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01节解表法及其药物方剂 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357803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0.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1节解表法及其药物方剂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01节解表法及其药物方剂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01节解表法及其药物方剂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01节解表法及其药物方剂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01节解表法及其药物方剂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常用治法、药物与方剂,第一节 解表法及其药物、方剂 第二节 清热法及其药物、方剂 第三节 泻下法及其药物、方剂 第十节 补虚法及其药物、方剂,第一节 解表法及其药物、方剂,一、解表药 二、解表方 三、使用解表方药的注意事项,一、解表药,(一)定义 (二)解表药的作用和适应证 (三)常用解表药 (四)解表药的作用原理,“解表”解除表证(恶寒发热同时并见为主要特点的病证) 。 “解表药”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的药物。,(一)定义,主要特点 - 辛散辛 - 发散。发散表邪,解除表证。 主要作用 - 发汗发汗-表邪随汗解-表证自除 (微微汗出) (汗出热退) (头身轻快) 主要适应证- 邪在表

2、的病证(表证) 外感疾病; 水肿、疮疡初期,见有表证者; 麻疹将透未透时,或透发不畅者。,(二) 解表药的作用和适应证,(三)常用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表寒证(寒重热轻,全身酸痛) 2、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表热证(热重寒轻,咽痛),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临床以怕风怕寒重,发热轻,无汗,口不渴,鼻流清涕,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等为辨证要点。 属于本类药物中常用的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生姜等。,1、发散风寒药,麻黄(Mahuang),为麻黄科小灌木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 E. equisetina Bge .或中麻黄 E. interm

3、edia Schrenk et CA. Mey. 的草质茎。,【配伍应用】 1发汗解表。 “发汗第一药”。常与桂枝相须为用,用于风寒表实证,如麻黄汤(P304)。 2宣肺平喘。用于风寒咳嗽气喘,如麻黄汤;用于肺热咳嗽气喘,如麻杏石甘汤(P325)。 3利水消肿。用于兼有表证的水肿,常与白术、生姜、生甘草等同用。,桂枝(Guizhi),为樟科乔木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嫩枝。,【配伍应用】 1发汗解表,作用较麻黄和缓。用于风寒表实无汗,如麻黄汤;风寒表虚有汗,如桂枝汤(P305)。 2温通经络。用于风湿痹证,如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生姜、甘草、大枣)。 3温

4、阳利水。用于脾肾阳虚的水肿,如五苓散(P336)。,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的地上部分。,荆芥(Jingjie),【配伍应用】 1祛风解表。药性平和。用于风寒表证,如荆防败毒散(P305) ;用于风热表证,如银翘散(P306)。 2祛风透疹。用治麻疹透发不畅,以及风疹瘙痒等,常与防风、蝉蜕、薄荷等同用。,防风(Fangfeng),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ez.) Schischk.的根。,【配伍应用】 祛风解表。 “风药中之润剂”,治风通用之品 。用于风寒表证,如荆防败

5、毒散(P305);用于风热表证,常与金银花、连翘、薄荷、柴胡等同用;风湿痹痛,常与羌活、独活等同用;风疹瘙痒,常与荆芥、蝉蜕、薄荷等同用;用于破伤风,常与天南星、白附子、天麻等同用。,生姜(Shengjiang,),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的根茎。,【配伍应用】 1发表散寒。用于风寒轻证。 2温胃止呕。 “呕家圣药”。善于治疗胃寒呕吐,随不同配伍可用于多种呕吐,胃寒呕吐,生姜+半夏;胃热呕吐,生姜+黄连、竹茹;胃虚呕吐,生姜+人参、代赭石。 3解毒。用于药物(如生半夏、生南星)中毒,食物(鱼、螃蟹)中毒。,共同点 性味辛温 作用发散风寒(发汗

6、解肌) 主治感冒风寒 - 表寒证。,发散风寒药作用比较,不同点 发汗力的强弱不同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生姜强 弱 功能和主治病证不同麻黄宣肺平喘 - 咳喘证。利水消肿 - 实证水肿。桂枝温通经脉 风湿痹证。助阳化气 脾肾阳虚的水肿。荆芥、防风祛风解表,药性平和,表寒表热证均可用。祛风透疹 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生姜温胃止呕 胃寒呕吐,可配伍治疗多种呕吐。解毒 半夏、天南星中毒;鱼、蟹中毒。,2、发散风热药,适用于风热表证和温病初起阶段。临床以发热重,怕风怕寒轻,有汗,口渴,鼻流粘涕,舌苔薄黄,脉象浮数等为辨证要点。 属于本类药物中常用的有:薄荷、菊花、桑叶、柴胡、升麻。,薄荷(Bohe),

7、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Briq. 的叶和茎。,【配伍应用】 1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和温病初起,常与其它辛凉解表药和清热药同用,如银翘散。 2清肝明目。用于肝火上炎或肝经风热上攻所致的眼睛红肿疼痛、怕光、流泪、生眼屎,常配伍柴胡、龙胆草、青葙子、木贼草等。 3清利咽喉。用于风热上扰的咽喉肿痛,常配合桔梗、玄参、甘草等,如“金嗓子喉宝”,“草珊瑚含片”等。,菊花(Juhua),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的头状花序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花 Chrysanthemum indicum L.

8、 等的头状花序。,【配伍应用】 1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常与桑叶、夏枯草等同用,如夏桑菊冲剂等。 2清肝明目。用于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引起的眼睛红肿疼痛,常与桑叶、夏枯草、蝉蜕等同用。 3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疡,红肿热痛等证,既可内服,又可外敷,常与金银花、蒲公英、生甘草等同用。,柴胡(Chaihu),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 或狭叶柴胡 B. 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根或全草。,【配伍应用】 1疏散风热。本品退热作用较好,可单用,或与黄芩、葛根等同用。 2舒肝解郁。用治肝郁气滞的胸胁胀痛,乳房胀痛等证,如逍

9、遥散(P322)。 3升举阳气。用于气虚下陷的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如补中益气汤(P354)。,发散风热药作用比较,共同点 性味辛凉 功用发散风热(解热、解毒作用) 主治外感风热(表热证),薄荷、菊花、桑叶 - 侧重于清头面部的风热病证;(含头、眼、咽等) 柴胡、升麻- 侧重于清解全身性热证;升提中气-中气下陷证。,(四)解表药的作用原理,皮肤血 管扩张,体表循 环增加,体表毛细血 管痉挛解除,“恶寒” 消除(散寒),汗腺分泌功能,发汗解热,病毒大量流 向毛细血管,毛细管壁 通透性,血液渗出,直接杀灭致病微生物,“抗菌” 抗病毒作用,解表药,解表药的 挥发油成分,刺激胃 肠粘膜,腺体分泌肠蠕

10、动,由呼吸道排出,继续发挥其药理作用,镇痛作用 解除头痛、身痛、关节肌肉疼痛 “散寒止痛” “通络”,健胃(和中行气),皮疹,二、解表方,银翘散(P306),银 翘 散(P306) 【组成】 银 花 连 翘 君药 薄 荷 牛蒡子 臣药 荆芥穗 淡豆豉 芦 根 淡竹叶 佐药 桔 梗-宣肺止咳平喘 甘 草-调和药性 使药,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清利咽喉,发散表邪,透热外出,清热生津,【功效】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 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方歌】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卓。,【应用】 常用于治疗各种家畜的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也用于治疗

11、流感、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初期而见有表热证者。本方防治禽霍乱有效。发热甚者,加石膏、知母以清热;津伤口渴甚者,加天花粉、玄参、生地、麦冬生津止渴;咽喉肿痛甚者,加马勃、山豆根、射干、板蓝根以利咽消肿;痈疮初起,有风热表证者,应酌加紫花地丁、蒲公英等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体内抗病毒实验,用甲型流感病毒H3N2株感染小鼠,感染前3天,给予本药1.5g/kg/天,观察感染后1周内对照组与给药组小鼠的死亡数。结果,给药组21只小鼠死亡2只,对照组22只小鼠死亡19只。表明本方有较好的体内抗病毒作用。,银翘上感颗粒对流感病毒抑制作用的测定,方法:将银翘解毒片制成水溶液,每日以含生药量13g/kg、 26g/kg、65g/kg3个不同剂量连续灌胃10周。观察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组织学指标变化,停药两周后观察恢复期变化。结果:银翘解毒片中、高剂量组及空白组部分大鼠脾组织有轻微充血,其余各组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大鼠长期服用各剂量银翘解毒片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银翘解毒片长期毒性实验研究,1使用发汗作用较强的解表药时,不要用量过大。 2入汤剂不宜久煎。 3注意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夏皮肤汗孔开张,容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轻;冬季皮肤汗孔闭合,不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重;同样,北方严寒地区用量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药宜轻。,三、使用解表方药的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