资料所有制 私有制和公有制,二者在实践中都不是纯粹的。私有制正越来越多地渗入“共有”的成分,而被“效率问题”所困扰的公有制,则正或多或少地添进 “个人所有”的因素。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还在探索之中,也许应朝着寻求生产资料的社会成员“个人所有”与“共同所有”最适度组合的方向发展。,2. 经营制度创新 经营制度是对企业有关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归属,以及企业行使经营权
43、的条件和范围等方面的原则规定。经营制度表明了企业的经营方式,明确界定了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关于企业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的归属问题,明确了谁成为企业生产方向、生产内容和生产形式的决策者,从而保证了企业生产资料的完整性及保值、增值性。经营者的创新方向应是不断寻求企业生产资料最有效利用的方式。,经营制度是有关经营权的归属,及其行使条件、范围、限制等方面的原则规定。它表明企业的经营方式,确定经营者,企业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的归属问题,企业的生产方向、生产内容、生产形式的决策者,保证企业生产资料的完整性及其增值的负责者,以及向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的负责者以及所负的责任种类。经营制度
44、的创新方向,应是不断寻求企业生产资料最有效利用的方式。,3. 管理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是行使经营权、组织企业日常经营的各种具体规则的总称,包括对材料、设备、人员及资金等各种要素的取得和使用的规定。在管理制度的众多内容中,分配制度是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分配制度涉及正确地衡量成员对组织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足以维持这种贡献的报酬。由于劳动者是企业诸要素的利用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供合理的报酬以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对企业的经营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分配制度的创新在于不断地追求和实现报酬与贡献在更高层次上的平衡。,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一般来说,一定的产权制度
45、决定相应的经营制度。但是,在产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具体的经营方式可以不断地进行调整;同样,在经营制度不变时,具体的管理规则和方法也可以不断改进。而一旦管理制度的改进发展到一定程度,则会要求经营制度做相应的调整;经营制度的不断调整,则必然会引起产权制度的变革。因此,反过来,管理制度的变化会反作用于经营制度,经营制度的变化会反作用于产权制度。 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是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力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使组织的各种成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经历经营机制的创新,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真正的独立经
46、营者,成为构建市场经济的合格的微观基础。,三、技术创新 (一) 技术创新的含义 前面我们学习了由著名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于1911年德文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创新的概念,但是,熊彼特并没有对技术创新下严格的定义,也没有对技术创新本身做专门的研究。对技术创新概念做出清晰描述的是著名学者索罗(S.C.Solo),他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一文中首次提出技术创新成立需要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在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此后,不少学者都在技术创新概念上做过较接近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缪
47、尔塞(R.Mueser)对以往有关技术创新概念和定义做了整理分析。在他收集的300余篇相关论文中,约有3/4的论文在技术创新概念界定上接近于以下表达:当一种新思想和非连续性的技术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应用的阶段,就是技术创新。在此基础上,缪尔塞将技术创新重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一定义突出了技术创新活动的非常规性和必须获得最终的成功实现的特点,比较简练地反映了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特征。,我国的广大学者对技术创新理论和实践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傅家骥教授在技术创新学一书中阐明了技术创新的含义:“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
48、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上述技术创新的含义表明: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推动者,获取潜在的超常规的商业利益是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是技术创新的手段,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是技术创新的标志。 总之,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新发明、
49、新创造的研究和形成过程,也包括新发明的应用和实施过程,还应包括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的扩散过程,也就是新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全过程。,(二) 技术创新的特征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其本身具有五个方面的显著特征:创造性、累积性、效益性、风险性和扩散性。 1. 创造性 技术创新直接表现为创造出新的资源以及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本身必然伴随着改进与提高的创造性活动,这是技术创新的最基本特征。正是基于这一特征,熊彼特将创新活动形容为一种“创造性的破坏”。,2. 累积性 每一轮新的技术创新都要以先前的创新成果为基础,新一轮技术创新并不是全盘否定原有的产品和生产要素组合,而是在已有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对旧的产品和生产要素组合的一种扬弃和技术突破。,3. 效益性 任何层次及规模的技术创新活动,都需要一定数量的资源投入,这是实现预期的创新目标的物质性保证。伴随着这种投入,每一次成功的技术创新又总会相应获得一定的新增财富或比较利益,这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所在。技术创新的效益性还表现为技术创新会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效益以及宏观的经济效益,企业的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是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